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钛/铝复合板的协调变形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勃兴
肖宏
+1 位作者
余超
朱加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0-411,共12页
提出了一种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制备钛/铝复合板的方法,应用电磁感应单独加热移动的钛板,与室温铝板轧制复合,实现钛和铝的协调变形,提高了复合板的结合强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移动感应加热过程中钛板的温度变化过程,确保在轧...
提出了一种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制备钛/铝复合板的方法,应用电磁感应单独加热移动的钛板,与室温铝板轧制复合,实现钛和铝的协调变形,提高了复合板的结合强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移动感应加热过程中钛板的温度变化过程,确保在轧辊入口位置时,钛板沿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钛板移动速度和感应加热参数,并进行了移动感应加热和轧制复合实验,研究了不同压下率对于钛/铝复合板协调变形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钛/铝变形率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当轧制压下率为39.4%时,钛/铝轧制变形率基本一致,轧后复合板平直,界面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24.6 MPa,剪切断裂发生在铝基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复合板
移动感应加热
异温轧制
剪切强度
协调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2CrMo钢板移动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皇甫瑞云
贺占蜀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5,111,共6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Flux建立42CrMo钢板二维移动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感应加热过程中钢板温度场的分布,研究了钢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稳态时沿深度方向的温度变化规律,还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板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上表...
基于有限元软件Flux建立42CrMo钢板二维移动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感应加热过程中钢板温度场的分布,研究了钢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稳态时沿深度方向的温度变化规律,还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板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上表面温度最高且双峰性最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双峰性也逐渐变得不明显甚至消失。此外,钢板表面温度随着电流强度、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移动速度、空气间隙的增大而降低,其中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这两个变量对钢板峰值温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感应加热
数值模拟
温度场
FL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NSYS的船用钢板移动电磁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水明
柳存根
+1 位作者
汪学锋
兰宏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0-85,共6页
以带间隙双回路反向电流ODIG感应器为热源,基于ANSYS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方法,结合感应器及周围空气动态移动方法,建立了移动电磁-热交互耦合数值模型。分别研究了初始和稳定时刻的上表面、对称面和横截面的温度分布,讨论了上表面加热线方...
以带间隙双回路反向电流ODIG感应器为热源,基于ANSYS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方法,结合感应器及周围空气动态移动方法,建立了移动电磁-热交互耦合数值模型。分别研究了初始和稳定时刻的上表面、对称面和横截面的温度分布,讨论了上表面加热线方向(x轴)在6个时刻的温度曲线。在上下表面分别定义3个测温点,研究其温度历时曲线。结果表明,600℃以上温度云图为椭圆外形;上表面测温点为预热双峰曲线,下表面测温点为线性上升单峰曲线;上表面温度主要由集肤层的涡电流引起,下表面温度由热传导引起;前线圈能够实现预热,后线圈提高最大温度和加热深度;感应器对称面正下方的温度最高,沿着感应器长度方向温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钢板
移动
电磁
感应
加热
ODIG
感应
器
温度场分析
电磁-热交互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简化热源的金刚石磨粒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仿真研究
4
作者
李奇林
侯超鹏
+3 位作者
丁凯
任维彬
韩锦锦
雷卫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针对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多场耦合计算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高频感应钎焊简化热源模型代替复杂的耦合计算,该模型的参数与感应器结构尺寸以及加热率密切相关。通过与传统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以及...
