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移动媒介时代下竖屏短视频广告的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宋洁
《电视技术》
2019年第6期31-33,共3页
随着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移动媒介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竖屏短视频广告在移动场景下被受众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广告主的青睐。竖屏短视频广告打破过去视频广告的常规,以一种独特的、特有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
随着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移动媒介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竖屏短视频广告在移动场景下被受众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广告主的青睐。竖屏短视频广告打破过去视频广告的常规,以一种独特的、特有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广告媒介、广告受众、广告内容是影响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竖屏短视频广告的传播优势,以期将竖屏短视频广告与移动媒介进行深度的探索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屏
短视频
广告
移动媒介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移动媒介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芳
李晓敏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9期89-92,共4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不再局限于大学生学科知识的专业教育,而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音乐修养的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不再局限于大学生学科知识的专业教育,而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音乐修养的培养。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以往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音乐学习需求。随着移动媒介的普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同时也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移动媒介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优势进行分析,并根据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利用移动媒介改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公共音乐教育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介
高校
公共音乐教育
改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明静
《传媒论坛》
2022年第22期114-117,共4页
高校是巩固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阵地,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00后”大学生是高校的主力军,成为移动媒介最活跃的受众群体,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产生的移动媒介成为影响“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
高校是巩固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阵地,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00后”大学生是高校的主力军,成为移动媒介最活跃的受众群体,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产生的移动媒介成为影响“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媒介。移动媒介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强化主体意识、精准渗透、融合式教学有效衔接延展教育场域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在信息碎片化加重信息污染、受众媒介素养不足、教育理念滞后等方面造成现实困境。扎实深化阵地意识,强化教育合力,提升媒介素养是优化高校“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介
“00后”大学生
意识形态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其友谊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
8
4
作者
雷雳
王伟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4-670,共7页
以56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行为与青少年友谊质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使用行为可以正向预测友谊质量。自然分组的结果也发现,使用移动社交媒介...
以56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行为与青少年友谊质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使用行为可以正向预测友谊质量。自然分组的结果也发现,使用移动社交媒介组青少年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不使用组。(2)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对男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女青少年,即性别在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起着调节作用。(3)社交焦虑在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移动
社交
媒介
友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的结构及特点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伟
雷雳
《心理研究》
2015年第5期57-63,共7页
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编制了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问卷,并对741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可由3个维度构成,分别为"人际交流与展示""信息获取与分享"...
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编制了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问卷,并对741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可由3个维度构成,分别为"人际交流与展示""信息获取与分享"和"乐趣获得与休闲";(2)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3)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倾向于人际交流与展示行为,而男生倾向于乐趣获得与休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移动
社交
媒介
使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生态变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俊潮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第3X期1-2,共2页
移动互联网将带来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再一次革命,这将为人类搭建更加逼真的虚拟世界提供宽广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媒介自身优势的发挥,营销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交叉融合的微妙变化。探索和预估行业生态变化所带来的...
移动互联网将带来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再一次革命,这将为人类搭建更加逼真的虚拟世界提供宽广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媒介自身优势的发挥,营销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交叉融合的微妙变化。探索和预估行业生态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融合
移动
互联网
移动媒介
行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电视媒介的内容定位和广告经营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唐佳希
《中国传媒科技》
2005年第9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移动
电视
媒介
广告经营
内容定位
大众
媒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
10
8
作者
孔繁昌
冯雅萌
+3 位作者
赵改
刘诏君
王亚丹
周宗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9-705,共7页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武汉市两所高校的50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线上社会资本、线下社会资本与生活...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武汉市两所高校的50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线上社会资本、线下社会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既可以通过线下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合理使用移动社交媒介有一定的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
社交
媒介
生活满意度
社会资本
链式中介作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社交媒介对受导师排斥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9
作者
周莉
王宏霞
+1 位作者
王兴超
雷雳
《心理研究》
2020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为考察导师排斥感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移动社交媒介的调节作用,该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回忆法能够有效激活研究生的导师排斥感知体验,导师排斥感知组的攻击性显著高于导师接纳感知组;(2)导师...
