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鲁棒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厉茂海 洪炳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8,共4页
该文意图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室内环境中定位难的问题,提出了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移动机器人依靠自身配置的声纳传感器感知环境,并提取环境中的墙角作为几何特征,通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匹配和修正的循环过程实现了该定位算法,实验结... 该文意图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室内环境中定位难的问题,提出了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移动机器人依靠自身配置的声纳传感器感知环境,并提取环境中的墙角作为几何特征,通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匹配和修正的循环过程实现了该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鲁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室内环境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障碍物地平角点的移动机器人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丙华 李中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0,共6页
提出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在水平面假设的前提下,采用Harris Laplace算子并结合快速均值漂移和立体视觉方法,构建了一个障碍物地平角点提取算法取得特征角点,再以提取的障碍物地平角点为路标点,利用自适应粒子滤波方法... 提出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在水平面假设的前提下,采用Harris Laplace算子并结合快速均值漂移和立体视觉方法,构建了一个障碍物地平角点提取算法取得特征角点,再以提取的障碍物地平角点为路标点,利用自适应粒子滤波方法融合路标点的深度和位置信息,实现了移动机器人高效快速和较为精确的定位。由于路标点(障碍物地平角点)数量大幅度减少,大大降低了定位算法计算的复杂度。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物地平角点 移动机器人定位 立体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海伟 殷波 徐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74-2976,共3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定位过程中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利用模糊理论和协方差匹配技术对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中的观测噪声协方差R进行自适应调整,实现定位算法性能的在线改进;同时采用传感器故... 针对移动机器人定位过程中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利用模糊理论和协方差匹配技术对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中的观测噪声协方差R进行自适应调整,实现定位算法性能的在线改进;同时采用传感器故障诊断与修复算法来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提高定位算法的鲁棒性。将该方法用于观测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移动机器人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观测噪声先验信息不确定的影响,提高机器人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模糊理论 协方差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激光测距仪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焕玲 刘桂华 刘钦 《工具技术》 2011年第10期79-8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安装在云台上的一维激光测距仪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定位的方法。首先将机器人坐标系建立在云台上,并建立室内固定的参考坐标系,利用云台获取的旋转角以及一维激光测距仪采集到的距离信息对云台和一维激光测距仪标定。由激光... 提出了一种利用安装在云台上的一维激光测距仪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定位的方法。首先将机器人坐标系建立在云台上,并建立室内固定的参考坐标系,利用云台获取的旋转角以及一维激光测距仪采集到的距离信息对云台和一维激光测距仪标定。由激光测距仪扫描得到参考坐标系三轴上的三个点A、B、C求得移动机器人在室内参考坐标系下的定位。实验证明,该方法灵活实用,简化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过程,其定位精度可以很好的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一维激光测距仪 云台 参考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抗差EKF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沛丰 王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5-118,共4页
自主机器人作业的关键问题是自身的定位问题。卡尔曼滤波可用于对系统位置进行估计。首先介绍了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一般模型及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 自主机器人作业的关键问题是自身的定位问题。卡尔曼滤波可用于对系统位置进行估计。首先介绍了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一般模型及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原理,通过分析粗差对EKF模型的影响,提出了抗差EKF模型。该模型根据多余观测分量及预测残差统计,构造抗差等价EKF增益矩阵,通过迭代解算给出抗差解。最后分别实现了加入粗差后的标准EKF-SLAM解决方案以及加入粗差后的抗差EKF-SLAM解决方案;模拟了自主机器人运动轨迹,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对机器人定位的精确度,结果显示了抗差EKF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粗差 增益矩阵 抗差E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少伟 王胜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243,249,共5页
