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澜沧老厂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5
1
作者 龙汉生 罗泰义 +3 位作者 黄智龙 周明忠 杨勇 钱志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2-473,共12页
云南澜沧老厂银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著名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中黄铁矿(石)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老厂矿床黄铁矿(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黄铁矿石ΣREE平均为5.54×10-6,其单... 云南澜沧老厂银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著名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中黄铁矿(石)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老厂矿床黄铁矿(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黄铁矿石ΣREE平均为5.54×10-6,其单矿物ΣREE平均仅为0.25×10-6;各类样品稀土配分模式均为明显右倾的轻稀土富集模式,轻稀土分异较强、而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黄铁矿石、矿物δEu正异常、δCe负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与现代海底热液稀土的十分相似,是成矿流体海底喷流沉积的体现,此外黄铁矿石、矿物还发育弱的δEu负异常,可能是后期岩浆成矿热液叠加改造的结果。矿床黄铁矿单矿物除相对富集少量高场强元素外,其它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其Hf/Sm、Th/La、Nb/La值普遍<1,表明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是以富Cl的成矿热液为主;黄铁矿Co、Ni含量较低且变化较大,Co/Ni比值显示矿床经历了不同的成矿阶段,利用Y/Ho比值示踪成矿流体表明,黄铁矿Y/Ho比值与海水及海底热液基本一致,为矿床经历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黄铁矿(石) 喷流沉积 银多金属矿床 老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沙拉岗锑矿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20
2
作者 戚学祥 李天福 于春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藏南沙拉岗锑矿赋存于下白垩统甲不拉组碳质板岩、泥质粉砂岩、硅质岩及燕山期辉绿岩和喜山期辉长岩中,受近东西向层间破碎带和近南北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较弱,围绕矿体呈对称性的面状、带状分布。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碳... 藏南沙拉岗锑矿赋存于下白垩统甲不拉组碳质板岩、泥质粉砂岩、硅质岩及燕山期辉绿岩和喜山期辉长岩中,受近东西向层间破碎带和近南北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较弱,围绕矿体呈对称性的面状、带状分布。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碳质板岩和硅质岩具有与上地壳和太古宙后页岩非常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喜山期辉长岩以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和Eu轻度亏损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有别于以轻稀土轻度富集、Eu无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为特征的藏南燕山期辉绿岩。锑矿石具有轻稀土强烈富集、分馏程度高、Eu中度亏损、Ce强烈亏损的配分模式,与洋中脊黑烟囱—白烟囱中热液流体和喷流沉积物的Eu强正异常、海水的Ce中等负异常和重稀土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及沃西Sedex型W-Sb-Au矿的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但与喜山期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此外,锑矿石以其强Nb负异常及Ce和Ba正异常的微量元素特征,展示出与喜山期辉长岩的弱Nb负异常和强Rb正异常及碳质板岩—硅质岩的Nb、Ba负异常和轻度Ce、Rb、Th正异常的异同点,矿石3δ4S除个别样品为10.3‰和-41.6‰外,均分布在-2.6‰^-4.1‰区间,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的特点。前人测定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值分别为δD=-151‰^-166‰,1δ8O=9.4‰~12.3‰,显示岩浆水和地下水的混合性质。因此沙拉岗锑矿是形成于中新世、与藏南拆离系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喜山期辉长岩岩浆,少量来源于围岩,成矿流体部分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部分来源于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沙拉岗锑矿 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松湖铁矿床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春龙 王义天 +2 位作者 董连慧 张兵 任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8-1050,共13页
