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移动技术为中介——建立一个无缝语文学习框架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龙翔 陈之权 +1 位作者 詹明峰 蔡敬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3,共8页
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技术增强学习的革新提供了契机。这一契机可用"无缝学习空间"来概括。无缝学习空间具有跨文本、跨情境的持续性学习经验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语言学习理论的重心已从行为主义转移到着重交际与实境性质的学... 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技术增强学习的革新提供了契机。这一契机可用"无缝学习空间"来概括。无缝学习空间具有跨文本、跨情境的持续性学习经验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语言学习理论的重心已从行为主义转移到着重交际与实境性质的学习方式。而移动辅助语文学习(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ALL)的重点,也同样倾向于以学习活动设计为主的实境或社交性质的移动学习活动。本论文将针对以现有的MALL研究作为基础而建立无缝语文学习(SeamlessLanguageLearning,SLL)环境的需要,提出观点和方法。我们将建构一个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社群—技术—教学法框架(Socio-techno-pedagogicalFramework),以解决年轻学子在学习华文第二语言(二语)时的挑战。我们将论述无缝语文学习如何为名为"语飞行云"的研究项目提供设计框架,并讨论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局限。该框架将以泛在技术作为中介,通过持续性的学习过程,探索整合"无缝学习"视角及"语文学习"视角的模式。我们预期,长期浸濡在无缝语文学习历程的学习者,将可达致21世纪知识与技能的精进,并建立起全面性的语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无缝学习 词汇学习 社交-技术-教学框架 教学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移动写作学习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婧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7-49,共3页
通过教学实验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移动学习的态度和使用智能终端进行移动写作学习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及多模态写作可提高写作动机、促进知识点掌握,但需较长时间才能显著性提高写作水平;移动学习及多模态识读... 通过教学实验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移动学习的态度和使用智能终端进行移动写作学习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及多模态写作可提高写作动机、促进知识点掌握,但需较长时间才能显著性提高写作水平;移动学习及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应更多被纳入语言教学及研究中。利用微信、雨课堂进行写作学习的实验组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作文成绩均值高于对照组,但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实验组的作文成绩同对照组尚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移动学习可提高学生写作动机和投入,有效引导学生更多参与自我反思和作文修改,可以促进其语言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写作学习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智能终端 学习效果 多模态 写作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