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地西他滨清髓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张夏玮 杨晶晶 +7 位作者 乐凝 魏宇君 温亚男 王楠 焦一帆 栾松华 窦立萍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564,共8页
目的:分析含地西他滨清髓预处理方案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到2022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allo-HSCT的115例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包括... 目的:分析含地西他滨清髓预处理方案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到2022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allo-HSCT的115例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包括使用含地西他滨清髓预处理方案(含地西他滨组)的患者37例,不含地西他滨清髓预处理方案(非地西他滨组)的患者78例,分析患者累积复发率(CIR)、总体生存(OS)率、无白血病生存(LFS)率、非复发死亡率(NRM)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指标。结果:移植前为首次完全缓解(CR1)状态的患者中,含地西他滨组(22例)和非地西他滨组(69例)的移植后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9.1%和2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含地西他滨组与非地西他滨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2.2%和7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9%和14.1%,两组患者的aGVHD发生率和cGVHD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15例患者中,含地西他滨组(37例)与非地西他滨组(78例)的移植后1年CIR(21.7%对28.8%,P=0.866)、NRM(10.9%对3.9%,P=0.203)、OS(75.2%对83.8%,P=0.131)和LFS(74.6%对69.1%,P=0.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含地西他滨的预处理方案的allo-HSCT治疗可降低AML CR1患者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移植预处理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肝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减轻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少华 郭闻渊 +5 位作者 傅志仁 傅宏 沈筱芸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供肝对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供体肝脏保存方法,受体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UW液+0.4 mg/ml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对照组(UW液+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供肝对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供体肝脏保存方法,受体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UW液+0.4 mg/ml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对照组(UW液+等量生理盐水)。大鼠行胆道持续外引流肝动脉化原位肝移植,观察移植术后1、6、24 h胆汁流量及胆汁酸盐分泌量。大鼠行肝动脉化大鼠原位肝移植,移植术后2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盐及总胆红素水平,观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肝脏移植物内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UW液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大鼠术后早期胆汁流量及胆汁酸盐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2周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盐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胆汁淤积等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肝脏移植物内BSEP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UW液内加入丹参多酚酸盐保存供肝可明显减轻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其促进移植肝内BSE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移植预处理 移植 胆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肿瘤预处理方案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雪良 吴亚妹 +8 位作者 曹永彬 李晓红 徐丽昕 刘周阳 刘蓓 闫蓓 李松威 达万明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3-1747,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肿瘤预处理方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接受本预处理方案的16例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临床资料,评估预处理相关毒性、植入情况、感... 目的:观察清肿瘤预处理方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接受本预处理方案的16例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临床资料,评估预处理相关毒性、植入情况、感染发生情况及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未发现预处理相关脏器衰竭及死亡事件;1例患者植入不良,植入率为93.7%;严重感染发生率为31.2%。中位随访20.5(1-30)个月,3例死亡,其中2例为复发相关死亡。2年总生存率为80.2%,2年无病生存率为74.5%,2年复发率为20.6%。结论: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步结果为安全有效,对降低移植后复发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预处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改良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0例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和疗效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罗荣牡 达万明 +7 位作者 胡波 司英健 张晓妹 杜振兰 刘全华 王娅 岳燕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7-10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接受本预处理方案的30例恶性血液病病例,评估植入情况、GVHD情况、感染发生情况、预... 本研究旨在探讨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接受本预处理方案的30例恶性血液病病例,评估植入情况、GVHD情况、感染发生情况、预处理相关毒性及复发率和生存率。全部病人移植前签署知情同意书,随访终止时间为2014年3月12日,中位随访时间20.5(16.3-27.3)个月。结果表明,30例病人均获得100%植入,无预处理相关脏器衰竭发生及死亡事件,II-IV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7.9%,其中III-IV度重度GVHD发生率为3.4%,慢性广泛型GVHD发生率为13.8%,复发1例,移植后1例出现移植排斥现象,1例出现移植物功能不良,死亡2例(6.7%),均死于植活后感染。1年生存率为93.3%,1年无病生存率为83.3%。结论:清肿瘤化疗方案联合低强度改良预处理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初步结果为安全有效,对于减少血液恶性肿瘤移植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预处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智 陈惠仁 +5 位作者 刘晓东 楼金星 杨凯 张媛 陈鹏 何学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9-136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 本研究旨在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全部为复发或难治性高危类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5岁;移植前6例为缓解状态,9例为未缓解状态,10例为HLA配型全相合,5例为HLA配型半相合。