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成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小静 赵世成 辛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2-667,共6页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过程中的结晶温度,当HPALa添加量(W(HPALa),占iPP的质量分数)为0.20%时适宜的结晶温度为135℃,当W(HPALa)=0.05%时适宜的冷却速率为20~40℃/min。HPALa卢晶成核剂可同时改善iPP的刚性和韧性,当W(HPALa)=0.50%时,成核iPP在室温(25℃)下冷却结晶,与空白iPP相比,常温(23℃)抗冲强度提高了220%,弯曲模量提高了15%,拉伸强度提高了3%;当W(HPALa)增至1.0%时,成核iPP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 稀土β晶成核剂 等规聚丙烯 成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发光传感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维赛 陈晓怡 +2 位作者 智文科 王旭泉 王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Ln-MOFs)材料是由镧系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联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检测材料。Ln-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结构可控等优势,在构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发光...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Ln-MOFs)材料是由镧系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联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检测材料。Ln-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结构可控等优势,在构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发光传感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大量研究人员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镧系金属离子具有高配位数和高电荷,易与氧供给配体或氮供给配体相结合,除了La^(3+)和Lu^(3+)外,其他Ln^(3+)未完全充满的4f电子层结构可产生f-f或f-d跃迁发射,利用离子与配体的协同效应可以合成结构多样、发光性能良好的Ln-MOFs材料。Ln-MOFs的永久孔穴可以容纳各种客体物质与框架产生相互作用,外界环境和客体物质的微扰会改变Ln-MOFs的发光波长或强度,产生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并且可以将有机配体设计为发光位点,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感效果,Ln-MOFs优异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为制作传感材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Ln-MOFs中最常见的检测形式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和检测物引起的光诱导发射强度猝灭(Turn off)和增强(Turn on)。当检测物与Ln-MOFs发生能量竞争,通过配体与检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能量传递过程,部分能量从配体转移到分析物,能量传递效率降低导致发射猝灭,而检测物增强Ln-MOFs的框架结构强度可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发光强度。本文聚焦了Ln-MOFs在发光传感领域检测离子、pH、有机小分子、硝基芳香族化合物、气体和温度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Ln-MOFs配体的选择与设计、灵敏性、重复利用性能和复杂环境的适用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发光检测 化学传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金属杂—2,3,4,5—四苯基环戊二烯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3
作者 李光明 陈文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6-359,共4页
二苯乙炔和金属锂在乙醚中反应得到1,4-二锂四苯基丁二烯,再与无水氧化希土反应得到了两种系金属条-2,3,4,5-四苯基环戊二烯环状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失重及电子能谱的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 二苯乙炔和金属锂在乙醚中反应得到1,4-二锂四苯基丁二烯,再与无水氧化希土反应得到了两种系金属条-2,3,4,5-四苯基环戊二烯环状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失重及电子能谱的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作了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确认下列两种化合物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丁二烯 金属 环状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茂基、烷氧基及氯离子混合配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
作者 吴忠志 徐正 +1 位作者 吴红英 周昔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2-356,共5页
本文通过二茂基镧系金属氯化物Cp_2LnCl(Cp=C_5H_5;Ln=Dy,Yb)与烷基醇ROH(R=-CH_2CH_2CH_3,-CH_2CH=CH_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种不同配位基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 本文通过二茂基镧系金属氯化物Cp_2LnCl(Cp=C_5H_5;Ln=Dy,Yb)与烷基醇ROH(R=-CH_2CH_2CH_3,-CH_2CH=CH_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种不同配位基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三聚体结构,即:[CpLn(OR)Cl]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化物 配位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_2(NO_3)(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波谱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咸春颖 朱龙观 俞庆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在酸性介质、含水溶剂中合成了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2(NO3)(phen)]2(BA= 苯甲酸根; Ln= La, Ce, Pr, Nd, Sm , Eu, Dy, Gd, Tb, Er), 用元素分析、IR、DTA-TG等... 在酸性介质、含水溶剂中合成了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2(NO3)(phen)]2(BA= 苯甲酸根; Ln= La, Ce, Pr, Nd, Sm , Eu, Dy, Gd, Tb, Er), 用元素分析、IR、DTA-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配合物的顺磁性能和荧光性能. 镨配合物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双核, Pr3+ 的配位数为9, 4 个BA 呈二种配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混配化合物 晶体结构 四元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锗酸盐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郝先东 邱宏菊 +3 位作者 桂雨曦 段利平 陈菓 高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30-3739,共10页
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高精尖产业中所需的关键原料之一。镧系锗酸盐作为稀土功能材料中的一种,具有与稀土化合物相似的4f电子结构和与硅酸盐类似的O-Ge四面体结构,同时具备稀土化合物和硅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能与结构特征,受到国... 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高精尖产业中所需的关键原料之一。镧系锗酸盐作为稀土功能材料中的一种,具有与稀土化合物相似的4f电子结构和与硅酸盐类似的O-Ge四面体结构,同时具备稀土化合物和硅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能与结构特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目前,镧系锗酸盐展现出较好的光学、电学、磁学以及铁电等物理化学性能,在相关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镧系锗酸盐合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高温固相法、助熔剂法、水热合成法和络合法等制备方法,以及镧系锗酸盐在发光材料、光催化材料、固体电解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对镧系锗酸盐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化合物 锗酸盐 功能材料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e-Co赝三元系RFe_2-RCo_2变温截面的研究(R=S_(m0.5)Dy_(0.5))
