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8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I-RM视角下的移动通信网络AI技术应用综述
1
作者 章坚武 张天恒 +3 位作者 章谦骅 郭春生 傅剑峰 詹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共28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学习及自我修正能力,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复杂性对网络构建、管理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通过分层结构实现网络功能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为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并指导多协议、多设备的互联互通。首先从OSI-RM的视角,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各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AI在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复杂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指出部分AI技术具备跨层应用的潜力,突破了单一层次的限制,为AI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UAV群分布式光移动通信
2
作者 王海卜 张在琛 +1 位作者 葛荧萌 曾涵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随着无人机(UAV)系统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对更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增长,UAV光移动通信(UAV-OMC)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技术方向。然而,传统的UAV-OMC难以支持多UAV之间的通信。该文基于光学智能反射表面(OIRS)技术,提出一个适用于UAV群的分布... 随着无人机(UAV)系统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对更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增长,UAV光移动通信(UAV-OMC)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技术方向。然而,传统的UAV-OMC难以支持多UAV之间的通信。该文基于光学智能反射表面(OIRS)技术,提出一个适用于UAV群的分布式OMC系统。通过在特定的UAV上设置OIRS,利用OIRS将光信号从单个UAV节点扩散到多个UAV节点。这一系统在保留UAV-OMC系统的高能效和高速度的同时,能够支持分布式UAV群的通信。对所提出的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考虑了一系列现实因素,如OIRS的光束控制、UAV之间的相对运动和UAV的抖动等,这些因素都符合实际系统的特点。此外,该文还推导出了系统的误比特率(BER)和渐进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基于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讨论了各个参数和系统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光学智能反射表面 无人机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接入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许岩 牛群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6-70,共5页
针对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能源供应不稳定、网络运行异常的问题,提出新能源接入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方法,其中基于能源协作的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信息传输控制模型,利用混合能源采集系统采集能源,以最大化信息传输速率、最... 针对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能源供应不稳定、网络运行异常的问题,提出新能源接入下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方法,其中基于能源协作的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信息传输控制模型,利用混合能源采集系统采集能源,以最大化信息传输速率、最小化能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函数,确保蜂窝系统和D2D用户成功通信。同时,为避免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中蜂窝系统和D2D用户之间存在干扰,基于延迟接受算法预处理蜂窝系统的D2D通信资源,实现蜂窝系统和D2D用户之间的干扰控制,完成新能源接入下的移动通信网络高效与高质量传输。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能源采集效果佳,可有效达成信息传输速率最大化、能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目标,同时避免网络中蜂窝系统和D2D用户间干扰,具备优秀的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混合能源采集 移动通信传输网络 污染物排放 能源协作 蜂窝系统 D2D用户 延迟接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的中国之治:移动通信创新系统的持续赶超机制
4
作者 周锦来 高中华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0,共13页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何以实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6G前瞻”的创新发展亟待研究,剖析背后的机理对理解海外科技封锁背景下的中国数字技术之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构建“机会窗口-系统重构-动能转换”分析框架,...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何以实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6G前瞻”的创新发展亟待研究,剖析背后的机理对理解海外科技封锁背景下的中国数字技术之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构建“机会窗口-系统重构-动能转换”分析框架,探究中国移动通信创新系统实现持续赶超的机制。结果表明:在2G至5G的代际演进中,产业创新系统成功捕获三次机会窗口,通过技术标准突围、市场应用反哺与生态体系重构三大策略突破路径依赖。在这个过程中,移动通信产业以“政策主导-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通过代际衔接机制实现技术积累、市场迭代机制完成价值闭环、制度匹配机制保障生态可控,进而实现“自主探索-系统建设-全面超越”的三阶段赶超过程。由此揭示了后发国家数字技术产业持续赶超的系统化路径,为我国科技自主与产业可控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创新系统 机会窗口 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移动边缘计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守义 陈怡航 +3 位作者 张双玲 韩昊锦 李光远 郝万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9,共11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移动终端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从集中式数据中心卸载到边缘网格,满足复杂通信场景下的多样化设备服务需求,已经成为面向未来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之一。通过阐述从云计算、雾计算到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EC技...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移动终端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从集中式数据中心卸载到边缘网格,满足复杂通信场景下的多样化设备服务需求,已经成为面向未来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之一。通过阐述从云计算、雾计算到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EC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从计算卸载、资源分配、缓存管理和安全防护4个方面讨论了MEC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综述。其次,以物联网、MEC结合区块链、AI辅助MEC系统、通感一体化和云边协同等边缘计算的几个典型应用场景为例,归纳了移动边缘计算在6G中的潜在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构成智能、高效、安全的通信网络方面的潜在益处。最后,从互操作性、安全风险、移动性管理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指出了MEC研究在融合创新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在超可靠低时延通信、通感算一体化和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等方向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6
