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耦控制理论的火炮俯仰电液伺服系统技术研究
1
作者 沈凯 韩崇伟 +3 位作者 曾喆昭 李长红 张子雒 耿晓虎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 针对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外部扰动以及内部参数摄动等问题,以角度跟踪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火炮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在外环设计虚拟控制量,将三阶非线性不确定扰动系统映射为外环二阶线性扰动系统和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据此,分别对外环二阶、内环一阶线性扰动系统设计基于自适应速度因子的自耦PD、自耦PI控制器,在复频域分析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结果表明,相较于PID和ADRC,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性好、抗扰动强、控制简单等特点,在火炮电液伺服系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电液伺服系统 自耦PID 鲁棒控制 虚拟控制器 速度因子 总和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
2
作者 李有为 侯远龙 +2 位作者 季强 刘璐 闫智聪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共5页
针对车载武器行进间射击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在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融合模糊控制,采用模... 针对车载武器行进间射击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在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融合模糊控制,采用模糊规则对控制器中的切换增益进行实时调节,利用切换增益消除系统受到的扰动,削弱系统抖振;利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的时变项进行自适应估计,以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对扰动不敏感,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位置精度、削弱抖振,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RBF神经网络 抖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2)/H_(∞)复合控制的CMG框架伺服系统参数摄动抑制方法
3
作者 曹盛福 余远金 +1 位作者 赵雷 史阳阳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CMG)框架伺服系统常受到外部扰动力矩和内部参数摄动等多源扰动影响,导致其控制性能降低,本文重点针对参数摄动对框架伺服系统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H_(2)/H_(∞)复合控制的CMG框架伺服系统扰动... 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CMG)框架伺服系统常受到外部扰动力矩和内部参数摄动等多源扰动影响,导致其控制性能降低,本文重点针对参数摄动对框架伺服系统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H_(2)/H_(∞)复合控制的CMG框架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方法.在常规H_(∞)鲁棒控制方法中引入电机参数摄动量,在保证对外部力矩扰动具有鲁棒性的基础上,提升对内部参数摄动影响的抑制能力;结合H_(2)控制策略,提出基于状态反馈H_(2)/H_(∞)复合控制方法,在保证稳态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所提出的复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多源扰动导致的速度波动,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G框架伺服系统 H_(2)/H_(∞)复合控制 参数摄动 多源扰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交叉耦合控制的二维雷达伺服系统误差优化
4
作者 张磊 杨建军 王海鹏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2期39-40,共2页
研究针对二维雷达伺服系统中存在的轴间耦合干扰、非线性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交叉耦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将模糊控制与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设计了基于Mamdani推理机制的模糊控制器和轴间耦合补偿器。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际样... 研究针对二维雷达伺服系统中存在的轴间耦合干扰、非线性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交叉耦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将模糊控制与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设计了基于Mamdani推理机制的模糊控制器和轴间耦合补偿器。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际样机测试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在动态响应、跟踪精度和抗干扰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交叉 耦合控制 二维雷达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循环网络的伺服系统在线异常检测
5
作者 陈晓 王赞 路辉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在线异常检测是确保火箭伺服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未考虑模型部署和应用时存在的概念漂移问题,进而影响检测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循环网络的伺服系统在线异常检测算法。首先,为建立系统输入输出关... 在线异常检测是确保火箭伺服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未考虑模型部署和应用时存在的概念漂移问题,进而影响检测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循环网络的伺服系统在线异常检测算法。首先,为建立系统输入输出关系模型,提出深层循环神经网络,该网络通过引入多层记忆单元和跳跃连接,来提升其对数据多尺度时空依赖关系的拟合能力;其次,为缓解概念漂移问题,引入在线学习使模型具有持续学习能力,但也带来了灾难性遗忘问题;最后,为缓解灾难性遗忘问题,提出生成式网络,以生成包含历史数据、整体数据分布信息的回顾数据,使模型学习新数据分布的同时,避免遗忘历史数据。结果表明:基于火箭伺服系统所采集的真实运行数据,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证明了提出的算法能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并取得较好的异常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异常检测 多变量时间序列 流数据 概念漂移 灾难性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6
