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成熟CD8α^+ DC经同种白血病抗原冲击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霖 纳宁 +4 位作者 陈康 曹开源 袁广卿 傅强 朱蓓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观察不成熟CD8α+树突状细胞(DC)体外经同种异基因白血病细胞全抗原冲击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方法:C57BL/6(H-2b)小鼠的骨髓细胞以GM-CSF+IL-4+SCF+Flt3L体外诱导不成熟CD8α+DC,第3 d加入0 mg/L、2.5 mg/L、5 mg/L、10 m... 目的:观察不成熟CD8α+树突状细胞(DC)体外经同种异基因白血病细胞全抗原冲击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方法:C57BL/6(H-2b)小鼠的骨髓细胞以GM-CSF+IL-4+SCF+Flt3L体外诱导不成熟CD8α+DC,第3 d加入0 mg/L、2.5 mg/L、5 mg/L、10 mg/L和20 mg/L BALB/c(H-2d)小鼠来源的同种异基因EL9611红白血病细胞抗原冲击,冲击后DC与同系(H-2b)T细胞按DC/T 1∶1、2∶1、4∶1比例共培养,MTT法观察T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中IFN-γ和IL-10的含量,LDH释放法检测T细胞对EL9611细胞的杀伤活性。以成熟DC为对照,观察同种异基因不成熟CD8α+DC体外对EL9611白血病细胞的GVL效应。结果:同种红白血病全抗原冲击后不成熟CD8α+DC可有效刺激同系T细胞增殖,作用随DC/T比例增加而增加,增殖效应在小剂量抗原(≤5 mg/L)冲击时更明显(P<0.05);Ag冲击后不成熟CD8α+DC刺激T细胞分泌IFN-γ和IL-10明显增高(P<0.05),IL-10的分泌与不成熟CD8α+DC发挥GVL效应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Ag冲击浓度较低而IL-10分泌少时,T细胞增殖活性较强。杀伤实验结果显示,白血病特异性T细胞对EL9611靶细胞的杀伤活性随抗原冲击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浓度为2.5 mg/L时,杀伤率即可达90%,非特异性杀伤实验显示白血病特异性T细胞对同种异基因正常脾细胞的杀伤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杀伤作用为抗原特异性杀伤,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杀伤。结论:经同种异基因白血病抗原冲击后不成熟CD8α+DC体外能刺激同系T细胞产生一定的GV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白血病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靖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移植物宿主病 相互关系 研究现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分离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浩 柯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3-2428,共6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为恶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并广泛应用于恶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移植治疗,其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对恶性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为恶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并广泛应用于恶性疾病的治疗。通过移植治疗,其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对恶性疾病的治疗及防止移植后疾病复发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洁娴 谢彦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9-781,785,共4页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主要归功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GVL),它可以清除残存肿瘤细胞,提高生存率。然而,GVL与骨髓移植的一大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主要归功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GVL),它可以清除残存肿瘤细胞,提高生存率。然而,GVL与骨髓移植的一大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紧密相连。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了急性GVHD的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一些机制发挥着抗肿瘤作用。曾经的观念认为,GVHD和GVL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但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尚不能采取某种方式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但合理利用一些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组织抗原,可以达到既降低GVHD又保留GVL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原提呈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几个影响因素
5
作者 魏立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844-846,共3页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控制残留病变的主要机制,蕴涵复杂的免疫学机制。由于供者免疫细胞回输受体后处于其复杂的免疫环境中,其诱发的GVL效应必然受到多种供受者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控制残留病变的主要机制,蕴涵复杂的免疫学机制。由于供者免疫细胞回输受体后处于其复杂的免疫环境中,其诱发的GVL效应必然受到多种供受者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认识,以利于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地利用GVL效应、控制残留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RD)、降低移植后复发率,以提高移植疗效。为此,本文就影响GVL的几个因素诸如嵌合状态、自身细胞毒T细胞及免疫细胞的体内动力学及细胞因子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增强混合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曾昭铸 达万明 +2 位作者 白海 冀孟菊 刘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我们以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混合一定比例的HLA(H-2)半相合骨髓细胞的混合骨髓移植(MBMT),可避免或减轻GVHD的发生并显示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本研究探讨在MBMT后短期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以增强GVL的效应,旨在进一步提高临... 我们以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混合一定比例的HLA(H-2)半相合骨髓细胞的混合骨髓移植(MBMT),可避免或减轻GVHD的发生并显示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本研究探讨在MBMT后短期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以增强GVL的效应,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MBMT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混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靶点
