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黑鹰山富铁矿床磷灰石钐-钕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1 位作者 刘妍 胡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黑鹰山富铁矿床地处北山造山带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_北山板块汇聚地带,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和品位最高的富铁矿床之一,其独特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为国内外地质学界所关注。为了查明该矿床的形成过程,笔者首次对致密块状铁矿体... 黑鹰山富铁矿床地处北山造山带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_北山板块汇聚地带,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和品位最高的富铁矿床之一,其独特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为国内外地质学界所关注。为了查明该矿床的形成过程,笔者首次对致密块状铁矿体中的6件磷灰石样品和脉状铁矿体中的2件磷灰石样品进行了钐_钕同位素测定。块状矿体的6件样品所获等时线年龄为(32 2 .0±4 .3)Ma,MSWD值为0 .0 9,14 3 Nd/14 4 Nd初始比值为(0 .5 12 30 8±0 .0 0 0 0 0 3) ,εNd(t)为(1.6 6±0 .0 1)。脉状矿体中2件样品的εNd(t)值分别为7.2 0和7.2 6 ,明显高于块状矿体磷灰石样品。依据上述同位素分析数据和特征比值,结合容矿围岩和矿体地质特征,推测黑鹰山富铁矿床的形成与海西早期富碱岩浆流体多期次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物质占优势比例的壳_幔混源岩浆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铁矿 磷灰石 -同位素 成因 黑鹰山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同位素年龄看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 被引量:5
2
作者 费晓杰 曾普胜 +1 位作者 颜春军 温利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1-471,共11页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是世界上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但对其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认识至今仍不统一,而同位素年龄是解决矿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测年方法对白云鄂博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收集整理,结合矿床地质背...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是世界上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但对其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认识至今仍不统一,而同位素年龄是解决矿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测年方法对白云鄂博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收集整理,结合矿床地质背景对矿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进行讨论:白云鄂博矿床发育在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结晶基底色尔腾山群之上,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同生沉积作用发育了层状的含稀土铌铁矿层,同时发育了广泛的碳酸岩墙群和基性岩墙群,这是白云鄂博矿床最主要的成矿事件。白云鄂博矿床还经历过至少三次后期成矿热事件叠加或改造成矿,主要包括:(1)新元古代南华期热事件(约720Ma);(2)早古生代志留纪晚期叠加成矿事件(约440Ma);(3)晚古生代二叠纪岩浆岩侵入事件(约280Ma)。白云鄂博矿床是中元古代裂谷成矿事件为主并叠加了后期多次热事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稀土--铁矿 年龄数据分析 演化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刘建明 叶杰 +2 位作者 徐九华 孙景贵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亲岩浆岩和亲沉积盆地两个不同的成矿系统。前者包括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三类金矿床,后者指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二者具有不同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山东亲岩浆岩系列的金矿床。其锶-钕同位素与同时代的幔源岩浆岩一致,碳同位素显示幔源碳和岩浆碳的特征,氧同位素则显示初生水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混合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是以CO-2为主、富含成矿金属的地幔流体与浅部下渗大气降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主要受盆地边缘断裂控制的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其碳-氧和锶-钕同位素组成均较分散,可能主要与地壳浅部下渗 大气降水对上地壳各种岩石淋滤萃取演化而成的成矿流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碳酸盐矿物 -氧同位素 -同位素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成矿条件分析--兼论不整合面的控矿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顾雪祥 董树义 +4 位作者 刘丽 李科 章永梅 陶涛 王艳慧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4-268,共15页
