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丹 王雅咪 +2 位作者 马希佳 程振洋 程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08-1814,共7页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动物模型、移植性EC动物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自发性EC动物模型,用于Ⅰ型激素依赖型EC的相关研究,但因其随机性、成本高、肿瘤发生周期长,目前应用较少;用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产生EC动物模型,多用于研究化疗药物对EC的影响及药物防治,但在分子水平上EC的表征较差;EC患者异位异种移植(PDX)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子和组织学稳定性,且保留了肿瘤的特征和行为,能够依据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可作为新药和靶向治疗验证的临床前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与癌症发展相关的生物学机制,该模型高度模仿了EC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有益于该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靶向选择。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期望将来有更完善地对EC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能进一步促进EC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物模型 模型特征 自发性动物模型 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 雌激素诱导的动物模型 移植性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翁文采 张文俊 +5 位作者 王峰 梁文波 高宏波 李成刚 艾琦 宋吉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3-Br PA)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只移植有直肠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兔分别经导管于肠系膜后动脉灌注0.5 m...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3-溴丙酮酸(3-Br PA)对兔移植性直肠肿瘤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只移植有直肠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兔分别经导管于肠系膜后动脉灌注0.5 mmol/L、1.0 mmol/L、2.0 mmol/L浓度的3-Br PA各10 ml;对照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4 d后活体解剖取出直肠肿瘤,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坏死程度并计算坏死率,评估各浓度3-Br PA对肿瘤的作用效果。结果 60只实验兔完成直肠肿瘤移植、动脉灌注实验,镜下实验兔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坏。低剂量组Ⅰ级坏死3只,Ⅱ级坏死11只,Ⅲ级坏死1只,治疗有效率为6.7%;中剂量组Ⅱ级坏死2只,Ⅲ级坏死10只,Ⅳ级坏死3只,治疗有效率为86.6%;高剂量组Ⅲ级坏死2只,Ⅳ级坏死13只,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Ⅰ级坏死15只。中、高剂量组Ⅲ、Ⅳ级肿瘤坏死率、治疗有效率、4级肿瘤坏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r PA治疗作用明显,而正常肠组织无损伤。结论动脉灌注3-Br PA治疗兔移植性直肠肿瘤有一定疗效,高浓度剂量组肿瘤坏死率和治疗有效率最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丙酮酸 移植性动物模型 直肠肿瘤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