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玛高速沙漠段风沙环境特征及格状沙丘移动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良英 王振强 +3 位作者 王旭 辛国伟 李琦 吕乐乐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目的]沙丘移动与风沙环境特征和沙丘形态具有直接关系,探究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格状沙丘移动规律,能为沙区公路风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乌玛高速沙漠段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气象数据、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研究了2019-202... [目的]沙丘移动与风沙环境特征和沙丘形态具有直接关系,探究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格状沙丘移动规律,能为沙区公路风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乌玛高速沙漠段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气象数据、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研究了2019-2021年乌玛高速沙漠段K167+300,K172+300,K177+300里程处风沙环境及格状沙丘的形态演变和移动规律。[结果](1)研究区年平均起沙风速介于6.07~6.84 m/s,春夏为主要输沙季节,主风向为西北风,次风向为东南风;年输沙势介于31.77~38.89 VU,方向变率指数(RDP/DP)介于0.73~0.78,属于低风能环境、中变率风况。(2)研究区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格状沙丘主梁向东偏移,副梁向南偏移,主副梁走向几乎保持垂直,沙丘形态整体上变化较小;格状沙丘的主副梁长度、主副梁间距、沙丘高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主副梁长度增长率、主副梁偏移率呈减小趋势。(3)沙丘移动方向介于140.43°~152.64°,与年RDD变化基本一致,即向东南偏移;沙丘平均高度介于5.24~8.31 m,沙丘移动速率介于2.31~2.86 m/a,两者表现为负相关关系。(4)输沙势、年均温度与沙丘移动速率为正相关关系,相较而言,年均温度对沙丘移动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年均降水量、植被覆盖度与沙丘移动速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年均降水量对移动速率的影响尤为重要。[结论]格状沙丘的移动与当地风况、降水量、温度、植被覆盖度及沙丘自身形态息息相关,其中输沙势及温度增加会加速沙丘前移,不利于对风沙的防治,而提高降水量及植被覆盖度,对防治沙丘移动引起的公路风沙灾害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状沙丘 输沙势 空间插值 沙丘移动 形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流作用下活动沙丘对过境管道附近底床冲刷影响研究
2
作者 高敏 马小川 +1 位作者 何艺玮 龚腾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海底底床在复杂多变的海底环境影响下可能发生冲刷使海底管道悬跨。目前,对海底管道冲刷的研究和认识多基于平坦底床,对处于复杂海底底床尤其是活动底床的海底管道局部冲刷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认识不足。通过室内水槽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 海底底床在复杂多变的海底环境影响下可能发生冲刷使海底管道悬跨。目前,对海底管道冲刷的研究和认识多基于平坦底床,对处于复杂海底底床尤其是活动底床的海底管道局部冲刷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认识不足。通过室内水槽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单向流作用下活动沙丘对过境管道底床局部冲刷特征的影响,并提出了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当过境管道位于沙丘迎流侧时,管道下游侧的冲刷更快且更严重,此时管道附近将经历管道前端涡流冲刷、后端尾涡冲刷和底部孔道冲刷3个动力过程。当管道位于沙丘背流侧时,管道上游侧的冲刷更加严重;沙丘背流侧水流分离,流速分离区内近底床的水流方向发生反转,使管道局部冲刷最先发生在管道迎流侧;管道初始埋深越小,冲刷坑尺寸越大;管道延伸角度越大,冲刷坑尺寸越大。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估活动和复杂底床对海底工程设施的影响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沙丘 过境海底管道 局部冲刷 单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地区铁路选线中的主导风向与沙丘移动速度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玉祥 程建军 李泽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182,共9页
风沙危害是影响沙区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主导风向和沙丘移动数据获取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沙丘空间形态与风况作用的内在关系,构建新月形沙丘、线性沙丘和金字塔沙丘等不同沙丘区域的主导风向判别方法;结合沙丘形态学参数,利... 风沙危害是影响沙区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主导风向和沙丘移动数据获取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沙丘空间形态与风况作用的内在关系,构建新月形沙丘、线性沙丘和金字塔沙丘等不同沙丘区域的主导风向判别方法;结合沙丘形态学参数,利用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和GIS空间分析,提出沙丘移动速度的测算模型。以和若铁路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沙丘形态分析的铁路沿线主导风向识别方法能快速地得到选线范围内的主导风向,判别结果与气象监测数据的误差不超过15°;利用卫星影像和GIS的测量方法可实现沙丘移动速度的计算,沙丘移动数据能对气象站观测的风沙数据进行有效补充,提高了铁路设计中沙害勘察的准确性与效率。研究成果可为风沙地区铁路减灾选线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风沙地区 主导风向 沙丘移动 形态特征 和若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和Canoco的沙丘移动速率及其内外控制因子贡献率分析
4
