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稀土矿产开采环境代价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芳英 廖合群 金姝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0,共4页
赣南素有"稀土王国"之美誉,离子型稀土开采总量占全国的70%。但赣南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开采技术含量低、采矿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放射性元素、重金属和氟、氨氮和硫酸根及大量... 赣南素有"稀土王国"之美誉,离子型稀土开采总量占全国的70%。但赣南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开采技术含量低、采矿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放射性元素、重金属和氟、氨氮和硫酸根及大量的尾矿、废石的形成,破坏了矿山地貌和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影响水体、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代价触目惊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稀土矿产 开采 环境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对稀土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翔 李政 赖丹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36,共9页
促进稀土产业链延伸是做强中国稀土的根本路径,而稀土矿产品价格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微观企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战略的意愿,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稀土产业链延伸的进程。基于价格传导理论,构建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产业链延伸的VEC模型,利... 促进稀土产业链延伸是做强中国稀土的根本路径,而稀土矿产品价格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微观企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战略的意愿,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稀土产业链延伸的进程。基于价格传导理论,构建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产业链延伸的VEC模型,利用2014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稀土矿产品价格的季度数据,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EC模型估计、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检验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对稀土产业链延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对稀土产业链延伸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为此,亟待建立稀土矿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稀土资源战略收储和释放制度,适时增加稀土矿产品总量控制计划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产 价格波动 产业链延伸 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后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翔 李政 赖丹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7,共10页
稀土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已成为制约稀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利用价格传导和风险管理理论,基于产业链延伸视角分析了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后果。其次,在分析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1月~2021年... 稀土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已成为制约稀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利用价格传导和风险管理理论,基于产业链延伸视角分析了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后果。其次,在分析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1月~2021年9月稀土矿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OLS方法实证检验需求、供给、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对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不利于中国稀土产业链延伸战略的实施,影响了稀土全产业链的稳定发展;随着全球稀土资源博弈日益激烈和供应格局日趋多元,除了普遍关注的需求与供给因素外,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外生冲击也是影响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产 价格波动 产业链延伸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稀土矿产品的发展及应用
4
作者 林河成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9年第8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稀土矿产 稀土精矿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鼠微核试验研究稀土矿及废渣产品的诱变效应
5
作者 杨玉林 张颖 +3 位作者 孙媛霞 郭荣昌 都昌杰 冷志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6-379,共4页
通过应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测试法,观察了稀土矿产独居石对母鼠及子鼠的诱变效应,同时对废渣产品(水泥、塑料管及油漆)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矿产及废渣产品均能引起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明显升高... 通过应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测试法,观察了稀土矿产独居石对母鼠及子鼠的诱变效应,同时对废渣产品(水泥、塑料管及油漆)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矿产及废渣产品均能引起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明显升高,同时指出在低放作用下母鼠对子鼠有明显的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产 废渣产品 诱变效应 微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6
作者 杨遇春 《有色金属》 CSCD 1991年第2期67-73,24,共8页
本文叙述了近年来世界稀土矿物和稀土产品的生产状况和态势。为扭转我国稀土行业出口的盲目性,对世界稀土市场的需求容量和规模,依据不同的资料来源,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作出了大体上的估测。对1989年以来的工艺发展着笔较多,涉及萃取... 本文叙述了近年来世界稀土矿物和稀土产品的生产状况和态势。为扭转我国稀土行业出口的盲目性,对世界稀土市场的需求容量和规模,依据不同的资料来源,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作出了大体上的估测。对1989年以来的工艺发展着笔较多,涉及萃取、液膜分离、离子交换及金属制取的进展及成果。在应用进展及结语中提到,应在建立起稳定的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发高纯产品的制备工艺,开发储氢电池和磁光存储材料,提高和保持稀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品 产量 电池 储氢 独居石 澳大利亚 磷铈镧矿 磷酸盐矿物 大洋洲 稀土市场 稀土矿产 稀土分离 联合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岳清 王登红 +4 位作者 孙艳 赵芝 刘善宝 王成辉 郭维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5-692,共38页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世界闻名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稀有稀土矿床较早就投入了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湖南香花岭含铍条纹岩中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1970年后,在内蒙古巴尔哲、福建南平和四川大水沟稀土、稀有和分散元素等矿床发现后,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首次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确定和分布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三稀资源被确定为关键矿产后,矿产资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发现了一批新的三稀矿产地,尤其是在川西甲基卡和可尔因等地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工作,其中钻探工作量就达11818.96 m,为把川西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锂矿基地作出了新贡献。对于卤水型锂及其他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也一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点,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江汉盆地等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煤系伴生三稀矿产资源研究现状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东娜 曾凡桂 +3 位作者 赵峰华 王红冬 解锡超 邹雨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山西省煤系伴生的稀有、稀土、稀散元素(简称三稀元素)矿产资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山西省煤系伴生三稀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同时结合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特征探讨了煤系伴生三稀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结... 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山西省煤系伴生的稀有、稀土、稀散元素(简称三稀元素)矿产资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山西省煤系伴生三稀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同时结合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特征探讨了煤系伴生三稀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结果表明,山西省宁武煤田平朔矿区为煤系伴生锂超大型矿床,北部煤炭基地部分矿区和西山煤田部分矿区具备煤系伴生锂成矿潜力;宁武煤田北部、大同煤田北部、河东煤田北部及西山煤田局部地区具备煤系伴生镓成矿潜力;沁水煤田和西山煤田山西组含煤岩系的伴生稀土元素均有一定的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省内六大煤田含煤岩系中尚未发现其他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的伴生三稀元素矿床。初步研究成果对指导山西省煤系伴生矿产资源开发、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粉煤灰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稀有、稀土、稀散元素矿产资源 勘探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