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多期次浅成侵入的钙碱性杂岩体,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类和花岗斑岩类,属相对富含硅质、碱质和磁铁矿并通常与氧化型含金矽卡岩有关的侵入岩系列。新元古界-寒武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频繁互... 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多期次浅成侵入的钙碱性杂岩体,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类和花岗斑岩类,属相对富含硅质、碱质和磁铁矿并通常与氧化型含金矽卡岩有关的侵入岩系列。新元古界-寒武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频繁互层,为含矿气水热液的运移和顺层交代提供了良好的围岩条件,在靠近岩体接触带部位形成了多层矽卡岩矿体。区域性断裂控制了含矿岩体的侵位,而接触带、捕虏体、层间破碎带以及不整合面等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定位。成矿在中低压力的中浅成至浅成条件下进行,主成矿阶段的含矿流体具有中高温、高盐度的特点,流体的沸腾可能是金-铜-铁等成矿物质大量沉淀的主要原因。接触带的矽卡岩型Au-Cu-Fe矿化与内接触带的斑岩型Cu-Mo矿化、外接触带的热液充填-交代型Au-Cu矿化,以及岩体边部的隐爆角砾岩型Au-Cu矿化一起,构成了一个中酸性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作为一种容易失稳的构造薄弱带和地球化学屏障,不整合面极易产生破碎和滑脱,从而有利于岩浆及其所分泌的含矿气水热液的贯入和成矿,这是沂南矿床中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控矿构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矿化规律 不整合面 --铁矿 山东沂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家深部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来自黄铁矿微量元素及S-He-Ar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杰 宋明春 +4 位作者 梁金龙 姜梦瑶 李世勇 丁正江 苏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7-313,共17页
焦家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金储量超过200t。矿体受焦家主干断裂控制,呈脉状产出,发育钾化、绢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热液成矿期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i)、金-石英-黄... 焦家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金储量超过200t。矿体受焦家主干断裂控制,呈脉状产出,发育钾化、绢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热液成矿期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i)、金-石英-黄铁矿阶段(ii)、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和石英-碳酸盐阶段(iv)。本文选取焦家金矿床深部I号主矿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不同标高(-600^-1100m)的钻孔岩心样品,分析了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和S-He-Ar同位素组成,以此讨论成矿流体的组成、性质及来源。研究发现:焦家深部I号矿体黄铁矿呈浅黄色,强金属光泽,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度50~1000μm,呈浸染状-细脉状分布于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中,为第ii成矿阶段的产物。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为3.27×10^-6~38.5×10^-6,富集轻稀土元素,δCe值为0.81~1.05,δEu值为0.67~1.43,Th/La、Nb/La比值均小于1,指示成矿流体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Co/Ni比值介于0.54~1.57之间,平均值为0.99,与变质流体相近;Y/Ho比值在21.9~35.5之间,与地幔值(25~30)和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值(20~35)接近,指示成矿流体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Y/Ho值、Zr/Hf值和Nb/Ta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成矿热液体系发生了交代作用或有外来热液加入。与大陆地壳相比,黄铁矿富集Cu、Pb、Zn、Cd、Co、Ni等亲硫、铁族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焦家深部金矿床黄铁矿的δ^34 S值介于7.5‰~9.8‰之间,平均值为8.7‰,低于浅部矿床δ^34 S值,呈现出由浅到深δ^34 S值逐渐降低的特点。胶东金矿硫同位素组成整体一致,绝大多数矿床δ^34 S值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6‰~12‰,其来源与古老的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花岗岩以及幔源流体具有继承演化关系。δ^34 S值整体呈现出:石英脉型<硫化物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的变化规律,说明矿化类型的差异是造成硫同位素组成差别的最主要因素。黄铁矿的3 He/4 He值为1.6±0.1Ra^1.8±0.1Ra,40 Ar/36 Ar值为750~3106,均显示混合来源特征。幔源He所占比例为20%~22%,表明幔源流体可能参与了成矿过程。焦家金矿成矿与燕山晚期中国东部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金矿 铁矿 -氩同位素 硫同位素 成矿流体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楚雄盆地老街子铅-银矿床镜铁矿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鹏 杨航 +4 位作者 韩润生 姜龙燕 江小均 王蝶 管申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9-1502,共14页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楚雄盆地中部,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南段,是与富碱火山-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典型矿床。近年来,矿床深部(2073m中段)新揭露出铁氧化物,显微镜下呈亮白色、蓝灰色,针状、放射状、板状构造。通过X射线微区衍射...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楚雄盆地中部,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南段,是与富碱火山-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典型矿床。近年来,矿床深部(2073m中段)新揭露出铁氧化物,显微镜下呈亮白色、蓝灰色,针状、放射状、板状构造。通过X射线微区衍射及电子探针分析,确认其为镜铁矿,产出方式有两种:①呈密集星点状,平行岩脉具定向排列,充填于灰紫色黑云母正长斑岩脉长石溶蚀孔洞中;②呈斑点状,分布于岩脉东侧肉红色正长斑岩中,沿岩石裂隙矿化增强。岩脉两侧金属矿物组合差异(方铅矿+黄铁矿+铜氧化物→黄铁矿+铜氧化物+镜铁矿)及正长斑岩颜色差异(灰白→肉红色),与岩脉的侵位密切相关,是构造-岩浆(流体)-蚀变耦合作用的结果。与白马苴金(铜)矿床中镜铁矿对比研究,认为老街子矿床深部镜铁矿对金矿化具有找矿指示意义。