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黎贡山南段不同气候条件下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1
作者 夏顶洪 赵忠强 +5 位作者 张佳琳 李振阳 曾丽源 何洪鸣 宋垠先 陈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5,共13页
高黎贡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两侧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干热河谷气候,水热条件差异大。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两侧5个风化剖面的研究,利用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对比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高黎贡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两侧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干热河谷气候,水热条件差异大。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两侧5个风化剖面的研究,利用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对比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侧矿物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与高岭石等,西侧还出现了白云母、蒙脱石与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等,表明西侧风化更强。总体上,西侧风化剖面稀土元素(REE)含量高于东侧,分异程度也更大,随着海拔的降低,稀土元素逐渐富集;东侧REE含量相对较低,存在一定波动,可能与遭受一定程度的淋滤作用和较强的蒸发作用有关。东西两侧都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西侧负异常更大,西侧Ce均为正异常而东侧为弱负异常。随着pH的升高,两侧均出现轻重稀土富集的现象,而西侧富集更加显著。稀土元素与矿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轻稀土(LREE)与碳酸盐和黏土矿物相关性强,重稀土(HREE)与碳酸盐和长石矿物联系密切。风化壳中Eu/Sm和Ce/Eu比值对母岩具有较好的指示,西侧母岩来自于花岗质岩石,东侧为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矿物组成 怒江干热河谷 高黎贡山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安玉华磷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
作者 蒋宗旭 何明勤 +1 位作者 刘华德 田欢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玉华磷矿床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其矿体赋存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Z 2 ds)。为深入了解该磷矿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玉华磷矿床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其矿体赋存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Z 2 ds)。为深入了解该磷矿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b两个矿层磷矿石中,包括Y在内的稀土元素主要是以吸附形式存在于胶磷矿中;Ce anom-Nd关系图显示a矿层形成于还原环境,而b矿层形成于氧化环境,从a矿层到b矿层的形成环境经历了从还原环境到氧化环境的转变过程;b矿层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呈中稀土元素略富集的“帽型”形态,表明b矿层的形成过程中明显有生物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瓮安 玉华磷矿床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陡山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江油—广元一带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甘媛 于林松 +4 位作者 何明友 张玥 刘峰 王玉婷 阙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7,共8页
选择川北江油滚柴坡和广元上寺、杨家湾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粘土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组成。通过对稀土元素丰度、标准配分模式和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自然环境突变的关系。结... 选择川北江油滚柴坡和广元上寺、杨家湾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粘土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组成。通过对稀土元素丰度、标准配分模式和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自然环境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剖面的δEu、δCe、ΣLREE/ΣHREE-ΣREE、Eu/ΣREE-ΣLREE/ΣH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解和La-Th-Sc三元图解一致反映了界线事件的存在及界线时期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突变的关系。同时,通过对3条剖面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准剖面的对比研究,认为P/T(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事件时期环境不仅受中酸性火山作用的影响,还可能受(碱性)基性—超基性或地外溅射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探讨这一重要地质时期的灾变事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粘土岩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川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福磷矿床大塘矿段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
作者 梁坤萍 何明勤 田欢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62,共20页
大塘矿段位于贵州瓮福磷矿白岩矿区,矿体(层)赋存于震旦系陡山沱组(Pt_(3)^(3)d),根据成矿的先后时间,该矿段形成了a矿层(下矿层)、b矿层(上矿层)2个矿层,矿层中间为一白云岩G夹层,是典型的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型磷矿床。为深入研究该矿段... 大塘矿段位于贵州瓮福磷矿白岩矿区,矿体(层)赋存于震旦系陡山沱组(Pt_(3)^(3)d),根据成矿的先后时间,该矿段形成了a矿层(下矿层)、b矿层(上矿层)2个矿层,矿层中间为一白云岩G夹层,是典型的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型磷矿床。为深入研究该矿段磷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荧光光谱(XRF)与等离子体质谱(ICP-MS)、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b矿层磷矿石的δCe、δEu呈负异常,b矿层较a矿层负异常值更明显,且Y/Ho比值由a矿层到b矿层逐渐升高,同时结合Ce_(anom)-Nd关系图,均反映出由a矿层到b矿层的形成环境是由相对还原环境转变为相对氧化环境。b矿层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模式曲线较为一致,为中稀土元素略富集的帽状形态,反映磷矿形成过程中明显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b矿层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水动力搬运,沉积速率较高,沉积时间较短,其ΣREY较a矿层低。大塘矿段a、b两个矿层磷矿石中Y等大部分稀土元素都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胶磷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大塘矿段 瓮福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宁东煤田为例
