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社会网络中基于社区的最优能效路由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颖 王淖 王高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44,共17页
提出基于社区的最优能效路由策略,在给定的延时约束下最小化网络能耗。首先利用马尔可夫链获取信息在连通网中传递的期望能耗和期望延时,然后构建信息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的能耗和延时综合成本函数,以及中继节点传递信息对综合成本... 提出基于社区的最优能效路由策略,在给定的延时约束下最小化网络能耗。首先利用马尔可夫链获取信息在连通网中传递的期望能耗和期望延时,然后构建信息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的能耗和延时综合成本函数,以及中继节点传递信息对综合成本的优化函数,从而得到中继节点的报酬函数,最后利用最优停止理论获得最优中继节点的最优期望报酬,实现最优能效路由策略。在仿真实验中,将提出的路由优化策略与相关文献的路由策略在平均能耗、平均延时和平均传递率各指标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路由策略具有较小的平均能耗、较低的平均延时和较高的平均传递率,取得较好的能耗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最优能效路由 社区 最优停止 最优中继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热区的移动社会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2
2
作者 余玲飞 龚海刚 王晓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7,共6页
移动社会网络是一种具有间歇连通特性的延迟容忍网络,因此路由具有挑战性.同时移动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特征,节点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规律性.利用网络节点的访问地点偏好性而形成的城市热点区域以及节点移动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 移动社会网络是一种具有间歇连通特性的延迟容忍网络,因此路由具有挑战性.同时移动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特征,节点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规律性.利用网络节点的访问地点偏好性而形成的城市热点区域以及节点移动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区的网络路由协议HRP.HRP协议在进行数据路由时依据节点对区域访问的频度,区域访问频度越高的节点活跃度越强,因此有更高的概率遇到目标节点.实验结果表明,HRP协议的平均数据传输成功率比BUBBLE协议的约高10%,而平均数据传输次数则比其约少30%,获得了较好的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区域 移动社会网络 社会结构特征 访问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特征分析的移动社会网络消息传输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子青 曹玖新 +3 位作者 周涛 胥帅 马卓 刘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9-381,共13页
基于延迟容忍特征,移动社会网络采用"存储—运载—转发"模式在节点之间进行消息传输.如何选定合适的中继节点进行消息的高效传输是当前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中的多维社会特征展开分析.首先,根据节点... 基于延迟容忍特征,移动社会网络采用"存储—运载—转发"模式在节点之间进行消息传输.如何选定合适的中继节点进行消息的高效传输是当前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中的多维社会特征展开分析.首先,根据节点间的交互关系,确定节点间社会关系模型;其次,依据网络拓扑给出了邻居集合和本地社区的定义,提出了一种移动社会网络的本地社区划分方法,进而建立了节点间的社区关系;然后,基于节点间的行为特征给出了节点活跃度定义,通过PageRank算法获得节点的多维属性特征PR值,并利用PR值给出节点间传输值,从而获得节点的不同传输效用值.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考虑节点社区关系和节点的不同传输效用值,设计并实现了移动社会网络的消息传输算法.实验表明,算法在传输成功率、传输冗余率、平均延时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延迟容忍网络 社区划分 PAGERANK算法 动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移动社会网络链路预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林峰 于子兴 祝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5-716,共12页
链路预测是指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和节点信息来预测未来时刻节点之间的潜在关系,链路预测能够帮助在各种存在链路的应用领域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降低资源开销.移动社会网络属于动态网络的一种,其网络结构总是随着节点和链路的出现、消... 链路预测是指通过已知的网络拓扑和节点信息来预测未来时刻节点之间的潜在关系,链路预测能够帮助在各种存在链路的应用领域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降低资源开销.移动社会网络属于动态网络的一种,其网络结构总是随着节点和链路的出现、消失以及时间推移而不断演变.针对移动社会网络的特点,当前已有的研究使用愈加复杂的模型来分析链路之间的联系,然而复杂的模型不但空间复杂度大而且容易造成过拟合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移动社会网络链路预测方法.首先对输入数据集进行排序筛选,将目标网络划分为快照图,并按一定的规则转化为邻接矩阵形成样本集,然后基于自动编码器和门控循环单元构建预测模型,提取出移动社会网络的时间变化特征.在KONECT数据集上,与其他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预测性能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使模型训练效率提升4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链路预测 移动社会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网络中用户相似性计算的隐私保护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金双 李凤云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移动社会网络(MSN)增强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它允许移动用户发现其现实世界中附近的用户并与之交流。在MSN应用中,为提供更好的服务,通常会比较两个用户的相似性,但在计算用户相似性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针对这... 移动社会网络(MSN)增强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它允许移动用户发现其现实世界中附近的用户并与之交流。在MSN应用中,为提供更好的服务,通常会比较两个用户的相似性,但在计算用户相似性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两种新的相似性计算协议,这些协议保证了在进行相似性计算时不会泄露用户的任何隐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相似性计算 同态加密 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网络中社会性路由算法研究
6