相对于星点状、斑点状镜铁矿,呈脉状、网脉状及岩脉内镜铁矿的V2O5、Ti O2含量更高,指示老街子矿床2073m以深可能存在更具规模的脉状镜铁矿。镜铁矿出露位置Cu含量显著增高,局部超过工业品位,达2. 05%,并出现Mo异常(最高含量达0. 11%)、Au异常(最高含量达0. 585g/t),呈现出浅部Pb-Ag矿化和深部Cu-Mo-Au矿化的结构特征,指示深部有斑岩型铜、钼、金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找矿指示意义 富碱斑岩 老街子铅-银矿 楚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铜厂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栾燕 王瑞廷 +5 位作者 钱壮志 孙晓辉 郑崔勇 张天运 刘民武 丁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2-867,共16页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_(2)含量小于1.72%,Al_(2)O_(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 铜厂铜-铁矿 铁氧化物--金矿(IOCG) 岩相学 矿相学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和尚桥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成矿过程研究:来自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段超 李延河 +5 位作者 毛景文 王丛林 杨秉阳 侯可军 王倩 李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71-3483,共13页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是全球铁矿资源重要的供给矿床类型之一,受到国内外科研和矿产开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上,即岩浆成因或者热液成因。作为一类具有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矿床,IOA...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是全球铁矿资源重要的供给矿床类型之一,受到国内外科研和矿产开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上,即岩浆成因或者热液成因。作为一类具有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矿床,IOA型矿床很难用热液或者矿浆成因予以简单概括,需要动态地看待成矿作用。和尚桥铁矿床是一个大型的铁氧化物-磷灰石(IOA)矿床,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宁芜矿集区中。和尚桥铁矿床成矿作用含有三个清晰的磁铁矿矿化阶段,分别形成浸染状(Mt1)、角砾状(Mt2)和脉状(Mt3)矿石。对各阶段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微区成分测试。在成矿过程中,从早到晚,磁铁矿表现出了从具有岩浆成因特征向具有热液成因特征的方向演化。磁铁矿中Mg和Al含量升高,Cr含量先降低后略微升高,Mn、Co、Ni和V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o和S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成矿过程中各阶段围岩及大气水对成矿流体的贡献不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和尚桥铁矿床中磁铁矿铁质的来源与安山质侵入岩密切相关,可能来源于岩浆不混溶作用形成的铁质富集流体(熔体),磁铁矿在高温热液环境中结晶沉淀。成矿过程具有多阶段性,推测在各成矿阶段间隙,富铁流体得到富集,同时地层物质不断的加入并导致了磁铁矿成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热液成因信息,地层物质(特别是膏盐层)对成矿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 铁矿成分 LA—ICP—MS微区分析 成矿过程 和尚桥铁矿 宁芜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某稀土-铌-铁矿床中稀土赋存状态分析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吴善浒 《地球化学》 CAS 1983年第3期314-321,共8页
In this paper a new chemica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parating rare-earth minerals, such as rare-earth-carbonates (ambatoarinite),rare-earth-fluorine-carbonates (bastnaesite, par/site, cehaite, huanchite, cordy... In this paper a new chemica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parating rare-earth minerals, such as rare-earth-carbonates (ambatoarinite),rare-earth-fluorine-carbonates (bastnaesite, par/site, cehaite, huanchite, cordylite, etc.), monazite, rare-earth-niobotitanates(eschynite, pyrochlore, fergusonite, etc.), and some dispersed rare earths isomorphically present in dolomite, mica, fluorite, riebeckite and magnetite. This method i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rare-earth minerals intergrowing with or enclosed in magnetite and light matrix (SG < 3.337). The insoluble residue is composed of free quartz and enclosed rare earths in it. Also,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states of rare earths in monominerals, such as dolomite, fluorite, biotite, riebeckite, magnetite, etc. It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determine the dispersion quantities of rare earths isomorphically present in these monominetals, but also to determine those rare-earth minerals intergrowing with or enclosed i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铁矿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铁氧化物-磷灰石、黄铁矿和铜-金矿床:同一成矿系统产物?
