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Er(Ⅲ)对短程硝化性能的影响及其抑制动力学特性
1
作者 李芸 崔楠 +5 位作者 熊星星 黄志远 王东亮 许丹 李军 李泽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9-1668,共10页
研究了重稀土元素铒[Er(Ⅲ)]对短程硝化工艺的短期和长期脱氮效能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动力学分析。短期实验表明,0~10mg/L的Er(Ⅲ)对AOB菌活性呈现促进作用,20~60mg/L的Er(Ⅲ)对AOB菌活性呈现轻度抑制,80~120mg/L的Er(Ⅲ)则对AOB菌活性呈... 研究了重稀土元素铒[Er(Ⅲ)]对短程硝化工艺的短期和长期脱氮效能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动力学分析。短期实验表明,0~10mg/L的Er(Ⅲ)对AOB菌活性呈现促进作用,20~60mg/L的Er(Ⅲ)对AOB菌活性呈现轻度抑制,80~120mg/L的Er(Ⅲ)则对AOB菌活性呈现重度抑制。AOB菌会吸附大量Er(Ⅲ),在进水Er(Ⅲ)浓度低于60mg/L时,Er(Ⅲ)去除率均大于90%,高于60mg/L后Er(Ⅲ)去除率逐渐降低。ICP-MS和EDS分析结果表明,Er(Ⅲ)可被AOB菌胞外吸附和胞内摄取,其中又以胞外吸附为主。分别采用Vadivelu模型、Hellinga模型、Michaelis-Menten模型和Hill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通过分段拟合(0~60mg/L和60~120mg/L) Hill模型能较好的描述Er(Ⅲ)对AOB菌的抑制动力学过程,拟合得到的R2分别为0.9879和0.9999,最大基质去除速率qmax(ΔSNPR)分别为2.59mg/(g·h)和7.15mg/(g·h)。长期试验表明,10mg/L的Er(Ⅲ)将使短程硝化系统性能逐渐消失,停止添加Er(Ⅲ)后,反应系统性能也不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影响 短程硝化 动力学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A_2B_7型储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静 罗永春 +3 位作者 张国庆 梅兴志 孔令斌 康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70-2278,共9页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A2B7型La0.83-0.5x(Pr0.1Nd0.1Sm0.1Gd0.2)xMg0.17Ni3.1Co0.3Al0.1(x=0-1.66)储氢合金,并在He+Ar气氛和1 173 K下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混合稀土(...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A2B7型La0.83-0.5x(Pr0.1Nd0.1Sm0.1Gd0.2)xMg0.17Ni3.1Co0.3Al0.1(x=0-1.66)储氢合金,并在He+Ar气氛和1 173 K下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混合稀土(Pr,Nd,Sm,Gd)替代La元素对合金物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金相结构分析表明,混合稀土含量对合金组成和相结构有重要的影响,随混合稀土含量x的增加,合金中主相A2B7型(2H-Ce2Ni7型+3R-Gd2Co7型)相丰度逐渐增多,其中2H-Ce2Ni7型相丰度先增多后减少,3RGd2Co7型相丰度则逐渐增加,主相晶胞参数随x增加而减小。电化学结果表明,随混合稀土含量增加,放氢平台压逐渐升高,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中x=0.4合金电极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89.8 mAh·g^-1)和最佳的循环寿命(S100=91.30%);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则随x的增加获得显著提高。适量的混合稀土替代量可显著改善合金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镍系A2B7型储氢合金 混合稀土元素影响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2B_7型La_(0.63)(Pr,Nd,Y,Sm,Gd)_(0.2)Mg_(0.17)Ni_(3.1)Co_(0.3)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阳 罗永春 +2 位作者 梅兴志 王浩 邓安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141,共7页
用Pr、Nd、Y、Sm和Gd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稀土对La进行部分替代,通过分别增加混合稀土中各元素的含量获得5种合金试样(分别用Pr0.6、Nd0.6、Y0.6、Sm0.6和Gd0.6表示),研究了混合稀土组成对A2B7型La_(0.63)(Pr,Nd,Y,Sm,Gd)_(0.2)Mg_(0.17)... 用Pr、Nd、Y、Sm和Gd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稀土对La进行部分替代,通过分别增加混合稀土中各元素的含量获得5种合金试样(分别用Pr0.6、Nd0.6、Y0.6、Sm0.6和Gd0.6表示),研究了混合稀土组成对A2B7型La_(0.63)(Pr,Nd,Y,Sm,Gd)_(0.2)Mg_(0.17)Ni_(3.1)Co_(0.3)Al_(0.1)退火合金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合金相结构分析表明,合金微观组织均由主相2H-Ce2Ni7型和CaCu5型第二相组成,其中Y0.6合金的Ce2Ni7型相丰度最高(93.3%(质量分数))。合金中Ce2Ni7型和CaCu5型相晶胞体积均随A端元素平均原子半径的减小而逐渐降低。电化学分析表明,合金放氢平台压力为0.013~0.054 MPa,最大储氢量(Hmax/M)为1.23%~1.42%(质量分数),其中Y0.6合金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404.4 mAh/g)和最佳的容量保持率(S100=93.50%);合金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HRD按试样Gd0.6、Sm0.6、Y0.6、Nd0.6、Pr0.6顺序依次减小。混合稀土中适量增加Y元素可显著提高和改善合金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镍系A2B7型储氢合金 混合稀土元素影响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