作者 李颖 李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接收的干扰模型和5G-R基站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地面移动终端接收的干扰模型,仿真分析了铁路5G-R对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从而给出兼容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R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电磁兼容 邻带干扰 阻塞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的发展动态与前景
7
作者 曹淑敏 《中兴通讯技术》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前以GSM和IS-95CDMA为代表的第2代移动通信技术占据移动通信市场的70%左右份额▲预计到2006年。
关键词 移动通信市场 发展动态 短消息业务 移动通信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 分组数据 IMT-2000 增强型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第3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以移动通信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锦来 赵晨 +1 位作者 林晨 贺俊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共11页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推动科技创新难以持续,然而这一观点与中国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经验事实相悖。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战略导向视角,构建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并利用过程追踪法剖析移动通信这一典...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推动科技创新难以持续,然而这一观点与中国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经验事实相悖。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战略导向视角,构建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并利用过程追踪法剖析移动通信这一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战略匹配、政策驱动和系统演化3个必要构件及其关系构成科技战略导向与持续创新之间的因果链条。政府需要依据机会窗口、系统基础的变化选择规范型战略导向、聚合型战略导向与前瞻型战略导向3种战略导向形式,以实现战略与环境的匹配。科技战略导向最终以新型举国体制为载体,分别起到破解外部路径依赖、构建内部路径优势、破解内部路径惯性的作用,以驱动科技创新系统实现“框架雏形—共同价值—自组织演化”的阶段性发展,进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持续创新。本研究回应了文献对新型举国体制认识不足的同时,对于中国关键核心领域的创新赶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系统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战略导向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法的高层电梯内移动通信信号场强的仿真分析
9
作者 孙磊 丁茂 +5 位作者 尹以雁 幸锋 李治文 张婧 周哲豪 刘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了加强移动设施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利用频率资源、提高网络质量,利用射线跟踪法对高楼电梯内单电梯与双电梯井道模型的移动通信场强传播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电梯井道,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信号、3G和WiFi信号仿真结果... 为了加强移动设施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利用频率资源、提高网络质量,利用射线跟踪法对高楼电梯内单电梯与双电梯井道模型的移动通信场强传播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电梯井道,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信号、3G和WiFi信号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在4G和5G信号中,建议将天线间隔分别设置在9~12 m和8 m时较适宜。同时,双电梯井道在不同频段下场强分布仿真也得到了验证。通过建立无线传播仿真模型,为4G及5G通信系统的电梯覆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移动通信 网络覆盖 场强分布 射线追踪 镜像法 5G 多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Works的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可行性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瑶 张霆廷 +1 位作者 肖涵 杨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9,共9页
MWorks被认为是国产优秀计算和仿真软件,目前已在工业界崭露头角,但其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使用率仍然很低且主要集中在机械控制领域。为弥补实践空白,该文将MWorks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并在“移动通信”课程的仿真实验环节替代M... MWorks被认为是国产优秀计算和仿真软件,目前已在工业界崭露头角,但其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使用率仍然很低且主要集中在机械控制领域。为弥补实践空白,该文将MWorks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并在“移动通信”课程的仿真实验环节替代MATLAB,探究该软件是否能满足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需求。同时,对比它与MATLAB在学习难度、编程效率、运行速度、兼容性和功能支持等方面的性能,评估其在高校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为该软件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仿真实验 MATLAB M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浙江省森林游客特征研究
11
作者 张淮南 刘金林 +2 位作者 李敏 商天其 徐达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利用移动通信大数据研究游客特征具有明显优势。本文获取2018—2020年浙江省森林范围内的中国联通手机用户通信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扩样等处理,统计分析了全省森林游客到访次数、性别与年龄、空间分布、来源地和出行特征等。结果... 利用移动通信大数据研究游客特征具有明显优势。本文获取2018—2020年浙江省森林范围内的中国联通手机用户通信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扩样等处理,统计分析了全省森林游客到访次数、性别与年龄、空间分布、来源地和出行特征等。结果表明:(1)浙江省森林旅游高峰期出现在节假日,疫情对森林旅游负面影响较大;(2)游客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30~39岁占比最高;(3)旅游人次分布聚集效应明显,森林旅游热度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基数等呈正相关关系;(4)省内游客占比达85%,省外游客主要来源于长三角地区;(5)游客选择机动车出行比例比慢行的高,人均出行次数为2~3次,人均森林驻留时长超40 min。本研究对森林旅游产业的顶层设计、资源配置、动态监测、市场营销等具有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要跨学科研究、辅助调查方法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手机信令数据 大数据 浙江省 森林旅游 游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演进
12
作者 曹淑敏 王志勤 徐京皓 《中兴通讯技术》 2000年第S1期54-56,75,共4页
文章在介绍第2代、第3代移动通信应用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第2代移动通信如何向第3代过渡以及移动通信未来技术的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开发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尤肖虎 曹淑敏 傅学群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6-29,共4页