松湖铁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受近EW向、NWW向高角度逆断层控制。矿石主要呈块状、条带状、团块状构造,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矿石矿物主要... 松湖铁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受近EW向、NWW向高角度逆断层控制。矿石主要呈块状、条带状、团块状构造,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黄铁矿及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绿帘石及阳起石等。围岩蚀变发育,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分带性。矿区围岩是阿吾拉勒地区早石炭世岛弧火山岩的组成部分,不同岩性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发育弱的负铈异常,中到弱的负铕或正铕异常。矿石中磁铁矿的∑REE值变化于20.75×10^-6~65.41×10-6,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发育中到弱的负铈及负铕异常。磁铁矿与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二者具有成因联系,与岛弧火山作用有关。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磁铁矿为火山热液交代成因。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松湖铁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和微量元素 铁矿床 松湖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火山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真恒 向才英 姜朝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本文通过腾冲火山岩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的测试与分析 ,结合前人部分研究资料探讨了该区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各喷发期火山岩均富集LREE和Rb、Sr、Ba、U、Th等不相容元素 ;均具极为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和微量元素地... 本文通过腾冲火山岩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的测试与分析 ,结合前人部分研究资料探讨了该区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各喷发期火山岩均富集LREE和Rb、Sr、Ba、U、Th等不相容元素 ;均具极为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火山岩 腾冲地区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碳酸岩墙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对其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凯怡 范宏瑞 谢奕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8,共9页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 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 ,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 ,白云石型和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 ,...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 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 ,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 ,白云石型和白云石 -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 ,其 (L a/ Nd) n、(L a/ Y) n 和 (L a/ Yb) n 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而增大 ;方解石型则对应于碳酸岩浆演化的晚期热液阶段 ,其稀土总量明显富集 ,但其 (L a/ Nd) n、(L a/ Y ) n 和 (L a/ Yb) n 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却有减小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岩墙 岩浆成因 热液成因 元素地球化学 白云鄂博矿区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吴佳 刘晓东 +5 位作者 王凯兴 戴佳文 余驰达 孙立强 朱坤贺 杨建俊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97-2810,共14页
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探明的单铀型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机制,有利于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实践的开展。本文首次对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中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脉石矿物——萤石开展了详细... 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探明的单铀型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机制,有利于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实践的开展。本文首次对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中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脉石矿物——萤石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岩相学和微量元素(含稀土元素)研究,以探讨成矿流体特征。研究表明,海德乌拉铀矿床产出有紫黑色、紫色两期热液萤石脉,其中紫黑色萤石与成矿关系更为密切。两期萤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成矿期紫黑色萤石相对富集Sr和Ba,而成矿后紫色萤石相对富集REE以及Co、Ni、Cu、Zn、Ga、Rb、Y、Zr、Nb、Mo、Cs、Pb、Th和U等微量元素。其中,成矿期紫黑色萤石ΣREE变化范围较大(59.98×10^(-6)~118.31×10^(-6)),中值为75.02×10^(-6),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ΣLREE/ΣHREE中值为5.