作者 王军川 逄红 +3 位作者 王瑞霞 马国栋 靳磊 张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环境因子控制沙丘移动速率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和一对一定量分析层面。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2008—2021年间宁夏白芨滩流动沙丘在7个时段的移动速率,利用GEE获取研究区各时段的多个环境因子数值,再采用Canoco的冗余分析揭示各环... 环境因子控制沙丘移动速率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和一对一定量分析层面。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2008—2021年间宁夏白芨滩流动沙丘在7个时段的移动速率,利用GEE获取研究区各时段的多个环境因子数值,再采用Canoco的冗余分析揭示各环境因子对沙丘移动速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2008—2021年间,流动沙丘脊线数逐步减少而脊线平均长度递增,沙丘在移动中发生合并,沙丘移动速率分5个阶段稳步下降,每个阶段的降速在0.22~0.28 m/a间,13 a间共下降约1 m/a;2)内控因子沙丘高度和宽度与移动速率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缺陷密度与其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外控因子合成输沙势(RDP)、植被覆盖度、累积降水量、平均地温(LST)、平均气温对沙丘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78.7%、6.7%、3.9%、2.7%和2.6%,RDP是控制白芨滩流动沙丘近13年来移动速率的主要外因,但对比2个时段发现季节性冻结期内LST是控制沙丘移动的另一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移动 合成输沙势 环境因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流结构与沙丘移动规律 被引量:39
5
作者 何京丽 郭建英 +2 位作者 邢恩德 崔崴 李锦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1-77,共7页
为明确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风沙活动及沙丘移动特征,该文以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沿岸沙丘的起沙风况、沙物质组成、风沙流结构及沙丘移动规律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 为明确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风沙活动及沙丘移动特征,该文以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沿岸沙丘的起沙风况、沙物质组成、风沙流结构及沙丘移动规律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起沙风的主风为西南—西风,集中于3-5月份,且5~6m/s风占起沙风的50.26%;沙物质粒径以细砂(0.1~0.25mm)为主,沿黄段沙丘粒径极细砂以下(≤0.1mm)的沙物质粒径组成比沙漠腹地减少8.92%;距地60cm高度范围内,81.75%的沙物质在0~10cm高的气层中通过。在沙丘的不同部位上,相对输沙量与高程之间有着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沙丘向前移动的距离为8.19m/a,主要发生在3-5月份。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计算入黄风积沙量及完善黄河沿岸综合防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 沙丘移动 风积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固沙措施下沙丘的移动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静璞 王光镇 +1 位作者 韩柳 王周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固沙措施下沙丘的治理效果及移动特征.【方法】以Google Earth平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选择毛乌素沙地中未经过固沙措施、沿迎风坡进行单圈植被固定、沿迎风坡进行多圈植被固定和生物与非生物沙障相结合的四种固沙... 【目的】研究不同固沙措施下沙丘的治理效果及移动特征.【方法】以Google Earth平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选择毛乌素沙地中未经过固沙措施、沿迎风坡进行单圈植被固定、沿迎风坡进行多圈植被固定和生物与非生物沙障相结合的四种固沙措施条件下的新月形沙丘共70座,通过影像测量,并结合研究区风况资料,分析了2002-2010年,不同固沙措施下的新月形沙丘移动的性质、强度以及沙丘移动与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区起沙风主风向为偏西北风,频率66.4%,受此影响,沙丘向偏东南方向移动;由于植被增加了沙丘表面粗糙度,四种不同类型沙丘的年平均移动速度分别为:流动沙丘(5.4m/a)>单圈植被固定沙丘(4.1m/a)>多圈植被固定沙丘(1.8m/a)>生物与非生物结合固定沙丘(1.0m/a).【结论】随着植被的增加,沙丘移动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影像资料 毛乌素沙地 风向频率 不同固沙措施 沙丘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技术黄河沿岸沙丘移动速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锦荣 王健 +4 位作者 王茹 郭建英 罗祥英 李映坤 崔万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7-64,共8页
为更便捷地监测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沙丘移动速度并解析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沙丘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沿岸沙丘的季节性地貌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丘年移动速率1.08~2.27 m/a,多年... 为更便捷地监测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沙丘移动速度并解析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沙丘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沿岸沙丘的季节性地貌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丘年移动速率1.08~2.27 m/a,多年平均输沙势为78.82 VU,年合成输沙势为25.92 VU,处于低风能环境,8~12 m/s等级风输沙势是年输沙势的主要部分,约占73.24%。方向变率(合成输沙势(Resultant Drift Potential,RDP)与输沙势(Drift Potential,DP)的比值)RDP/DP保持在0.30~0.46之间,属于中等变率。合成输沙方向RDD为57.83°~107.39°,与沙丘移动方向较为一致,西风组占全年输沙势的52.09%,是沙丘年移动的主要驱动力。