7
作者 段昊良 茹煜华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0,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前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在减少aGVHD的同时保留足够的GVL效应以提高移植疗效。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前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a GVHD中关于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调控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分析了临床前研究中aGVHD的最新治疗策略,以期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T细胞 原提呈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居小萍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严重限制其应用。细胞因子网络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小鼠模型中已经得到清楚的阐述 ,而人类aGVHD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动态监测移植后血清细...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严重限制其应用。细胞因子网络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小鼠模型中已经得到清楚的阐述 ,而人类aGVHD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动态监测移植后血清细胞因子sIL 2R ,TNF α和IFN γ等的表达或检测移植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可以对aGVHD进行预测 ,从而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GVHD有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GVL)。GVHD和GVL是可分的。细胞因子IL 2 ,IL 12 ,IL 11,KGF和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基因骨髓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抗白血病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达万明 白海 +3 位作者 冀孟菊 刘源 陈菊梅 贾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存活,研究了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后的GVL效应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耐受情况。通过混合脾细胞移植对新生小鼠GVHD的作用和MBMT对...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存活,研究了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后的GVL效应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耐受情况。通过混合脾细胞移植对新生小鼠GVHD的作用和MBMT对成年小鼠GVHD的活体观察,证实受体小鼠接受亚致死剂量放射后行同基因骨髓移植时,能够耐受1/6有核细胞量的H-2半同基因骨髓而不发生或发生轻度GVHD。比较观察混合1/6有核细胞H-2半同基因的同基因BMT的抗白血病效应。结果显示,单用同基因BMT者移植后2周皆死亡,混合组5周后仅2只死亡,预计生存率为66%,存活小鼠未观察到明显的GVHD,单纯照射组及L615白血病细胞接种组者1周内全死亡,照射后未接种白血病细胞而行同基因BMT者5周仅1只死亡,提示接受1/6量H-2半同基因骨髓细胞的同基因骨髓移植有显著的抗白血病效应(P<0.01),而不发生GVHD。这一研究为临床ABMT后诱导GVL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L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美玲 刘峰 +6 位作者 姜斌 楼国良 张文颖 胡晓华 龚玉芳 袁海花 王炯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并保留移植物的抗白血病(graft versus leukemia,GVL)作用。方法:分别把未经处理的、溶T淋巴细胞处理的和以FasL基因修饰... 目的: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并保留移植物的抗白血病(graft versus leukemia,GVL)作用。方法:分别把未经处理的、溶T淋巴细胞处理的和以FasL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FasL-DC)处理的3组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物移植给已经接种P815肿瘤细胞的BALB/c受体小鼠,然后观察比较各组小鼠存活情况,并用51Cr释放法检测移植后2个月受体小鼠T淋巴细胞的CTL活性。结果:致死剂量(9Gy)照射的白血病受体鼠在接受经FasL-DC处理的供体骨髓细胞移植后,生存期显著延长,2个月时生存率为40%,对照组在1个月内全部死亡。51Cr释放法检测证实,FasL-DC处理组的T淋巴细胞对P815细胞保持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转染FasL基因的DC可有效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移植用该方法处理过的骨髓,不但能够有效抑制GVHD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留移植物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L基因 树突状细胞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海红 潘凯丽 张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量60Co照射后,对其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同时,静脉输注经ALA-PDT处理的供受鼠混合淋巴细胞,同时设立骨髓细胞加脾细胞移植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骨髓移植后受鼠的一般情况、30 d生存率、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肝脏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ALA-PDT处理组小鼠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及GVHD反应均较其他各组有所改善。结论ALA-PDT能明显减轻小鼠骨髓移植后GVHD反应,并保留一定的GVL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丽 阮海涛 于明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3期627-628,共2页