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中值为12.24),具有中度铕负异常(δEu中值为0.56)、铈异常不明显(δCe中值为0.99)和钇正异常(δY值中值为2.21);成矿后紫色萤石ΣREE含量较高(194.12×10^(-6)~207.67×10^(-6)),中值为195.55×10^(-6),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ΣLREE/ΣHREE中值为4.76),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_N中值为6.37),具有强烈铕负异常(δEu中值为0.09)、明显的铈正异常(δCe中值为1.33)和钇正异常(δY值中值为1.90)。根据与围岩和沥青铀矿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结果,认为海德乌拉铀矿床中两期萤石形成于不同来源的流体,成矿期萤石反映了其形成于富含F^(-)、Cl^(-)的酸性流体,可能是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且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沉淀成矿;成矿后紫色萤石主要继承了赋矿火山岩围岩的Eu负异常特征,但Ce明显正异常,指示紫色萤石形成于更为氧化的环境,具有更高比例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成矿后流体的氧逸度和pH值与成矿期的流体相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萤石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海德乌拉铀矿床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高家店岩体锆石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爱雪 吕水 +4 位作者 许曼 韦文国 刘海龙 吴再忠 安梦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3-524,共22页
高家店岩体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地区,为早燕山期侵入的复式岩基,岩石类型主要包括闪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及其间的过渡类型。岩体内部赋存有高家店热液脉型金矿床,花岗岩和闪长岩是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精确厘定高家店岩体侵... 高家店岩体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地区,为早燕山期侵入的复式岩基,岩石类型主要包括闪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及其间的过渡类型。岩体内部赋存有高家店热液脉型金矿床,花岗岩和闪长岩是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精确厘定高家店岩体侵入期次,以高家店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高家店岩体4件岩石样品进行锆石年代学研究和锆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石英正长岩结晶年龄为(197.4±1.9)Ma,肉红色黑云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76.7±1.2)Ma,灰白色黑云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75.8±1.7)Ma,闪长玢岩结晶年龄为(175.3±1.9)Ma,表明高家店岩体的侵入时代为早—中侏罗世;花岗岩内见有闪长岩暗色包体,说明岩体可能为壳-幔混合成因,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所有样品锆石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左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较强的Ce正异常和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介于682~824℃之间,代表了岩浆形成的初始温度;岩浆具有随时间的演化温度逐渐降低的特征,与区域岩浆锆石具有相同的配分模式和结晶温度范围,锆石Ce^(4+)/Ce^(3+)值较高,代表了相对较高的氧逸度,暗示高家店岩体较强的成矿潜力,尤其黑云二长花岗岩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店金矿床 热液脉型 锆石U-PB定年 锆石微量元素 氧逸度 地球化学 高家店岩体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辉岩部分熔融热力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体为例
8
作者 蒋晓聪 李传志 +4 位作者 于胜尧 彭银彪 蒋兴洲 高翔宇 王林涛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9,共16页
地壳深熔作用是高级变质岩石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造山带演化的重要地质过程之一。榴辉岩作为研究大陆俯冲、超高压变质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主要岩石类型,其部分熔融与地壳生长、板片折返过程以及俯冲隧道中元素的迁移与分配等具有紧密... 地壳深熔作用是高级变质岩石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造山带演化的重要地质过程之一。榴辉岩作为研究大陆俯冲、超高压变质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主要岩石类型,其部分熔融与地壳生长、板片折返过程以及俯冲隧道中元素的迁移与分配等具有紧密联系。柴北缘构造带锡铁山地体退变榴辉岩中普遍保留了代表深熔作用的原位和源区钠质浅色体,为研究超高压榴辉岩的深熔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锡铁山地体榴辉岩中的浅色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浅色体的结晶年龄为425.3±5.9 Ma(MSWD=0.74)。通过对锡铁山地体榴辉岩的深熔过程开展岩石热力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结合区域上榴辉岩退变P-T轨迹获得了赋存于榴辉岩中的钠质浅色体平衡结晶的温压条件为794~797℃,1.227~1.071 GPa。锡铁山地体榴辉岩初始部分熔融发生在退变过程中的榴辉岩相阶段(~780℃,~1.954 GPa),熔融机制为在近升温降压过程中,以绿辉石主导,少量多硅白云母及黝帘石参与的脱水熔融。整个部分熔融过程中榴辉岩可产生约8%~9%体积熔体,满足熔体迁移的最低要求,表明锡铁山地体榴辉岩可能对于该区内的同折返花岗岩的源区有少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熔作用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拟 同折返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柴家坪萤石矿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9