针对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多场耦合计算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高频感应钎焊简化热源模型代替复杂的耦合计算,该模型的参数与感应器结构尺寸以及加热率密切相关。通过与传统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对于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简化热源模型的网格数量和运算时间分别减少26.4%和44.6%,两者的计算结果误差最大为8.02%,而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获得的温度分布和加热曲线更接近试验测试结果;基于简化热源模型的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仿真结果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为10.1%,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移动感应加热的温度;移动感应钎焊仿真结果显示,扫描速度对工件残余应力的影响比较显著,而钎焊温度对工件残余应力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感应
钎焊
温度场
简化热源模型
移动感应加热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钛/铝复合板的协调变形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勃兴
肖宏
余超
朱加辉
机构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0-41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5472,5200424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A0707300)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20203001)。
文摘
提出了一种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制备钛/铝复合板的方法,应用电磁感应单独加热移动的钛板,与室温铝板轧制复合,实现钛和铝的协调变形,提高了复合板的结合强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移动感应加热过程中钛板的温度变化过程,确保在轧辊入口位置时,钛板沿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钛板移动速度和感应加热参数,并进行了移动感应加热和轧制复合实验,研究了不同压下率对于钛/铝复合板协调变形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钛/铝变形率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当轧制压下率为39.4%时,钛/铝轧制变形率基本一致,轧后复合板平直,界面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24.6 MPa,剪切断裂发生在铝基体上。
关键词
钛/铝复合板
移动感应加热
异温轧制
剪切强度
协调变形
Keywords
Ti/Al composite plate
moving induction heating
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rolling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分类号
TG335.8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2CrMo钢板移动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皇甫瑞云
贺占蜀
机构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5,1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维网状热功能结构成形机理及多尺度形貌生成控制(51305408)
河南省交通运输重点科技计划项目—60MN超大吨位静动态多向加载系统及装备研发。
文摘
基于有限元软件Flux建立42CrMo钢板二维移动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感应加热过程中钢板温度场的分布,研究了钢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稳态时沿深度方向的温度变化规律,还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板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上表面温度最高且双峰性最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双峰性也逐渐变得不明显甚至消失。此外,钢板表面温度随着电流强度、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移动速度、空气间隙的增大而降低,其中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这两个变量对钢板峰值温度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移动感应加热
数值模拟
温度场
FLUX
Keywords
Moving Induction Heating
Umerical Simulation
Temperature Field
Flux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155.2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NSYS的船用钢板移动电磁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水明
柳存根
汪学锋
兰宏凯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0-8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103)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GKZD10010)
文摘
以带间隙双回路反向电流ODIG感应器为热源,基于ANSYS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方法,结合感应器及周围空气动态移动方法,建立了移动电磁-热交互耦合数值模型。分别研究了初始和稳定时刻的上表面、对称面和横截面的温度分布,讨论了上表面加热线方向(x轴)在6个时刻的温度曲线。在上下表面分别定义3个测温点,研究其温度历时曲线。结果表明,600℃以上温度云图为椭圆外形;上表面测温点为预热双峰曲线,下表面测温点为线性上升单峰曲线;上表面温度主要由集肤层的涡电流引起,下表面温度由热传导引起;前线圈能够实现预热,后线圈提高最大温度和加热深度;感应器对称面正下方的温度最高,沿着感应器长度方向温度逐渐减小。
关键词
船用钢板
移动
电磁
感应
加热
ODIG
感应
器
温度场分析
电磁-热交互耦合分析
Keywords
ship plate
mov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ODIG inductor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mutually-coupled electromagnetic-thermal analysis
分类号
TG30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简化热源的金刚石磨粒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仿真研究
4
作者
李奇林
侯超鹏
丁凯
任维彬
韩锦锦
雷卫宁
机构
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523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2KJA460004)。
文摘
针对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多场耦合计算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高频感应钎焊简化热源模型代替复杂的耦合计算,该模型的参数与感应器结构尺寸以及加热率密切相关。通过与传统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对于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简化热源模型的网格数量和运算时间分别减少26.4%和44.6%,两者的计算结果误差最大为8.02%,而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获得的温度分布和加热曲线更接近试验测试结果;基于简化热源模型的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仿真结果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为10.1%,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移动感应加热的温度;移动感应钎焊仿真结果显示,扫描速度对工件残余应力的影响比较显著,而钎焊温度对工件残余应力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高频
感应
钎焊
温度场
简化热源模型
移动感应加热
数值仿真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brazing
temperature field
simplified heat source model
moving induction hea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G45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G402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钛/铝复合板的协调变形和力学性能
高勃兴
肖宏
余超
朱加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2CrMo钢板移动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
皇甫瑞云
贺占蜀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ANSYS的船用钢板移动电磁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张水明
柳存根
汪学锋
兰宏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简化热源的金刚石磨粒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温度场仿真研究
李奇林
侯超鹏
丁凯
任维彬
韩锦锦
雷卫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