近年来对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研究提示,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但其移植后免疫力恢复慢而导致的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常是导致移植后死亡的... 近年来对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研究提示,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但其移植后免疫力恢复慢而导致的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常是导致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自体HSCT虽然并发症少,但其移植物内含有肿瘤细胞常导致复发率增加,同基因移植(syn-HSCT)无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后并发症少,但有同基因供者的机会非常少,所以相关报道甚少。现将我科诊治的2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病人 移植治疗 同基因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护理 移植物宿主病 H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防治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佳琦 盛新歌 +1 位作者 马志豪 鹿全意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370,共7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化学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治疗AML的方法。对于高危AML患者而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A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可能面临疾病复发的问题,大多...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化学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治疗AML的方法。对于高危AML患者而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A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可能面临疾病复发的问题,大多数复发患者再行化学药物治疗、二次移植等的效果不佳,是导致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ML患者的随访,并采取一些合适的手段预防移植后复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监测、药物治疗和细胞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危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病灶 复发 去甲基化药物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调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陆海洋 赵维莅 胡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8-633,共6页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其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造血功能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NOD1-STATs信号、TLRs-My...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其组成和功能影响人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方面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造血功能上,肠道菌群可以通过NOD1-STATs信号、TLRs-MyD88信号等通路调控造血干细胞向多谱系血细胞的分化,并在应激压力下推动造血干细胞向粒-单核系快速分化和成熟。因此,移植早期的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可能与肠道菌群功能紊乱有关。在免疫重建上,肠道菌群促进小肠上皮表达抗原递呈分子,是肠道aGVHD的重要始动因素。其次,肠道菌群可通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吲哚衍生物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其功能失调可导致肠道黏液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紊乱,进一步促进肠道aGVHD发生和发展。因此,靶向肠道菌群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中,粪便菌群移植联合传统抗排异治疗,可显著改善SR-aGVHD的临床严重程度和预后,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可控,是SR-aGVHD治疗的新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征 王丹红 艾辉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SC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 versus leukemia effect,GVL)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一些mHags分布广泛,在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如HA-3、HA-4等;另外一些则限制性表达在造血细胞起源的细胞表面,如HA-1、HA-2等。目前正在研究利用mHags分布的差异应用于allo-HSCT中,以达到加强GVL和减少GVH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 次要组织相容性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7;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敏感性及其意义
16
作者 张晓春 郑晓敏 +1 位作者 陈诚 李义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4-169,共6页
目的:观察t(17;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所介导的细胞毒的敏感性及可能机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t(17;19)-ALL细胞株4株、1例t(17;19)-ALL患者骨髓标本为实验组,其他ALL细胞... 目的:观察t(17;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所介导的细胞毒的敏感性及可能机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t(17;19)-ALL细胞株4株、1例t(17;19)-ALL患者骨髓标本为实验组,其他ALL细胞株28株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重组人可溶性TRAIL(rhsTRAIL)作用后,3 H-thymidine法测定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标记的Annexin-V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免疫印迹法观察细胞凋亡通路变化(caspase-8、Bia、caspase-3和PARP的表达)。结果:t(17;19)-ALL细胞表面死亡受体4(D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细胞株(P<0.05),死亡受体5(DR5)表达水平高于MLL+-ALL细胞株(P<0.05),诱骗受体1(DcR1)和诱骗受体2(DcR2)均呈阴性表达;rhsTRAIL浓度为100μg·L-1时,t(17;19)-ALL细胞抑制率接近10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细胞株(P<0.05或P<0.01),该抑制作用在加入TRAIL中和抗体RIK-2及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后被阻断;加入rhsTRAIL后,t(17;19)-ALL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株(P<0.05);rhsTRAIL作用2h内,caspase-8、Bid、caspase-3和PARP出现活化条带。