5
作者 马风华 汪栋刚 +3 位作者 何庆志 马瑞赟 王成 杨小兵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246,共8页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在聚煤盆地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进一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煤中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宁东煤田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为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在聚煤盆地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进一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煤中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宁东煤田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为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均值为91.19μg/g,低于中国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均值(135.89μg/g),Eu负异常明显,Ce异常不明显,La_(N)/Yb_(N)、La_(N)/Lu_(N)、La_(N)/Sm_(N)、LREE/HREE等稀土元素参数以及上地壳标准化的REE配分模式均反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低和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煤中稀土元素继承了源岩区稀土元素的特征,在沉积、成煤作用阶段,在温度、压力、pH值及氧化还原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此可从其与灰分、Si、Al、Na、K等具有正相关关系加以佐证。∑REY-La/Yb、∑REE-δCe/δEu、ΣREE-La/Lu图解指示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煤中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及下三角洲-三角洲平原沉积背景,均受到海水不同程度的影响。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来源、含量及赋存特征主要受控于长英质陆源碎屑供给,但同时也受到局部微地形、微地貌和微环境的影响,海水与成岩作用对其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宁东煤田 石炭—二叠纪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约束造山带演化: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培远 翟庆国 +5 位作者 唐跃 刘一鸣 杨宁 李金勇 巫凌放 常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6-319,共14页
碎屑锆石是开展地球早期造山带演化研究的关键素材之一。目前,如何使用碎屑锆石稀土元素(REE)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并且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提出和验证了使用... 碎屑锆石是开展地球早期造山带演化研究的关键素材之一。目前,如何使用碎屑锆石稀土元素(REE)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并且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提出和验证了使用碎屑锆石Eu异常(Eu/Eu^(*))和轻、重稀土比值(LREE_(N)/HREE_(N))的相关系数(r_(Dz))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的可能性。实验岩石学研究表明,锆石的Eu/Eu^(*)和LREE_(N)/HREE_(N)分别与斜长石和石榴子石分异相关,并且主要受控于母岩浆的源区深度、源岩类型、氧逸度和水含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造山带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可以推测:碎屑锆石稀土元素数据可以反映构造环境的变化。本文以西藏冈底斯山脉的碎屑锆石稀土元素数据为例验证了这一推测。在洋-陆俯冲阶段(约150~60 Ma),碎屑锆石的Eu/Eu^(*)和LREE_(N)/HREE_(N)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r_(Dz)值稳定于0.62~0.81,其原因可能为在此期间氧逸度和水含量总体稳定,且S型花岗质岩石较少,导致碎屑锆石Eu/Eu^(*)和LREE_(N)/HREE_(N)主要受控于母岩浆的结晶压力。由于陆-陆碰撞而发生板片断离之后,r_(Dz)值出现了明显下降,在40~30 Ma、30~20 Ma和20~10 Ma阶段分别为0.73、0.57和0.18,其原因可能为S型岩浆岩比例的上升和不稳定的氧逸度和水含量,导致碎屑锆石Eu/Eu^(*)和LREE_(N)/HREE_(N)比值逐渐呈现解耦的变化趋势。上述结果表明r_(Dz)值有潜力成为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造山带 冈底斯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蒙库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对铁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56
7
作者 杨富全 毛景文 +6 位作者 徐林刚 张岩 刘锋 黄成林 周刚 刘国仁 代军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43-2456,共14页
新疆富蕴县蒙库大型铁矿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中发育矽卡岩,但矽卡岩并不产在侵入岩接触带上。绿帘石、石榴石和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均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基本上无... 新疆富蕴县蒙库大型铁矿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中发育矽卡岩,但矽卡岩并不产在侵入岩接触带上。绿帘石、石榴石和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均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基本上无铈异常,暗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石榴石稀土配分模式呈折线型,具有明显的正铕异常,石榴石流体包裹体中熔融包裹体、熔流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共存,表明石榴石矽卡岩具有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的特征,形成于晶体+熔体+流体三相共存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矿床地质特征、矽卡岩矿物和矿石稀土特征表明蒙库铁矿为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铁矿床 成矿作用 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黔北地区志留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8
8
