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移植受者术后严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预后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宋志云 戴韬寅 +5 位作者 顾思佳 李小杉 黄睦容 唐诗笑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98,共8页
目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行肺移植手术的IPF患者的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正则化logistic回... 目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行肺移植手术的IPF患者的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正则化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4种方法,通过变量筛选、构建模型、模型调优流程构建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共筛选出16个关键特征用于建模。4种预后模型的AUC值均>0.7。DeLong检验和McNemar检验发现模型间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基于4种机器学习算法初步构建了肺移植术后3级PGD的预后模型。各模型整体预测性能相似,均可对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级PGD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机器学习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随机森林 LOGISTIC回归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园园 段怡 +5 位作者 高志峰 王晓宇 崔蕾 单彤 陈晔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数据,根据术中Glu_(cv)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Glu_(cv)<29.8%,n=52)和H组(Glu_(cv)≥29.8%,n=7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EAD的发生情况、术后7 d内C反应蛋白(CRP)最高值、ICU停留时间、术后30 d生存情况。结果与H组比较,L组EA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CRP最高值、术后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中低血糖变异系数的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ICU停留时间更短,肝移植术中应减少血糖波动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血糖变异系数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珊珊 郑哲 +5 位作者 宋云虎 黄洁 廖中凯 侯剑峰 唐汉韡 刘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4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使用ECMO分为ECMO组(43例)和非ECMO组(571例)。总结ECMO组受者心脏移植术后ECMO支持治疗情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4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使用ECMO分为ECMO组(43例)和非ECMO组(571例)。总结ECMO组受者心脏移植术后ECMO支持治疗情况,比较两组受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远期预后。结果43例ECMO支持受者中,17例因出血进行开胸探查,10例出现感染,4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出现脑卒中。26例受者成功脱离ECMO后康复出院,6例受者ECMO支持期间死亡,6例受者ECMO脱机后死亡,5例受者因无法脱离ECMO而接受再次移植,再次移植后仅1例存活。与非ECMO组比较,ECMO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较长,术后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肾功能不全需要透析、再次开胸止血、感染、机械通气时间≥96 h和气管切开比例较高,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较长(均为P<0.05)。ECMO组受者出院生存率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63%和96%,低于非ECMO组的97%和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CMO组受者的远期生存率低于非ECMO组(P<0.05);当排除心脏移植术后90 d内死亡的受者后,两组之间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是治疗心脏移植术后EAD有效的方法。使用ECMO的受者心脏移植术后的早期生存率低于不使用ECMO的受者,而顺利度过心脏移植术后90 d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左心室射血分数 机械循环辅助 血流动力学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春兰 于慧智 +2 位作者 王净 李小杉 胡春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7-362,共6页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移植受者术后PG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者、受者、手术等多方面。本文对肺移植术后发生PGD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扩大标准供者 活性氧簇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肺灌注 体外循环 输血相关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肾脏移植研究大盘点:来自中国的声音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子寰 孙启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7,共9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供需严重失衡、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感染以及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等。在过去的一年,随着基因修饰技术、免疫调节策略、新材料新技术、对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异种...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供需严重失衡、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感染以及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等。在过去的一年,随着基因修饰技术、免疫调节策略、新材料新技术、对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异种肾移植突破性的发展,肾移植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研究团队2024年肾移植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关注新材料新技术在肾移植研究中的应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感染管理及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机制和治疗策略,同时介绍了异种肾移植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最新研究文献进行述评,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排斥反应 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异种移植 感染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肺移植基础研究年度盘点
6
作者 马吉尔 朱峻民 +7 位作者 张镧 靳小汉 郑翔匀 侯森林 喻赠玮 刘亚灵 严浩吉 田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3,共8页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的最佳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感染、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术后并发症,以及其他挑战(如供肺短缺),限制了肺移植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我国科研团队持续努力,通过融合新兴技术与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成...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的最佳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感染、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术后并发症,以及其他挑战(如供肺短缺),限制了肺移植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我国科研团队持续努力,通过融合新兴技术与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成果,在肺移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本文将全面梳理我国研究团队在2024年于肺移植领域所取得的学术进展,重点关注中国团队在肺移植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为肺移植基础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创新思路与策略,助力我国肺移植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感染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缺血-再灌注损伤 慢性移植功能障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董昆 苏瑞玲 +2 位作者 陈军泽 陈冠妙 董淳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多数肾小管管...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多数肾小管管腔内可见盐类结晶沉积,偏振光阳性。经过别嘌醇、血液透析和抗结晶等治疗移植物功能逐渐恢复。术后随访1年,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可能导致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或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 移植 2 8-二羟基腺嘌呤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移植物功能障碍 基因检测 血液透析 别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宇航 练巧燕 +6 位作者 王晓华 陈奥 王璐琳 杨雅兰 徐钰 何建行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6-682,共7页
