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高氯酸盐-缬氨酸配合物[Sm_2(L-α-Val)_4(H_2O)_8](ClO_4)_6的低温热容和热化学研究
1
作者 杨伟伟 邸友莹 +1 位作者 孔玉霞 谭志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2-1258,共7页
以高氯酸钐和缬氨酸为原料在蒸馏水中合成了一种稀土高氯酸盐-缬氨酸配合物[Sm2(L-α-Val)4(H2O)8](ClO4)6。利用TG/DTG、化学和元素分析、FTIR等技术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确定其组成为:[Sm2(L-α-Val)4(H2O)8](ClO4)6。用... 以高氯酸钐和缬氨酸为原料在蒸馏水中合成了一种稀土高氯酸盐-缬氨酸配合物[Sm2(L-α-Val)4(H2O)8](ClO4)6。利用TG/DTG、化学和元素分析、FTIR等技术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确定其组成为:[Sm2(L-α-Val)4(H2O)8](ClO4)6。用精密绝热量热仪测量了它在78~371K温区的热容,用最小二乘法将该温区的热容对温度进行拟合,得到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得到每隔5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98.15K的热力学函数值。根据TG/DTG结果,推测了该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另外,依据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量量热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从而确定反应的反应焓为:ΔrHΘm=(24.83±0.85)kJ·mol-1。最后,利用反应的反应焓和其它反应物和产物已知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8010.01±3.9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氯酸盐-缬氨酸配合物 绝热量热法 低温热容 溶解-反应量热法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向荣 何水样 宋迪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8-502,共5页
在水溶液中,用稀土高氯酸盐RE(ClO4)m·nH2O(RE=La,Pr,Nd,Sm,Eu,Gd,Tb,Dy,Y)与甘氨酸GLY及咪唑Im作用,合成了9种新的三元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确定了... 在水溶液中,用稀土高氯酸盐RE(ClO4)m·nH2O(RE=La,Pr,Nd,Sm,Eu,Gd,Tb,Dy,Y)与甘氨酸GLY及咪唑Im作用,合成了9种新的三元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式为:RE(GLY)4(Im)(ClO4)3·nH2O;并且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X-射线衍射分析及溶解性的测定等,进行了表征,发现了一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氯酸盐 甘氨酸 咪唑 配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向荣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5,共4页
采用TG -DTG ,DSC对 9种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利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的表观分解活化能 ;从DSC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的脱水焓及分解焓 ,发现稀土配合物的表观分解活化... 采用TG -DTG ,DSC对 9种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利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的表观分解活化能 ;从DSC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的脱水焓及分解焓 ,发现稀土配合物的表观分解活化能、配合物的脱水焓及分解焓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氯酸盐 甘氨酸 咪唑 配合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稀土高氯酸盐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及Tb^(3+)的发光
4
作者 李文先 其其格 +3 位作者 王宏胜 秦彩花 郭磊 陈丽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2-1805,共4页
合成了重稀土高氯酸盐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配合物RE(ClO4)3.L5.C2H5OH(RE=Gd,Tb,Dy,Tm,Yb;L=C6H5COCH2SOCH3)。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1H NMR及铽配合物的磷光光谱... 合成了重稀土高氯酸盐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配合物RE(ClO4)3.L5.C2H5OH(RE=Gd,Tb,Dy,Tm,Yb;L=C6H5COCH2SOCH3)。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1H NMR及铽配合物的磷光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根据荧光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铽配合物的各能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氯酸盐 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的配合 合成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甘双酰氮甲基苯胺稀土高氯酸盐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
作者 石燕 焦天权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在非水介质中由轻稀土高氯酸盐与配体三甘双酰氮甲基苯胺(L)形成的6种具有稀土特征颜色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Ln(L)2(H2O)n](ClO4)3(Ln=La,Pr,Nd,Sm时,n=2;Ln=Eu,Tb时,n=1;不包括Pm),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L表现为四齿配位行为.
