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焦旸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中5G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本文分别探讨5G技术对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的影响,分析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价值体现,并从抗干扰措施的应用、研究技术投入、整合传媒资源、开发新的媒体... 【目的】探讨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中5G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本文分别探讨5G技术对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的影响,分析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价值体现,并从抗干扰措施的应用、研究技术投入、整合传媒资源、开发新的媒体产品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探究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路径。【结果 /结论】经过分析发现,通过采取提高抗干扰措施的应用、加大更多研究技术投入、整合传媒资源和及时更新5G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基于5G技术的媒体产品和服务、建设专业的5G技术人才队伍等措施,有助于5G技术优化与升级,推动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领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通信的广播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2
作者 孙涛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5期10-12,6,共4页
由于主客观人为外在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播出差错造成停播事故,许多无线发射电台监控系统中信号监测控制、天馈连线同轴倒换等功能各自为政,导致技术人员操作费时费力。某些站台监控系统终端未实现互为备份,现有台站可部分自动化播出,但无... 由于主客观人为外在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播出差错造成停播事故,许多无线发射电台监控系统中信号监测控制、天馈连线同轴倒换等功能各自为政,导致技术人员操作费时费力。某些站台监控系统终端未实现互为备份,现有台站可部分自动化播出,但无法通过信源状态监测切换实现安全可靠自动化播控功能。因此,广播电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竞选式异地主备监控终端以解决现有问题,提高信源的稳定可靠性,加强安全播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 监控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网络共享看移动通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海煜 旷婧华 +2 位作者 刘潇蔓 曹景阳 张永丽 《信息通信技术》 2023年第2期37-45,共9页
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性能提升已使其具备承载千行百业的能力,同时运营商5G网络具有规模效应、成本低等优势,因此5G赋能行业已处于规模复制应用阶段。为实现5G与广播电视业务的融合,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已联合产业完成了技... 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性能提升已使其具备承载千行百业的能力,同时运营商5G网络具有规模效应、成本低等优势,因此5G赋能行业已处于规模复制应用阶段。为实现5G与广播电视业务的融合,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已联合产业完成了技术融合、频谱共享、网络共建,打造了一张具备广播电视业务能力的5G网络,可作为广播行业与通信行业深度融合、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本文介绍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面向建设移动通信融合广播电视系统的过程中,在通信广播技术共融、频谱共享和网络共建方面的创新技术和规模应用成果,为移动通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融合广播电视系统 5G广播多播技术 无源互调干扰 低成本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智能技术的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天矫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的状况,阐述了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设计原则,探讨了基于融合智能技术的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的设计,分析了基于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实现路径,旨在优化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将各... 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的状况,阐述了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设计原则,探讨了基于融合智能技术的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的设计,分析了基于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实现路径,旨在优化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将各类智能技术有效融合在一起,以促进广播电视广告监管模式的创新,加强对播出内容的监管,从而为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推动广播电视广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智能技术 广播电视 广告监管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数字传输系统第三讲 多工利用之二:音频业务──移动通信系统
5
作者 李智勇 郭晓峰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0-75,共6页
广播电视数字传输系统第三讲 多工利用之二:音频业务──移动通信系统李智勇,郭晓峰(河北省广播电视厅)移动通信自1921年以2MHZ频段应用于美国警车通信开始到现在,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直到7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和美国... 广播电视数字传输系统第三讲 多工利用之二:音频业务──移动通信系统李智勇,郭晓峰(河北省广播电视厅)移动通信自1921年以2MHZ频段应用于美国警车通信开始到现在,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直到7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和美国开发出的移动通信与交换技术相结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数字传输系统 移动通信 音频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的移动通信网络及其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金晓辉 《有线电视技术》 2019年第8期52-54,共3页
5G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高速、宽带的空中接口技术,而是一种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网络。因此,5G网络的本质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的融合网络,并借助于技术的演进和创新,来充分满足未来数据量大且连接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 5G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高速、宽带的空中接口技术,而是一种面向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智能网络。因此,5G网络的本质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的融合网络,并借助于技术的演进和创新,来充分满足未来数据量大且连接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5G移动通信技术在现代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移动通信 5G 融合 传播 智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运维系统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8期31-33,共3页
