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氦氙气冷移动式反应堆堆芯物理计算分析
1
作者 王心泓 柯国土 杨夷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移动式反应堆固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部署灵活,是未来先进反应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温气冷堆因其性能特点在移动式反应堆设计中广受青睐,基于此提出一种使用氦氙为冷却剂、低浓度TRISO包覆颗粒为燃料的移动式反应堆堆芯方案,并使... 移动式反应堆固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部署灵活,是未来先进反应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温气冷堆因其性能特点在移动式反应堆设计中广受青睐,基于此提出一种使用氦氙为冷却剂、低浓度TRISO包覆颗粒为燃料的移动式反应堆堆芯方案,并使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对其进行物理特性研究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案为超热堆,功率分布合理,控制系统价值足够;温度功率效应为负值,满足设计要求;后备反应性充足,可支持满功率运行1500 EFPD;本文方案相比其他先进移动式反应堆体积较小,但燃耗深度相对较浅。总体而言本文提出的堆芯方案合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反应堆 高温气冷堆 物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反应堆运输工况传热模拟研究
2
作者 陈章隆 闫锋哲 +2 位作者 罗心越 刘佳玲 张复彤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为满足GB11806—2019《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的要求,对移动式反应堆运输前停堆冷却过程中的传热特性和反应堆外侧金属集装箱表面的最高温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Fluent分析软件对现有设计条件下额定热功率为15 MW的移动式反应堆... 目的为满足GB11806—2019《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的要求,对移动式反应堆运输前停堆冷却过程中的传热特性和反应堆外侧金属集装箱表面的最高温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Fluent分析软件对现有设计条件下额定热功率为15 MW的移动式反应堆运输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并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反应堆剩余衰变热功率对箱体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通过建模计算得出,在现有设计条件下,移动式反应堆在运输过程中金属集装箱表面的最高温度为69℃,当反应堆剩余衰变热功率为0.1 MW时,其箱体表面的最高温度为83.5℃,接近GB 11806—2019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易接近表面的温度不高于85℃的要求。结论进一步结合高温气冷堆停堆冷却时间与反应堆剩余热功率的对应关系,当反应堆额定热功率为13.9 MW时,只需停堆冷却1 d即可满足GB 11806—2019的要求;当反应堆额定热功率为24MW时,需冷却10d;当反应堆的额定热功率超过24MW时,为了实现灵活部署的设计目标,需在现有基础上采取额外冷却方式对反应堆进行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反应堆 高温气冷堆 数值模拟 传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反应堆运输风险目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锋哲 贺克羽 +3 位作者 刘佳玲 张复彤 刘筱雯 罗心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13-318,共6页
目的针对新兴的移动式反应堆,提出基于风险分析的运输安全目标。方法对美国联邦法规10CFR71中§71.41符合性验证条款和§71.12特定豁免条款进行调研,提出通过风险评估的方法来满足相关部门对移动式反应堆运输的安全要求,并结合... 目的针对新兴的移动式反应堆,提出基于风险分析的运输安全目标。方法对美国联邦法规10CFR71中§71.41符合性验证条款和§71.12特定豁免条款进行调研,提出通过风险评估的方法来满足相关部门对移动式反应堆运输的安全要求,并结合国内外与放射性材料运输和核动力厂辐射防护相关的法规标准,针对不同频率的事故类型提出相应的风险目标。结果根据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潜在癌症致病率与辐照剂量转换因子对本文提出的风险目标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风险目标满足美国核管会在《核材料和乏燃料应用的风险通知决策指南》提出的风险要求。结论本文提出的移动式反应堆运输安全风险目标,有利于在运输中保护公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对推动移动式反应堆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反应堆 放射性物品运输 核安全 风险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反应堆运输安全风险评价
4
作者 闫锋哲 赵强 +2 位作者 刘佳玲 朱治钢 张复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8-54,共7页
目的在移动式反应堆现有研发水平无法满足《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GB 11806—2019)的背景下,本研究提出通过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移动式反应堆运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移动式反应堆在运输中遇到假想事故... 目的在移动式反应堆现有研发水平无法满足《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GB 11806—2019)的背景下,本研究提出通过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移动式反应堆运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移动式反应堆在运输中遇到假想事故的概率和事故后果,本研究根据美国联邦法规10CFR71中§12条款的相关要求对移动式反应堆在运输中可能遇到的事故种类进行梳理,并以事故后果最为严重的与油罐车发生撞击作为极端的假想事故,通过五因子计算公式的方法对假定热功率为20 MWt的移动式反应堆在假想事故下的事故后果进行计算。结果计算得出移动式反应堆在每年运输1次的条件下假想事故的发生概率为9.7×10^(–6)次/年,反应堆冷却1年后在假想事故下对工作人员的辐照剂量为810 mSv;冷却5年后在假想事故下对工作人员的辐照剂量为590 mSv。结论假想事故下移动式反应堆的事故后果远超过Advisory Material for the IAEA Regulations for the Safe Transport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SG-26)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中工作人员受到的辐照剂量限值,并且假想事故的发生概率没有满足我国核安全导则对超设计基准事故10–7次/年的筛选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移动式反应堆运输过程中采取包括武装押运和路线规划在内的管理措施以降低假想事故的概率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轻假想事故的事故后果以满足核安全部门的监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反应堆 反应堆运输 事故分析 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