为考察导师排斥感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移动社交媒介的调节作用,该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回忆法能够有效激活研究生的导师排斥感知体验,导师排斥感知组的攻击性显著高于导师接纳感知组;(2)导师排斥感知体验被激发后,社交组后测攻击性水平显著低于前测,社交组后测攻击性、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后测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前测,表明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是导师排斥感知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排斥
研究生
攻击性
移动
社交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素养:识别不良短视频危害的“火眼金睛”
10
作者
谢笑春
《教育家》
2022年第9期15-16,共2页
短视频是自媒体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亲历行为或体验,还蕴含着创作者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当短视频与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结合之后,便集娱乐性和便利性于一体,魅力大增。诚然,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网络文化生活,...
短视频是自媒体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亲历行为或体验,还蕴含着创作者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当短视频与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结合之后,便集娱乐性和便利性于一体,魅力大增。诚然,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网络文化生活,带给人们欢乐与满足。但是,短视频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尤其对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不良短视频的危害更是不容乐观。媒介素养是人们识别信息的“火眼金睛”,它可以帮助青少年抵制不良短视频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素养
短视频
移动媒介
火眼金睛
态度和价值观
青少年
潜在威胁
网络文化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log式纪录片的蒙太奇审美探索
被引量:
1
11
作者
魏颖
《中国传媒科技》
2021年第9期92-94,共3页
随着移动媒介新兴产物Vlog短视频的兴起,Vlog式纪录片近年来蓬勃发展,Vlog作品的平民化、趣味性、碎片化使得纪录片形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给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本文以纪录片《沸腾吧火锅》为例,分析Vlog纪录片在拍...
随着移动媒介新兴产物Vlog短视频的兴起,Vlog式纪录片近年来蓬勃发展,Vlog作品的平民化、趣味性、碎片化使得纪录片形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给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本文以纪录片《沸腾吧火锅》为例,分析Vlog纪录片在拍摄中对蒙太奇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介
Vlog
纪录片
蒙太奇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竖屏“微”影视的叙事表意美学
被引量:
4
12
作者
陈湘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8-71,共4页
随着网络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竖屏“微”影视应运而生,表现出独特的叙事美学特征。首先,竖屏“微”影视改变了受众常规的观看模式,适合于表现范围小且纵深长的形象空间;其次,竖屏“微”影视解构传统的宏大叙事,以集群效应形成碎片化...
随着网络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竖屏“微”影视应运而生,表现出独特的叙事美学特征。首先,竖屏“微”影视改变了受众常规的观看模式,适合于表现范围小且纵深长的形象空间;其次,竖屏“微”影视解构传统的宏大叙事,以集群效应形成碎片化的日常传播;最后,竖屏“微”影视加强了与观众的联系,带来了互动性、沉浸式的日常审美体验。本文将尝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竖屏影视所带给受众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介
竖屏
微影视
叙事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影评中的“强制阐释”现状辨析
13
作者
潘路路
黄钟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7-31,共5页
数字影评是当下最活跃、新颖的影评形式,有其低门槛、便捷性、指数型、市场化、灵活性等独特的表征与特性。强制阐释作为文学批评场域的现象,在数字影评领域中同样存在,且出现了新的变体。这类新变体主要表现为基于媒介发展及个体意识...
