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添加对稀土尾砂地猴樟幼苗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志琪 张海娜 +2 位作者 刘佳丽 鲁向晖 杨宝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为探究氮添加对稀土矿尾砂地猴樟(Cinnamomun bodinieri)幼苗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影响,以1年生猴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选用硝酸铵钙作为氮肥(含N 15%),设置3种氮肥水平(CK(0)、N1(1.8 g·株^(-1))、N2(3.6 g·株... 为探究氮添加对稀土矿尾砂地猴樟(Cinnamomun bodinieri)幼苗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影响,以1年生猴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选用硝酸铵钙作为氮肥(含N 15%),设置3种氮肥水平(CK(0)、N1(1.8 g·株^(-1))、N2(3.6 g·株^(-1))),分析不同氮添加水平下猴樟幼苗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和NSC等指标的差异,探讨稀土尾砂地猴樟对氮添加的响应。结果发现:稀土尾砂地氮添加均增加了猴樟幼苗不同组织的生物量积累,其中N1处理下叶生物量、冠层生物量分别较N2处理下显著提升了44.75%、57.43%(P<0.05);N2处理下叶比重分别较CK、N1处理显著提升了123.53%、15.85%(P<0.05)。不论是粗根(直径>2 mm),还是细根(直径≤2 mm),氮添加均显著增加了植物的根长和根表面积(P<0.05),其中N1处理的促进效果最显著(P<0.05);N2处理下的比根长、比表面积均高于CK与N1,且与CK显著差异(P<0.05)。对NSC来说,N1处理提升了叶、茎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而N2处理下细根NSC质量分数分别比CK、N1显著降低了46.49%、28.61%。综上,在稀土矿尾砂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宜选用1.8 g·株^(-1)硝酸铵钙氮肥对猴樟幼苗进行施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氮添加 猴樟 根系生长 生物量分配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稀土尾砂地先锋植物根区核心菌群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钰欣 刘叶 +5 位作者 陈子武 刘文深 王诗忠 汤叶涛 仇荣亮 晁元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3-183,共11页
为探究稀土矿区废弃尾砂地胁迫生境下先锋植物根相关微生物组的群落结构和集群模式,该文采集废弃3年、6年、10年的稀土尾矿土壤及典型先锋植物芒萁和芒草根样品,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锋植物根相关微生物组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 为探究稀土矿区废弃尾砂地胁迫生境下先锋植物根相关微生物组的群落结构和集群模式,该文采集废弃3年、6年、10年的稀土尾矿土壤及典型先锋植物芒萁和芒草根样品,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锋植物根相关微生物组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演替下芒萁和芒草根区形成了以高耐性菌和植物促生菌为主的核心微生物,如杆菌科、蓝藻科、伯克氏菌科、鱼孢菌科等;根部分区导致芒萁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芒草的较为相似;芒萁根内富集菌群与稀土高度相关,而芒草的与金属耐性相关;2种植物根区均出现了甲基营养型菌属和与营养获取相关的基石物种,可能是芒萁和芒草成为废弃稀土尾砂地先锋植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地 先锋植物 芒萁 芒草 根相关微生物组 核心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草用于南方稀土尾砂地种植的适宜性之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学章 李小青 +2 位作者 池明茹 张赶年 陈昌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3-608,共6页
采用野外小区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狗芽根(Cynodon dactylon)、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在稀土尾砂基质上通常条件下、不施肥条件下和经历干旱胁迫下的... 采用野外小区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狗芽根(Cynodon dactylon)、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在稀土尾砂基质上通常条件下、不施肥条件下和经历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从生长力、耐旱性和耐瘠性3方面对4种植物在稀土尾砂地的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长力以弯叶画眉草为最优,耐旱性最强的为百喜草,耐瘠性最好的是狼尾草。3个方面综合比较,百喜草和狼尾草最好,其次为弯叶画眉草,狗芽根居末位。试验结果可为南方稀土尾砂地植被恢复时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这些草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狗芽根 弯叶画眉草 狼尾草 稀土尾砂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县稀土尾砂地植被修复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根华 鲁向晖 刘明兰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7期59-62,共4页
