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三兰 陶学金 +3 位作者 李秀云 田思维 陈琼 余雯晖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口腔护理液的最佳温度。方法将13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2~34℃(A组)、35~38℃(B组)、39~43℃(C组)生理盐水100ml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口腔护理液的最佳温度。方法将13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2~34℃(A组)、35~38℃(B组)、39~43℃(C组)生理盐水100ml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结果B、C组口腔移植皮瓣局部弹性评分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显著优于A组(均P<0.05)。结论采用35~43℃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移植皮瓣局部血液循环和皮瓣成活,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口腔 移植皮瓣 温度 生理盐水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移植皮瓣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墨天燕 张志芹 史玉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将21例发生移植皮瓣术后血液循环障碍者以皮瓣的血管吻合近端为标志分为A区、B区、C区,动态观察各区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8例皮瓣远端血液循环危象解除或改...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将21例发生移植皮瓣术后血液循环障碍者以皮瓣的血管吻合近端为标志分为A区、B区、C区,动态观察各区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8例皮瓣远端血液循环危象解除或改善,皮瓣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发生坏死行二次手术植皮。结论分区观察法有利于皮瓣远端血液循环障碍的早期发现,为有效及时处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组织皮瓣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皮瓣 血液循环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移植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双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4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血液循环障碍 护理 移植皮瓣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区“五点温度”变化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玉玲 蒋琪霞 +5 位作者 祝文君 朱思文 李秀芸 谢郝婷 王华军 王金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分析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温度变化规律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时发现皮瓣血运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5例接受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起,每2小时一次,连续... 目的:分析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温度变化规律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时发现皮瓣血运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5例接受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起,每2小时一次,连续5天观察皮瓣“五点温度”、毛细血管反应、皮瓣颜色,记录皮瓣血运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和预后。结果:患者术后1~5天“五点温度”由(35.87±0.48)℃上升至(36.20±0.18)℃。11例(16.9%)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其中静脉危象7例(10.8%)、动脉危象4例(6.2%)。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3天“五点温度”与血管危象(r=-0.621、-0.523、-0.462,均P<0.001)及皮瓣坏死(r=-0.492、-0.649、-0.739,均P<0.001)呈负相关。血供正常组术后皮瓣一期愈合,住院时间为(24.24±10.97)天;静脉危象组经处理后皮瓣成活,住院时间为(39.00±11.51)天;动脉危象组皮瓣坏死需要再次手术,住院时间为(52.33±14.30)天。三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后1~5天皮瓣“五点温度”逐渐升高。当术后1~3天皮瓣温度低于36.05℃时,需要警惕血管危象发生,低于35.70℃时需要警惕皮瓣坏死。准确监测皮瓣温度对早期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皮瓣坏死及改善皮瓣预后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温度测量 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 血管危象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和社会疏离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花 苏红辉 +2 位作者 刘亮 张博 周彩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口腔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口腔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的社会疏离、病耻感、心理弹性和家庭功能总分分别为(39.40±7.15)分、(57.00±12.03)分、(25.77±6.61)分、(6.96±1.66)分;社会疏离得分与病耻感总分呈正相关(r=0.650)、与家庭功能(r=-0.594)、心理弹性总分(r=-0.624)呈负相关(P<0.001)。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对社会疏离的直接效应为0.22,家庭功能与心理弹性均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5和0.03。二者连续路径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2。结论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病耻感和社会疏离均为中等水平,病耻感可直接或通过家庭功能和心理弹性间接作用于社会疏离感,医护人员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庭功能和心理弹性水平,减少其社会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移植 社会疏离 病耻感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及临界值研究
6
作者 蒋琪霞 朱玉玲 +4 位作者 祝文君 李秀芸 谢郝婷 王华军 袁斯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013-3018,共6页
背景皮瓣移植是手术修复各类伤口的常用方式,皮瓣温度反映了皮瓣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危象,但如何准确测量皮瓣温度及其对血管危象的具体预测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五点”和“单点”皮瓣温度差异及其预测血... 背景皮瓣移植是手术修复各类伤口的常用方式,皮瓣温度反映了皮瓣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危象,但如何准确测量皮瓣温度及其对血管危象的具体预测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五点”和“单点”皮瓣温度差异及其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与最佳临界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7月接受皮瓣手术的成年住院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2 h一次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按照皮瓣中心点、边缘12点、3点、6点、9点的“五点法”测量皮瓣温度,距离每个部位3 cm停顿3 s获取温度读数,取“五点”温度的平均值,与皮瓣中心点的“单点”温度比较,同时采用“棉签压迫法”监测皮瓣的毛细血管反应,观察皮瓣颜色,连续监测5 d。结果共纳入66例各类皮瓣手术患者,男、女各占59.09%(39/66)和40.91%(27/66),平均年龄(45.03±17.00)岁,术后1~5 d的“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的变化规律均为术后第1天温度最低,此后逐渐升高。