数字影评是当下最活跃、新颖的影评形式,有其低门槛、便捷性、指数型、市场化、灵活性等独特的表征与特性。强制阐释作为文学批评场域的现象,在数字影评领域中同样存在,且出现了新的变体。这类新变体主要表现为基于媒介发展及个体意识的主观评价,其问题在于忽视电影的整体性,仅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片面评价电影。基于强制阐释的基本定义,结合数字影评的现状,分析数字影评领域强制阐释的利与弊,这对数字影评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评
强制阐释
移动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析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新模式
14
作者
彭珂珂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第5期152-153,共2页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类手机媒体种类繁多,也收获了范围广泛的用户群体。庞大的用户群体,也让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嗅到更广阔的广告投放空间,而这便催生了更多的广告营销新模式。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其中动漫...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类手机媒体种类繁多,也收获了范围广泛的用户群体。庞大的用户群体,也让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嗅到更广阔的广告投放空间,而这便催生了更多的广告营销新模式。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其中动漫意见广告作为新的广告营销模式,是广告界的一种创新。本文从移动类媒介的特点、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模式的特征和优势等方面来探索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移动
类
媒介
动漫意见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媒介时代下竖屏短视频广告的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宋洁
机构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出处
《电视技术》
2019年第6期31-33,共3页
文摘
随着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移动媒介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竖屏短视频广告在移动场景下被受众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广告主的青睐。竖屏短视频广告打破过去视频广告的常规,以一种独特的、特有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广告媒介、广告受众、广告内容是影响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竖屏短视频广告的传播优势,以期将竖屏短视频广告与移动媒介进行深度的探索和融合。
关键词
竖屏
短视频
广告
移动媒介
传播学
Keywords
vertical screen
short video
advertisement
mobile media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移动媒介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芳
李晓敏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教务处
出处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9期89-92,共4页
基金
太原科技大学2021年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美育教育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J2021082。
文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不再局限于大学生学科知识的专业教育,而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音乐修养的培养。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以往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音乐学习需求。随着移动媒介的普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同时也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移动媒介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优势进行分析,并根据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利用移动媒介改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公共音乐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移动媒介
高校
公共音乐教育
改革策略
分类号
J60-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明静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传媒论坛》
2022年第22期114-117,共4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511201901008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64401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644013S)
文摘
高校是巩固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阵地,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00后”大学生是高校的主力军,成为移动媒介最活跃的受众群体,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产生的移动媒介成为影响“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媒介。移动媒介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强化主体意识、精准渗透、融合式教学有效衔接延展教育场域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在信息碎片化加重信息污染、受众媒介素养不足、教育理念滞后等方面造成现实困境。扎实深化阵地意识,强化教育合力,提升媒介素养是优化高校“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向度。
关键词
移动媒介
“00后”大学生
意识形态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其友谊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
8
4
作者
雷雳
王伟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4-67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项目(14JJD190005)
山西大同大学2015年度校级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15Q21)
文摘
以56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行为与青少年友谊质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使用行为可以正向预测友谊质量。自然分组的结果也发现,使用移动社交媒介组青少年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不使用组。(2)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对男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女青少年,即性别在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起着调节作用。(3)社交焦虑在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友谊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青少年
移动
社交
媒介
友谊质量
Keywords
adolescent
mobile social media
friendship quality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的结构及特点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伟
雷雳
机构
大同大学心理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心理研究》
2015年第5期57-6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重大项目(14JJD190005)
山西大同大学2013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2013K10)
文摘
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编制了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问卷,并对741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可由3个维度构成,分别为"人际交流与展示""信息获取与分享"和"乐趣获得与休闲";(2)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3)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倾向于人际交流与展示行为,而男生倾向于乐趣获得与休闲行为。
关键词
青少年
移动
社交
媒介
使用行为
Keywords
adolescent
