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理脾胃针法肠道菌群移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及T淋巴细胞稳态的影响
1
作者 卢轩 李梦梦 +3 位作者 吉学群 杨元庆 张智龙 武红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194,I0004,共7页
目的基于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和T淋巴细胞稳态探讨调理脾胃针法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为肠道菌群提取物组、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每组10只,全部大鼠采用高脂... 目的基于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和T淋巴细胞稳态探讨调理脾胃针法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为肠道菌群提取物组、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每组10只,全部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肠道菌群提取物组给予调理脾胃针法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取该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制成调理脾胃针法肠道菌群提取物溶液。菌群移植组给予调理脾胃针法肠道菌群提取物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各组大鼠取材及指标检测。造模完成后检测各组大鼠尿蛋白(urinary protein,U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E)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集各组大鼠血液,肠道和肾脏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的流式分选检测。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菌群移植组大鼠的UP、BUN、CRE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肾脏病变程度有所改善,菌群移植组大鼠肾脏组织的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表达得到改善,同时,菌群移植组大鼠血液,肠道和肾脏组织中不同种类的T淋巴细胞,包括Th1、Th2、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失调得到缓解,T淋巴细胞稳态重新得到恢复。结论调理脾胃针法肠道菌群移植通过调节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和恢复T淋巴细胞稳态来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损伤,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不同菌属的物种丰度,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肠道菌群的菌群结构组成和丰度,进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NF-κB-p65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肠道菌群移植 调理脾胃针法 T淋巴细胞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2
作者 王浩 樊永强 +3 位作者 刘丰 史志勇 张瑞 徐钧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1468,共8页
近年来,肝移植受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移植术后糖尿病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严重并发症愈发受到关注。移植术后糖尿病会增加感染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移植物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识别并干预高危人群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 近年来,肝移植受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移植术后糖尿病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严重并发症愈发受到关注。移植术后糖尿病会增加感染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移植物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识别并干预高危人群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旨在加深对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认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终末期肝病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的围手术期管理
3
作者 蔡善恒 苗芸 钟羽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39,共8页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肾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的最佳选择。然而,DN-ESRD患者存在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血糖稳态,长期高血糖使其内环境紊乱、全身器官广泛受累,增加了肾移植围手术期的风险。本文综述了D...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肾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的最佳选择。然而,DN-ESRD患者存在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血糖稳态,长期高血糖使其内环境紊乱、全身器官广泛受累,增加了肾移植围手术期的风险。本文综述了DN-ESRD患者肾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策略,探讨了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术前评估和管理、术中容量和内环境管理以及术后早期管理等内容,并阐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移植 围手术期 血流动力学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连续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糖尿病治疗:多组学与机器学习在胰岛移植中的潜力
4
作者 符振坤 牟丽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31,共6页
胰岛移植作为一种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但胰岛移植面临供者短缺、胰岛分离和移植过程中损失以及需要终身免疫抑制等挑战。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利用这些创新... 胰岛移植作为一种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但胰岛移植面临供者短缺、胰岛分离和移植过程中损失以及需要终身免疫抑制等挑战。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利用这些创新技术提高胰岛移植的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器学习在数据整合、模式识别和预测准确性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支持精准预测和个性化治疗策略。多组学与机器学习的结合有望通过优化供受者匹配和个性化免疫抑制方案,革新糖尿病管理并助力精准医学发展。因此,本文就多组学和机器学习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对糖尿病治疗的潜在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优化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糖尿病 机器学习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微生物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5
5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8 位作者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徐春 肖新华 窦京涛 郭立新 申晶 肖建中 李宁 牛玉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51,共19页
