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去-恢复技术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
1
作者 范瑾煜 董斌 王许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海洋垂线偏差是惯性导航重力补偿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高精度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是关键要件。联合海洋垂线偏差的空域分布特征和频域表征属性,基于移去-恢复技术对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以常用的反距离加权算法和Kriging... 海洋垂线偏差是惯性导航重力补偿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高精度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是关键要件。联合海洋垂线偏差的空域分布特征和频域表征属性,基于移去-恢复技术对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以常用的反距离加权算法和Kriging算法为例,利用船载重力信息计算的垂线偏差数据和全球重力场模型EIGEN-6C4设计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顾及频谱特性后,反距离加权算法精度能提高70%,Kriging算法精度能提高20%,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可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垂线偏差模型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垂线偏差 移去-恢复技术 插值算法 反距离加权算法 Krig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峰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与珠峰顶正高的确定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春喜 宁津生 +3 位作者 陈俊勇 王斌 陆洋 孙凤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本文使用珠峰及其周边地区的重力数据与SRTM3、1∶50000DEM、GTOPO30地形数据,以该地区的44个GPS水准点为控制,选择国内外的EGM96、WDM94、IGG05B、DQM2000D和CG03C作为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首次完成了珠峰地区分辨率为2.5... 本文使用珠峰及其周边地区的重力数据与SRTM3、1∶50000DEM、GTOPO30地形数据,以该地区的44个GPS水准点为控制,选择国内外的EGM96、WDM94、IGG05B、DQM2000D和CG03C作为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首次完成了珠峰地区分辨率为2.5′×2.5′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其精度达到±9cm,并据此推算了珠峰顶高程异常值.再利用登山线路上的新测重力点与珠峰地形数据,依据严格的重力归算理论及移去-恢复技术,完成了珠峰顶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差值计算,即珠峰正常高与正高的换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地球重力场模型 均衡模型 似大地水准面 GPS水准 移去-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类型海洋重力数据算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郝燕玲 成怡 +1 位作者 刘繁明 夏琳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4897-4900,共4页
基于地球物理信息的无源导航系统是未来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的新方向。重力辅助导航是结合存储的重力图及实测的重力数据的一种定位手段。它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满足导航需要的重力图。海洋重力测量的方式包括卫星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 基于地球物理信息的无源导航系统是未来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的新方向。重力辅助导航是结合存储的重力图及实测的重力数据的一种定位手段。它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满足导航需要的重力图。海洋重力测量的方式包括卫星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海面重力测量,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有效的融合多类型的海洋重力信息对构建高精度的海洋重力图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去-恢复技术的融合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评价,验证算法的效力,是构建高精度海洋重力图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海洋重力数据 重力辅助导航 融合方法 移去-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春华 黄丁发 +1 位作者 罗志才 邓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利用10 314个重力点数据、211个高精度GPS水准点数据、30″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及地球重力场模型WDM94,基于移去-恢复技术确定了成都市1′×1′格网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以20个高精度GPS水准点对该成果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所... 利用10 314个重力点数据、211个高精度GPS水准点数据、30″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及地球重力场模型WDM94,基于移去-恢复技术确定了成都市1′×1′格网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以20个高精度GPS水准点对该成果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为±0.009 m。利用成都市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探测和分析了两个传统高程控制网中可能存在的系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似大地水准面 移去-恢复技术 重力 GPS水准 系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成怡 郝燕玲 刘繁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90-2194,共5页
结合TIK正则化算法和移去-恢复技术对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进行向下延拓的仿真实验。TIK正则化算法能有效的抑制高频噪声和解决向下延拓不稳定的问题。在向下延拓过程中,测量高度、地形引力等因素对延拓结果有影响。利用移去-恢复技术能有... 结合TIK正则化算法和移去-恢复技术对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进行向下延拓的仿真实验。TIK正则化算法能有效的抑制高频噪声和解决向下延拓不稳定的问题。在向下延拓过程中,测量高度、地形引力等因素对延拓结果有影响。利用移去-恢复技术能有效缓解测量高度及地形对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的影响。仿真实验将不同高度的重力异常向下延拓,研究高度和地形对向下延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测量高度应该尽可能的低,而且在进行向下延拓前需利用移去-恢复技术对其进行地形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测量 向下延拓技术 正则化方法 移去-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建立南海浅海海域高精度潮汐模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雷宁 付延光 +4 位作者 杨龙 周兴华 阳凡林 王朝阳 孙维康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0-376,共7页
针对应用高度计数据建立的海潮模型在浅海海域精度较低的现状,提出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联合利用19a T/P、Jason-1卫星原始轨道、变轨轨道高度计数据建立南海浅海海域高精度潮汐模型的方法。处理卫星高度计数据时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按纬... 针对应用高度计数据建立的海潮模型在浅海海域精度较低的现状,提出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联合利用19a T/P、Jason-1卫星原始轨道、变轨轨道高度计数据建立南海浅海海域高精度潮汐模型的方法。处理卫星高度计数据时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按纬差0.1°间隔采用沿迹分析提取南海海域原始轨道2 184个正常点和变轨轨道1 626个正常点;分别对原始轨道、变轨轨道正常点进行调和分析以及响应分析,得到潮汐主要分潮调和常数;进一步建立网格潮汐模型,讨论了不同分辨率潮汐模型的精度差异。基于验潮站数据集结果运用移去-恢复技术对所建潮汐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后潮汐模型4个最主要分潮O_1,K_1,M_2和S_2的RMS分别提高至7.76,9.40,13.86和8.51cm,RSS达到20.32cm,表明移去-恢复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潮汐模型在浅海海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潮汐模型 调和分析 响应分析 移去-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密确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沾吉 罗志才 程学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2,共3页
介绍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精密确定的方法,并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5 213个高精度实测重力值、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和WDM94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深圳市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计算结果表明... 介绍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精密确定的方法,并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5 213个高精度实测重力值、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和WDM94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深圳市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度分别为±1.560 mGal和±4.442 mGal。1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成果已应用于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重力异常 移去-恢复技术 加权平均法 地球重力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