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负荷理论视角的移动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进中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86-90,共5页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其课程的教学设计受学习对象、呈现方式、传输载体等的影响,需在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其课程的教学设计受学习对象、呈现方式、传输载体等的影响,需在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明确定位、界面简单、小模块呈现、随机进入、双通道、去除冗余、适当排序、情境认知等八大设计原则,设计既不增加学习者认知负荷、符合移动学习者特点和需求,又能充分发挥移动通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移动课程,实现高效的移动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课程 教学设计 设计原则 认知负荷理论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教师移动培训课程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文鑫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教师培训领域供给过剩,又难以精准满足教师需求的问题越发凸显。如何有效发现教师的真实需求,精准匹配教师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值得深入研究。该文从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对发现教师需求、设计培训课程满足教师需求的优势上加以分析... 教师培训领域供给过剩,又难以精准满足教师需求的问题越发凸显。如何有效发现教师的真实需求,精准匹配教师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值得深入研究。该文从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对发现教师需求、设计培训课程满足教师需求的优势上加以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教师移动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模式,以期为未来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教师培训 移动培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人移动学习课程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莉 张鹏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6期58-60,共3页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基于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成人移动学习课程具有学习对象广泛、课程目标多样、课程内容易变、评价弹性化等特征,成人移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都要与此相适应。
关键词 成人学习者 移动学习课程 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商务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洪贤方 朱淑珍 娜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9-253,共5页
以移动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一批能够熟悉移动商务模式、移动商务营销及移动商务开发技术的移动商务人才,高校思考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具体高校的特点,以移动商务... 以移动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一批能够熟悉移动商务模式、移动商务营销及移动商务开发技术的移动商务人才,高校思考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具体高校的特点,以移动商务课程为具体案例,提出了一个"移动商务意识-移动商务基本技能-移动商务道德-移动商务专业技能"的四层次的开放、动态的螺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此模式,本文具体设计了实践教学体系,并解析了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对高校移动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扩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商务课程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创新思维培育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小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8-51,共4页
创新思维培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展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前瞻思维与国际视野。“互联网+”环境对大学英语创新思维培育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影响、对教师角色及评价模式的影响以及对课程... 创新思维培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展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前瞻思维与国际视野。“互联网+”环境对大学英语创新思维培育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影响、对教师角色及评价模式的影响以及对课程质量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三个方面。大学英语多元化移动教学培育创新素养要积极创建全过程性的创新思维移动教学环境,建设多样化移动课程,实施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环境 大学英语 创新素养 移动教学环境 移动课程 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型农用机械管理系统的项目式教学总体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嵇春梅 王赞森 刘宁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3期115-116,共2页
为了紧跟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我们引入了项目式教学法,用一个贯穿三年学习过程的大项目实现对移动互联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串联,项目中包含课程、课程中涵盖项目,实现教学和项目实践的高度统一。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 为了紧跟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我们引入了项目式教学法,用一个贯穿三年学习过程的大项目实现对移动互联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串联,项目中包含课程、课程中涵盖项目,实现教学和项目实践的高度统一。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前端、后端、JS、数据库四个划分原则对课程做一定的重构,承接对应的项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课程与模块秉承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接口标准化、设计与实现独立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就业方向的需求。我们立足于学校和农用机械公司、农场的良好合作关系,选用了小型农用机械管理作为切入点进行多课程联动的项目式教学总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用机械 项目式教学 移动互联专业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