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对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
1
作者 杨兆华 洪涛 +2 位作者 朱仕杰 夏利民 王春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0-364,413,共6页
目的探讨输入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诱导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性EPC,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小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 目的探讨输入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诱导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性EPC,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小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术后通过尾静脉将体外培养的EPC输入模型体内,2周后观察移植动脉内膜损伤修复情况及病理改变;术后4周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体外可诱导培养出EPC,其细胞表面既表达干细胞标记,又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并具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小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2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内膜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术后4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受体骨髓源性EPC参与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输入外源性EPC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对移植性动脉硬化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EPC) 移植性动脉硬化 内膜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