移动机器人定位已成为机器人研究的重要任务。提出基于递归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定位(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Based Mobile Robot Localization,RCNN-MRL)算法。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移动机器人定位已成为机器人研究的重要任务。提出基于递归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定位(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Based Mobile Robot Localization,RCNN-MRL)算法。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RCNN)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的特性,并依据机器人上嵌入的照相机拍摄的第一人称视角图像,RCNN-MRL算法利用RCNN实现自主定位。具体而言,先通过RCNN有效地处理多个连续图像,再利用RCNN作为回归模型,进而估计机器人位置。同时,设计双轮机器人移动,获取多个时间序列图像信息。最后,依据双轮机器人随机移动建立仿真环境,分析机器人定位性能。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RCNN模型能够实现自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第一人称视角 时间序列图像 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双轮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激光标靶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宏伟 苏浩 +7 位作者 薛旭升 李超 郭逸风 王星 周文剑 崔闻达 喻祖坤 成佳帅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73,共14页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中移动机器人受环境影响,位姿感知难、定位精度低等难题,提出了一种以激光标靶作为定位基准的移动机器人精确定位方法。根据巷道环境特征与激光追踪检测原理,提出激光标靶网络分布式部署策略,构建基于激光标靶网络与激...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中移动机器人受环境影响,位姿感知难、定位精度低等难题,提出了一种以激光标靶作为定位基准的移动机器人精确定位方法。根据巷道环境特征与激光追踪检测原理,提出激光标靶网络分布式部署策略,构建基于激光标靶网络与激光追踪器的机身定位检测平台;依据已知巷道空间信息与激光标靶位置信息,构建巷道坐标系及位置信息数据库并内置于激光标靶,利用定位检测平台解算激光标靶在激光发射器坐标系下的实际位置信息,建立激光标靶在巷道坐标系与机身坐标系的关联关系;通过提取数据库中激光标靶的4个特征点坐标信息,将其作为输入数据引入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标靶定位模型,通过EPnP (Efficient Perspective-n-Point)算法求解机身位置信息,并以激光标靶巷道坐标与实测坐标最小残差平方和表征机身位置误差,构建机身位置误差模型,利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最小化机身位置误差,通过空间坐标转换得到移动机器人在巷道坐标系的精确位置信息。经试验验证:移动机器人沿巷道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位置测量最大误差小于11.33、8.12、8.57 mm;动态轨迹测量试验的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误差在巷道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最大误差率为2.74%、3.14%、2.36%,且保证了在转弯的复杂巷道中机身定位的稳定测量,满足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定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移动机器人定位 激光标靶 EPnP 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同步地图创建与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耀南 余洪山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5,共9页
移动机器人同步地图创建与定位(SLAM)是移动机器人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SLAM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并从地图创建模型、计算复杂度和算法鲁棒性等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分析了SLAM研究存在的难题,探讨了... 移动机器人同步地图创建与定位(SLAM)是移动机器人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SLAM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并从地图创建模型、计算复杂度和算法鲁棒性等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分析了SLAM研究存在的难题,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地图创建 移动机器人定位 卡尔曼滤波器 EM算法 粒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移动机器人里程计误差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晶东 杨敬辉 洪炳熔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移动机器人里程计误差建模是研究移动机器人定位问题的基础.现有的移动机器人里程计误差建模方法多数针对某一种驱动类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运动过程中缺乏对里程计累计误差的实时反馈补偿,经过长距离运动过程定位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本文... 移动机器人里程计误差建模是研究移动机器人定位问题的基础.现有的移动机器人里程计误差建模方法多数针对某一种驱动类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运动过程中缺乏对里程计累计误差的实时反馈补偿,经过长距离运动过程定位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本文针对同步驱动和差动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平台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里程计误差建模方法.在假设机器人运动路径近似弧线基础上,依据里程计误差传播规律推导了非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与里程计过程输入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具有闭环误差实时反馈补偿功能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算法,对定位过程中产生的里程计累计误差给予实时反馈补偿.实验表明新算法有效地减少了里程计累计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卡尔曼滤波 里程计误差建模 移动机器人定位 位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捷联惯导和里程计的井下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宏伟 张璞 +1 位作者 毛清华 周颖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2,共8页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存在定位难、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捷联惯导和里程计的井下机器人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捷联惯导进行初始对准,以此确定定位的初始坐标,得到初始姿态转换矩阵;利用捷联惯导独立完...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存在定位难、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捷联惯导和里程计的井下机器人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捷联惯导进行初始对准,以此确定定位的初始坐标,得到初始姿态转换矩阵;利用捷联惯导独立完成机器人位置解算,同时利用里程计输出的速度信息与捷联惯导输出的实时姿态转换矩阵进行航位推算解算,再次得到机器人的位置信息;为了减少累积误差对捷联惯导的影响,使用里程计和捷联惯导构成航位推算系统,采用Sage-Husa自适应滤波设计组合定位算法,选择误差作为系统状态,经过滤波计算和校正,可获得机器人的精确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机器人实时定位,有效减少捷联惯导累积误差的影响;定位精度较高,机器人在Y向运动4.3m,Z向运动0.25m后,Y向定位误差为0.25m,Z向定位误差为0.0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定位 捷联惯导 里程计 初始对准 航位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件计数器在机器人差分定位上的应用