本文简述了国内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重点论述了国际上有关Beyond3G移动通信发展动向 ,提出了我国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需求 。
关键词 中国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四代移动通信 FUTURE BEYOND 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基站近场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及评价方法
14
作者 王卓群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164-167,178,共5页
评估移动通信基站近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其评价方法。采用外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2种典型基站天线(ODV-090R17K和ODV-065R15B)近场电磁辐射特性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ODV-065R15B在中等距离处(4~7 m... 评估移动通信基站近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其评价方法。采用外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2种典型基站天线(ODV-090R17K和ODV-065R15B)近场电磁辐射特性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ODV-065R15B在中等距离处(4~7 m)形成较高的场强集中区域,最大场强值为5.075 V/m;ODV-090R17K的场强分布相对均匀,最大值为3.819 V/m。仿真模型验证表明,2种天线仿真结果良好。同时,进一步的仿真评估分析揭示了2种天线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特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评估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优化基站选址和天线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 近场电磁辐射 环境影响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可重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常茗 李承恕 唐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对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将含有3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建模成一个M/H3/m/m排队系统,得出了系统的阻塞概率.通过分析,得出了3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组成的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与现有的单一无线接入技术构成的系统相比,... 对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将含有3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建模成一个M/H3/m/m排队系统,得出了系统的阻塞概率.通过分析,得出了3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组成的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与现有的单一无线接入技术构成的系统相比,有更大的系统容量和能适应更复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4代移动通信 超3代移动通信 复合 M/H3/m/m 宽带码分多址 IEEE 802.1 LG IEEE 802.16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片机控制的数字信令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信道控制器 被引量:6
16
作者 谭学治 沙学军 张乃通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49,共3页
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已研制成功的一种单片机控制的集群系统信道控制器的硬件结构、设计过程,控制算法和软件编制。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集群移动通信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解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介绍了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接口协议分层,讨论了WCDMA的系统结构和组成形式,并对其中的用户终端设备及核心网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和... 介绍了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接口协议分层,讨论了WCDMA的系统结构和组成形式,并对其中的用户终端设备及核心网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和采用的关键技术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宽带码分多址 网络结构 蜂窝移动通信 接口协议 W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点城区测算中国2020年移动通信频谱需求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标 王坦 《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第2期5-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频谱需求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充分借鉴了国际现有方法,可合理满足未来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的发展需求,实现频率资源的科学分配和使用,避免盲目规划导致的资源浪费。该预测方法从业务密集地区着手,通过调... 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频谱需求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充分借鉴了国际现有方法,可合理满足未来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的发展需求,实现频率资源的科学分配和使用,避免盲目规划导致的资源浪费。该预测方法从业务密集地区着手,通过调研运营商第一手数据,给出了更加精确的测算结果,可供中国运营商评估现有频谱使用情况、论证阶段频谱需求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需求预测 热点地区 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移动通信多径传播的差分时延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式昌 钟顺时 江长荫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文分析了陆地移动通信多径传播中差分时延的典型测量结果,对已有的几种主要分布模式进行了讨论.根据差分时延测量结果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差分时延分布模型.本模型形式简单,且能与实际测量结果符合较好,便于移动通信工程... 本文分析了陆地移动通信多径传播中差分时延的典型测量结果,对已有的几种主要分布模式进行了讨论.根据差分时延测量结果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差分时延分布模型.本模型形式简单,且能与实际测量结果符合较好,便于移动通信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移动通信 多径传播 差分时延分布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移动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彬 郭大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8-132,共5页
目前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何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 ,成为移动运营商和移动用户所关注的焦点。这里通过介绍我国移动通信的市场、技术现状及移动通信的演进过程 ,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探讨中国移... 目前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何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 ,成为移动运营商和移动用户所关注的焦点。这里通过介绍我国移动通信的市场、技术现状及移动通信的演进过程 ,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探讨中国移动通信网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应采取的演进策略和演进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 市场 技术现状 演进策略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