稀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但稀土采选会产生大量的尾砂,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桉树是江西省稀土矿区尾砂地植被恢复常用的树种,为科学认识桉树在稀土尾砂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以寻乌县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和专家打分的基础上... 稀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但稀土采选会产生大量的尾砂,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桉树是江西省稀土矿区尾砂地植被恢复常用的树种,为科学认识桉树在稀土尾砂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以寻乌县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和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选取了26个反映桉树生长对稀土尾砂地修复影响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桉树修复稀土尾砂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桉树种植修复稀土尾砂的生态效益为中、社会效益为良、经济效益为中、综合效益为中;总体评估态势为:17%为优,28%为良,30%为中,21%为差,4%为劣。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选用桉树对稀土尾砂进行植被修复是可行的。同时,对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稀土尾砂 植被修复 层次分析法 效益评价 寻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有机材料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的土壤改良效应
5
作者 许铭宇 俞龙生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离子型稀土矿区生物生境破碎、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困难,使用农林废弃资源有机材料进行土壤改良是稀土尾砂土壤低成本高效修复的手段之一。为探究农林废弃有机材料对稀土矿土壤改良的生态效应,以离子型稀土矿尾砂作为研究对象,选... 离子型稀土矿区生物生境破碎、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困难,使用农林废弃资源有机材料进行土壤改良是稀土尾砂土壤低成本高效修复的手段之一。为探究农林废弃有机材料对稀土矿土壤改良的生态效应,以离子型稀土矿尾砂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油茶果壳、花生壳、松果壳、玉米秸秆和园林植物落叶等作为农林废弃有机材料,进行了单施试验,分析其对稀土矿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并通过16SrDNA基因测序分析了各处理组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利用油茶果壳、花生壳、松果壳、玉米秸秆和落叶重构矿区土壤具有可行性,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增加土壤肥力;施加落叶对土壤pH值的调控效果较为明显,土壤pH为7.32,较对照组高38.52%;施加改良材料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油茶果壳对土壤有机质改良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质量分数均值为132.28g·kg^(-1),较对照组提高了2962.04%;玉米秸秆对稀土矿尾砂土壤改良的综合效果最佳,其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971.43%、150%、9.46%、961.64%和7765.32%。不同农林废弃有机材料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各处理门水平优势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相似,第一优势微生物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该研究结果可为稀土矿区土壤有机质富集及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砂 植被生态修复 农林废弃物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砂对超低温建筑瓷质砖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昌远 董伟霞 +3 位作者 包启富 徐志林 张雅 李拓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49,共6页
以黑泥、金溪钠砂、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超低温制备建筑瓷质砖。研究了稀土尾砂用量和烧成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稀土尾砂在高利用率条件下,将稀土尾砂中的高CaO含量代替传统的硅灰石等原料,其引入多元复合熔剂降低样品烧结温度... 以黑泥、金溪钠砂、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超低温制备建筑瓷质砖。研究了稀土尾砂用量和烧成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稀土尾砂在高利用率条件下,将稀土尾砂中的高CaO含量代替传统的硅灰石等原料,其引入多元复合熔剂降低样品烧结温度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尾砂中含有高CaO含量,参与构成的多元复合熔剂体系对降低坯体烧结温度,提高样品的烧结性能有积极作用。当稀土尾砂用量≤50%时,增大稀土尾砂用量,样品的烧结温度降低,烧结性能提升,当引入50%稀土尾砂可使坯体的烧结温度降低至1080℃,并表现出最优性能:吸水率为0.15%,烧成收缩为9.84%,体积密度为2.46 g/cm^(3),抗折强度为98.55 MPa,性能指标达国家标准。然而,继续增大稀土尾砂用量,样品的烧结温度上升,其性能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质砖 稀土尾砂 多元复合熔剂 超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修复对江西稀土尾砂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鲁向晖 唐安华 +4 位作者 白桦 张海娜 刘海威 杨丹 黄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研究江西省寻乌县稀土矿区尾砂地3-4年生桉树纯林的植被修复作用对该区土壤pH及有效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稀土尾砂的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4年生桉树纯林地段为试验样地,以未治理的裸露堆积稀土尾砂... 【目的】研究江西省寻乌县稀土矿区尾砂地3-4年生桉树纯林的植被修复作用对该区土壤pH及有效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稀土尾砂的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4年生桉树纯林地段为试验样地,以未治理的裸露堆积稀土尾砂地为对照,分层采集样地0-20、20-40、40-60、60-80cm深度的土样,测定其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pH等指标。