作者 漆双林 刘海 +3 位作者 张巧丽 张书杰 张遵遵 陈爱章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5-876,共12页
鄂西柴家坪萤石矿是湖北省21世纪发现的唯一大型萤石矿床,深入研究其成矿系统对鄂西地区萤石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萤石矿石、碳酸盐围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萤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地壳元素丰度,相... 鄂西柴家坪萤石矿是湖北省21世纪发现的唯一大型萤石矿床,深入研究其成矿系统对鄂西地区萤石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萤石矿石、碳酸盐围岩和变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萤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地壳元素丰度,相对亏损Zr、Hf和Rb元素,富集U、Sr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2.70×10^(-6)~16.89×10^(-6)),具有Eu负异常(δEu=0.60~0.80)和Ce负异常(δCe=0.41~0.71),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REE配分型式。研究区萤石与围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通过对萤石Tb/Ca-Tb/La和Y/Ho-La/Ho图解的分析,认为研究区萤石为同期成矿,成矿物质来源与围岩密切相关,成矿流体来自同一流体体系。综合研究认为本区萤石矿成矿物质中,Ca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围岩,F主要来源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富F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建造水,没有岩浆热液参与。因此,结合其成矿地质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为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家坪萤石矿床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物质来源 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南段不同气候条件下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10
作者 夏顶洪 赵忠强 +5 位作者 张佳琳 李振阳 曾丽源 何洪鸣 宋垠先 陈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5,共13页
高黎贡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两侧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干热河谷气候,水热条件差异大。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两侧5个风化剖面的研究,利用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对比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高黎贡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两侧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干热河谷气候,水热条件差异大。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两侧5个风化剖面的研究,利用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对比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侧矿物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与高岭石等,西侧还出现了白云母、蒙脱石与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等,表明西侧风化更强。总体上,西侧风化剖面稀土元素(REE)含量高于东侧,分异程度也更大,随着海拔的降低,稀土元素逐渐富集;东侧REE含量相对较低,存在一定波动,可能与遭受一定程度的淋滤作用和较强的蒸发作用有关。东西两侧都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西侧负异常更大,西侧Ce均为正异常而东侧为弱负异常。随着pH的升高,两侧均出现轻重稀土富集的现象,而西侧富集更加显著。稀土元素与矿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轻稀土(LREE)与碳酸盐和黏土矿物相关性强,重稀土(HREE)与碳酸盐和长石矿物联系密切。风化壳中Eu/Sm和Ce/Eu比值对母岩具有较好的指示,西侧母岩来自于花岗质岩石,东侧为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矿物组成 怒江干热河谷 高黎贡山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安玉华磷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1
作者 蒋宗旭 何明勤 +1 位作者 刘华德 田欢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玉华磷矿床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其矿体赋存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Z 2 ds)。为深入了解该磷矿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玉华磷矿床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其矿体赋存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Z 2 ds)。为深入了解该磷矿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b两个矿层磷矿石中,包括Y在内的稀土元素主要是以吸附形式存在于胶磷矿中;Ce anom-Nd关系图显示a矿层形成于还原环境,而b矿层形成于氧化环境,从a矿层到b矿层的形成环境经历了从还原环境到氧化环境的转变过程;b矿层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呈中稀土元素略富集的“帽型”形态,表明b矿层的形成过程中明显有生物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瓮安 玉华磷矿床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陡山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石微量元素:分析、地球化学行为与地球科学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亚晶 吴石头 +2 位作者 贾丽辉 秦克章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60-3190,共31页
