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分离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浩 柯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3-2428,共6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为恶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并广泛应用于恶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移植治疗,其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对恶性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为恶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并广泛应用于恶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移植治疗,其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对恶性疾病的治疗及防止移植后疾病复发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洁娴 谢彦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9-781,785,共4页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主要归功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GVL),它可以清除残存肿瘤细胞,提高生存率。然而,GVL与骨髓移植的一大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主要归功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GVL),它可以清除残存肿瘤细胞,提高生存率。然而,GVL与骨髓移植的一大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紧密相连。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了急性GVHD的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一些机制发挥着抗肿瘤作用。曾经的观念认为,GVHD和GVL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但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尚不能采取某种方式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但合理利用一些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组织抗原,可以达到既降低GVHD又保留GVL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原提呈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几个影响因素
3
作者 魏立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844-846,共3页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控制残留病变的主要机制,蕴涵复杂的免疫学机制。由于供者免疫细胞回输受体后处于其复杂的免疫环境中,其诱发的GVL效应必然受到多种供受者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控制残留病变的主要机制,蕴涵复杂的免疫学机制。由于供者免疫细胞回输受体后处于其复杂的免疫环境中,其诱发的GVL效应必然受到多种供受者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认识,以利于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地利用GVL效应、控制残留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RD)、降低移植后复发率,以提高移植疗效。为此,本文就影响GVL的几个因素诸如嵌合状态、自身细胞毒T细胞及免疫细胞的体内动力学及细胞因子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增强混合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曾昭铸 达万明 +2 位作者 白海 冀孟菊 刘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我们以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混合一定比例的HLA(H-2)半相合骨髓细胞的混合骨髓移植(MBMT),可避免或减轻GVHD的发生并显示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本研究探讨在MBMT后短期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以增强GVL的效应,旨在进一步提高临... 我们以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混合一定比例的HLA(H-2)半相合骨髓细胞的混合骨髓移植(MBMT),可避免或减轻GVHD的发生并显示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本研究探讨在MBMT后短期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以增强GVL的效应,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MBMT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混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靶点
5
作者 段昊良 茹煜华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0,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前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在减少aGVHD的同时保留足够的GVL效应以提高移植疗效。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前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a GVHD中关于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调控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分析了临床前研究中aGVHD的最新治疗策略,以期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T细胞 原提呈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基因骨髓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抗白血病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达万明 白海 +3 位作者 冀孟菊 刘源 陈菊梅 贾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存活,研究了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后的GVL效应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耐受情况。通过混合脾细胞移植对新生小鼠GVHD的作用和MBMT对...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存活,研究了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后的GVL效应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耐受情况。通过混合脾细胞移植对新生小鼠GVHD的作用和MBMT对成年小鼠GVHD的活体观察,证实受体小鼠接受亚致死剂量放射后行同基因骨髓移植时,能够耐受1/6有核细胞量的H-2半同基因骨髓而不发生或发生轻度GVHD。比较观察混合1/6有核细胞H-2半同基因的同基因BMT的抗白血病效应。结果显示,单用同基因BMT者移植后2周皆死亡,混合组5周后仅2只死亡,预计生存率为66%,存活小鼠未观察到明显的GVHD,单纯照射组及L615白血病细胞接种组者1周内全死亡,照射后未接种白血病细胞而行同基因BMT者5周仅1只死亡,提示接受1/6量H-2半同基因骨髓细胞的同基因骨髓移植有显著的抗白血病效应(P<0.01),而不发生GVHD。这一研究为临床ABMT后诱导GVL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丽 阮海涛 于明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3期627-628,共2页
近年来对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研究提示,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但其移植后免疫力恢复慢而导致的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常是导致移植后死亡的... 近年来对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研究提示,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但其移植后免疫力恢复慢而导致的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常是导致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自体HSCT虽然并发症少,但其移植物内含有肿瘤细胞常导致复发率增加,同基因移植(syn-HSCT)无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后并发症少,但有同基因供者的机会非常少,所以相关报道甚少。现将我科诊治的2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病人 移植治疗 同基因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护理 移植物宿主病 H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调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陆海洋 赵维莅 胡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8-633,共6页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其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造血功能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NOD1-STATs信号、TLRs-My...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其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造血功能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NOD1-STATs信号、TLRs-MyD88信号等通路调控造血干细胞向多谱系血细胞的分化,并在应激压力下推动造血干细胞向粒-单核系快速分化和成熟。因此,移植早期的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可能与肠道菌群功能紊乱有关。在免疫重建上,肠道菌群促进小肠上皮表达抗原递呈分子,是肠道aGVHD的重要始动因素。其次,肠道菌群可通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吲哚衍生物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其功能失调可导致肠道黏液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紊乱,进一步促进肠道aGVHD发生和发展。因此,靶向肠道菌群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中,粪便菌群移植联合传统抗排异治疗,可显著改善SR-aGVHD的临床严重程度和预后,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可控,是SR-aGVHD治疗的新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Treg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曹江 陈翀 +4 位作者 曾令宇 李振宇 程海 潘秀英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供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GVL)效应的影响。建立BALB/c→C57BL/6小鼠EL4白血病骨髓移植模型,体外磁珠分离纯化供鼠CD4+C... 本研究探讨供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GVL)效应的影响。建立BALB/c→C57BL/6小鼠EL4白血病骨髓移植模型,体外磁珠分离纯化供鼠CD4+CD25+T细胞,在骨髓移植的同时分别予尾静脉输注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以移植后生存期、GVHD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形态等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白血病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7.9±0.7)天,均存在白血病细胞浸润;移植对照组及效应T细胞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3.2±1.6)天和(22.3±1.9)天,肝脏、皮肤和小肠病理切片显示均存在GVHD病理改变;Treg细胞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47.3±6.5)天,70%的受鼠获得长期存活,病理显示无GVHD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其GVHD评分较移植对照组及效应T细胞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allo-BMT中联合输注供体CD4+CD25+T细胞可减少及减轻GVHD,并保留GV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调节性T细胞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征 王丹红 艾辉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SC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 versus leukemia effect,GVL)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一些mHags分布广泛,在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如HA-3、HA-4等;另外一些则限制性表达在造血细胞起源的细胞表面,如HA-1、HA-2等。目前正在研究利用mHags分布的差异应用于allo-HSCT中,以达到加强GVL和减少GVH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 次要组织相容性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菲菲 高春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杀伤细胞 天然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I和环磷酰胺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的研究
12
作者 陈宝安 董伟民 +11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邓晓静 张琰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Schmitt M Schmitt A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2-336,共5页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MHC不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第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或再次TBI9G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第7天输注(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显示:以CY和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天,于移植后第21天出现完全供者嵌合,然后嵌合率下降,第90天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白血病和GVHD,出血、感染明显,生存期短,为20-36天(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脾细胞诱导GVL效应,然后再通过TBI和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宿主病 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