【结果】稀土尾砂区经过3-4年的桉树修复措施,其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增加,但灌丛群落尚未形成。4年生桉树纯林0-60cm深度土层pH显著提高(P〈0.05,下同),酸性得到一定改良;3年生桉树纯林土壤pH略高于裸露稀土尾砂,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除有效钾和3年生桉树纯林20-40cm土层有效磷含量外,桉树修复区0~6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上高于裸露尾砂区,且不同年限桉树修复区的土壤养分呈现出向表层土壤聚集的趋势。植被修复区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和4年生桉树纯林的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其余养分在不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稀土尾砂裸露区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增,有效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桉树修复区0-20cm土层中有效氮与有效磷、有机质和pH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桉树修复可有效改善稀土矿区尾砂的pH和养分含量,桉树可作为该区植被修复的适宜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植被修复 稀土尾砂 土壤PH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稀土尾砂制备建筑陶瓷玻化砖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柯 汪永清 +2 位作者 周健儿 冯晓雪 曾志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80,共6页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干压成型和高温烧结制备了建筑陶瓷玻化砖。研究了稀土尾砂组成和用量、烧成温度对制备的玻化砖坯体的抗弯强度、吸水率和烧成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尾砂原料中熔剂组分含量高的2#尾砂比例超过50%时...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干压成型和高温烧结制备了建筑陶瓷玻化砖。研究了稀土尾砂组成和用量、烧成温度对制备的玻化砖坯体的抗弯强度、吸水率和烧成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尾砂原料中熔剂组分含量高的2#尾砂比例超过50%时,易产生过烧现象,样品抗弯强度低。在优化的稀土尾砂原料配比条件下(1#尾砂75%、2#尾砂25%),尾砂用量增加可有效提高坯体的抗弯强度和降低烧成收缩率。稀土尾砂用量为50~65%时,通过调整坯体配方组成,特别是助熔剂种类和含量,可使坯体获得良好的烧结性能,在1180℃保温10 min烧成后,样品的抗弯强度为36.88~54.49 MPa、吸水率为0.18~0.46%、烧成收缩率为6.32~9.82%,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建筑陶瓷玻化砖 抗弯强度 吸水率 烧成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砂和抛光砖废料资源化制备发泡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家科 程凯 刘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采用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抛光砖废料为发泡剂,并辅以低温砂、黑泥和滑石等为原料制备轻质发泡陶瓷。实验借助材料试验机等现代测试方法 ,研究了稀土尾砂和抛光砖废料的添加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发泡陶瓷的体积密度、抗压强... 采用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抛光砖废料为发泡剂,并辅以低温砂、黑泥和滑石等为原料制备轻质发泡陶瓷。实验借助材料试验机等现代测试方法 ,研究了稀土尾砂和抛光砖废料的添加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发泡陶瓷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稀土尾砂60wt%、低温砂20wt%、黑泥15wt%、烧滑石5wt%,抛光砖废料外加量15wt%,烧成温度1150℃、保温时间30min的条件下,所制备的轻质发泡陶瓷材料具有良好性能,体积密度为0.31g/cm3、抗压强度5.63MPa,能够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抛光砖废料 发泡陶瓷 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喜草改良稀土尾砂和风化稀土矿砂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德荣 王海辉 +3 位作者 董闻达 廖汉民 利隆橙 李文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在稀土尾砂及稀土矿风化砂土上种植百喜草 ,对种植前及种植后 1年、2年和 5年分别取样进行砂土的理化性质分析 ,结果表明 :百喜草的种植 ,对稀土尾砂和风化矿砂的主要理化性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百喜草 稀土尾砂 风化稀土矿砂 理化性质 水土保持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与狼尾草联合修复废弃稀土矿区尾砂土壤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建富 魏雪娇 +1 位作者 卢志红 魏宗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2-1226,共5页