橄榄石化学成分记录了幔源岩浆性质、结晶演化、喷发速率等重要信息。近十年来,橄榄石微量元素分析技术飞速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数据。本文系统综述了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橄榄石微量元素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橄榄石化学成分记录了幔源岩浆性质、结晶演化、喷发速率等重要信息。近十年来,橄榄石微量元素分析技术飞速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数据。本文系统综述了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橄榄石微量元素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橄榄石中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与扩散系数等地球化学行为,分析了全球不同岩石单元的橄榄石微量元素特征,重点介绍了岩浆铜镍矿床中橄榄石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实验岩石学表明,控制元素在橄榄石中分配系数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岩浆成分等,且不同微量元素行为的主控因素各不相同。在确定的温压条件下,橄榄石中多数元素的配分可由晶格应变模型预测,而Ni、Co和轻稀土元素主要受晶体场效应和结晶动力学控制。橄榄石中元素的扩散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H和Li(快)→Fe-Mg-Ni(中等)→Ca(较慢)→P-O-Si(慢)。对比全球不同岩石单元中橄榄石微量元素得出:(1)火山岩系列的科马提岩-苦橄岩-玄武岩中橄榄石的Fo值和Ni、Cr、Al、Mn等元素呈演化趋势,但在二元相关性图中不同岩石类型间存在较大重叠区域,机器学习等多维分析手段可大大提升分类准确率;(2)地幔橄榄岩与侵入岩系列(地壳堆晶岩)中的橄榄石微量元素特征相近,难以使用单元素指标区分,例如常用的Ca亏损;(3)碳酸岩中橄榄石的Ni、Mn含量有别于其他岩石,可能与其来源和元素在橄榄石-碳酸岩熔体中特殊的分配行为有关;(4)石榴子石地幔橄榄岩与尖晶石地幔橄榄岩的橄榄石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差异,橄榄石V/Sc比值和Fe-Mg-Mn-Ca-Ni含量是判别地幔橄榄岩类型和来源深度的重要变量。岩浆铜镍矿床橄榄石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有:(1)堆晶-后堆晶阶段再平衡作用驱使Ca-Cr-Al元素向其他矿物迁移,使橄榄石普遍亏损上述元素;(2)橄榄石Ni-Co变化可记录其与硫化物的元素交换反应,Ni-Co正相关可用于指示岩体深边部的找矿潜力;(3)与硫化物共生橄榄石的Ni富集(>5000×10^(-6))或亏损(<500×10^(-6))可能与较高或较低氧逸度有关。未来橄榄石重点研究与突破方向有:堆晶-后堆晶阶段元素行为、多元素-多矿物扩散联合限定岩浆时空演化、机器学习判别橄榄石成因类型与镁铁-超镁铁岩体含矿性、挥发份与新兴非传统金属稳定同位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行为 元素扩散 地幔 岩浆铜镍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花岗岩体岩石成因与铀成矿关系:锆石微量元素和矿物化学的约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继华 张泽凤 +7 位作者 任志 徐志添 孙俊杰 曹俊 苏献源 冷成彪 许德如 杨跃贵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6-1675,共20页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常常与U含量大于10×10^(-6)的富U花岗岩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了解这些富U产铀花岗岩的岩石成因有助于铀矿找矿勘探和铀成矿理论研究。本文以下庄富U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常常与U含量大于10×10^(-6)的富U花岗岩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了解这些富U产铀花岗岩的岩石成因有助于铀矿找矿勘探和铀成矿理论研究。本文以下庄富U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特征,以及黑云母和绿泥石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下庄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36~234 Ma。下庄花岗岩来自古元古代沉积岩部分熔融,熔体具有高F含量特征,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随着岩浆演化,氧逸度逐渐降低,U元素不断富集,最终形成了含大量晶质铀矿、独居石、磷钇矿和钍石等富U副矿物的富U(>10×10^(-6))花岗岩。由于受到燕山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的相对酸性和低氧化性热液流体影响,下庄花岗岩中富U副矿物中的U元素被大量萃取,成为铀矿化作用的重要成矿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U花岗岩 花岗岩型铀矿床 锆石微量元素 矿物地球化学 下庄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长城系沥青来源分析:来自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14