作者 李颖 李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接收的干扰模型和5G-R基站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地面移动终端接收的干扰模型,仿真分析了铁路5G-R对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从而给出兼容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R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电磁兼容 邻带干扰 阻塞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支撑伺服系统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7
作者 管大军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9期112-114,共3页
为分析混凝土支撑伺服系统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变形控制效果。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某医院深基坑工程项目为例,通过介绍混凝土支撑伺服系统在深基坑围护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原理及施工技术,提出了通过深基坑支... 为分析混凝土支撑伺服系统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变形控制效果。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某医院深基坑工程项目为例,通过介绍混凝土支撑伺服系统在深基坑围护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原理及施工技术,提出了通过深基坑支撑轴力自动补偿,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的解决方案,得到了混凝土支撑伺服系统通过对深基坑支撑轴力的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适时的自动补偿,精确调整支撑轴力,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对基坑开挖变形的有效控制,在提升深基坑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混凝土支撑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袁敬培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西二环快速路作为张家港市西部片区南北向快速通道,为高质量、安全的完成,减少深基坑作业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为目的。本项目涉铁段基坑施工方式为围护结构,项目深基坑施工位置复杂,为保障施工区域安全,采用钢支撑轴力应力伺服系统,减少... 西二环快速路作为张家港市西部片区南北向快速通道,为高质量、安全的完成,减少深基坑作业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为目的。本项目涉铁段基坑施工方式为围护结构,项目深基坑施工位置复杂,为保障施工区域安全,采用钢支撑轴力应力伺服系统,减少钢支撑应力损失。监测邻建筑物的最大变形点,运用伺服系统将基坑变形限制在30mm以内、沉降量限制在5mm以内。结果表明:本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本身系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坑变形,确保了深基坑开挖安全和相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钢支撑应力伺服系统 变形控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NUC数控机床全闭环伺服系统振动根源剖析与高效解决方案研究
9
作者 曾鹏 《时代汽车》 2025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研究针对FANUC数控机床全闭环伺服系统振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FANUC全闭环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设备,全闭环在提高机床精度的同时振动问题严重影响设备性能和加工精度。目前对该系统振动问题的研究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本文结合... 研究针对FANUC数控机床全闭环伺服系统振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FANUC全闭环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设备,全闭环在提高机床精度的同时振动问题严重影响设备性能和加工精度。目前对该系统振动问题的研究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找出导致系统振动的机械结构、电气和控制参数等多方面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机械结构调整、电气故障排除和控制参数优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检查轴承状态并及时更换、对联轴器进行校准、稳定反馈电压、排查缺相故障以及合理调整速度环参数和正确设置位置环参数等措施。通过这些系统性的解决方法,为提高设备性能和加工精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UC全闭环伺服系统 振动 解决方案 机械调整 电气故障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伺服系统在软土地区深大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许花 《建筑施工》 2025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在软土地区城市中心敏感环境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中,基坑变形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的关键。传统混凝土支撑易受侧向水土压力、混凝土徐变效应及温度收缩等影响导致显著变形;钢支撑伺服系统对于深大或不规则布局的基坑,也容... 在软土地区城市中心敏感环境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中,基坑变形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的关键。传统混凝土支撑易受侧向水土压力、混凝土徐变效应及温度收缩等影响导致显著变形;钢支撑伺服系统对于深大或不规则布局的基坑,也容易造成较大变形。因此,以上海市虹口区114、115号地块旧区改造及新建综合开发项目为背景,深入探讨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伺服系统的应用技术,验证该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经实践,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伺服系统初始选用小加载量分级、多次加载,稳定后,根据基坑变形值及时动态调整的轴力加载方案,取得显著成效,弥补了钢支撑伺服系统的局限性。各项监测数据均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对基坑及周边敏感保护对象变形控制均达到预期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深大基坑 钢筋混凝土支撑 预应力伺服系统 基坑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伺服驱动器设计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强 李正丽 葛俊佐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满足某型号移动通信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设计一种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低压伺服驱动器。分别介绍车载移动通信系统伺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并将其成功应用在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该低压伺服驱动器具... 