近年来有关器官移植后糖尿病(PTDM)诊治的临床证据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型降糖药和血糖监测新技术的不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PTDM的诊治进展。为详细阐述降糖药物在PTDM中的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 近年来有关器官移植后糖尿病(PTDM)诊治的临床证据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型降糖药和血糖监测新技术的不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PTDM的诊治进展。为详细阐述降糖药物在PTDM中的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主要围绕降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推荐强度、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其与免疫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PTDM患者的管理水平,改善其结局。该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PTDM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器官移植后 降糖药物 共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淑芳 牟丽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胰岛在分离、培养和移植过程中的缺氧、应激及排斥反应,都会影响胰岛移植的结局。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抗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代谢等生物特性,一直备...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胰岛在分离、培养和移植过程中的缺氧、应激及排斥反应,都会影响胰岛移植的结局。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抗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代谢等生物特性,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此外,MSC的衍生物如外泌体在调节缺氧诱导的氧化应激、促进机体血管形成和调节免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MSC的胰岛移植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就MSC在胰岛移植前后发挥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及局限性,以期为今后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外泌体 免疫耐受 血管生成 排斥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董骏峰 薛强 +2 位作者 滕飞 赵渊宇 殷浩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实体器官移植极大地延长了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会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风险增加,从而使感染、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升高。近年来,随着PTDM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临床医师对其... 实体器官移植极大地延长了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会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风险增加,从而使感染、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升高。近年来,随着PTDM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临床医师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入,与2型糖尿病相比,PTDM在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进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需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及早识别器官移植受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受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以及降低受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PTDM的诊断、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并干预PTDM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巨细胞病毒 排斥反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移植物炎性因子-1在糖尿病睾丸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李德朝 张明津 +2 位作者 蓝一笔 马春雷 付伟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炎性因子-1(AIF-1)在糖尿病(DM)睾丸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糖尿病睾丸(DMT)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睾丸4周组(DMT4W组)、糖尿病睾丸8周组(DMT8W)、糖尿病睾丸12周组(DMT12W)。正常对照组(NC组)分为正...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炎性因子-1(AIF-1)在糖尿病(DM)睾丸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糖尿病睾丸(DMT)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睾丸4周组(DMT4W组)、糖尿病睾丸8周组(DMT8W)、糖尿病睾丸12周组(DMT12W)。正常对照组(NC组)分为正常对照4周组(NC4W)、正常对照8周组(NC8W)、正常对照12周组(NC12W)。组织病理学检测各组睾丸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IF-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AIF-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与NC组相比,DMT组内睾丸内生精细胞数量,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精子数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T组睾丸内AIF-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T各组AIF-1和NF-κB p65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结论DMT组织AIF-1蛋白过表达,提示其在DMT病变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新靶点和诊断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物炎性因子-1 糖尿病睾丸 大鼠 模型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韩梅 张刚 +3 位作者 赵晋 王安静 惠月清 孙世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2-748,共7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DN的标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严格的血糖、血压控制以...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DN的标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严格的血糖、血压控制以及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这些治疗可以延缓DN进展,但不能阻止其最终进展为ESRD。近年来,肠肾轴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DN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发生改变,并通过代谢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在DN发病机制及治疗中起关键作用。本综述旨在讨论肠道菌群参与DN的关键机制及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以期为DN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肠道菌群 肠肾轴 代谢产物 益生菌 粪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睿 王殿相 +2 位作者 梁兆伟 韩冰 廉皓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者短缺、移植后排斥反应损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受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因其免...