作者 钟红利 丁海艳 +3 位作者 赵振宇 张凤奇 宋微 王国熙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6-1140,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露头区长城系北大尖组灰白色石英砂岩中发育不连续分布黑色薄层干沥青。为了揭示沥青的来源,本次研究采集了山西永济市凤伯裕长城系露头剖面的4个崔庄组页岩样品和5个北大尖组沥青样品。通过对沥青样品野外露...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露头区长城系北大尖组灰白色石英砂岩中发育不连续分布黑色薄层干沥青。为了揭示沥青的来源,本次研究采集了山西永济市凤伯裕长城系露头剖面的4个崔庄组页岩样品和5个北大尖组沥青样品。通过对沥青样品野外露头和岩石薄片的观察,将其与盆地南缘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几套潜在烃源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进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沥青样品的微量元素V/(V+Ni)比值0.78~0.86,Sr/Ba比值0.18~0.45,反映了缺氧、半咸水的沉积环境。总稀土元素含量(ΣREE)介于3.36×10^(-6)~651.30×10^(-6),平均值为170.16×10^(-6);轻重稀土元素比值(ΣLREE/ΣHREE)介于2.96~34.90,平均值为9.81,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显著。沥青样品与崔庄组烃源岩的灰色关联系数平均值超过了0.95,二者的微量元素聚类也显示具有同源性;而沥青样品虽然和奥陶系平凉组及下寒武统东坡组烃源岩的稀土元素灰色关联程度也较高,但在微量元素特征上存在差异,因此沥青应该是来自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长城系崔庄组暗色页岩/泥岩。早奥陶世崔庄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大量石油向上运移至北大尖组储层中,并在圈闭中聚集下来;早二叠世崔庄组烃源岩开始生气,部分气态烃类也运聚至北大尖组圈闭中,受强烈的岩浆活动影响,热异常导致长城系古油藏发生高温裂解,重质烃组分残留下来并最终转化为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油源对比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长城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上水桥萤石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弘 欧阳永棚 +5 位作者 陈祺 蒋起保 曾闰灵 杨立飞 邓腾 李增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6,共17页
赣东黎川上水桥萤石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夷成矿带北端,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断裂破碎带内。笔者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不同颜色萤石及围岩黑云母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萤石整体上呈现Eu正异常和Ce负异... 赣东黎川上水桥萤石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夷成矿带北端,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断裂破碎带内。笔者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不同颜色萤石及围岩黑云母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萤石整体上呈现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但不同颜色的萤石REE配分模式特征有差异,浅绿色、深绿色和紫色萤石为轻稀土富集型,白色萤石为重稀土富集型。围岩的REE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整体呈现Eu负异常。Y/Ho-La/Ho关系图和REE配分模式图显示,萤石成矿过程中Y-REE发生了分馏,白色萤石成矿时期最晚。Tb/Ca-Tb/La关系图显示,研究区萤石矿床为热液成因。围岩黑云母花岗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变化趋势与萤石基本一致,且围岩和萤石的Sm/Nd值十分接近。越靠近矿体的围岩F含量越高,且近矿围岩发生硅化、绢云母化等蚀变,推测萤石矿中的Ca和F主要来自围岩。矿区内萤石形成于中低温氧化环境,矿床成因类型为多期次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黎川上水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刘钦甫 杨晓杰 丁述理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通过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以及利用Ti/Al、Cr/Al、Zr/Al、M/Al和Zr/Hf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煤系高岭岩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和成岩(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研究区煤系高岭岩成矿母质主要来源于酸性岩石,... 通过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以及利用Ti/Al、Cr/Al、Zr/Al、M/Al和Zr/Hf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煤系高岭岩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和成岩(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研究区煤系高岭岩成矿母质主要来源于酸性岩石,包括源区花岗岩类和酸性火山灰,局部有中性和基性火山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高岭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黄金洞金矿床的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矿石成因证据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乾 曹裕波 +1 位作者 张宝贵 潘家永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2-17,61,共7页
矿床的矿石与围岩具有相同的稀土元素组成,稀土参数和稀土模式也非常接近,且有一致的微量元素比值和分布形式,冷家溪群地层为金的矿源层,金从围岩中被活化和迁移出来,沉淀于断裂破碎带中,形成沉积改造金矿床。