10
作者 余金杰 王铁柱 +2 位作者 陆邦成 车林睿 王贤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77-478,共2页
'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指导着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陆相盆地的找矿勘探。玢岩铁矿蚀变、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成因、成岩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研究一直是最近工作的重点(Mao et al.,2006;2011;Yu et al.,2011... '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指导着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陆相盆地的找矿勘探。玢岩铁矿蚀变、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成因、成岩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研究一直是最近工作的重点(Mao et al.,2006;2011;Yu et al.,2011;Hou et al.,2009;2010;2011;2012;Zhou et al.,2013)。最近的勘察工作,在梅山铁矿主矿体顶部和外围的大王山组蚀变带中发现了中型规模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硫化物 石英 铁矿 硫化合物 硅氧矿物 宁芜盆地 -金矿 成矿阶段 矿石 碳酸盐矿物 膏盐层 类矽卡岩 均一温度 流体包裹体 矿物包体 成矿系统 磷灰石 磷酸盐矿物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碳酸岩型REE-Nb-Fe矿床——一个罕见的中元古代破火山机构成岩成矿实例 被引量:54
11
作者 郝梓国 王希斌 +2 位作者 李震 肖国望 张台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540,共16页
白云鄂博碳酸岩型REE-Nb-Fe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稀土矿石产于整个白云石碳酸岩体和部分脉状碳酸岩中。对比世界上20余个火成碳酸岩地区的特征后发现,白云鄂博地区完全具备国外火成碳酸岩区的地质特征。在岩石、矿石组合上,本... 白云鄂博碳酸岩型REE-Nb-Fe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稀土矿石产于整个白云石碳酸岩体和部分脉状碳酸岩中。对比世界上20余个火成碳酸岩地区的特征后发现,白云鄂博地区完全具备国外火成碳酸岩区的地质特征。在岩石、矿石组合上,本区也发育一套碳酸岩+超基性岩+碱性基性岩(含基性熔岩)+碱性岩+稀土矿石+铁矿石组合;在矿物组合上,以白云石为主,方解石次之,伴生一套碱性闪石、长石、霓石、磷灰石、萤石、磁铁矿、稀土矿物组合;在全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C、O同位素上,这些岩石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有着共同的来源;在岩体的形态与岩石组构上,它们以岩席、岩筒和脉岩的形式出现,并发育有强烈的熔离作用与流动构造;在区域构造上,发育隐伏穹窿构造、岩筒构造和巨型断裂汇聚构造。综合分析上述特征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具有中元古代破火山机构的痕迹,赋矿白云石碳酸岩体则是顺层侵入的火成碳酸岩体,东矿、主矿可能是一个火山颈构造控矿,而赋矿白云石碳酸岩体西南侧的苏木图矿床则是隐伏岩筒构造控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Nb-Fe矿 破火山机构 中元古代 内蒙古 成矿作用 碳酸盐岩 稀土金属-钕-铁矿床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希与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因联系:来自流体包裹体、S-Pb同位素和黄铁矿热电性的证据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义伟 顾雪祥 +3 位作者 章永梅 王新利 郑少华 王冠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19-2945,共27页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的阿希和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空间上毗邻,但矿化特征差异明显。矿相学和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表明,阿希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白铁矿,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黄铁矿外,还普遍发育黄...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的阿希和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空间上毗邻,但矿化特征差异明显。矿相学和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表明,阿希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白铁矿,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黄铁矿外,还普遍发育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闪锌矿和砷锑镍矿。两个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均为盐水包裹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的特征。阿希金矿床浅地表黄铁矿的电子导型主要为P型,形成温度为160~240℃(平均195℃);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浅地表黄铁矿以N+P混合型为主,N型和P型黄铁矿的形成温度分别为300~380℃(平均352℃)和80~240℃(平均137℃)。矿石中矿物组合和组构、流体包裹体和黄铁矿热电性特征显示,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矿温度明显大于阿希金矿床。阿希和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矿石中黄铁矿单矿物δ34S值范围分别为-4.0‰~5.3‰(平均0.7‰)和0.6‰~4.7‰(平均2.5‰),载金黄铁矿原位δ34S值范围分别为-2.6~5.6‰(平均2.4‰)和1.9‰~3.8‰(平均2.9‰),表明两个矿床具有一致的单一硫源,即岩浆硫。