媒介融合扩大了广电企业的业务单位,也增设了多个应用场景。为了确保广电安全生产与播出,应当建立完整的智能运维系统,实现智能运维和智能监控,加强广电系统的安全运维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视听服务。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运维系统的建... 媒介融合扩大了广电企业的业务单位,也增设了多个应用场景。为了确保广电安全生产与播出,应当建立完整的智能运维系统,实现智能运维和智能监控,加强广电系统的安全运维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视听服务。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问题,首先介绍了系统建设内容,分析了系统构建问题,从而提出了系统建设要点,讨论了智能运维系统在广电工程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维系统 广播电视工程 媒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多制式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骞 郑淑清 +1 位作者 郭远水 吴含雪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适应“四网融合”发展趋势,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之间存在互联互通需求。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对比GSM-R、LTE、5G-R等移动通信技术制式的频率和技术特点,提出城市... 为适应“四网融合”发展趋势,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之间存在互联互通需求。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对比GSM-R、LTE、5G-R等移动通信技术制式的频率和技术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互联互通方案。采用LTE网络承载关键业务通信服务(MCX)系统,分别从列车控制业务和调度通信业务两方面,设计采用MCX的LTE与GSM-R、5G-R网络互联互通方案,并给出LTE跨核心网漫游切换以及采用MCX的LTE跨核心网漫游切换测试方案,以提高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及服务水平,促进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互联互通 长期演进技术(LTE) 关键业务通信服务(MC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与计算融合 被引量:29
9
作者 周一青 李国杰 《电信科学》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旨在从不同层面梳理、总结通信与计算融合,明确其未来发展的重点。首先介绍了早期的通信与计算融合。作为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通信与计算是天然融合的。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单个设备和单个技术层面而言,通信与计算已有较好的融合... 旨在从不同层面梳理、总结通信与计算融合,明确其未来发展的重点。首先介绍了早期的通信与计算融合。作为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通信与计算是天然融合的。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单个设备和单个技术层面而言,通信与计算已有较好的融合,但要突破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瓶颈,更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开展通信与计算融合的研究与应用。已有研究初步表明,从系统层面融合通信与计算,有望降低对移动通信容量的需求,提升系统支撑业务的能力。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可从定义系统服务能力(基础理论),构建可扩展、可重塑、透明化、模块化的系统架构以及研究业务感知的跨层信息交流机制等多方面,深入探讨通信与计算融合,推动移动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通信与计算融合 系统思维 信息交流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5G移动与广播电视融合网络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海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12期18-18,20,共2页
本文探讨了5G移动通信技术内涵概述,分析了5G移动与广播电视融合网络构架,研究了5G移动与广播电视融合网络构建策略。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技术 广播电视 融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激励性融合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云艳 《电视技术》 2021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在智慧广电和媒体融合的发展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发射台面临着业务转型。转型给广播电视一线技术人员带来了业务能力方面的新要求,需要一线员工通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基于此,介绍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激励性融合培训系统建设的设计思路和... 在智慧广电和媒体融合的发展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发射台面临着业务转型。转型给广播电视一线技术人员带来了业务能力方面的新要求,需要一线员工通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基于此,介绍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激励性融合培训系统建设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从而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培训积极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激励性融合培训 培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采编系统改革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卓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第8期84-85,共2页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采编记者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媒体融合的概念、发展趋势及特点,指出了如何利用媒体融合进行广播电视采编系统改革创新,包括积极使用新媒体,促进融合;向全媒新闻角度转变;要自主制作产品;强化...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采编记者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媒体融合的概念、发展趋势及特点,指出了如何利用媒体融合进行广播电视采编系统改革创新,包括积极使用新媒体,促进融合;向全媒新闻角度转变;要自主制作产品;强化编辑记者的用户意识;创新编辑记者人才培养模式;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多元化信息;提高自身整合和选题策划能力;加强各方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广播电视 采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13
作者 黄健文 陈婧 《中国新通信》 2010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TD-SCDMA接入网提供广域无线覆盖,支持高移动性,提供话音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WiMAX接入网提供热点区域覆盖,支持游牧移动性,提供高带宽...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TD-SCDMA接入网提供广域无线覆盖,支持高移动性,提供话音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WiMAX接入网提供热点区域覆盖,支持游牧移动性,提供高带宽流媒体数据服务,两种接入技术在网络层实现汇聚,通过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技术,共享核心网络和业务系统,实现两种接入网的统一的无线资源管理以及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计费,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系统下的两种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和切换。该种新型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业务的使用要求,也能够有力支持TD-SCDMA大规模独立组网,增强TD-SCDMA的竞争力;同时,也为TD-SCDMA系统的演进和跨越式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融合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与计算融合
14