关键词 开链冠醚 稀土高氯酸盐 配合 四齿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土高氯酸盐与直链醚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蔡乐真 姚克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本文首次合成了十五种希土高氯酸盐与三缩四乙二醇(EO_4)的配合物。很有意义地见到金属:EO_4的摩尔比均为1: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重一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等表征,确证其组成为Ln(EO_4)_2(ClO_4)_3·nH_2O(Ln=La-Gd,n=2;Ln=T... 本文首次合成了十五种希土高氯酸盐与三缩四乙二醇(EO_4)的配合物。很有意义地见到金属:EO_4的摩尔比均为1: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重一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等表征,确证其组成为Ln(EO_4)_2(ClO_4)_3·nH_2O(Ln=La-Gd,n=2;Ln=Tb-Lu,Y,n=3)。文中探讨了不同溶剂、不同阴离子等对配位性质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冠醚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高氯酸盐 直链醚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二茂铁基-2-丁烯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廖全斌 刘明国 +3 位作者 童开发 罗光富 石振东 陈百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用稀土硝酸盐与 3 二茂铁基 2 丁烯酸在 95 %乙醇中反应 ,合成了六种新的稀土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失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六种配合物具有选择性... 用稀土硝酸盐与 3 二茂铁基 2 丁烯酸在 95 %乙醇中反应 ,合成了六种新的稀土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失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六种配合物具有选择性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3-二茂铁基-2-丁烯酸 稀土配合 抑菌活性 抗癌药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丙基对乙酰丙酮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肖尊宏 谭松庭 +2 位作者 邹应萍 赵斌 王霞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 3 烯丙基 2 ,4 戊二酮 (APD) ,用EA ,IR和1 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合成了此配体的稀土配合物。乙酰丙酮 (Acac)配体引入烯丙基后 ,敏化作用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α-烯丙基 乙酰丙酮 稀土配合 发光性能 相转移催化法 3-烯丙基-2 4-戊二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一缬氨酸六水合稀土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爱增 李来明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Ln(Val)·Cl_3·6H_2O(Ln=La,Nd,Sm,Gd,Er).利用元素分析和容量滴定法确定了其组成。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缬氨酸...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Ln(Val)·Cl_3·6H_2O(Ln=La,Nd,Sm,Gd,Er).利用元素分析和容量滴定法确定了其组成。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缬氨酸以内盐的形式存在于配合物中,并通过羟基与稀土离子配位,6个水分子亦参与了配泣,推测La和Nd配合物具有一维无限长锭结构,而Sm、Gd和Er配合物为双核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缬氨酸 配合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吡唑啉酮缩β-丙氨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锦州 俞志刚 +1 位作者 安郁美 杨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82-1485,共4页
在非水溶剂中,β丙氨酸与苯甲酰基吡唑啉酮反应制备出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通过回流席夫碱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10种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nH2O(RE... 在非水溶剂中,β丙氨酸与苯甲酰基吡唑啉酮反应制备出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通过回流席夫碱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10种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nH2O(RE=La,Sm,Eu,Tb,Y,n=2;RE=Pr,Ndn=1;RE=Dy,Er,Yb,n=3)。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配体以3齿形式配位,RE3+的配位数为8。在可见光区522nm;573,584nm处分别发现Er和Nd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吸收峰。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主要体现稀土离子的ff跃迁发光,配体的发光影响较小。配合物的荧光强度:ITb>ISm>IEu>I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酰基吡唑啉酮缩β-丙氨酸 席夫碱 配合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与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实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水样 胡亭 +3 位作者 杨锐 赵建社 薛岗林 史启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由水杨醛 1H 苯并三唑乙酰腙 (C1 5H1 3N5O2 ,SBTH)与稀土高氯酸盐在甲醇中合成了 7种新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RE(HL) 2 ClO4 (RE =Pr ,Nd ,Sm ,Eu ,Gd ,Tb ,Dy ;H2 L =SBTH)。通过IR、UV... 由水杨醛 1H 苯并三唑乙酰腙 (C1 5H1 3N5O2 ,SBTH)与稀土高氯酸盐在甲醇中合成了 7种新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RE(HL) 2 ClO4 (RE =Pr ,Nd ,Sm ,Eu ,Gd ,Tb ,Dy ;H2 L =SBTH)。通过IR、UV光谱及1 HNMR研究 ,说明了配体是以烯醇式羟基氧 ,去质子酚羟基氧和亚氨基氮与RE3+ 以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形成三齿配位的配合物。生物活性实验显示 ,该类配合物对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 配合 合成 抑菌实验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被引量:7