11
作者 曾闵 张华 胡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1期2502-2505,共4页
针对传统的通过编码器来作为室内高精度机器人的定位常常会因为脉冲丢失和算法误差导致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计数模式和定位算法。该系统采用HCTL—2032计算脉冲数量、8位微处理器实现机器人的位姿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 针对传统的通过编码器来作为室内高精度机器人的定位常常会因为脉冲丢失和算法误差导致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计数模式和定位算法。该系统采用HCTL—2032计算脉冲数量、8位微处理器实现机器人的位姿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的解决脉冲丢失的问题和传统的近似计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TL—2032 双编码器 移动机器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M问题中机器人定位误差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季秀才 郑志强 张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30,共8页
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问题(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能否在未知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机器人定位估计对于保持地图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SLAM问题中机器人定位误差的收敛特性.... 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问题(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能否在未知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机器人定位估计对于保持地图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SLAM问题中机器人定位误差的收敛特性.分析表明随着机器人的运动,机器人定位误差总体上逐渐增大;在完全未知环境中无法预测机器人定位误差的上限.根据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机器人定位误差在单位距离上增长速度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搜索获得满足定位误差限制的最佳的机器人运动速度,从而控制机器人定位误差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M问题 移动机器人 定位误差 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舵轮泊车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定位系统研究
13
作者 钟浩翔 陈亚 +3 位作者 王殿君 朱亚东 焦向东 高易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5-1629,共5页
针对泊车机器人定位特点,使用惯导、里程计、二维码模块,基于Visual C++平台开发了一种泊车机器人定位系统。针对双舵轮泊车机器人构型,采用速度-几何法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惯导传感器数据的姿态变换矩阵,建立了... 针对泊车机器人定位特点,使用惯导、里程计、二维码模块,基于Visual C++平台开发了一种泊车机器人定位系统。针对双舵轮泊车机器人构型,采用速度-几何法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惯导传感器数据的姿态变换矩阵,建立了里程计传感器运动模型,结合运动学航位推算与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组合定位方法。泊车机器人定位实验表明,应用多传感器组合定位方法的泊车机器人可以较好地实现机器人稳定工作,相比航位推算定位方法,其平均定位偏差降低了92%,达到14.04 mm,定位精度显著提高,可以较好地满足泊车机器人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车机器人 运动学 移动机器人定位 速度-几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机器人定位与地图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洒 宋天中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2期49-53,共5页
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基础,又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准确定位更是直接将机器人推广应用的决定性因素。基于ROS平台,利用激光雷达将实际环境用二维栅格地图模型表示,结合自适应蒙特卡洛改进算法进行地... 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基础,又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准确定位更是直接将机器人推广应用的决定性因素。基于ROS平台,利用激光雷达将实际环境用二维栅格地图模型表示,结合自适应蒙特卡洛改进算法进行地图匹配定位,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性能测试分析,均达到良好的建图和导航定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ROS平台 二维栅格地图模型 自适应蒙特卡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研究
15
作者 伊鹏 柏建军 +2 位作者 时丙新 陈炳旭 沈秀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1733,共8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噪声模型不确定性导致定位算法鲁棒性弱、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无迹H_(∞)滤波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估计移动机器人位姿,并通... 针对移动机器人噪声模型不确定性导致定位算法鲁棒性弱、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无迹H_(∞)滤波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估计移动机器人位姿,并通过自适应调节滤波器参数γ,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同时为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采用SVD分解代替常规Cholesky分解,避免了误差协方差矩阵在数值迭代过程中出现负定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扩展H_(∞)滤波和粒子滤波算法,基于SVD分解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多传感器融合 自适应 无迹H_(∞)滤波 S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角度范围的高精度超声波测距处理方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牵宇 童峰 许肖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3-517,共5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超声定位中超声收发传感器角度偏向造成的测距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波形参数特征修正的超声测距系统.