作者 张力生 董利亭 张学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8-491,495,共5页
结合社会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利用社会网络指标中心度,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度的副本控制路由(CRCR)算法。算法中,路由分为社区内和社区间两种情况,消息在社区内传输时,将消息限制在社区内;消息在社区间传输时,利用中心度效用值... 结合社会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利用社会网络指标中心度,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度的副本控制路由(CRCR)算法。算法中,路由分为社区内和社区间两种情况,消息在社区内传输时,将消息限制在社区内;消息在社区间传输时,利用中心度效用值衡量节点的活跃度,增加消息到达目的节点的速度。仿真结果表明,CRCR算法与经典机会路由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消息投递率、较小的网络开销和平均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延迟容忍网络(DTN) 社会性路由 社区 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贡献的移动社会网络自私路由协议
7
作者 余玲飞 龚海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移动社会网络的路由工作中存在一个不合理的假设,即所有节点是无私合作的,愿意为其他节点转发数据。然而,MSN网络节点通常表现出自私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节点通常被人们所支配,而社会中的人们可能由于节点资源的匮乏不愿意节点参与转... 移动社会网络的路由工作中存在一个不合理的假设,即所有节点是无私合作的,愿意为其他节点转发数据。然而,MSN网络节点通常表现出自私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节点通常被人们所支配,而社会中的人们可能由于节点资源的匮乏不愿意节点参与转发。这种节点的自私行为无疑极大地降低了网络的性能。为了解决移动社会网络的自私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合作和贡献的自私路由协议C2SR。C2SR根据候选中继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合作度及该节点对网络的贡献度来决定下一跳节点。其中节点合作度由节点社会合作度和个体合作度决定,贡献度则包括节点之间的相互贡献以及对整个网络的社会贡献。与目标节点具有较高合作度并且贡献度较小的候选节点更适合作为下一跳中继节点。仿真结果表明,C2SR协议比SSAR和ANT等协议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社会合作度 个体合作度 网络贡献 相互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社会网络的用户年龄与性别特征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源昊 陆平 +2 位作者 吴一凡 韦薇 宋国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371,共8页
移动社会网络数据存在网络结构复杂,节点间标签相互影响,包含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多种复杂信息等特点,给识别用户的特征带来了许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移动网络数据,利用统计学分析提取出已标记的不同特征用户间的差... 移动社会网络数据存在网络结构复杂,节点间标签相互影响,包含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多种复杂信息等特点,给识别用户的特征带来了许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移动网络数据,利用统计学分析提取出已标记的不同特征用户间的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借助关系马尔可夫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标记用户的年龄与性别进行特征识别。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在不同时段的通话概率、通话熵,位置信息的分布、离散性,在社会网络中的集聚程度,以及相互之间二元、三元的交互频率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特征,提出了利用二元和三元交互的关系基团模板,结合用户自身的时间空间特征,通过关系马尔可夫网络计算用户特征的全联合分布概率,进而以此推断用户的年龄与性别的方法。经过实验分析,利用关系马尔可夫网络、用户时空信息和用户交互的关系基团的分类方法相较于传统的C4.5决策树、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和Naive Bayes等分类方法,能够提高最高约8%的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特征识别 关系马尔可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网络中基于多维上下文匹配的数据转发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方 邓敏 +2 位作者 熊曾刚 叶从欢 徐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7,共7页
通过研究移动社会网络中的多种上下文信息对节点移动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维上下文认知的数据转发算法MCMF。该算法综合考虑物理邻接性、社会相似性以及社会交互性3个维度的上下文信息来进行动态数据转发决策。首先消息携带者节点通... 通过研究移动社会网络中的多种上下文信息对节点移动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维上下文认知的数据转发算法MCMF。该算法综合考虑物理邻接性、社会相似性以及社会交互性3个维度的上下文信息来进行动态数据转发决策。首先消息携带者节点通过物理邻接匹配获得邻居节点集合;然后通过社会相似性匹配在邻居节点集合中选出候选节点子集,并基于社会网络的社群特征,采用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在候选节点子集中选出最优中继节点;最后设计高效的数据转发算法。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其他3种著名算法,该算法在交付比率和开销比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多维 上下文匹配 预测模型 转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社会网络的好友推荐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珊珊 冷甦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86-2389,2395,共5页
针对移动社会网络(MSN)的好友推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相似度的好友推荐方法。该方法隶属于基于内容的好友推荐,但与现有方法相比,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匹配信息,而是从空间、时间和兴趣三个维度出发,判断用户在各个维度上的相似度... 针对移动社会网络(MSN)的好友推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相似度的好友推荐方法。该方法隶属于基于内容的好友推荐,但与现有方法相比,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匹配信息,而是从空间、时间和兴趣三个维度出发,判断用户在各个维度上的相似度,最终通过"差异距离"进行综合评判,向目标用户推荐与之在地理位置、在线时间和兴趣爱好上更具一致性的其他用户成为其好友。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社会网络中的好友推荐服务时,其推荐结果查准率接近80%,查准效率接近60%,性能远高于只基于单一维度的好友推荐方法;同时,通过对三维权重值的调整,该方法可应用于多种特性的移动社会网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个性化服务 好友推荐 多维度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构建与top-k节点挖掘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文国 王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30-2832,2844,共4页