两个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相似,并与赋矿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花岗斑岩大致相同,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岩浆岩。流体包裹体、特征性矿物和矿石组构特征表明,流体沸腾作用导致了阿希金矿床金的沉淀。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成矿物质来源等特征表明,阿希属于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塔吾尔别克可能属于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之间过渡型的次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综合黄铁矿电子导型、矿体剥蚀率、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和岩体/地层出露情况等特征,推测塔吾尔别克金矿的剥蚀程度明显强于阿希金矿床,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斑岩型Cu-Au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阿希 塔吾尔别克 铁矿热电性 西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科洛金矿床成因:来自黄铁矿化学成分及He-Ar、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成禄 李胜荣 +5 位作者 袁茂文 杜兵盈 李文龙 Masroor ALAM 刘东园 刘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5,共17页
科洛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中,为一正在勘查的中型金矿床。前人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一中温、富水、低盐度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但随着勘查工作的持续开展,新发现了大量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型矿石。为进一步明确该... 科洛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中,为一正在勘查的中型金矿床。前人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一中温、富水、低盐度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但随着勘查工作的持续开展,新发现了大量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型矿石。为进一步明确该矿床成因,对科洛金矿床内韧性变形和浸染状-团块状两种不同产状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成分标型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韧性变形黄铁矿较浸染-团块状黄铁矿的S/Fe值低,Au、Ag、Co含量高,As含量低,总体显示韧性变形黄铁矿相对贫硫;黄铁矿微量元素显示两类黄铁矿REE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整体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式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总量为17.00×10^-6~66.95×10^-6,韧性变形黄铁矿含量明显偏低,LREE/HREE值为5.25~12.50,相对较稳定。Y/Ho值与地幔和地壳重合范围较多,Zr/Hf值、Nb/Ta值变化范围较大,显示成矿环境不稳定;黄铁矿^3He含量为2.405×10^-13~10.811×10^-13,^4He含量为3.35×10^-7~4.99×10^-7,^3He-^4He图和R/Ra-40Ar/36Ar图显示成矿流体有以地幔为主的壳幔混源特征,成矿过程应有大气降水的参与;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小,集中在+2.3‰^+7.6‰(韧性变形黄铁矿δ^34S平均值偏低),稍正向偏离陨石硫特征;黄铁矿的^206Pb/^204Pb=18.157~18.211;^207Pb/^204Pb=15.542~15.594;^208Pb/^204Pb=38.032~38.218(韧性变形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偏低),均显示与造山作用关系密切。利用黄铁矿化学成分特征元素Co/Ni值及Co-Ni成因判别图解认为科洛金矿有热液成因矿床特征;利用w(Fe+S)-w(As)图解和Co-Ni-As含量图解显示石英脉型矿石反映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征。综合区域变质变形事件、典型矿床特征及矿区内已取得的年龄、流体包裹体等相关数据认为,科洛金矿床应存在两期矿化:三叠纪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白垩纪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建议在今后的矿产勘查中注意寻找真正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标型 He-Ar S Pb同位素 铁矿 科洛金矿 嫩江-黑河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塔儿山-二峰山地区新民铁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14
作者 相轩 白洋 +6 位作者 冯志强 任大陆 白阳 苗洪运 王米 侯建斌 郝书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200,共14页