关键词 金矿床 稀土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刀亥矿晚古生代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3
18
作者 邹建华 刘东 +3 位作者 田和明 刘峰 李甜 杨洪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2-1018,共7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工业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阿刀亥矿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的成煤环境。研究发现,与中国上陆壳相比阿刀亥矿...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工业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阿刀亥矿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的成煤环境。研究发现,与中国上陆壳相比阿刀亥矿煤中比较富集Cl,Sc,Ge,Se,Zr,Mo,Cd,In,Sb,Te,Hf,Hg,Pb,Bi和REE。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明LREE明显富集,HREE相对亏损,Eu负异常明显,且轻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较低,稀土元素可能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δEu,Sr/Ba,V/(V+Ni),V/Ni,Ni/Co值及S的含量总体上反映出阿刀亥矿泥炭的沉积环境为内陆淡水还原环境,间或受到海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阿刀亥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朱溪超大型钨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Sm-Nd定年 被引量:58
19
作者 刘善宝 刘战庆 +3 位作者 王成辉 王登红 赵正 胡正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30,共14页
赣东北朱溪超大型钨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夕卡岩型钨矿床,为确定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在详细钻孔岩心编录基础上,本文对白钨矿运用LA-ICP-MS法分析了其单矿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并进行Sm-Nd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显示:白钨矿... 赣东北朱溪超大型钨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夕卡岩型钨矿床,为确定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在详细钻孔岩心编录基础上,本文对白钨矿运用LA-ICP-MS法分析了其单矿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并进行Sm-Nd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显示:白钨矿微量元素中Mo、Nb、Ta富集,而Rb/Sr<0.04,Nb/Ta=1.69~8.46、Zr/Hf=3.06~6.75,显示成矿物质的壳源特征。白钨矿的∑REE变化大(∑REE=3.25×10^(-6)~229.95×10^(-6)),LREE与HREE之间分馏明显((La/Yb)N=36~19 984),属于轻稀土富集型。依据δEu值的特征,将白钨矿分为δEu正异常(δEu=1.44~9.06)的轻稀土富集型和δEu负异常(δEu=-0.25^-0.82)的轻稀土富集型;在空间上,由远到近接近花岗岩,白钨矿的∑REE逐渐升高,δEu由正异常逐渐转变为负异常,有与花岗岩稀土配分曲线趋于一致的趋势。白钨矿Sm-Nd等时线年龄为(144±5)Ma,143 Nd/144 Nd初始比值为0.512 020,其εNd(t)为-9.753,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 745 Ma,其年龄与物质来源与朱溪花岗岩的一致,表明朱溪钨矿床是朱溪矿区隐伏花岗岩进一步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溪钨矿 白钨矿 稀土 微量元素 SM-ND同位素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稀土矿尾砂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丽君 赵芝 +4 位作者 付小方 任希杰 方一平 侯立玮 王登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7-824,共8页
四川是我国轻稀土的重要产地,稀土开采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存了大量尾砂。尾砂中仍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这部分资源究竟有多大的量、能不能再次回收,如何回收,则是当务之急。为查明稀土尾砂中各类元素的分布特征,本文对A、B、C、... 四川是我国轻稀土的重要产地,稀土开采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存了大量尾砂。尾砂中仍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这部分资源究竟有多大的量、能不能再次回收,如何回收,则是当务之急。为查明稀土尾砂中各类元素的分布特征,本文对A、B、C、D四个稀土矿山的尾砂开展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尾砂中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继承了原矿石,稀土氧化物含量普遍偏高(0.78%~2.12%),均超过了现行工业指标的边界品位(0.5%~1.0%),且老尾砂的稀土含量高于新尾砂;除了富集稀土元素之外,A矿区尾砂中Ba含量可达1.8%,B矿区尾砂中Sr含量超过10%,C矿区尾砂中Sr含量为2.7%。同时,不同矿区的尾砂中Mo、Bi、Pb、Ag等有用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富集(值得综合回收利用),尤其是Mo达到了边界品位(磁选后的尾砂Mo含量达到2.275%)。本文提出,今后不仅要加强保护四川稀土尾砂,而且需对富集的有用元素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稀土矿尾砂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资源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