为满足某型号移动通信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设计一种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低压伺服驱动器。分别介绍车载移动通信系统伺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并将其成功应用在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该低压伺服驱动器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可靠的稳定性和很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无刷电机 移动通信系统伺服系统 低压伺服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电液伺服系统的时变输出约束自适应滤波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昌忠 何广 +2 位作者 李智靖 周兰 熊培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9-1828,共10页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位置跟踪控制中存在的输出约束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切型时变障碍Lyapunov函数的输出约束自适应滤波控制方法。构造具有时变约束边界的正切型时变障碍Lyapunov函数,通过时变边界函数的参数设置,使系统输出具...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位置跟踪控制中存在的输出约束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切型时变障碍Lyapunov函数的输出约束自适应滤波控制方法。构造具有时变约束边界的正切型时变障碍Lyapunov函数,通过时变边界函数的参数设置,使系统输出具有较好的瞬态和稳态性能;设计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及权重自适应学习律,在线逼近由模型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组成的复合干扰,并将逼近值用于反馈控制;采用二阶指令滤波反步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律和误差补偿机制,避免反步设计中“计算爆炸”的问题,同时消除滤波误差,提高系统位置跟踪精度;依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闭环系统中所有误差信号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稳态误差在所提方法下约为3.48×10^(-8)m,相比于其他控制方法,跟踪误差始终约束在时变的约束边界内,跟踪精度和控制性能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时变障碍Lyapunov函数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指令滤波 误差补偿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多制式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骞 郑淑清 +1 位作者 郭远水 吴含雪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适应“四网融合”发展趋势,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之间存在互联互通需求。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对比GSM-R、LTE、5G-R等移动通信技术制式的频率和技术特点,提出城市... 为适应“四网融合”发展趋势,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之间存在互联互通需求。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对比GSM-R、LTE、5G-R等移动通信技术制式的频率和技术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互联互通方案。采用LTE网络承载关键业务通信服务(MCX)系统,分别从列车控制业务和调度通信业务两方面,设计采用MCX的LTE与GSM-R、5G-R网络互联互通方案,并给出LTE跨核心网漫游切换以及采用MCX的LTE跨核心网漫游切换测试方案,以提高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及服务水平,促进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互联互通 长期演进技术(LTE) 关键业务通信服务(MC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通信的广播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4
作者 孙涛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5期10-12,6,共4页
由于主客观人为外在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播出差错造成停播事故,许多无线发射电台监控系统中信号监测控制、天馈连线同轴倒换等功能各自为政,导致技术人员操作费时费力。某些站台监控系统终端未实现互为备份,现有台站可部分自动化播出,但无... 由于主客观人为外在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播出差错造成停播事故,许多无线发射电台监控系统中信号监测控制、天馈连线同轴倒换等功能各自为政,导致技术人员操作费时费力。某些站台监控系统终端未实现互为备份,现有台站可部分自动化播出,但无法通过信源状态监测切换实现安全可靠自动化播控功能。因此,广播电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竞选式异地主备监控终端以解决现有问题,提高信源的稳定可靠性,加强安全播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 监控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郭亚昀 姜丽敏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我国铁路运输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铁路通信系统的稳定可靠对于保障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但传统铁路通信系统存在容量小、扩展性差等问题,难以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需求。为实现铁路通信的智能化和高可用性,移动通信技术为铁路通信系... 我国铁路运输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铁路通信系统的稳定可靠对于保障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但传统铁路通信系统存在容量小、扩展性差等问题,难以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需求。为实现铁路通信的智能化和高可用性,移动通信技术为铁路通信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移动通信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铁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GSM-R)、正交频分复用、卫星通信、无线调度以及集群通信等关键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铁路通信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 铁路通信系统 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铁路局发布行业标准《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规范》
16