结论:t(17;19)-ALL细胞株对TRAIL高度敏感,并最终对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敏感,t(17;19)-ALL患者为获得长期存活,应及早进行同种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7 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移植物抗白血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Treg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江 陈翀 +4 位作者 曾令宇 李振宇 程海 潘秀英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供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GVL)效应的影响。建立BALB/c→C57BL/6小鼠EL4白血病骨髓移植模型,体外磁珠分离纯化供鼠CD4+C... 本研究探讨供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GVL)效应的影响。建立BALB/c→C57BL/6小鼠EL4白血病骨髓移植模型,体外磁珠分离纯化供鼠CD4+CD25+T细胞,在骨髓移植的同时分别予尾静脉输注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以移植后生存期、GVHD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形态等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白血病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7.9±0.7)天,均存在白血病细胞浸润;移植对照组及效应T细胞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3.2±1.6)天和(22.3±1.9)天,肝脏、皮肤和小肠病理切片显示均存在GVHD病理改变;Treg细胞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47.3±6.5)天,70%的受鼠获得长期存活,病理显示无GVHD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其GVHD评分较移植对照组及效应T细胞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allo-BMT中联合输注供体CD4+CD25+T细胞可减少及减轻GVHD,并保留GV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调节性T细胞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和GVL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文兵 高清平 陈友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04-407,共4页
为了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影响,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为动物模型,对其进行alloBMT的同时,静脉输注体外培养的供鼠BMMSC,同时设立单纯... 为了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影响,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为动物模型,对其进行alloBMT的同时,静脉输注体外培养的供鼠BMMSC,同时设立单纯alloBMT对照组。记录受鼠存活时间;观察受鼠发生aGVHD一般反应及病理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CD4+、CD8+T细胞亚群的差异;采用性染色体检查检测嵌合状况。结果显示:BMMSC推迟aGVHD发生的时间;降低CD4+T细胞的同时增加CD8+T细胞的数量;明显延长受鼠alloBMT后的生存时间。结论:BMMSC与alloBMT联合进行具有一定的GVL效应;BMMSC能抑制alloBMT后aGVHD的发生,但同时具有一定的GV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异基因骨髓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NK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晓红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45-848,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可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免疫治疗功效,其中异源反应性NK细胞活性是T细胞异源反应活性以外的,具有显著抗肿瘤/白血病活性的自然免疫现象,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证实,NK细胞通过其受体与靶细胞MHC分子特异...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可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免疫治疗功效,其中异源反应性NK细胞活性是T细胞异源反应活性以外的,具有显著抗肿瘤/白血病活性的自然免疫现象,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证实,NK细胞通过其受体与靶细胞MHC分子特异性的识别机制参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并影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异源反应性NK细胞输注已从动物实验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NK细胞异源反应性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K细胞 移植物抗白血病 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前供鼠口服受鼠脾细胞对脾细胞移植后GVHD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宝安 邓晓静 +14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董伟民 毕延智 张琰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马燕 宋慧慧 鲍文 Schmitt A Schmitt M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本研究探讨经口服受鼠脾细胞诱导耐受的供鼠细胞输注是否能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保留的GVL效应。以雄性DBA-2(H-2d)小鼠为供者。供鼠分别用BALB/c鼠脾细胞、DBA-2鼠脾细胞、牛血清蛋白和普通饲料喂养,隔天1次。应用单向混合淋巴... 本研究探讨经口服受鼠脾细胞诱导耐受的供鼠细胞输注是否能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保留的GVL效应。以雄性DBA-2(H-2d)小鼠为供者。供鼠分别用BALB/c鼠脾细胞、DBA-2鼠脾细胞、牛血清蛋白和普通饲料喂养,隔天1次。应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评估诱导耐受状态。以雌性BALB/c小鼠(H-2d)为受者,给予6.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同一天输注3×103鼠白血病细胞,尾静脉输注源于DBA-2小鼠的2×107脾细胞。对照组不给予鼠白血病细胞输注。结果显示,接受已耐受供鼠脾细胞输注的受鼠发生GVHD较其他组轻,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CD4+/CD8+比值增加。接种白血病细胞的受鼠活存率各组间无差别。结论:口服受鼠脾细胞耐受的供鼠,其脾细胞输注给受鼠后GVHD明显减轻,且对GVL效应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耐受 过继转输 移植物宿主病:移植物抗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