作者 李双建 肖开华 +2 位作者 沃玉进 龙胜祥 蔡立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的稀土总量较高,w(ΣLREE)/w(ΣHREE)及w(La)N/w(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呈平坦状及显著的负Eu异常。以Ceanom值反映水体介质的氧化还原性,志留纪早期的海水还原性较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并形成优质的烃源岩。将REE的分异程度作为一种指示剂来表征沉积物沉积速率,志留系剖面自下向上,w(La)n/w(Yb)n值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表明研究区志留系下部的沉积速率普遍比上部低,更有利于有机质聚集和保存。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特征,结合古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的物源来自雪峰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源岩为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古环境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2
9
作者 黄文辉 杨起 +2 位作者 汤达祯 赵志根 唐修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0-369,共10页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测定了华北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58个煤及煤层夹矸和顶底板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华北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总量绝大多数变化于30×10^(-6)~80×10^(-6)之...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测定了华北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58个煤及煤层夹矸和顶底板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华北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总量绝大多数变化于30×10^(-6)~80×10^(-6)之间,平均为56×10^(-6),属正常水平;靠近物源区的华北北部太原组比远离物源区并且受陆表海影响的华北南部太原组更加富集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还受煤中灰分所影响,与煤的灰分产率成正相关关系,尤其与<2μm的粘土矿物密切相关。这证明稀土元素在煤中的聚集过程中陆源物质起重要作用。煤中LREE明显富集,LREE/HREE一般在2~8之间,与高灰低硫煤相比,低灰高硫煤中其比值较低,该比值在顶底板岩石中达12以上,在黄铁矿结核中最高,达21,表明受海水影响的还原环境中HREE与有机质更具亲和力。稀土元素中普遍存在Eu亏损现象。在整个华北地区,正常煤层内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十分相似,表明在华北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成煤期间,保持有相对稳定的陆源物质供应。在低灰煤中,稀土元素主要由细粒的吸附灰分和生物灰分所承载,有机物质同时也吸附了一定比例的REE。受岩浆活动影响的煤其稀土元素总量最高,岩浆物质加入可以促使煤中稀土元素增加,并会导致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出现异常,同时常伴随有如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田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郑刘根 刘桂建 +3 位作者 张浩原 高连芬 薛翦 Chou Chen-lin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52,共12页
从淮北煤田二叠系10,7,5,4和3煤层中采集34个样品,采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中子活化(INNA)、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对样品中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中矿物质及其煤质参数进行了测定。在各种... 从淮北煤田二叠系10,7,5,4和3煤层中采集34个样品,采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中子活化(INNA)、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对样品中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中矿物质及其煤质参数进行了测定。在各种测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含量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参数和分布模式,探讨了淮北煤田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及其在煤中的主要赋存方式。研究表明:与华北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本区煤层中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产于石盒子组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山西组的,在同一煤层中自下而上稀土元素含量有增高趋势,在顶底板中可能出现富集。Ce呈正异常,Eu明显负异常,不同煤层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相似,稀土元素和灰分具有较好的正相关,∑REE与灰分、灰分中的主要元素以及典型陆源灰分中的微量元素正相关,与反映海相的低灰组分相关性较差。结合煤中矿物质的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获知,淮北煤田二叠纪成煤环境基本不受海水影响,稀土元素主要由陆源供给,而且主要赋存在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的粘土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煤层 二叠纪 淮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背景与远景区优选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学求 周建 +7 位作者 迟清华 王玮 张必敏 聂兰仕 刘东盛 徐善法 吴慧 高燕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7-758,共12页
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新能源、特种制造的关键性材料,以其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而备受关注,很多国家将其列为关键资源或战略资源。地球化学是研究稀土分布和发现稀土矿床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的全国15个稀土... 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新能源、特种制造的关键性材料,以其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而备受关注,很多国家将其列为关键资源或战略资源。地球化学是研究稀土分布和发现稀土矿床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的全国15个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数据以及“一带一路”的中蒙边境、中缅老越边境地区地球化学填图数据为基础,阐述中国稀土地球化学背景和圈定远景区。获得全国岩石和汇水域沉积物15个稀土元素、轻稀土(ΣLREE)、重稀土(ΣHREE)和总稀土(ΣREE)背景值。全国岩石背景值分别为:ΣLREE 121μg/g,ΣHREE 35.0μg/g,ΣREE 157μg/g,轻重稀土比值为3.5。全国汇水域沉积物背景值分别为:ΣLREE 134.0μg/g,ΣHREE 38.5μg/g,和ΣREE 173μg/g,轻重稀土比值为3.5。总体上汇水域沉积物与岩石一致,但含量略高于岩石。全国共圈定稀土地球化学异常区35处,其中有26处异常与已知稀土矿或稀土成矿带相吻合,新发现稀土超富集中心的稀土异常9处,分别位于内蒙白云鄂博以西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华南异常富集中心、松潘—甘孜—攀西地区、云南红河州—中越边境、三江南段—中缅边境、雅鲁藏布江东段、西藏札达地区、中塔边境、黔东正安—荔波地区。这些异常显示,是具有寻找白云鄂博型、碱性岩型、离子吸附型、花岗伟晶岩型、磷块岩型和泥岩型稀土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背景 异常 空间分布 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8