7
作者 封文江 王博文 +1 位作者 刘炜丽 金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R-Fe-Co赝三元系RFe2-RCo2变温截面(R=Sm0.5Dy0.5).该截面由2个单相区、2个两相区与2个三相区组成.截面含有两个包晶反应:L+2:7→1:3与L+1:3→1:2.(Sm,Dy)(Fe,Co)2相的点阵常数随含C...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R-Fe-Co赝三元系RFe2-RCo2变温截面(R=Sm0.5Dy0.5).该截面由2个单相区、2个两相区与2个三相区组成.截面含有两个包晶反应:L+2:7→1:3与L+1:3→1:2.(Sm,Dy)(Fe,Co)2相的点阵常数随含Co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Fe-Co 赝三元 相图 变温截面 金属化合物 稀土 磁性 硬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丙酮稀土固体复配热稳定剂在PVC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凯 蒋平平 刘洪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3,共6页
利用乙酰丙酮钙和6种乙酰丙酮镧系金属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每一种乙酰丙酮镧系金属化合物与乙酰丙酮钙和相应质量的高氯酸钠以及氨基脲嘧啶在质量比为1.5:1.5:1:1的复配比例下,配制得到6种固体热稳定剂,将其应用于PVC制品中。通... 利用乙酰丙酮钙和6种乙酰丙酮镧系金属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每一种乙酰丙酮镧系金属化合物与乙酰丙酮钙和相应质量的高氯酸钠以及氨基脲嘧啶在质量比为1.5:1.5:1:1的复配比例下,配制得到6种固体热稳定剂,将其应用于PVC制品中。通过热老化、刚果红,电导率测试和热失重分析,探究其热稳定性能,并与传统的硬脂酸钙/锌复配热稳定剂对比。结果表明:6种乙酰丙酮稀土复配热稳定剂均属于长期型热稳定剂,其中LaA、NdA、LuA、SmA这4种复配热稳定剂添加3份时,热稳定时间均可达到110rain,与传统的CaSt2/ZnSt2复配体系相比延长了将近70min,并且不出现“锌烧”现象。复配后的热稳定剂添加份数在1~3份时,PVC试片的热失重率曲线不随热稳定剂份数的增加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 乙酰丙酮钙 氨基脲嘧啶 复配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4
9
作者 Яу Бинин А В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海洋 天然化合物 元素组成 元素性质 离子规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稀土”在牧草生产上的应用
10
作者 曹兆介 《浙江畜牧兽医》 1989年第3期37-38,共2页
稀土(RE)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钇、钪共17种元素的统称,之所以叫稀土,是因为当初被人们发现时,含这类元素的矿物稀少,提炼出来的产品外观又很象碱土化合物而得其名。稀土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均已获得可喜的效益... 稀土(RE)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钇、钪共17种元素的统称,之所以叫稀土,是因为当初被人们发现时,含这类元素的矿物稀少,提炼出来的产品外观又很象碱土化合物而得其名。稀土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均已获得可喜的效益,工业上的应用只有3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石油裂化、炼钢、玻璃及电子工业。农用起步更晚,60年代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开始对稀土进行生物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应用 化学元素周期表 碱土化合物 产品外观 牧草生产 生物效应 稀土资源 人工草地 试验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纳米粒子的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尊理 蒋彩弟 +1 位作者 蒲斌 郭瑞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2-45,共4页
以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为切入点,综述了Fe3O4纳米粒子与发光量子点、镧系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以及有机荧光材料复合而得到的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复合方式、性能特点等;总结了基于Fe3O4纳米粒子的磁光双功能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生物... 以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为切入点,综述了Fe3O4纳米粒子与发光量子点、镧系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以及有机荧光材料复合而得到的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复合方式、性能特点等;总结了基于Fe3O4纳米粒子的磁光双功能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磁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荧光 双功能 复合材料发光量子点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有机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成核剂对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结晶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浪 王海刚 王清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通过挤出成型法制备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PP/WF),添加一种镧系稀土金属络合物(WBG)成核剂诱导PP/WF复合材料中等规聚丙烯(iPP)形成β晶型。以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为表征方法,分析成核剂对PP/WF结晶行为的作用,进而研究其对力学性能... 通过挤出成型法制备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PP/WF),添加一种镧系稀土金属络合物(WBG)成核剂诱导PP/WF复合材料中等规聚丙烯(iPP)形成β晶型。以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为表征方法,分析成核剂对PP/WF结晶行为的作用,进而研究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BG成核剂能有效地诱导PP/WF产生β-iPP结晶,当WBG的添加量为m(WBG)/m(PP)=0.3/100时其产生的β晶相对含量达到78.75%,β-iPP的相对含量还与PP/WF的冷却速率密切相关;添加WBG提高了复合材料中iPP的结晶温度;WBG成核剂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但对弯曲和拉伸性能略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稀土金属络合物成核剂 等规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甲基-8-羟基喹啉的镝单分子磁体的晶体结构及磁性(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娜 刘颖昕 +2 位作者 李荣 周琦 付文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350,共8页
以2-甲基-8-羟基喹啉(HL)为配体合成了2个含有镝离子的配位化合物[Dy2L4(HL)4(H2O)2](Cl O4)2·2H2O(1)和[Dy2L6(C2H5OH)]·H2O(2)。虽然在这两个配位化合物中配体都是2-甲基-8-羟基喹啉,但其参与配位的方式不同。这导致2个化... 以2-甲基-8-羟基喹啉(HL)为配体合成了2个含有镝离子的配位化合物[Dy2L4(HL)4(H2O)2](Cl O4)2·2H2O(1)和[Dy2L6(C2H5OH)]·H2O(2)。虽然在这两个配位化合物中配体都是2-甲基-8-羟基喹啉,但其参与配位的方式不同。这导致2个化合物中镝离子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进而对化合物的磁性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分子磁体 金属 磁弛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