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沙子移动床换热器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蒙 孙源敏 +3 位作者 侯党员 李斌 孟繁旭 陈海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6-281,共6页
面向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建立一种空气-沙子移动床换热器实验平台,对其在不同参数下进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并基于实验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拟合得到表观气固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其整个实验工况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3.57%。研究结果表... 面向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建立一种空气-沙子移动床换热器实验平台,对其在不同参数下进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并基于实验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拟合得到表观气固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其整个实验工况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3.57%。研究结果表明:较高雷诺数可提升空气-沙子移动床换热器的传热效能,空气进口温度为281℃时,空气-沙子移动床换热器的固相传热效能可达93.56%。当沙子流量不变时,沙子粒径的变化并不会大幅度影响空气-沙子移动床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空气-沙子 移动床换热器 传热效能 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DEM的空沙移动床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2
作者 张剑 李斌 +3 位作者 杨雨昂 吴正人 王鑫 李新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5-563,共9页
面向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空沙移动床换热器内稠密气固两相流动及换热的机理和特性,将格子Boltzmann方法(LBM)与离散单元法(DEM)结合,从介观尺度上建立LBM-DEM流动及传热模型。以不同空沙质量流量比为变量,对空沙移动床换热进行数... 面向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空沙移动床换热器内稠密气固两相流动及换热的机理和特性,将格子Boltzmann方法(LBM)与离散单元法(DEM)结合,从介观尺度上建立LBM-DEM流动及传热模型。以不同空沙质量流量比为变量,对空沙移动床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中气相和颗粒相温度场变化,比较不同类型的传热热流量在换热过程中所占比例及变化。结果表明,床内紧密的颗粒对气相温度场影响较大,阻碍气体沿流动方向传热,在加热一段时间后,床内气体温度分布逐渐稳定,温度梯度呈对角线分布,符合空气-沙子交叉换热的典型特点。颗粒在床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差别较大,初始阶段仅左侧颗粒被加热,在温度场稳定后,颗粒温度沿气流入射方向的梯度较大。空沙移动床内主要换热方式为对流换热,在500℃的加热温度下,对流传热热流量占比约98.50%;辐射传热热流量、导热传热热流量与空气入射速度正相关;空沙流量比与气相效能负相关,与固相效能正相关;空沙流量比与效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两相流 传热特性 数值模拟 移动床换热器 LBM-DE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