目的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81例行双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1个月、3个月、每3个月(术后3~18个月)以及每6个月(术后18~36个月)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分... 目的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81例行双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1个月、3个月、每3个月(术后3~18个月)以及每6个月(术后18~36个月)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分析受者术后的最佳肺功能特点。结果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4(2,9)d,术后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为10(7,20)d。81例受者中,27例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发生率为33%。受者术后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FEV_(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VC%pred)、校正后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c%pred)随时间发生变化(均为P<0.001)。FVC%pred、FEV_(1)%pred在术后9个月内逐渐上升,DLCOc%pred在术后3个月内逐渐上升(均为P<0.05)。FVC%pred≥80%者36例,FEV_(1)%pred≥80%者41例,FEV_(1)/FVC%pred≥92%者76例;FVC%pred≤40%者1例,FEV_(1)%pred≤40%者1例。DLCOc%pred≥80%者16例,校正后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肺泡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c/VA%pred)≥80%者63例;DLCOc%pred≤40%者4例,DLCOc/VA%pred≤40%者1例。原发病为阻塞性肺疾病的受者术后FVC%pred、FEV_(1)/FVC%pred、DLCOc%pred均高于原发病为限制性肺疾病的受者(均为P<0.05)。发生PGD的受者术后DLCOc%pred低于未发生PGD的受者(P<0.05)。结论肺移植受者肺通气功能在术后9个月达到最佳状态且达到稳态,肺弥散功能在术后3个月达到稳态,原发病以及是否发生PGD可能对术后肺功能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肺通气功能 肺弥散功能 阻塞性肺疾病 限制性肺疾病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慢性移植功能障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肝移植基础研究年度盘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晓勇 周林 贺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排斥反应、免疫耐受、供肝短缺、供肝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等诸多重难点,限制了肝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我国科研团队不断努力,...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排斥反应、免疫耐受、供肝短缺、供肝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等诸多重难点,限制了肝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我国科研团队不断努力,结合新兴技术、多学科交叉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2023年度肝移植基础研究相关的前沿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中国团队在肝移植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以期为促进中国特色融入肝移植领域研究中,加快中国肝移植研究事业和国际接轨,推动我国肝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肝细胞癌 肝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源分配评分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美蓉 刘民强 +5 位作者 戴韬寅 顾思佳 李小杉 许波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75例受者中,术后30、90、180、365 d内分别死亡62例、83例、95例和108例。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365 d死亡风险相关(均为P<0.05),但与术后365 d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无关(均为P>0.05)。结论 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相关,LAS与术后早期PGD、AKI的发生无关,但应关注综合因素对PGD、AKI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肺源分配评分 特发性肺纤维化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急性肾损伤 氧合指数 胆红素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供肺的保存与功能维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春晓 邵景博 +1 位作者 赵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肺移植作为终末期肺病最后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还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药和移植术后管理方面的进步,全球肺移植手术量激增。但供肺短缺极大限制了肺移植的发... 肺移植作为终末期肺病最后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还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药和移植术后管理方面的进步,全球肺移植手术量激增。但供肺短缺极大限制了肺移植的发展,需要开发创新方法来扩大供者库。捐献者数量以及潜在供肺的有效保存与功能维护是扩大供者库的关键,供肺质量是保证肺移植受者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前提,移植肺的保存与功能维护在保证供肺质量方面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获取前供肺的管理与维护、供肺获取及移植肺的保存与功能维护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肺移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供肺保存 功能维护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离体肺灌注 机械通气 液体管理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策略与未来展望
12
作者 李巍 安源 关连越 《器官移植》 2025年第5期701-709,共9页
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直接影响到肝移植的结果,是导致移植肝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边缘供肝使用而加重供体短缺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生... 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直接影响到肝移植的结果,是导致移植肝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边缘供肝使用而加重供体短缺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供肝预处理、保存与灌注技术和药物治疗等方面不断改进,尤其在机械灌注技术、无缺血肝移植技术、抗氧化、抗凋亡及抗炎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突破,显著减轻或避免了供肝IRI,显著延长了供肝在体外的保存时间,减少了肝移植术后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边缘供肝的利用率。本文讨论了与肝脏IRI相关的机制和肝脏保存方法等进展,并探讨了有效器官保存和优化的现存问题、前沿探索和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器官保存 机械灌注 靶向药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扩大标准供者 活性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的发展现状和新挑战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良万 李虔桢 +2 位作者 戴小福 方冠华 丘智煌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1,共11页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供者不足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心脏移植数量增长的主要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引入,供者池被不断扩大,比如使用年龄较大的供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供者、毒品过量致死的供者或心脏死亡器官捐...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供者不足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心脏移植数量增长的主要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引入,供者池被不断扩大,比如使用年龄较大的供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供者、毒品过量致死的供者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的心脏等。与此同时,高龄、多器官功能不全、机械循环支持及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致敏受者的比例近几年明显增加。供者数量的不足、受者状况的复杂化、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化管理和远期移植物血管病的防治等都是心脏移植领域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概述现今全球在扩大供者库、提高受者质量、加强排斥反应的诊治和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以期有助于改善在等待或已经接受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脑死亡器官捐献(DBD) 常温机械灌注(NMP) 体外膜肺氧合(ECMO) 静态冷保存(SCS)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相关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天 余文静 李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3-468,共6页