12
作者 汪小妹 焦养泉 +7 位作者 杜远生 周琦 崔滔 计波 雷志远 翁申富 金中国 熊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选取新模向斜的一个钻孔剖面,对铝土矿的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铝土矿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另有少量一水软铝石。其次为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以及少量重矿物。此外,在含矿岩系近底部还发现有富集Ce元素... 选取新模向斜的一个钻孔剖面,对铝土矿的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铝土矿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另有少量一水软铝石。其次为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以及少量重矿物。此外,在含矿岩系近底部还发现有富集Ce元素的矿物氟菱钙铈矿[Ce2Ca(CO3)3F2]。从剖面顶部至底部,铝土矿中稀土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稀土元素参数LaN/YbN、LaN/SmN和GdN/YbN的数值均随深度逐渐增大。说明从剖面顶部至底部,稀土元素的淋滤迁出逐渐减弱,且稀土元素间存在一定的分异。稀土元素间的分异可能由不同的含稀土元素矿物抗风化淋滤差异所致。铝土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明显富集、MREE中等-弱富集、HREE相对平坦的特征,且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δCe异常值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接近含矿岩系底部,δCe异常值再次增大。含矿岩系上部的Ce异常是由氧化条件下Ce3+向Ce4+转变并形成方铈矿(CeO2)所致。随着深度的增加,含矿岩系的氧化性逐渐减弱,从而δCe异常值逐渐减小。接近含矿岩系底部,由于氟菱钙铈矿[Ce2Ca(CO3)3F2]的形成,导致δCe异常值再次增大。氟菱钙铈矿的沉淀可通过氟化物络合物(CeF2+或CeCO3F0)与Ca2+和HCO3-发生反应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务正道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贝 黄文辉 +3 位作者 敖卫华 闫德宇 许启鲁 滕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16-2926,共11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及其顶底板炭质泥岩、粉砂岩、灰岩和黄铁矿脉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及其顶底板炭质泥岩、粉砂岩、灰岩和黄铁矿脉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剖面上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大于山西组,平面上具有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煤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中,黄铁矿脉中富集稀土元素,碳酸盐矿物和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相当部分的稀土元素赋存在有机质中。相关分析表明,稀土元素与Si,Al关系密切。研究认为,沁水盆地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受控于聚煤古环境,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具有一致性,成煤时期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导致太原组煤中相对富集重稀土,但没有导致Ce的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赋存状态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武山矿化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9
14
作者 赵劲松 邱学林 +3 位作者 赵斌 涂湘林 虞珏 芦铁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0-412,共13页
用ICP-MS分析了25个含矿夕卡岩样品的REE含量,其中对8个样品的石榴子石等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均一温度测定,还对5个夕卡岩样品石榴子石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在这些样品的石榴子石、辉石或方解石中都观察到熔融包裹... 用ICP-MS分析了25个含矿夕卡岩样品的REE含量,其中对8个样品的石榴子石等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均一温度测定,还对5个夕卡岩样品石榴子石中的熔融包裹体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在这些样品的石榴子石、辉石或方解石中都观察到熔融包裹体。夕卡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REE分布模式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右倾为特征;其二是多数以具有Eu正异常为特征。夕卡岩球粒陨石标准化REE分布模式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显示斜率不大的右倾直线;第二类型具有以Ce为峰值的折线的特征,即REE线段向上凸,在Ce处有一极大值(个别无峰值,LREE曲线向上凸,呈穹隆状);第三类型为过渡型REE分布模式。在当今REE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鉴别夕卡岩成因是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浆夕卡岩 稀土元素 熔融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部Jade热液活动区中块状硫化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曾志刚 蒋富清 +2 位作者 秦蕴珊 翟世奎 侯增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用ICP-MS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活动区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除一个样品表现出极微弱的正Eu异常外(δEu=1.09),其他样品均表现出负Eu异常(δEu=0.58~0.71)和LREE相对富集((La/Yb)_N=1.29~47.87)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 用ICP-MS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活动区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除一个样品表现出极微弱的正Eu异常外(δEu=1.09),其他样品均表现出负Eu异常(δEu=0.58~0.71)和LREE相对富集((La/Yb)_N=1.29~47.87)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块状硫化物样品之间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热液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以及海水和热液流体不同程度混合的结果。与深海沉积物,火山岩和海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比,表明块状硫化物的REE部分来自沉积物和火山岩,海水的混合作用对块状硫化物的REE配分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海底热液硫化物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热液流体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块状硫化物 Jade热液活动区 冲绳海槽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55