新民铁矿是晋南塔儿山-二峰山地区近年来接触交代型矿床最具代表性的矿产勘查成果之一,查明其成矿铁质来源及矿化过程对其成矿具有指示意义。系统分析了新民铁矿见矿钻孔中蚀变闪长岩体、赋矿灰岩(白云岩)及不同类型磁铁矿样品的铁同位... 新民铁矿是晋南塔儿山-二峰山地区近年来接触交代型矿床最具代表性的矿产勘查成果之一,查明其成矿铁质来源及矿化过程对其成矿具有指示意义。系统分析了新民铁矿见矿钻孔中蚀变闪长岩体、赋矿灰岩(白云岩)及不同类型磁铁矿样品的铁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δ^(56)Fe分布范围分别为0.23‰,0~0.19‰,-0.56‰~0.07‰。蚀变闪长岩体的铁同位素组成较上地壳δ^(56)Fe平均值(0.07‰)明显更重,可能与矽卡岩/钠长石化过程中流体迁移相关,轻铁同位素优先从岩体中淋滤而出。灰岩、白云岩的δ^(56)Fe变化范围较大,且与磁铁矿的铁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差异,可能并非成矿铁元素的主要来源。磁铁矿相比于两类围岩明显富集轻铁同位素,在钻孔剖面上呈现明显的从矿体的核部到边部变重趋势,指示成矿流体从岩体淋滤、迁移,并在灰岩地层中沉淀,导致磁铁矿δ^(56)Fe与Fe含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本研究与前人针对矽卡岩型铁矿床Fe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果相一致,为其接触交代成因的厘定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也预示着塔儿山-二峰山地区,尤其是具有高δ^(56)Fe组成的蚀变闪长岩体,可能具备开展富铁矿找矿工作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矽卡岩型铁矿 新民铁矿 塔儿山-二峰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中条山宋家山钴铁矿床钴的赋存状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 张连昌 +5 位作者 谢尚君 李文君 高炳宇 张新 董志国 王长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14-3130,共17页
宋家山钴铁矿床位于中条山地区东南缘“同善天窗”的中部,容矿岩石主要为古元古代宋家山群绛道沟组火山-沉积岩系。钴铁矿体受地层岩性控制,呈SN向层状展布。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硫铜钴矿和硫钴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 宋家山钴铁矿床位于中条山地区东南缘“同善天窗”的中部,容矿岩石主要为古元古代宋家山群绛道沟组火山-沉积岩系。钴铁矿体受地层岩性控制,呈SN向层状展布。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硫铜钴矿和硫钴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矿石构造以块状、似条带状、浸染状、团块状和细脉状为主。黄铁矿和黄铜矿多呈浸染状和细脉状分布。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钴铁矿体的形成主要包括沉积、变质和热液三个期次。矿石显微镜观察、硫化物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钴元素主要赋存在硫铜钴矿、硫钴矿和黄铁矿中。黄铁矿特征元素Co/Ni比值主要集中在100~1000之间,个别比值小于100,反映硫化物的形成主体与热液活动有关。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组成δ^(34) S在12‰~16‰之间,低于元古代海水硫酸盐的δ^(34) S值(15‰~20‰),揭示热化学还原(TSR)在海水硫酸盐还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综合研究表明宋家山矿床富钴矿体的形成经历了初始火山-沉积、造山期间含钴变质流体沿片理构造充填交代、造山后期热液活动的叠加等过程。由此认为宋家山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钴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的赋存状态 古元古代 沉积-变沉积岩型矿 宋家山钴铁矿 中条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长坑-富湾超大型独立银矿床Rb-Sr定年及形成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梁华英 王秀璋 +4 位作者 程景平 夏萍 张湖 单强 张国恒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54,共8页
长坑- 富湾超大型银矿床主要产在下石炭统灰岩与上三叠统页岩断层不整合面下的硅质岩及灰岩中,矿化多为脉状,主要由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及银矿物组成。成矿流体Rb- Sr 等时线年龄为68±8.5Ma,表明成矿发... 长坑- 富湾超大型银矿床主要产在下石炭统灰岩与上三叠统页岩断层不整合面下的硅质岩及灰岩中,矿化多为脉状,主要由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及银矿物组成。成矿流体Rb- Sr 等时线年龄为68±8.5Ma,表明成矿发生在59.5—76.5 Ma 之间。(87Sr/86Sr)I= 0.7164。成矿流体δ18O 在- 0.86‰—4.1‰之间,δD 在- 39.8‰—- 59‰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为循环大气降水或建造水。银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和产于中新元古代地层中茶洞银矿床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据成矿年龄、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及铅同位素组成特点,认为长坑- 富湾超大型独立银矿床是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火山及次火山活动加热循环大气降水及建造水溶解深部矿源岩中经过早期成矿富集的成矿物质,迁移至灰岩与硅质岩及硅质岩与页岩界面时沉淀析出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成矿时代 粤西富湾 - 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作用过程中赤铁矿-磁铁矿之间非氧化还原转变 被引量:9
17
作者 翟德高 王建平 +4 位作者 刘家军 张红雨 要梅娟 杨宗锋 常兆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9,共9页