2)沙丘移动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整体呈现春季移动速率快,冬末-春初次之,秋季与秋末-冬末相近,夏季移动速率最慢。其中,秋末-冬末、春季和秋季输沙势DP 8.48~20.49 VU,合成输沙势方向在90.02°~95.54°之间,RDP/DP值均在0.3~0.8之间,属于中等变率,西风组作用显著,这与年合成输沙方向及沙丘走向较为一致;冬末-春初和春末-夏季分别受东北风(NE)和南风组(SSE、S、SSW)作用,沙丘通过形态变化适应风向,移动速度降缓。季节输沙势主要集中在8~10m/s风速等级,约占整个季节输沙势的40.76%~56.93%。3)综合各季节和年际输沙势与沙丘移动距离呈线性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1.02+0.006 62x(R;=0.339,F=5.616,P=0.045),方程总体显著,输沙势可以表征该地区沙丘移动距离。基于无人机监测的沙丘运动研究综合显示,风况是该地区影响该地区沙丘移动的主要动力,其中西风组8 m/s以上风速是研究区沙丘移动的主要驱动力。风向变率和合成输沙势方向与沙丘移动方向一致时沙丘移动则快,不一致时则缓;无人机可在较大尺度上为沙丘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监测服务,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地区沙丘移动的无人机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沙丘移动 起沙风 输沙势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红树林地沙丘移动对林内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范航清 何斌源 韦受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22-727,共6页
沙丘在广西北海大冠沙白骨壤红树林内的移动 ,破碎了原有的平滩 ,形成了埋没滩、过渡滩、侵蚀滩 3种沙化滩涂生境。比较研究了不同滩涂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 :除藤壶外 ,研究地点共有大型底栖动物 3 1种。平滩跟其它... 沙丘在广西北海大冠沙白骨壤红树林内的移动 ,破碎了原有的平滩 ,形成了埋没滩、过渡滩、侵蚀滩 3种沙化滩涂生境。比较研究了不同滩涂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 :除藤壶外 ,研究地点共有大型底栖动物 3 1种。平滩跟其它滩涂生境间的动物群落相似度都小于 0 .5,表明沙丘移动使原有底栖动物群落异质化。沙化不仅使原有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3 5.1 % ,74 .68%和 89.76% ,而且还降低了原有优势种群的栖息密度 ,引起群落多样性测度值的提高。沙化越严重的生境越不利于底质表面上生存的底栖动物 ,但却相对提高了底质表面下生存的动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在全部动物中所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移动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海岸沙滩红树林的生态研究Ⅰ:海岸沙丘移动及其对白骨壤的危害 被引量:19
9
作者 范航清 《广西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44-48,共5页
广西北海大冠沙红树林为开阔沙滩白骨壤林。为了解沙丘移动的规律及其对红树林的危害,从1992年4月到1995年7月对一处于发育初期的活跃沙丘进行实地观测。结果表明,30多年前沙丘才开始在林内发育和移动。沙丘高可达88c... 广西北海大冠沙红树林为开阔沙滩白骨壤林。为了解沙丘移动的规律及其对红树林的危害,从1992年4月到1995年7月对一处于发育初期的活跃沙丘进行实地观测。结果表明,30多年前沙丘才开始在林内发育和移动。沙丘高可达88cm,每年移动12.64m,在4~7月大潮期移动尤其迅速。沙丘在3.25年面积扩大了2.44倍。研究样地白骨壤植株高49.5~67.9cm,86%的植株因被沙丘埋没而死亡。在埋没过程中存活下来的植株继续受侵蚀、呼吸根上的固着动物和人为活动的危害。沙丘的移动引起白骨壤林的明显退失和生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海岸 沙丘移动 红树林 生态 白骨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管道的受力分析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文广 杜栋栋 +3 位作者 葛鹏莉 高多龙 肖雯雯 许艳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6,共7页
针对顺北油田苛刻的腐蚀环境和特殊的地形地貌,地面集输管线建设面临沙丘起伏大(落差>10 m)、移动性强(沙暴天气>1个月)等不利因素,开展非金属材料管体和接头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内径的管材在不... 针对顺北油田苛刻的腐蚀环境和特殊的地形地貌,地面集输管线建设面临沙丘起伏大(落差>10 m)、移动性强(沙暴天气>1个月)等不利因素,开展非金属材料管体和接头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内径的管材在不同外压载荷作用下展开的分析,计算管材在不同载荷下对管材挠度与应力的影响,校对所设计的结构是否能达到使用标准。结果表明,在内压载荷下增强层是主要承压层,增强层损坏意味着管道的失效;外压载荷下的风力载荷对管道影响最小,惯性载荷与沙丘移动均对悬空管道产生较大影响,可以通过应力分析来判断管道连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环境 惯性载荷 风力载荷 沙丘移动 管道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宝山村·天漠沙龙·绿色长城
11
作者 刘琳 《国土绿化》 2002年第4期37-37,共1页
龙宝山的“SOS” 龙宝山是河北怀来官厅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全村200余户,800多口人。虽然村庄依山傍水,但村民们为自己家园的明天担忧不已。 走近龙宝山。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长城 怀来县 沙丘移动 绿色生态屏障 沙尘暴 官厅水库 飞播造林 封山育林 综合治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地貌定位观测工作的一般方法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60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在我国近于十六亿亩的沙漠面积中,广大西北干旱地区沙漠面积约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约相当于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其中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面积占百分之七十五,危害性甚大。一九五九年初,党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伟大号召,力争在最短时间内。
关键词 定位观测 沙丘移动 沙漠面积 西北干旱地区 流动沙丘 背风坡 风积地貌 起沙风速 沙源 地理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