研究土壤调理剂与狼尾草联合修复废弃稀土矿区尾砂土壤,为江西废弃稀土矿区尾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以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典型的废弃稀土矿区尾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种植狼尾草联合修复尾砂土壤,分析对照区和修复... 研究土壤调理剂与狼尾草联合修复废弃稀土矿区尾砂土壤,为江西废弃稀土矿区尾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以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典型的废弃稀土矿区尾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种植狼尾草联合修复尾砂土壤,分析对照区和修复1年、2年和4年后尾砂土壤理化性质及狼尾草生物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土壤调理剂和种植狼尾草修复尾砂土壤1~4年后,尾砂土壤容重降幅4.90%~20.98%,土壤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增幅分别为4.96%~16.89%和28.78%~47.51%;pH值增幅为11.87%~25.1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以及CEC增幅分别为10.45%~85.70%、47.57%~138.83%、39.56%~135.16%、23.08%~146.15%和32.25%~72.78%。狼尾草干物质质量显著高于对照。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种植狼尾草对修复稀土矿区尾砂土壤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区尾砂 土壤调理剂 狼尾草 土壤理化性质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稀土矿尾砂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丽君 赵芝 +4 位作者 付小方 任希杰 方一平 侯立玮 王登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7-824,共8页
四川是我国轻稀土的重要产地,稀土开采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存了大量尾砂。尾砂中仍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这部分资源究竟有多大的量、能不能再次回收,如何回收,则是当务之急。为查明稀土尾砂中各类元素的分布特征,本文对A、B、C、... 四川是我国轻稀土的重要产地,稀土开采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存了大量尾砂。尾砂中仍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这部分资源究竟有多大的量、能不能再次回收,如何回收,则是当务之急。为查明稀土尾砂中各类元素的分布特征,本文对A、B、C、D四个稀土矿山的尾砂开展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尾砂中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继承了原矿石,稀土氧化物含量普遍偏高(0.78%~2.12%),均超过了现行工业指标的边界品位(0.5%~1.0%),且老尾砂的稀土含量高于新尾砂;除了富集稀土元素之外,A矿区尾砂中Ba含量可达1.8%,B矿区尾砂中Sr含量超过10%,C矿区尾砂中Sr含量为2.7%。同时,不同矿区的尾砂中Mo、Bi、Pb、Ag等有用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富集(值得综合回收利用),尤其是Mo达到了边界品位(磁选后的尾砂Mo含量达到2.275%)。本文提出,今后不仅要加强保护四川稀土尾砂,而且需对富集的有用元素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稀土尾砂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资源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赣南稀土尾砂制备陶瓷透水砖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永清 鲍志蕾 +1 位作者 杨柯 杨玉龙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0-265,共6页
以赣南离子型稀土尾砂提取高岭土后的二次尾砂为骨料,以适量低温砂、中温砂、黑滑石、石灰石和粘土等为高温粘结剂制备陶瓷透水砖,研究了二次尾砂含量和制备工艺对陶瓷透水砖的抗折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透水砖的抗折强... 以赣南离子型稀土尾砂提取高岭土后的二次尾砂为骨料,以适量低温砂、中温砂、黑滑石、石灰石和粘土等为高温粘结剂制备陶瓷透水砖,研究了二次尾砂含量和制备工艺对陶瓷透水砖的抗折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透水砖的抗折强度随着尾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透水系数则先增后降,当二次尾砂用量为75wt.%时达到最大。当二次尾砂用量为75wt.%,在成型压力为12 MPa、煅烧温度为1240℃、保温30 min条件下,所得陶瓷透水砖的抗折强度为5.5 MPa、透水系数为3.0×10-2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砂 陶瓷透水砖 工艺条件 抗折强度 透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稀土尾砂中百喜草的生长和促苗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德荣 董闻达 +3 位作者 廖汉民 利隆橙 李文煜 赖俊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3-95,共3页
在采用百喜草治理龙南稀土尾砂研究中 ,对百喜草的物候期、生物量进行了观测 ,以确定其在尾砂上的适应性。同时针对百喜草在稀土尾砂上出现的退化现象 ,找到了较好的促苗措施。
关键词 百喜草 生长 稀土尾砂 治理 适应性 物修期 生物量 促药措施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喜草治理稀土尾砂的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德荣 董闻达 +2 位作者 廖汉明 利隆橙 李文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1998~2002年,通过种植百喜草(Paspalunnotatum)治理江西省龙南县稀土尾砂,经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表明:尾砂裸露区(简称对照区)和百喜草种植区(简称植草区)年均径流量分别是302m3/hm2和1326.6m3/hm2;径流系数分别是35.5%和15.3%;5年合并径... 1998~2002年,通过种植百喜草(Paspalunnotatum)治理江西省龙南县稀土尾砂,经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表明:尾砂裸露区(简称对照区)和百喜草种植区(简称植草区)年均径流量分别是302m3/hm2和1326.6m3/hm2;径流系数分别是35.5%和15.3%;5年合并径流量(Y)与降雨量(x)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是:Y=4.2562x-47.71和Y=1.3205x-37.31;年均泥沙侵蚀量分别是1073.12t/hm2和91.02t/hm2;泥沙侵蚀量(Q1)与径流量(Q)的函数方程分别是:Q1=1.5182Q0.6971和Q1=Qe-4.6798C(C为百喜草覆盖度)。