传统的增益控制、可变阈值等抗起伏措施对抑制传播过程中的幅度起伏造成的测距误差效果较好,但如果传感... 针对移动机器人超声定位中超声收发传感器角度偏向造成的测距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波形参数特征修正的超声测距系统.传统的增益控制、可变阈值等抗起伏措施对抑制传播过程中的幅度起伏造成的测距误差效果较好,但如果传感器角度偏向使波形发生畸变,此类方法仍将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通过对传感器角度偏向造成接收信号波形畸变及测距精度下降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建立了超声接收信号归一化波形特征脉宽与前沿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基于单片机实现误差校正的大偏向角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测距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显著减小了传感器角度偏向引起的测距误差,在不同的距离上使测距精度平均提高了1.6%,同时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超声测距 角度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衰减记忆法的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
17
作者 罗振耘 佃松宜 钟羽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7-170,187,共5页
针对机器人快速运动导致系统先验噪声统计特性与实际不符,严重影响视觉惯性里程计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衰减记忆法的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利用机器人运动状态方程模糊推理得到衰减因子,实现一种新的选取衰减因子的方法;... 针对机器人快速运动导致系统先验噪声统计特性与实际不符,严重影响视觉惯性里程计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衰减记忆法的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利用机器人运动状态方程模糊推理得到衰减因子,实现一种新的选取衰减因子的方法;然后利用自适应衰减因子实时修正噪声模型,抑制滤波发散;最后在公开数据集和真实环境下进行实验,该方法整体定位误差在0.6 m内。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机器人快速运动时能有效避免滤波发散,对机器人定位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移动机器人定位 卡尔曼滤波 衰减记忆法 新息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mobile robot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金霞 蔡自兴 +1 位作者 段琢华 邹小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42-547,共6页
A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designed, and the method for robot’s pose estimation in the 3D environments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rigid-body kinematic equa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A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designed, and the method for robot’s pose estimation in the 3D environments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rigid-body kinematic equa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locomotion architecture of mobile robot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prioceptive sensors,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mobile robot was built to realize the relative localiz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research on dead reckoning of mobile robot was confined to the 2 dimensional planes, the locomotion of mobile robot in the 3 coordinate axis direction was thought over in order to estimate its pose on uneven terrain. Because the computing method in a plane is rather mature, the calculation in height direction is emphatically represented as a key issu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by simulation program and robot platform, the position of mobile robot can be reliably estimated and the localization precis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s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dead reckoning system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led mobile robot dead reckoning proprioceptive sensor kinematic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u-DBN的低分辨图案编码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天凡 李哲 +2 位作者 景啸 胡斌 朱亚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图案编码是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中全局定位的关键参照物。通过降低图像编码的影像尺寸和质量有助于减少运算量,以提升算法实时性,但对应特征图像更易受以运动模糊为主的干扰而影响识别的准确性,使得定位失败进而造成整个多智能体控制系... 图案编码是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中全局定位的关键参照物。通过降低图像编码的影像尺寸和质量有助于减少运算量,以提升算法实时性,但对应特征图像更易受以运动模糊为主的干扰而影响识别的准确性,使得定位失败进而造成整个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失效。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低分辨率特征图像码识别方法,在预处理部分将特征图像转换为其Hu不变矩的特征信号矩阵,再将特征图像作为一个特征分量补充到该特征信号矩阵中,通过构建的Hu-DBN神经网络信号分类器对信号矩阵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低分辨率自定义图像特征码影像在较高运动容差条件下的准确识别。既避免了经典模式识别依赖模型经验、场景适应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直接使用如YOLO等深度学习方法带来的高运算量和识别效率问题。通过移动机器人实例部署展开测试,通过搭载分辨率为640×480图像传感器移动机器人实例展开测试,在0.5 m/s运动速度时平均识别率为96.3%,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特征码 低分辨动态影像 HU不变矩 深度置信网络 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