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及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巧生 孙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51,共7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给国,却缺乏稀土价格的控制力。文章从供给、需求、成本三个角度为切入点,以市场、企业、产业、政府为主要论述主体,完整的叙述了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得出中国稀土供给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博弈能力不强,稀土战略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给国,却缺乏稀土价格的控制力。文章从供给、需求、成本三个角度为切入点,以市场、企业、产业、政府为主要论述主体,完整的叙述了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得出中国稀土供给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博弈能力不强,稀土战略储备能力等决定着稀土的短期价格,稀土的需求是稀土长期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我国稀土的生产成本较高,稀土的价格没有反应出环境成本。最后,根据价格形成机制得出我国应该采取完善储备体系、建立价格预警机制、开发稀土中上游产品、健全稀土产业环境法规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价格 形成机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与稀土价格波动 被引量:7
2
作者 万千 方建春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但以稀土现货价格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尚不多见。借助搜索引擎所产生的高频数据对投资者情绪进行衡量,以定量研究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对稀土现货价格的影响。利用201... 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但以稀土现货价格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尚不多见。借助搜索引擎所产生的高频数据对投资者情绪进行衡量,以定量研究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对稀土现货价格的影响。利用2011年1月到2020年10月的月度数据,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利用2011年1月到2020年10月的月度数据,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价格经历了多轮的大幅震荡,这与外部政策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都会对稀土现货价格产生单向影响,但反之则不成立。因此,引导投资者预期,尤其是通过高频的搜索引擎数据来判断投资者情绪,对于引导投资方向,提升政策治理的有效性,都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性 搜索指数 稀土价格 投资者情绪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
3
作者 方文龙 刘嵩铃 +3 位作者 邹旺 袁梦 罗子嫣 赖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6,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11年和2020年两次稀土元素价格波动规律,探讨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在产业链方面,分析价格上涨对稀土资源开... 本文旨在研究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11年和2020年两次稀土元素价格波动规律,探讨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在产业链方面,分析价格上涨对稀土资源开采,以及终端应用企业的影响;在供应链方面,研究价格波动对稀土企业原料成本、运营风险、供应链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国际稀土产业格局的变化,探讨价格波动对西方重构稀土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2011年和2020年两轮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在上涨趋势、幅度和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产业链层面,价格上涨显著增加了产业链前端稀土资源的开采强度,但终端应用企业对价格持续上涨的承受能力较强,显示出产业链不同环节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差异。在供应链层面,价格波动导致稀土企业的原料成本大幅上升,运营风险显著增加,最终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此外,价格波动还加速了西方重构稀土供应链的步伐,对中国稀土产业国际地位和市场份额构成潜在威胁。为应对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建议加快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研发进度,加大稀土绿色开采和冶炼的环保技术投入,抢占产业科技制高点;实施分元素管控策略,大幅增加钕、镝等关键元素的供给,稳定稀土元素价格;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海外布局并保持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以提升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价格 价格波动 产业链 供应链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市场回顾及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海祥 廖作鸿 +1 位作者 郑延智 刘贻玲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对2009-2015年的稀土市场情况进行回顾,结果表明稀土价格分别经历了2009-2011年初处于上升阶段、2011年1季度-2012年3季度处于暴涨暴跌阶段和2012年3季度-2015年末处于下降并持续低位徘徊阶段;稀土价格走势最具波动区间段是2010年第3季... 