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者短缺、移植后排斥反应损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受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因其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能力而成为胰岛移植治疗的潜在工具,且MSC-Exo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性,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将MSC-Exo转化为临床实践前需克服制备、纯化、标准化及安全性验证等挑战。因此,本文就MSC-Exo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及潜在优势进行综述,以期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炎症反应 血管重建 胰岛再生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对C57BL/6J小鼠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罗倩倩 庞越胜 +2 位作者 徐逸凡 蒋靓 帕它木·莫合买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对C57BL/6J小鼠进行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患者和正常人来源的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观察FMT对小鼠糖脂代谢、粪便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 目的:对C57BL/6J小鼠进行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患者和正常人来源的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观察FMT对小鼠糖脂代谢、粪便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代谢的影响,为肠道菌群在MODY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PBS灌胃)、正常人FMT(normal individual-FMT,NF)组(正常人粪菌液干预)和MODY患者FMT(MODY patient-FMT,MF)组(MODY患者粪菌液干预),经口灌胃干预8周。使用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腹腔注射胰岛素耐受实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评估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ELISA检测血液生化指标,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GC-MS检测粪便SCFAs含量。结果:MF组小鼠出现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FMT改变了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呈现显著差异。差异菌群分析得到18个物种在三组间显著差异分布,MF组中一些短链脂肪酸生产菌减少。粪便短链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MF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FMT可能通过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来减少SCFAs产生,这与小鼠的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16S rRNA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肺移植临床研究年度盘点
12
作者 靳小汉 孙艺馨 +6 位作者 马吉尔 喻赠玮 刘亚灵 侯森林 郑翔匀 严浩吉 田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5,共7页
肺移植作为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肺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排斥反应、感染、移植后急性肾损伤、移植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供者短缺等。2024年,中国肺移植学者在临床研究领域取... 肺移植作为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肺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排斥反应、感染、移植后急性肾损伤、移植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供者短缺等。2024年,中国肺移植学者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着眼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并为肺移植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2024年度肺移植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展开系统综述,总结我国2024年度在肺移植领域临床研究取得的成果,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排斥反应 感染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体外膜肺氧合 移植后糖尿病 供者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荣鑫 赖兴强 +8 位作者 张磊 方佳丽 徐海林 刘路浩 张鹏 吴佳林 曹米布 马俊杰 陈正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建立PTDM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5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发生PTDM,分为PTDM组(78例)和非PTDM组(837例)。收集受者的主要指标,对肾移植受者发生PTD...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建立PTDM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5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发生PTDM,分为PTDM组(78例)和非PTDM组(837例)。收集受者的主要指标,对肾移植受者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PTDM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术前餐后2 h血糖、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是肾移植受者发生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PTDM预测模型为logit(P)=2.199×糖尿病家族史(有=1,无=0)+0.109×BMI+0.151×餐后2 h血糖(mmol/L)+0.508×糖化血红蛋白(%)-9.12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4种预测因子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PT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95%可信区间(CI)0.786~0.873],界值为0.0608,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700,约登指数为0.521(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BMI、术前餐后2 h血糖、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是肾移植受者发生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4种预测因子的PTD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糖尿病(ptdm)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减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胰腺定向移植治疗糖尿病1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隆敏 郑宏庭 +4 位作者 童强 严俊 段炼 杨阎峙 徐梓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4-524,53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骨髓 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华强 李东升 +2 位作者 杜玲 袁亚红 姜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点注射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变下肢,细胞数(3~7)×107/L,每点0.3~0.5ml,每点间距3cm×3cm,肌肉组织丰富的部位可分...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点注射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变下肢,细胞数(3~7)×107/L,每点0.3~0.5ml,每点间距3cm×3cm,肌肉组织丰富的部位可分层注射。移植术后第1天~3个月定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进行评价,2例患者下肢疼痛均明显缓解、皮温升高、皮肤凉感消失、间歇性跛行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CT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病变下肢均有丰富的侧支血管生成。