16
作者 赵志根 唐修义 李宝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3-459,共7页
采用INAA测试了淮南矿区 13个煤层煤样的稀土元素含量 ,研究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得出以下认识 :各煤层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模式变化都很大。煤中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 ,来源于海水和植物的不多 ;稀土元素在粘土矿物中... 采用INAA测试了淮南矿区 13个煤层煤样的稀土元素含量 ,研究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得出以下认识 :各煤层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模式变化都很大。煤中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 ,来源于海水和植物的不多 ;稀土元素在粘土矿物中含量高 ,主要以高岭石的形式赋存。稀土元素具有指相意义 ,随着成煤沼泽中海水影响的减弱 ,陆源影响的增强 ,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增加 ;煤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也作有规律的变化 ,从类似于海相生物的分布模式到类似于陆源碎屑岩的分布模式。Eu异常是由源岩继承下来的 ,Eu负异常的减弱 ,估计是由于陆源控制减弱、海水影响增强引起的。在成煤沼泽环境中 ,海水的影响并未造成Ce严重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淮南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文博 黄智龙 +3 位作者 陈进 许成 管涛 尹牡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矿床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均富集重硫 ,其δ34 S值集中于13‰~ 17‰之间 ,且有 δ34 S黄铁矿 >δ34 S闪锌矿 >δ34 S方铅矿 ,表明成矿流体的硫已达到平衡 ;硫化物的 δ34 S值与矿区和区域地层中膏盐层的δ34 S值相近 ,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海相硫酸盐的还原 ,热化学还原是地层海相硫酸盐形成还原态硫的主要还原机制。矿区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相对高于本区各时代碳酸盐地层 ,低于非碳酸盐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 ,其 REE配分模式和有关 REE参数也与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 ,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壳 -幔混合流体 ,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流体 (包括地幔去气和岩浆去气形成的流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硫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原生矿体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石台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8
作者 徐晓春 王文俊 +3 位作者 熊亚平 褚平利 房海波 赵丽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安徽石台地区发育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岩石地层单元为下寒武统荷塘组和黄柏岭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色岩系稀土总量不富集,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δEu=0.81~2.32,平均1.1;δCe=0.52~0.97,平均0.77。剖面自下而上... 安徽石台地区发育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岩石地层单元为下寒武统荷塘组和黄柏岭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色岩系稀土总量不富集,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δEu=0.81~2.32,平均1.1;δCe=0.52~0.97,平均0.77。剖面自下而上δCe值和δEu值规律变化,δCe值由大渐小再增大,但总体逐渐增大,δEu值总体变化则与之相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区早寒武世曾发生过一次明显的海侵-海退过程,黑色岩系为正常海水与热水混合沉积的产物,形成于缺氧还原状态过渡到半还原-弱氧化状态的过程中,沉积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相对较深的浅海斜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黑色岩系 下寒武统 安徽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沛刚 王登红 +2 位作者 雷志远 翁申富 高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1-40,共10页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以采自大竹园矿区栗园向斜不同部位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稀土元素含量与铝...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以采自大竹园矿区栗园向斜不同部位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稀土元素含量与铝土矿质量及成矿过程的关系,最后就稀土元素对于成因和环境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稀土元素总含量(不包括Y)分别为107.07×10-6、185.00×10-6和246.28×10-6,依次增高,说明铝土矿的成矿过程是一个稀土元素贫化的过程,也是Eu异常和Ce异常趋于增大的过程,即相对于黏土岩来说,铝土矿具有高Eu异常、Ce异常的特征;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来说,无论是栗园向斜西翼还是东翼,铝土矿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轻稀土元素含量以及La与Yb含量之比均随深度变浅而增加;单纯利用稀土元素图解不能有效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可以大体反映含矿岩系形成于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大竹园大型铝土矿与黔北其他铝土矿一样,总体上属于沉积型,可能与古喀斯特化过程、古风化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成矿过程 大竹园矿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2
20
作者 许成 黄智龙 +3 位作者 漆亮 肖化云 李文博 刘丛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萤石与围岩REE、同位素分析对比结果表明,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萤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萤石成矿流体具有地幔特征,与矿区正长岩-碳酸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正长岩-碳酸岩 四川 稀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