12
作者 尹显洪 冯宇 +4 位作者 白丽娟 马少妹 石展望 黄忠京 刁开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稀土离子因其特有的结构,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能与许多有机配体形成有良好荧光性能的配合物。简要介绍了双β-二酮配体的合成,研究了Eu3+、Tb3+双β-二酮配合物体系的荧光性能,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通过对其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测... 稀土离子因其特有的结构,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能与许多有机配体形成有良好荧光性能的配合物。简要介绍了双β-二酮配体的合成,研究了Eu3+、Tb3+双β-二酮配合物体系的荧光性能,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通过对其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测定和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包括溶剂、配体结构、pH值等因素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Eu3+,Tb3+)-β-二酮体系在乙醇溶液中其荧光强度比在水溶液中大得多;乳化剂OP能增强体系荧光强度;在pH约为6时荧光最强;不同结构的β-二酮配体与稀土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顺序为H2L1>H2L2>H2L3;Eu3+比Tb3+能更好地与这些β-二酮匹配,其中Eu3+与β-二酮配体H2L1形成的配合物荧光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Th^3+ 双Β-二酮 稀土配合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0,15,20-四(对氯苯基)卟啉羟基稀土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贾慧颖 徐蔚青 +3 位作者 齐明辉 刘国发 李小灵 赵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8-341,共4页
研究了四 (对氯苯基 )卟啉及其羟基稀土配合物的紫外 -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 ,讨论了中心离子对紫外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结构敏感带频率的影响 .
关键词 5 10 15 20-四(对氯苯基)卟啉羟基稀土配合 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共振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稀土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保娇 杨云峰 +1 位作者 程原 施冬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4,共4页
以 4 乙烯基吡啶 (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共聚物为配体 ,并以邻菲洛啉 (Phen)及 2 ,2′ 联吡啶 (Bipy)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 ,与Eu(Ⅲ )配位 ,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通过FTIR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 以 4 乙烯基吡啶 (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共聚物为配体 ,并以邻菲洛啉 (Phen)及 2 ,2′ 联吡啶 (Bipy)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 ,与Eu(Ⅲ )配位 ,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通过FTIR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定 ,较充分地研究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4 乙烯基吡啶共聚物通过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可直接配位 ;小分子配体的协同配位 ,可使稀土离子配位数趋于满足 ,且由于小分子配体能有效地加强能量吸收及分子内的能量传递 ,大大增强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理行为 稀土高分子配合 4-乙烯基吡啶共聚 铕(Ⅲ)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流芳 吴集贵 +2 位作者 马娴贤 任艳平 晏国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6期535-540,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卜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与稀土氯化物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学性质、溶解度等手段对配合物... 本文报道了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卜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与稀土氯化物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学性质、溶解度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2-萘酚-4-磺酸 邻菲啰啉 稀土三元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稀土Eu(Ⅲ)配合物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震 唐建国 +2 位作者 王蕊 王瑶 刘继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Stober法制备了粒径为40-60nm的单分散纳米SiO2微球,以氧化铕为原料、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和邻菲哆啉为配体制备了稀土铕的三元配合物,并将其成功包覆在SiO2微球表面,形成核-壳复合粒子。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配合物的结... 采用Stober法制备了粒径为40-60nm的单分散纳米SiO2微球,以氧化铕为原料、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和邻菲哆啉为配体制备了稀土铕的三元配合物,并将其成功包覆在SiO2微球表面,形成核-壳复合粒子。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配合物的结构。