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5.15%,主要发生于术后3 d内,“五点”皮瓣温度低于“单点”皮瓣温度(P<0.001)。绘制“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五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74~0.99),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和75%,约登指数为0.65,最佳截断值为35.96℃;“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1~0.9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0%和71%,约登指数为0.41,最佳截断值为36.18℃。结论“五点”皮瓣温度低于“单点”皮瓣温度,前者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稍优于后者,临床采用“五点法”测量的皮瓣温度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温度测量 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 血管危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方法在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岳 丁海曙 +2 位作者 黄岚 田丰华 蔡志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组织氧监测手段 ,近年来在整形外科手术术后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利用一套近红外无损组织氧检测系统对 6例手术成功病例的移植皮瓣侧和对照侧正常组织内的氧饱和度进行了长时间对比监测 ,发现...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组织氧监测手段 ,近年来在整形外科手术术后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利用一套近红外无损组织氧检测系统对 6例手术成功病例的移植皮瓣侧和对照侧正常组织内的氧饱和度进行了长时间对比监测 ,发现两侧的组织氧饱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还对一例血管吻合失败的病例下颌部的多个位置进行了检测 ,发现坏死部位的氧饱和度和正常组织相比处于很低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于皮瓣内的血氧浓度动态变化具有很好的灵敏度 ,在移植皮瓣的术后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监测 氧饱和度 正常组织 组织氧 移植皮瓣 移植 颌面外科 监测手段 近红外光谱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击伤后交肢皮瓣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培荣 李京力 +1 位作者 刘建中 王世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通过对28例因四肢电击伤行交肢皮瓣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到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精心观察移植皮瓣血运、维持适宜的体位与姿势,协调制动与运动的矛盾,加强功能锻炼是确保患者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移植 电击伤 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血运 移植皮瓣 四肢 适宜 重要因素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在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戴巧艳 何翠环 +6 位作者 郭雪梅 黄小芬 林小缘 李春艳 魏转乐 彭明霞 黄天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在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60例行四肢皮瓣移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观察法;2018年1~12月60例四肢皮瓣移植术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进行皮瓣血... 目的探讨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在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60例行四肢皮瓣移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观察法;2018年1~12月60例四肢皮瓣移植术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进行皮瓣血液循环观察。结果对照组6例、观察组7例发生静脉血管危象,观察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为85.72%,对照组为33.33%;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时发现率、皮瓣移植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尺可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但对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皮瓣早期血管危象的效果,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血液循坏 成活 静脉危象 动脉危象 观察尺 护理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鑫 宋秋燕 +3 位作者 王凤岩 孙雅妮 钱鸣鸣 胡三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择期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456例,监测其不同组别术后1h至术后10d的皮温变化,并观察皮瓣色泽、毛细血管充盈程度、血管的充盈和搏动、局部出血和... 目的探讨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择期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456例,监测其不同组别术后1h至术后10d的皮温变化,并观察皮瓣色泽、毛细血管充盈程度、血管的充盈和搏动、局部出血和水肿等指标。各组间测试仪器、量程、压力、治疗、用药、环境等均相同。结果患者在术后3d内皮温变化活跃,第4天起趋于平稳。术后3d每间隔2 h检测与4、8h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试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点远端、中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3d内测量皮温1次/2h;发现皮瓣色泽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术后4~10d皮温测量可1次/4~8h,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测量时注意保持测试笔体自然下落,在皮瓣中、远端测量30s即可准确测得皮温,同时应遵循定位测量和健、患侧相同部位对应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温度 检测 穿支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施佳敏 王悦平 郑莉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风险管理的89例同类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及患者配合率的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4例和2例患者发生皮瓣危象,其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100.0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13%和98.80%,患者配合率分别为88.76%和9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前臂游离移植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鹅颈灯灯罩在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戴巧艳 何冬华 +4 位作者 马琴 黄小芬 何翠环 刘回芬 黄天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三用(遮光、保暖、测量高度)鹅颈灯灯罩在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传统鹅颈灯照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 目的探讨自制三用(遮光、保暖、测量高度)鹅颈灯灯罩在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传统鹅颈灯照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观察组,鹅颈灯照射时加用自制"三用"灯罩。