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抑制C-myc基因表达对移植血管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强
王新文
+3 位作者
刁彦鹏
辛世杰
王斌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观察放射菌素D对移植血管中C myc基因表达及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放射菌素D(0 0 15 ,0 .15mg/kg) ,对照组仅做血管移植。分别于术后2h及 1周切取移植静脉 ,应用...
目的 :观察放射菌素D对移植血管中C myc基因表达及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放射菌素D(0 0 15 ,0 .15mg/kg) ,对照组仅做血管移植。分别于术后2h及 1周切取移植静脉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 mycmRNA表达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内膜厚度。结果 :高剂量组C myc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6 5 % ,12 5 % ;P <0 0 1) ,移植血管内膜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18 7,2 8 5 μm ;P <0 0 1)。结论 :大剂量应用放射菌素D可以抑制C mycmRNA表达 ,从而抑制移植血管内膜增殖。早期应答基因C myc表达在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放射茵素D
内膜增殖
原位杂交
移植血管狭窄
血管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染PDGF和c-my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移植血管狭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向志
黄德荣
吴忠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后联合应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原癌基因c-myc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ODN)抑制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防止移植血管狭窄...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后联合应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原癌基因c-myc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ODN)抑制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防止移植血管狭窄的作用。方法:选48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PDGF-AODN组、c-myc-AODN组和PDGF-AODN+c-myc-AODN组,每组12只;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 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用PDGF-AODN和c-myc-AODN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AODN液浸泡过的缝线吻合;取移植血管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其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和移植血管狭窄率,并分别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PDGF和c-myc阳性细胞数。结果:PDGF-AODN+c-myc-AODN组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和PDGF阳性细胞及c-myc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单独转染PDGF-AODN组或c-myc-AODN组(P<0.05),PDGF-AODN组和c-myc-AODN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DGF-AODN和c-myc-AODN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为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联合调控多个基因防止移植器官内血管狭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
C-MYC
反义寡核苷酸
平滑肌细胞增殖
移植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乐士冠
肖健
+2 位作者
奚望
李伟
徐激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9-645,共7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大隐静脉是静脉桥血管的首选。但静脉桥血管10年再狭窄率超过60%,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远期生存率。静脉桥血管再狭窄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早期的内皮损伤、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大隐静脉是静脉桥血管的首选。但静脉桥血管10年再狭窄率超过60%,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远期生存率。静脉桥血管再狭窄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早期的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再内皮化、静脉桥血管的动脉化,中期的内膜增生以及晚期的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等。本文综述了静脉桥血管再狭窄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预防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方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
术
血管
移植
后
狭窄
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制C-myc基因表达对移植血管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强
王新文
刁彦鹏
辛世杰
王斌
段志泉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5 70 6 91
+1 种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72 2 78
文摘
目的 :观察放射菌素D对移植血管中C myc基因表达及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放射菌素D(0 0 15 ,0 .15mg/kg) ,对照组仅做血管移植。分别于术后2h及 1周切取移植静脉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 mycmRNA表达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内膜厚度。结果 :高剂量组C myc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6 5 % ,12 5 % ;P <0 0 1) ,移植血管内膜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18 7,2 8 5 μm ;P <0 0 1)。结论 :大剂量应用放射菌素D可以抑制C mycmRNA表达 ,从而抑制移植血管内膜增殖。早期应答基因C myc表达在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C-MYC基因
放射茵素D
内膜增殖
原位杂交
移植血管狭窄
血管
移植
Keywords
C-myc
actinomycin D
intimal hyperplasia
in situ hyberdization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染PDGF和c-my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移植血管狭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向志
黄德荣
吴忠均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后联合应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原癌基因c-myc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ODN)抑制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防止移植血管狭窄的作用。方法:选48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PDGF-AODN组、c-myc-AODN组和PDGF-AODN+c-myc-AODN组,每组12只;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 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用PDGF-AODN和c-myc-AODN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AODN液浸泡过的缝线吻合;取移植血管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其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和移植血管狭窄率,并分别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PDGF和c-myc阳性细胞数。结果:PDGF-AODN+c-myc-AODN组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和PDGF阳性细胞及c-myc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单独转染PDGF-AODN组或c-myc-AODN组(P<0.05),PDGF-AODN组和c-myc-AODN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DGF-AODN和c-myc-AODN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为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联合调控多个基因防止移植器官内血管狭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PDGF
C-MYC
反义寡核苷酸
平滑肌细胞增殖
移植血管狭窄
Keywords
PDGF
c-myc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Proliferation of VSMC
Vascular stenosis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乐士冠
肖健
奚望
李伟
徐激斌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9-645,共7页
文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大隐静脉是静脉桥血管的首选。但静脉桥血管10年再狭窄率超过60%,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远期生存率。静脉桥血管再狭窄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早期的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再内皮化、静脉桥血管的动脉化,中期的内膜增生以及晚期的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等。本文综述了静脉桥血管再狭窄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预防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方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
术
血管
移植
后
狭窄
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vascular graft restenosis
endothelial inju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atherosclerosis
分类号
R654.3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抑制C-myc基因表达对移植血管狭窄的影响
张强
王新文
刁彦鹏
辛世杰
王斌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染PDGF和c-my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移植血管狭窄研究
向志
黄德荣
吴忠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机制研究进展
乐士冠
肖健
奚望
李伟
徐激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