移植后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行截肢术。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部分患者免除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脐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毅 祁翔 +4 位作者 张晓刚 刘昌 于良 刘学民 王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在临床出现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PTDM发生率为36%(2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在临床出现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PTDM发生率为36%(2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腹水量、术中激素剂量、术后葡萄糖补充量、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术后30 d内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结论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减少PTDM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危险因素 移植后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崇辉 何立敏 +6 位作者 罗芸 张莉 李新建 崔忻 刘成贵 潘长玉 薛毅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5-247,共3页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和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达3周...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和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达3周至110天;移植微囊无明显的组织学反应。证明该APA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为进一步发展生物型人工胰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糖尿病 微胶囊 AP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维 莫朝辉 +3 位作者 叶斌 胡平安 刘晟 易受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4-1140,共7页
目的:评估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所有22例病人均接受经肝动脉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移植后病人接受多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第1组14例病人使用环孢菌素、骁息和甲基强的松龙,没有接受猪C肽检测;第2组2例... 目的:评估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所有22例病人均接受经肝动脉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移植后病人接受多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第1组14例病人使用环孢菌素、骁息和甲基强的松龙,没有接受猪C肽检测;第2组2例病人只使用环孢菌素和骁息,第3组6例病人的免疫抑制方案是OKT3、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甲基强的松龙。在移植治疗前和移植后1年,病人进行了血糖、外源性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和肝功能的评估,第2组和第3组的8例病人接受了血清猪C肽检测。6例病人在移植后4~6年进行了复查。结果:第1组14例病人移植后胰岛素用量减少和HbA1c水平降低。第2组2例病人在移植后代谢指标没有变化,猪C肽检测阴性。第3组的6例病人在移植3个月以后,胰岛素用量均减少,HbA1c正常,6例病人血清均检测到有意义的猪C肽。其中2例病人接受了第2次新生猪胰岛移植,1例病人短暂脱离胰岛素治疗7 d。所有病人在移植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没有PERV感染的证据。6例病人在新生猪胰岛移植4~6年后接受检查,此6例病人均在接受移植治疗1年后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复查时6例病人均接受胰岛素治疗。其中4例病人严格限制糖的摄入,2例病人为自由饮食;这2例病人中,有1例出现2次酮症,有轻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出现1次由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酮症;其余4例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6例病人再次接受PER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异种胰岛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并发挥其功能,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猪胰岛 异种移植 糖尿病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莎莎 殷蓉 +1 位作者 张峰 李相成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2-77,共6页
近年来移植后糖尿病(PTDM)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PTDM发生率较高,多发于术后早期,其后呈下降趋势,该病发展具有可逆性。目前PTDM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PTDM的主要术前影响因素有年... 近年来移植后糖尿病(PTDM)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PTDM发生率较高,多发于术后早期,其后呈下降趋势,该病发展具有可逆性。目前PTDM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PTDM的主要术前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和基因、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移植前血糖等,术后影响因素有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等。针对高风险患者,临床应予早期干预并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及治疗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方案,使肝移植患者的血糖维持在稳定的理想状态,以有效降低PTDM的发生率,最终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糖尿病 移植 肥胖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杂种猪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铭 宁刚 +5 位作者 李涛 张卫民 舒桂明 付立 宋继昌 孙绵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目的 :建立成年杂种猪胰岛分离、纯化和包埋的方法 ,并对微囊胰岛的体外分泌功能及体内移植降糖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经胰管灌注胶原酶 ,葡聚糖间断密度梯度离心 ,分离和纯化猪胰岛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包埋猪胰... 目的 :建立成年杂种猪胰岛分离、纯化和包埋的方法 ,并对微囊胰岛的体外分泌功能及体内移植降糖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经胰管灌注胶原酶 ,葡聚糖间断密度梯度离心 ,分离和纯化猪胰岛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包埋猪胰岛。用双硫腙染色鉴别胰岛 ,用荧光染色计数胰岛存活率。对微囊胰岛进行体外培养 ,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微囊胰岛考察其功能 ,并进行大鼠糖尿病模型移植。结果 :每个猪胰腺可得到的胰岛数量平均为 98,5 5 0± 13,80 4个 ,纯化后胰岛纯度达 80 %以上 ,平均胰岛回收率 43.9%。体外试验显示微囊胰岛对葡萄糖刺激发生应答 ,分泌胰岛素。微囊胰岛在 16天的培养期间可持续分泌胰岛素 ,囊内胰岛细胞生长良好 ,微囊无溶解和破碎。培养 2天的微囊胰岛对高糖刺激有明显反应 ,其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低糖的 1.49倍 (静态 )和 2 .45倍 (灌流 ) ,P <0 .0 5。糖尿病大鼠体内移植微囊杂种猪胰岛 5 ,0 0 0~ 6 ,0 0 0 ,可明显降低动物模型血糖 ,并持续 7~ 11d。结论 :APA微囊膜及微囊化杂种猪胰岛在体外功能良好。短期培养及体内移植降糖功能确切 ,将此法制备的微囊胰岛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猪 糖尿病 胰岛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