近年来,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受者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脏移植术后继发慢性肾病,并进展... 近年来,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受者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脏移植术后继发慢性肾病,并进展到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受者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因此,识别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干预,对改善心脏移植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相关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改善心脏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肾脏替代治疗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温焕舜 郝杨 +1 位作者 陈静瑜 梁朝阳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输血量将受者分为大量输血组(20例)和非大量输血组(139例)。比较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 目的探讨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输血量将受者分为大量输血组(20例)和非大量输血组(139例)。比较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总结两组受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受者术前抗凝治疗、血红蛋白量、原发病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例数,术中发现胸腔粘连例数、手术时间、各种成分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抗凝治疗,术中发现胸腔粘连、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手术时间长是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大量输血组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3级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病死率均高于非大量输血组(均为P<0.01)。体质量指数(BMI)低和大量输血是受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48、P<0.001)。大量输血组受者的1年生存率低于非大量输血组(P<0.001)。结论术前抗凝治疗及术中发现胸腔粘连、使用ECMO和手术时间长是肺移植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大量输血对受者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输血 终末期肺病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胸腔粘连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治疗 体质量指数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78例临床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川 张鸣 +6 位作者 严律南 李波 曾勇 文天夫 徐明清 王文涛 杨家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完成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的76例供体和78例受体的临床资料。观察肝移植受体早期移植物功能恢复... 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完成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的76例供体和78例受体的临床资料。观察肝移植受体早期移植物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引起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危险因素,观察远期的移植物生存及受体生存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8例受体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6%(28/78),其中供体总胆红素(TB)高和冷缺血时间长是EA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者围手术期存活率为92%(72/78),死亡6例,分别死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5例,胆道狭窄3例,血管血栓形成2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经相应治疗后好转。受体术后1年的存活率为84.2%,2年存活率为80.0%。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是较好的供肝来源,其近远期效果良好。控制术前供肝质量,缩短冷缺血时间等均是提高临床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移植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冷缺血时间 供肝选择 临床研究 实践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子文 张泰隆 +1 位作者 王寅 董念国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将人体内静脉血液引流至体外,在人工环境下完成红细胞氧合后再重新输入人体,在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中替心肺完成气体交换及全身血液灌注,在心脏移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心脏移植术后循环支持治疗之外,对于...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将人体内静脉血液引流至体外,在人工环境下完成红细胞氧合后再重新输入人体,在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中替心肺完成气体交换及全身血液灌注,在心脏移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心脏移植术后循环支持治疗之外,对于术前存在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也可使用ECMO延长心脏移植的等待时间,并与心脏移植手术桥接。然而,目前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仍存在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治疗时机难以选择等关键问题。本文就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应用的发展历史,儿童心脏移植术前、术后ECMO的使用情况,儿童使用ECMO相关并发症,心室辅助装置(VAD)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促进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儿童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心室辅助装置(VAD) 循环衰竭 桥接治疗 支持治疗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慧智 李小杉 +3 位作者 张慧敏 李静静 马舒玉 胡春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4-759,共6页
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但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错综复杂、患者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有效手段,在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破了以往一些禁忌证的限制,促进了肺移... 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但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错综复杂、患者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有效手段,在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破了以往一些禁忌证的限制,促进了肺移植事业的发展。本文对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适应证、置管策略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移植 适应证 围手术期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桥接治疗 体外循环 辅助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肾移植研究年度盘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健超 何凯鸣 孙启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2,共7页
肾移植作为成熟的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优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肾移植术后依然面临排斥反应、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纤维化等诸多挑战,严重影响肾移植的疗效。伴随转化医学、再生医学、生物材料... 肾移植作为成熟的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优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肾移植术后依然面临排斥反应、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纤维化等诸多挑战,严重影响肾移植的疗效。伴随转化医学、再生医学、生物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我国研究团队不断努力,为解决各种肾移植临床相关问题发表了许多亮眼研究。本文就2022年度肾移植基础与临床相关的前沿以及移植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关注中国团队2022年在移植领域取得的成果,以本土化的视角为解决为肾移植的重大临床问题提供思路,促进我国肾移植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排斥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感染 炎症反应 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航 卫栋 +6 位作者 张稷 周敏 刘东 范立 陈静瑜 毛文君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结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55例肺移植受者中,36例发生中心气道狭窄,发生率为23.2%,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53±13)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肺移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3级、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气道存在真菌感染及冷缺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密切监测,以改善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中心气道狭窄 危险因素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肺泡灌洗液 气道真菌感染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