全部病例均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的氟达拉滨联合白舒非、阿糖胞苷及环磷酰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氨甲蝶呤、他克莫司等,移植后3个月进行预防性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观察全部患者毒副反应、GVHD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表明:全部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5 d及16.8 d,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100%为完全供者造血。随访至2014年6月,中位随访27.5个月(18-54个月);全部病例中发生GVHD 8例,因并发症死亡1例,复发死亡4例,其余10例患者仍无病存活,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66.7%,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54个月。结论: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挽救性治疗复发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良好疗效,安全系数大,可作为关键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征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69-974,共6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手段,MDS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尽管近年来传统清髓性移植治疗MDS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MDS患者,allo-HSCT预后差,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手段,MDS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尽管近年来传统清髓性移植治疗MDS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MDS患者,allo-HSCT预后差,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IC allo-HSCT)使老年MDS患者进行allo-HSCT成为可能,利用供者淋巴细胞的移植物抗肿瘤作用显著降低移植相关器官毒性及非复发死亡率。本文就RIC-HSCT治疗MDS的问题诸如RIC allo-HSCT治疗MDS可行性,MDS病例选择,RIC allo-HSCT的时机干细胞来源,RIC预处理方案,疗效及预后评价,GVHD与移植物抗MDS效应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G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宗宏 崔思远 +3 位作者 殷学伟 吕纯懿 王敬毅 徐瑞荣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10,共5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方法,然而由于植入不良、移植相关并发症多、较高的复发率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现在西医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总结归纳中医药干预HSCT的相关文献,...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方法,然而由于植入不良、移植相关并发症多、较高的复发率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现在西医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总结归纳中医药干预HSCT的相关文献,认识到中医药在HSCT的多个环节起到协同增效、优势互补的作用。中医药联合HSCT可以调理移植前患者体质,提升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质量,助力移植预处理并促进造血重建,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治并发症和防止复发。因此,中医药联合HSCT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干细胞动员 移植预处理 造血重建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19
8
作者 艾辉胜 余长林 +4 位作者 乔建辉 郭梅 张石 王丹红 孙琪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7-288,290,292,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山东“10·21”60Co辐射事故中2例病人受到意外照射,病例A受照射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放射病”,病例B受照射剂量9~15Gy,诊断为“极重...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山东“10·21”60Co辐射事故中2例病人受到意外照射,病例A受照射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放射病”,病例B受照射剂量9~15Gy,诊断为“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经联合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氟达拉滨预处理,2例分别行HLA半相合及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和骁悉方案(病例A加用CD25单抗和供者间充质干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2例均移植成功,供体完全存活,移植后9~11天白细胞开始恢复,2周后白细胞恢复正常、骨髓造血重建成功。2例均未发生移植排斥和GVHD。病例A照射后33天死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B照射后75天死于心衰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HLA相合及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联合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促进供体稳定植入是必要的,环孢霉素A、骁悉和CD25单抗及供者间充质干细胞对预防GVHD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预处理 辐射损伤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极重度肠型急性放射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9届亚太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热点
9
作者 韦洁平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第19届亚太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是亚太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织( APBMT )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于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350篇,其中包括口... 第19届亚太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是亚太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织( APBMT )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于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350篇,其中包括口头报告论文49篇、壁报展示论文200篇等。大会邀请了来自欧洲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织( EBMT )、美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织( ASBMT )、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织( WBMT)等组织的19位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专家代表就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内的不同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以下就该次会议中的热点议题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手术后并发症 移植预处理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