结果两组皮瓣及再植指体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调节鹅颈灯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制鹅颈灯灯罩用于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烤灯照射,能减少光照干扰,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舒适程度,而且方便护士测量烤灯到治疗部位的高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断指再植术 照射治疗 烤灯灯罩 睡眠质量 舒适度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淑彩 赵超英 +1 位作者 徐静 罗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做好皮瓣供区保护与准备等。术后在观察生命体征、负压引流等情况的同时,严密观察游离皮瓣的血液循环,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对游离皮瓣发生...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做好皮瓣供区保护与准备等。术后在观察生命体征、负压引流等情况的同时,严密观察游离皮瓣的血液循环,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对游离皮瓣发生血管危象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体位护理,伤口包扎与引流管护理,特殊口腔护理,有效止痛等;做好鼻饲护理,保证术后营养支持。结果9例患者中8例安全渡过围术期,皮瓣成活;1例腹直肌皮瓣坏死。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游离皮瓣移植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移植 头颈部肿瘤 术后缺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品管圈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思维 喻磊 +1 位作者 邱敏 范满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大小便、颈部制动、有效咳嗽咳痰等...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大小便、颈部制动、有效咳嗽咳痰等护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设定目标,把握现状,制定对策计划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移植 品管圈 术前训练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淋巴结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麦慧英 蓝柳红 +1 位作者 方永琴 戴秋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23-24,共2页
目的总结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后实施淋巴排水按摩、严密细致观察皮... 目的总结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后实施淋巴排水按摩、严密细致观察皮瓣血运、控制疼痛、禁烟、体位护理等。结果10例带淋巴结的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活,上肢淋巴水肿逐渐消退。结论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能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术后密切观察移植区皮肤色泽、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做好健康教育能促进皮瓣成活,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游离移植 淋巴排水按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tilo Ⅲ型骨折患者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惠玲 张英英 +3 位作者 胡兰平 胡婧 肖卫东 喻爱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6-48,共3页
目的总结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治疗GustiloⅢ型骨折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接受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治疗患者加强围术期疼痛护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抗感染及VSD引流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失访4例,获访的52例... 目的总结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治疗GustiloⅢ型骨折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接受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治疗患者加强围术期疼痛护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抗感染及VSD引流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失访4例,获访的52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7±1.1)个月,膝关节与踝关节功能均未受到影响。结论精细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围术期康复的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tiloⅢ型骨折 Masquelet技术 移植 功能锻炼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杏萍 黄丽萍 程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3-14,共2页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1~5年,患者吞咽、进食、舌活动及发音功能正常,面容外形恢复较好,瓣膜修复处完整。提示加强术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确保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缺损 胸大肌 移植 修复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手外伤者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艳 程红霞 况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917-1917,共1页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的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认知的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的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认知的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早期认知情况较好,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利于患者对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有良好的认知,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手外伤 移植 早期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网状小阴唇皮瓣移植阴道成形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萍 谢志红 +1 位作者 张宁芝 刘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2-322,共1页
带蒂网状小阴唇皮瓣移植阴道成形术张晓萍,谢志红,张宁芝,刘玲目前,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阴道成形术的方法有多种,区别仅在于人工阴道壁替代材料不同,而人工造穴方法基本一致。我们根据烧伤创面皮肤移植方法从1991年8月至今... 带蒂网状小阴唇皮瓣移植阴道成形术张晓萍,谢志红,张宁芝,刘玲目前,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阴道成形术的方法有多种,区别仅在于人工阴道壁替代材料不同,而人工造穴方法基本一致。我们根据烧伤创面皮肤移植方法从1991年8月至今对12例患者行带蒂网状小阴唇皮瓣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成形术 移植 带蒂网状小阴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皮瓣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治疗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区俊文 赵昌林 +1 位作者 李雪梅 朱薪宇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1,64,共2页
1病人资料 病人,男,71岁。2009年3月,因“左侧舌部疼痛3个月”来我院肿瘤科,查体时见舌左缘近舌根处-3cm×1.5cm新生物,突出舌面约0.3cm。病人身高1.67m,体重69kg。
关键词 舌癌移植 营养支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