研究结果还表明:种植百喜草,可快速、有效地降低稀土尾砂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稀土尾砂 治理 水土保持 径流量 降雨量 泥沙侵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温度对稀土尾砂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健 梁艳珍 +3 位作者 张小珍 汪永清 梁华银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结构的堇青石陶瓷材料,其中1270℃烧成制备的试样表现出最大气孔尺寸和气孔率及最小的体积密度。烧成温度提高有利于促进低膨胀的堇青石晶相合成,降低试样的热膨胀系数。烧成温度从1200℃提高到1240℃以上时,试样的抗弯强度明显降低。在1240-1340℃保温3 h烧成制备的多孔堇青石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3.6×10-6/℃和22.6-37.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堇青石 多孔陶瓷 烧成温度 显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县稀土尾砂堆积场地恢复植被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业 秦泰毓 +3 位作者 黄金平 涂翠琴 冯蔚稌 张宝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3-50,共8页
寻乌县为了重建稀土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自1987年冬起,在查明稀土尾砂的农业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不铺覆客土的方法种植了乔、灌、草等13种植物。试验结果表明:乔木黄檀长势较好,灌木胡枝子和禾本科宽叶雀稗等,当年种植可当年绿化... 寻乌县为了重建稀土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自1987年冬起,在查明稀土尾砂的农业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不铺覆客土的方法种植了乔、灌、草等13种植物。试验结果表明:乔木黄檀长势较好,灌木胡枝子和禾本科宽叶雀稗等,当年种植可当年绿化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土地资源 土地复垦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尾砂用于建筑陶瓷制备中的泥浆解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永清 高颖 杨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7-1452,共6页
针对离子型稀土尾砂在建筑陶瓷制备中存在的泥浆解胶难题,研究通过加入合适的解胶剂,提高稀土尾砂泥浆的流动性。探讨了不同种类解胶剂及其加入量、泥浆含水率对离子型稀土尾砂泥浆Zeta电位、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六偏磷酸钠、... 针对离子型稀土尾砂在建筑陶瓷制备中存在的泥浆解胶难题,研究通过加入合适的解胶剂,提高稀土尾砂泥浆的流动性。探讨了不同种类解胶剂及其加入量、泥浆含水率对离子型稀土尾砂泥浆Zeta电位、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聚丙烯酸钠等解胶剂的加入,可明显提高稀土尾砂泥浆的Zeta电位和流动性。采用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组成的复合解胶剂时,可进一步有效提高离子型稀土尾砂流动性。在含水率为30wt%的条件下,六偏磷酸钠与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2∶1、总加入量为0.15wt%时,泥浆的流动性能到达46.1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砂 建筑陶瓷 泥浆 流动性 解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稀土尾砂制备低温烧结玻化砖变形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昆 周健儿 +1 位作者 汪永清 包启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33,共6页
本实验通过矿物MLA分析发现:稀土尾砂中长石含量较高,而且稀土尾砂样品中高岭土和石英矿物都包含云母和磁铁矿,大量的稀土尾砂单独引入配方中易造成坯体烧成过程中液相集中在较小的温度段内大量出现。实验利用南方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 本实验通过矿物MLA分析发现:稀土尾砂中长石含量较高,而且稀土尾砂样品中高岭土和石英矿物都包含云母和磁铁矿,大量的稀土尾砂单独引入配方中易造成坯体烧成过程中液相集中在较小的温度段内大量出现。实验利用南方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并辅以多种熔剂型原料,成功制备出了稀土尾砂用量大于40wt.%、能在1100℃以下烧结、且性能符合并部分高于国家玻化砖标准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多元复合熔剂系统,可以明显降低瓷坯中出现液相的始熔温度,使坯体提前进入烧结阶段,并且液相梯度缓慢出现在坯体中,能有效解决单独使用稀土尾砂造成产品变形大、烧成温度范围窄等关键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低温玻化砖 多元熔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砂堆积场地种植芙蓉李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涂翠琴 黄黄 刘建业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自1988至1994年,在查明稀土尾砂农业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不铺覆客土和不灌溉的方法,在江西省稀土尾砂堆积场地进行种植果树芙蓉李和温州蜜柑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芙蓉李能良好生长,增加农户收入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了... 自1988至1994年,在查明稀土尾砂农业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不铺覆客土和不灌溉的方法,在江西省稀土尾砂堆积场地进行种植果树芙蓉李和温州蜜柑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芙蓉李能良好生长,增加农户收入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复垦 芙蓉李 温州蜜柑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