作者 董素格 车振英(翻译)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国家铁路局发布新制定规范《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规范》 TB 10522—2024 (以下简称“规范”),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LTE移动通信技术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得到应用,取得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制定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国家铁路局发布新制定规范《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规范》 TB 10522—2024 (以下简称“规范”),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LTE移动通信技术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得到应用,取得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制定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规范奠定了基础。规范在总结近年来我国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城市轨道交通等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规定,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规范编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突出LT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系统性、安全性、成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首次统一铁路LTE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 科研成果 成熟性 行业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 问题导向 城际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移动通信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和前景
17
作者 张汀塽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1期173-175,共3页
为全面提升移动通信系统的效能和用户体验,文章对网络优化中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规划与优化、资源管理与负载均衡、故障诊断与自动修复以及用户体验优化等,探讨AI在提高... 为全面提升移动通信系统的效能和用户体验,文章对网络优化中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规划与优化、资源管理与负载均衡、故障诊断与自动修复以及用户体验优化等,探讨AI在提高网络效率和减少运维成本中的作用。未来,AI预计将在自动化运维、智能化网络切片、增强的边缘计算以及深度集成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优化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装备天线伺服系统算法研究
18
作者 乔轶 宋志涛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论文根据某装备伺服系统实际应用情况,考虑其实时跟踪目标特点,采用了快速最优算法+模糊PID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有效确保了天线的实时稳定运转。通过实验测试,采用快速最优算法+模糊PID算法的控制策略,天线稳定运行,全系统具有良好的... 论文根据某装备伺服系统实际应用情况,考虑其实时跟踪目标特点,采用了快速最优算法+模糊PID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有效确保了天线的实时稳定运转。通过实验测试,采用快速最优算法+模糊PID算法的控制策略,天线稳定运行,全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天线转台 伺服系统 控制系统 模糊PID 快速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时滞的舵机伺服系统自适应指令滤波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峻秀 胡健 +3 位作者 姚建勇 黄玲 谭天乐 刘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61,共13页
针对舵机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复杂非线性以及信号输入时滞、使系统的精度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时滞的自适应指令滤波输出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将系统中存在的输入时滞考虑为控制器信号输入时滞,给出... 针对舵机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复杂非线性以及信号输入时滞、使系统的精度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时滞的自适应指令滤波输出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将系统中存在的输入时滞考虑为控制器信号输入时滞,给出舵机伺服系统状态方程,选用梯度下降法设计时滞估计律对未知时滞进行估计;其次,将系统中存在的复杂非线性统一为扰动,选用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加以估计,将观测的系统状态值用于设计控制量实现输出反馈控制;然后,选用指令滤波将高阶求导过程转化为求积分,实现信号滤波以抑制微分噪声;最后,基于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稳定性定理证明控制器实现系统有界稳定。仿真及实验表明,所提的控制方法与传统反步控制方法、自抗扰控制和比例微分积分(PID)控制方法相比,响应时间分别提升了92%、88%和51%,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90%、84%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伺服系统 输入时滞 输出反馈 指令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字控制伺服系统离线参数自寻优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弘枨 刘山 +2 位作者 许文波 张博 李沛文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6,106,共5页
由于伺服阀小信号流量特性存在一定散布,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参数需要进行匹配调试,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离线自寻优方法,目标特性由控制系统任务书和人工调试结果确定,参数寻优范围根据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结... 由于伺服阀小信号流量特性存在一定散布,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参数需要进行匹配调试,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离线自寻优方法,目标特性由控制系统任务书和人工调试结果确定,参数寻优范围根据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和批产工艺数据包络确定,寻优计算时间约为100~240 s。与人工调试相比,可以大幅提高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批产调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寻优方法 电液伺服系统 控制参数整定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