作者 刘大高 《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5期19-19,共1页
在未来,我们希望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与计算结合起来,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到深度融合,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明确后才能更好的发展。计算与通信对于信息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他们融合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我们要... 在未来,我们希望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与计算结合起来,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到深度融合,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明确后才能更好的发展。计算与通信对于信息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他们融合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打破之前的观点与思想,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与计算在未来能够真正融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通信技术 计算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广播电视技术支撑系统——方正电子新产品在京发布
15
《中国传媒科技》 2010年第3期69-69,共1页
3月23日下午,CCBN开幕首日,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称"方正电子")在京高调发布"方正"天骄"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及"方正"慧眼"视音频内容监管平台"。在受众媒体选择多样化、传播内容个性化、传播方式互动化的媒体技... 3月23日下午,CCBN开幕首日,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称"方正电子")在京高调发布"方正"天骄"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及"方正"慧眼"视音频内容监管平台"。在受众媒体选择多样化、传播内容个性化、传播方式互动化的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支撑系统 广播电视 融合趋势 产品 CCBN 内容监管 媒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正霞 《电视技术》 2024年第7期211-214,共4页
广播电视监测工作能够有效把控广播电视播出进程,科学维护广播电视播出环境,精准提升电视节目产出质量。基于此,分析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存在的监测对象繁多、监测系统孤立、监测资源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完成对不同监测对象... 广播电视监测工作能够有效把控广播电视播出进程,科学维护广播电视播出环境,精准提升电视节目产出质量。基于此,分析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存在的监测对象繁多、监测系统孤立、监测资源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完成对不同监测对象的数据采集、独立监测系统的信息融合、多类监测资源的优化调度等工作,并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和解析模型提升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数据采集 信息融合 广播电视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化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机遇、挑战及IP系统的实践 被引量:7
17
作者 方辉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第8期39-42,共4页
由于三网融合,传统媒体,互联网视频制作、传输、分发,产业链相互渗透,带来视频业务蓬勃发展,从制作、传输、分发几个方面增加网络传输的要求,带宽要求越来越高,传输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 由于三网融合,传统媒体,互联网视频制作、传输、分发,产业链相互渗透,带来视频业务蓬勃发展,从制作、传输、分发几个方面增加网络传输的要求,带宽要求越来越高,传输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1 I P化在广电行业中所具备的优势(1)具备当下可利用带宽条件。目前,10G带宽的传输设备及方案已经很成熟,而25G、40G甚至100G超高带宽的传输技术也将日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行业 IP化 P系统 网络传输 视频制作 个性化服务 高带宽 三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运营支撑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凯旋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22期3-5,共3页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终端组成。文章阐述如何应用目前在IT业界流行的微服务架构,在地面段构建一套整合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等网络运维管理,融合各种业务支撑功能的、一体化可扩展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运营支撑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终端组成。文章阐述如何应用目前在IT业界流行的微服务架构,在地面段构建一套整合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等网络运维管理,融合各种业务支撑功能的、一体化可扩展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运营支撑系统。文章认为,得益于微服务本身可以使用轻量级的虚拟化容器技术在云服务平台快速构建部署,新一代的运营支撑系统能够顺应地面电信"云网融合"的潮流,充分发挥IT领域云计算技术在弹性扩展、动态监控、高可用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微服务架构 运营支撑系统 云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广播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田宇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首先分析5G通信广播融合系统的应用优势;其次指出该系统在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包括空口技术、切片式子带滤波器增强方案、网络架构优化以及创建“网络+业务”共享模式等;最后对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5G通信广播融合系统... 首先分析5G通信广播融合系统的应用优势;其次指出该系统在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包括空口技术、切片式子带滤波器增强方案、网络架构优化以及创建“网络+业务”共享模式等;最后对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5G通信广播融合系统通过关键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可视化直播、噪声干扰以及信号稳定等方面发挥重大价值,为广电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广播电视 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4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OFDM-CDMA
20
作者 谢越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34期27-28,共2页
文章简述了4G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两类核心技术CDMA多址通信和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并对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种基于OFDM的多载波CDMA系统方案,即MC-CDMA、MC-DS-CDMA和MT-CDMA,研究三种方案的基本... 文章简述了4G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两类核心技术CDMA多址通信和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并对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种基于OFDM的多载波CDMA系统方案,即MC-CDMA、MC-DS-CDMA和MT-CDMA,研究三种方案的基本原理并对各自优缺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效应 码间串扰 信道间干扰 OFDM-CDMA融合方案 4G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