在移动社会网络中挖掘出有影响力的top-k节点,对于移动运营商作出新产品或服务战略营销决策至关重要。针对移动社会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充分考虑移动社会网络特点的信息传播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top-k节点挖掘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 在移动社会网络中挖掘出有影响力的top-k节点,对于移动运营商作出新产品或服务战略营销决策至关重要。针对移动社会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充分考虑移动社会网络特点的信息传播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top-k节点挖掘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定位移动社会网络中的活跃节点,这对于移动运营商作出营销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型 移动社会网络 top-k节点挖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模体的移动社会网络信息可控传播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欣欣 许力 徐振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5-643,共9页
移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具有突发性、多元性、偏差性等特点,使得相关话题和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网络和社会舆论场,这有可能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散布谣言,给网络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模体的... 移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具有突发性、多元性、偏差性等特点,使得相关话题和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网络和社会舆论场,这有可能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散布谣言,给网络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模体的信息可控传播方法。首先,提出多实体的竞争性独立级联模型(MCIC),该模型在信息竞争扩散理论的基础上,首次结合社会网络层用户的社会属性,来感知恶意信息并控制信息传播。其次,该文定义了控制信息流模体(CIFM),并选择出具有可控传播功能的关键网络模体,设计其在通信层的高效可控传播算法。最后,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文方法具有收敛性。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在信息传播中最大感染时间和平均感染时间上更有优势,而且在控制信息传播方面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信息可控传播 网络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网络中基于社会感知的数据转发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敏 徐方 +2 位作者 熊曾刚 叶从欢 夏洪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5-1840,共6页
在移动社会网络中利用节点携带者的社会属性设计高效的数据转发算法是当前研究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社会感知的数据转发算法。该算法包含一种数据转发度量,由两个效用函数组成,分别是利用节点的社会属性计算的社会相似性... 在移动社会网络中利用节点携带者的社会属性设计高效的数据转发算法是当前研究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社会感知的数据转发算法。该算法包含一种数据转发度量,由两个效用函数组成,分别是利用节点的社会属性计算的社会相似性效用、利用节点间的社交联系计算的节点介数中心度效用,转发度量结合这两个效用函数获取网络节点的社交强度和重要性;利用该转发度量选择最优中继节点,设计高效的数据转发算法。采用真实数据集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其它3种经典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转发算法 社会感知 社会相似性 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真实社会关系估计
14
作者 吕明琪 王琦晖 胡克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期51-54,共4页
移动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移动社会网络的形成。移动社会网络基于用户的物理特征为其提供虚拟交互,而用户在真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知识可有效地用于改善移动社会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物理特征(包括由GPS坐标代表的位置特征和由蓝... 移动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移动社会网络的形成。移动社会网络基于用户的物理特征为其提供虚拟交互,而用户在真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知识可有效地用于改善移动社会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物理特征(包括由GPS坐标代表的位置特征和由蓝牙检测代表的邻近特征)估计其真实社会关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用户的GPS轨迹挖掘语义化访问地点(如家、工作地点等),然后结合语义化访问地点和邻近特征估计用户间的社会关系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估计三种类型的真实社会关系(包括家人、同事和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 时空数据挖掘 上下文感知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工作坊学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小根 晋步 王书瑶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2期32-38,共7页
工作坊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今,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移动社会化网络为工作坊学习模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可能。借助移动社会化网络环境构建新的工作坊学习模型,为实践学习者提... 工作坊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今,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移动社会化网络为工作坊学习模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可能。借助移动社会化网络环境构建新的工作坊学习模型,为实践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习过程中交互的方式,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坊学习。将该模型应用于具体工作坊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结果显示,模型的使用提升了工作坊实践学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会网络环境 工作坊 实践学习 微信公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会性网络中基于朋友关系的社区服务