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稀土有机配合物在SiO2微球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纳米级包覆层,包覆层厚度随配合物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复合粒子呈现出很强的Eu配合物发光,纳米SiO2核对配合物有荧光增强作用,但配合物浓度较高时荧光增强效应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单分散 -壳结构 表面包覆 稀土 稀土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2-羟基-3-萘甲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玉恒 王少亭 +1 位作者 杨永丽 聂峰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8-1140,共3页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离子(RE=Tb,Eu,Sm,Nd)与2-羟基-3-萘甲酸(HL)、邻菲咯啉(phen)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4.phen2.Na.H2O。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谱学性质并推测出...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离子(RE=Tb,Eu,Sm,Nd)与2-羟基-3-萘甲酸(HL)、邻菲咯啉(phen)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4.phen2.Na.H2O。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谱学性质并推测出羧基(—COO—)与稀土离子和钠离子属于桥式配位,形成了链状结构的化合物。其中钠离子和稀土离子分别为六配位和八配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 2-羟基-3-萘甲酸 邻菲咯啉 谱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脯氨酸配合物[RE_2(L-Pro)_6(H_2O)_4](ClO_4)_6的标准生成焓测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新明 刘义 +3 位作者 屈松生 张大顺 刘平 王春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L-脯氨酸 溶解量热法 [RE2(L-Pro)6(H2O)4](ClO4)6 反应热 标准生成焓 稀土配合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噻吩二羧酸、1,10-邻菲罗啉与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对硝基苯的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睿 樊婷婷 +6 位作者 屈相龙 董高云 李佳佳 李夏 宋雨欣 赵鑫萌 李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22-2526,共5页
3,4-噻吩二羧酸(3,4-H2tdc),1,10-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硝酸盐经水热法合成三种配合物Ln2(Htdc)2(tdc)2(phen)2(H2O)4(Ln=Eu 1,Gd 2,Tb 3),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配合物1-3晶体结构,配合物1-3为双核分子。每... 3,4-噻吩二羧酸(3,4-H2tdc),1,10-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硝酸盐经水热法合成三种配合物Ln2(Htdc)2(tdc)2(phen)2(H2O)4(Ln=Eu 1,Gd 2,Tb 3),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配合物1-3晶体结构,配合物1-3为双核分子。每个金属离子周围有2个3,4-tdc,1个3,4-Htdc,1个phen和2个配位水分子,配位数为9。配合物1和3在紫外灯下显强红光和绿光,其荧光发射光谱,在619和545 nm出现最大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u(Ⅲ)离子的^5D0→^7F2和Tb(Ⅲ)离子的^5D4→^7F5跃迁。配合物2在425 nm观察到来自基于配体的π^*→π最大发射峰。不同溶剂分子对配合物1荧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荧光猝灭机理,配合物1具有选择性检测硝基苯污染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 3 4-噻吩二羧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羧酸功能化的聚砜与Tb(Ⅲ)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与荧光发射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瑞霞 高保娇 位霄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31,共9页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砜(PSF)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砜(PSFBA).以PSF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FBA-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FBA-Tb(Ⅲ)-Phe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砜(PSF)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砜(PSFBA).以PSF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FBA-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FBA-Tb(Ⅲ)-Phe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UV)吸收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配合物(溶液与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及热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PSFBA为大分子配基所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Tb(Ⅲ)特征荧光,即键合在PSFBA侧链的配基BA能有效地敏化Tb(Ⅲ)的荧光发射.二元配合物PSFBA-Tb(Ⅲ)的表观饱和配位数为10,即当二元配合物具有PSF-(BA)5-Tb(Ⅲ)的结构时,BA对Tb(Ⅲ)的配位表观上达到饱和,此时二元配合物具有最强的荧光发射.按n(Phen):n(Tb(Ⅲ))=1的比例将Phen加入二元配合物PSF-(BA)5-Tb(Ⅲ)溶液中进行补充配位,所制备的三元配合物PSF-(BA)5-Tb(Ⅲ)-(Phen)1与惯用比例的三元配合物PSF-(BA)1-Tb(Ⅲ)-(Phen)3或PSF-(BA)1-Tb(Ⅲ)-(Phen)2相比,不仅荧光发射强度高,而且热稳定性能好,是一种高性能的场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苯甲酸 高分子-稀土配合 敏化作用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