自然界中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磁铁矿和赤铁矿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发生与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个铁... 自然界中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磁铁矿和赤铁矿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发生与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个铁氧化物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被提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对于认识和了解复杂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自然界中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交代结构,对BIF研究和实验学两方面的证据进行了综述,认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存在于很多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过程之中。这种赤铁矿和磁铁矿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仅靠地质作用过程中出现磁铁矿或赤铁矿现象不一定就能判别其形成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勘探含后生赤铁矿的铁矿床提供新的找矿思路,进一步指导深埋在古风化面以下铁矿体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结构 铁矿-铁矿 非氧化还原反应 成矿作用 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金矿类型中黄铁矿“电子-空穴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国胜 初凤友 +2 位作者 胡瑞忠 胡大千 魏存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7,共7页
通过对我国主要金矿类型中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分析表明,黄铁矿"电子 空穴心"与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密切的联系,华北地台太古代变基性火山岩中的金矿床(绿岩带型)、热水淋滤型(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多为单一的"电子心"... 通过对我国主要金矿类型中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分析表明,黄铁矿"电子 空穴心"与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密切的联系,华北地台太古代变基性火山岩中的金矿床(绿岩带型)、热水淋滤型(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多为单一的"电子心"型导电。大多数产于中生代岩体中的中深脉状金矿、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床,黄铁矿为"电子心"、"空穴心"混合型导电,个别的为单一的"空穴心"导电。黄铁矿的"电子 空穴心"受杂质成分As、Co、Ni在成矿背景中的丰度,进入黄铁矿晶格中的替代能力的差异、补偿类质同象现象、成矿时温度以及f(S2)等多种因素的耦合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铁矿 电子-空穴心 导型特征 导电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石碌群中双峰火山岩 Sm-Nd 同位素特征兼论石碌铁矿成矿背景 被引量:20
19
作者 方中 徐士进 +3 位作者 陈克荣 夏邦栋 赵建新 M.T.McCulloch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6-336,共11页
对海南岛石碌群第6层及其相当层位中海相双峰火山岩 Sm-Nd 同位素、微量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位于火山岩带西段军营和石碌的细碧岩具有 N-MORB 特征,在中段和东段芙蓉田和兰洋的变拉斑玄武岩具有 E-MORB 和 IRT(初始裂谷拉斑玄武岩)特... 对海南岛石碌群第6层及其相当层位中海相双峰火山岩 Sm-Nd 同位素、微量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位于火山岩带西段军营和石碌的细碧岩具有 N-MORB 特征,在中段和东段芙蓉田和兰洋的变拉斑玄武岩具有 E-MORB 和 IRT(初始裂谷拉斑玄武岩)特征。石碌群的玄武岩和石碌 Fe-Co-Cu 矿床分别与红海裂谷中南段的新生代玄武岩和Atlantis II Deep 多金属矿床有许多相同之处。双峰火山岩的另一端元为壳源型石英流纹斑岩,其 Sm-Nd 模式年龄为1371—1562Ma,可能是本区早期地壳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火山岩 -同位素 石碌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山铜矿床硫化物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红瑾 张静 +3 位作者 贾鹏飞 李大鹏 张智宇 王遹其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9-1784,共6页
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矿床之一,其2件辉钼矿样品和2件黄铁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50.70±1.14~151.22±1.11Ma和148.73±3.22~152.50±6.69Ma,4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150.98±0... 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矿床之一,其2件辉钼矿样品和2件黄铁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50.70±1.14~151.22±1.11Ma和148.73±3.22~152.50±6.69Ma,4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150.98±0.78Ma(MSWD=0.68,误差2σ)。这一结果表明,铜山铜矿形成于晚侏罗世,而非早白垩世。考虑到前人获得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成矿年龄介于134Ma和144Ma之间,我们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与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向伸展的过程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锇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铁矿 铜山铜矿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