16
作者 魏芳 刘钦 朱鲲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9,94,共5页
移动社会性网络服务引领了网络发展的新时代,是以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为目的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是这些网站繁多,用户登录所有的网站不太方便。针对社会性网络,运用种子扩展的算法对网络用户所有的社交关系进... 移动社会性网络服务引领了网络发展的新时代,是以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为目的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是这些网站繁多,用户登录所有的网站不太方便。针对社会性网络,运用种子扩展的算法对网络用户所有的社交关系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好友圈子",为用户提供社区服务。对某大学的产品调研表明好友圈子为用户提供了便捷、聚合性的服务,为商家寻求盈利模式提供了新的关注焦点,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服务 移动社会网络 社区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P2P社会网络中关键节点发现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宇清 李海健 蔡青松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62,共13页
传统的消息传播关键节点发现方法大多针对静态网络进行研究。针对移动P2P社会网络这类复杂的动态时变网络,提出了一种其时效性随时间和传播路径衰减的一般类型消息传播过程中关键节点的发现方法。将静态网络中基于通路(walk)的节点中心... 传统的消息传播关键节点发现方法大多针对静态网络进行研究。针对移动P2P社会网络这类复杂的动态时变网络,提出了一种其时效性随时间和传播路径衰减的一般类型消息传播过程中关键节点的发现方法。将静态网络中基于通路(walk)的节点中心性分析方法扩展到移动P2P社会网络中,将消息传播路径分解到时间一空间两个维度上,并利用两个衰减因子分别刻画消息的效用随传播路径长度衰减及随时间推移衰减这两种自然特性,利用节点的历史相遇信息,得到了节点传播能力的量化分析函数,以此刻画节点对时效性消息的相对传播能力。基于真实Trace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由于所述方法考虑了消息时空两个维度上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也可用于有效预测网络的演化和不同节点在未来传播或获取消息时的相对重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P2P社会网络 实时消息传播 中心性分析方法 动态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容忍网络中基于社会属性的负载感知路由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耀 王建新 黄元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5-190,共6页
延迟容忍网络中采用中心性作为路由尺度会使部分节点承载过多的网络流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属性的负载感知路由算法。使用节点的介数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BC)和相似性两个社会属性指标以及节点的负载状况作为... 延迟容忍网络中采用中心性作为路由尺度会使部分节点承载过多的网络流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属性的负载感知路由算法。使用节点的介数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BC)和相似性两个社会属性指标以及节点的负载状况作为选择中继节点的依据,避免了消息传播能力强的节点产生严重的拥塞,均衡了网络流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交付比率,减小网络的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算法 延迟容忍网络 移动社会网络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社会网络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翔 冷甦鹏 +1 位作者 张可 刘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车联社会网络是一种融合了社会科学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旨在为车载用户提供基于社会关系的数据投递服务。在分析国内外移动社会网络及车载网络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车联社会网络的基本架构及其典型应用,深入分析了车载网络... 车联社会网络是一种融合了社会科学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旨在为车载用户提供基于社会关系的数据投递服务。在分析国内外移动社会网络及车载网络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车联社会网络的基本架构及其典型应用,深入分析了车载网络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车联社会网络中信息投递、带宽分配、分布式存储和安全隐私等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最后讨论了该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社会网络 移动社会网络 车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网中基于用户社会化关系挖掘的协同过滤算法 被引量:26
20
作者 黄武汉 孟祥武 王立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02-3007,共6页
该文面对移动通信网中个性化服务推荐问题,结合社会化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用户社会化关系挖掘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移动通信网中所形成社会化网络,预测潜在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并按关系紧密程度找到相似用户;然后结合基于用户评... 该文面对移动通信网中个性化服务推荐问题,结合社会化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用户社会化关系挖掘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移动通信网中所形成社会化网络,预测潜在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并按关系紧密程度找到相似用户;然后结合基于用户评分相似度计算发现的最近邻用户,找到最相似的用户集合,进行移动用户偏好预测和推荐,有效地缓解数据稀疏性。仿真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实验表明了该算法在预测移动用户偏好和提高推荐精确度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网 移动社会网络 偏好预测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