对2009-2015年的稀土市场情况进行回顾,结果表明稀土价格分别经历了2009-2011年初处于上升阶段、2011年1季度-2012年3季度处于暴涨暴跌阶段和2012年3季度-2015年末处于下降并持续低位徘徊阶段;稀土价格走势最具波动区间段是2010年第3季度-2013年第1季度,价格呈现倒“V”型态势,在2011年3季度,大部分稀土价格达到2009年的10-15倍;2011年后,稀土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大部分产品出口量与创汇额变化呈负相关,如氧化镧从2011年到2014年,出口量增加244.57%,创汇额却下降80.01%;2011-2014年稀土出口配额使用率较低,2012年仅为48.33%,配额制形同虚设.分析表明我国稀土市场持续疲软主要在于我国稀土缺乏定价权和对市场掌控能力偏弱.通过稀土市场情况分析及稀土开发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包括尽快出台资源税和环境税负改革,加快大集团区域化管控稀土资源;促进稀土集团尽快解决现存问题;加快储备政策制定与落实等4方面的建议,为国家对稀土市场的宏观调控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市场 稀土价格 稀土产业 环境税负 资源税改革 储备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稀土定价权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果 张寿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5-59,共5页
近十年来我国稀土产品供应量占世界的90%以上,在稀土供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国际稀土价格长期以来被欧美、日本等稀土应用大国控制,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一直受到限制。2010年至2011年,我国稀土价格大幅度提高,却引起国内稀土产业... 近十年来我国稀土产品供应量占世界的90%以上,在稀土供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国际稀土价格长期以来被欧美、日本等稀土应用大国控制,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一直受到限制。2010年至2011年,我国稀土价格大幅度提高,却引起国内稀土产业链的震荡,可见单纯依靠提高稀土产品价格并不能使我国获得稀土产品的定价权。认真分析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问题,通过扭转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稀土行业准入门槛等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才是获得稀土定价权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资源 稀土价格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交易定价机制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敏丽 章和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4,共7页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改革目前的稀土资源税、建立稀土生态修复税和稀土环境税,并加强政府对稀土产业的规制来推动完善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稀土资源合理采掘与加工,减少稀土采掘与加工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价格 定价机制 税收制度 政府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失去对稀土市场的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靳爱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78,共1页
2010—2011年,当产量占世界稀土总产量97%的中国决定降低出口配额时,稀土价格暴涨。此后,澳大利亚和美国加州的Lynas和Molycorp生产商希望重新恢复稀土矿的生产以打破中国的垄断。再加上稀土用户想方设法更高效地利用这种金属,例如FCC... 2010—2011年,当产量占世界稀土总产量97%的中国决定降低出口配额时,稀土价格暴涨。此后,澳大利亚和美国加州的Lynas和Molycorp生产商希望重新恢复稀土矿的生产以打破中国的垄断。再加上稀土用户想方设法更高效地利用这种金属,例如FCC催化剂和助剂供应商引入了低稀土或无稀土配方,使稀土价格显著下降,目前氧化镧交易价格为3.24美元/kg,而2011年时高达l6.26美元/kg。这些行动使中国垄断稀土的局面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价格 稀土市场 出口配额 稀土 氧化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工业要加快升“值”
8
作者 凌夫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3,共4页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但这句常言对我国的稀土行业却具有讽刺 意味。原因是: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资源的储量占世界的80%以上却经济效益很低,出口创汇很少;相反,占有很少资源的日、美等发达国家却将稀土产品卖出了大价钱,并出口到我...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但这句常言对我国的稀土行业却具有讽刺 意味。原因是: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资源的储量占世界的80%以上却经济效益很低,出口创汇很少;相反,占有很少资源的日、美等发达国家却将稀土产品卖出了大价钱,并出口到我国。原因何在?是国内稀土的采挖能力不行?还是科研投入不够或是生产的产品有问题?为找出答案,笔者日前走访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专家组的有关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稀土工业 稀土价格 生产能力 资源利用率 经济效益 产品附加值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惟一稀土生产商破产
9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58,共1页
被德国西门子公司选为稀土供应商的美国钼业申请破产,作为稀土行业脱离中国独立标志的美国惟一一家稀土生产商,美国钼业难逃近期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大宗交易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冲击,而中国稀土政策变化依然牵动全球市场。
关键词 稀土生产 稀土价格 钼业 中国稀土 钼资源 西门子公司 配额限制 破产申请 提起诉讼 美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