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美与美感的现象学生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都爱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1,共6页
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精神出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同构机制:审美态度开启了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向;通过"心理距离"的加括号和悬隔作用,使得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识得以净化和澄明;直觉意识的观照... 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精神出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同构机制:审美态度开启了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向;通过"心理距离"的加括号和悬隔作用,使得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识得以净化和澄明;直觉意识的观照中,形象的直觉和直觉的形象趋为浑然的同构之境;在"内模仿"的自动应感活动中,对象形象地被显现于一切感知觉意识中;在移情的情感感应模式中,物我互化,主客同一,在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向混成之中,美与美感最终被显露为一种具有情感深度和形上境界的生成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象学 审美态度 心理距离 审美直觉 移情与内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