mobile social media
usage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生态变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俊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第3X期1-2,共2页
文摘
移动互联网将带来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再一次革命,这将为人类搭建更加逼真的虚拟世界提供宽广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媒介自身优势的发挥,营销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交叉融合的微妙变化。探索和预估行业生态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
媒介
融合
移动
互联网
移动媒介
行业生态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电视媒介的内容定位和广告经营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唐佳希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传媒科技》
2005年第9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移动
电视
媒介
广告经营
内容定位
大众
媒介
中国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F713.82 [经济管理—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
10
8
作者
孔繁昌
冯雅萌
赵改
刘诏君
王亚丹
周宗奎
机构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9-70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190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CCNU19QN042)
+1 种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开放课题(RCUPsy001)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KJ02252018-0104)
文摘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武汉市两所高校的50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线上社会资本、线下社会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既可以通过线下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合理使用移动社交媒介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
移动
社交
媒介
生活满意度
社会资本
链式中介作用
大学生
Keywords
mobile social media
life satisfaction
social capital
serial mediation effect
college students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社交媒介对受导师排斥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9
作者
周莉
王宏霞
王兴超
雷雳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咨询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研究》
2020年第2期181-189,共9页
文摘
为考察导师排斥感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移动社交媒介的调节作用,该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回忆法能够有效激活研究生的导师排斥感知体验,导师排斥感知组的攻击性显著高于导师接纳感知组;(2)导师排斥感知体验被激发后,社交组后测攻击性水平显著低于前测,社交组后测攻击性、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后测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前测,表明移动社交媒介的使用是导师排斥感知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调节变量。
关键词
导师排斥
研究生
攻击性
移动
社交
媒介
Keywords
tutorial exclusion
postgraduate students
aggression
mobile social media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素养:识别不良短视频危害的“火眼金睛”
10
作者
谢笑春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教育家》
2022年第9期15-16,共2页
文摘
短视频是自媒体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亲历行为或体验,还蕴含着创作者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当短视频与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结合之后,便集娱乐性和便利性于一体,魅力大增。诚然,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网络文化生活,带给人们欢乐与满足。但是,短视频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尤其对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不良短视频的危害更是不容乐观。媒介素养是人们识别信息的“火眼金睛”,它可以帮助青少年抵制不良短视频的侵害。
关键词
媒介
素养
短视频
移动媒介
火眼金睛
态度和价值观
青少年
潜在威胁
网络文化生活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log式纪录片的蒙太奇审美探索
被引量:
1
11
作者
魏颖
机构
宿迁学院
出处
《中国传媒科技》
2021年第9期92-94,共3页
基金
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媒体艺术产教结合的工作坊教学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0SJA2176)
课题主持人:魏颖。
文摘
随着移动媒介新兴产物Vlog短视频的兴起,Vlog式纪录片近年来蓬勃发展,Vlog作品的平民化、趣味性、碎片化使得纪录片形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给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本文以纪录片《沸腾吧火锅》为例,分析Vlog纪录片在拍摄中对蒙太奇的运用。
关键词
移动媒介
Vlog
纪录片
蒙太奇
审美
分类号
G6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竖屏“微”影视的叙事表意美学
被引量:
4
12
作者
陈湘妍
机构
长江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8-71,共4页
文摘
随着网络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竖屏“微”影视应运而生,表现出独特的叙事美学特征。首先,竖屏“微”影视改变了受众常规的观看模式,适合于表现范围小且纵深长的形象空间;其次,竖屏“微”影视解构传统的宏大叙事,以集群效应形成碎片化的日常传播;最后,竖屏“微”影视加强了与观众的联系,带来了互动性、沉浸式的日常审美体验。本文将尝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竖屏影视所带给受众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移动媒介
竖屏
微影视
叙事美学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影评中的“强制阐释”现状辨析
13
作者
潘路路
黄钟军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7-31,共5页
文摘
数字影评是当下最活跃、新颖的影评形式,有其低门槛、便捷性、指数型、市场化、灵活性等独特的表征与特性。强制阐释作为文学批评场域的现象,在数字影评领域中同样存在,且出现了新的变体。这类新变体主要表现为基于媒介发展及个体意识的主观评价,其问题在于忽视电影的整体性,仅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片面评价电影。基于强制阐释的基本定义,结合数字影评的现状,分析数字影评领域强制阐释的利与弊,这对数字影评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影评
强制阐释
移动媒介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析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新模式
14
作者
彭珂珂
机构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第5期152-153,共2页
基金
2015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触屏时代动漫意见广告的创新与应用研究”(15YBA097)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类手机媒体种类繁多,也收获了范围广泛的用户群体。庞大的用户群体,也让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嗅到更广阔的广告投放空间,而这便催生了更多的广告营销新模式。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其中动漫意见广告作为新的广告营销模式,是广告界的一种创新。本文从移动类媒介的特点、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模式的特征和优势等方面来探索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移动
类
媒介
动漫意见广告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移动媒介时代下竖屏短视频广告的传播学分析
宋洁
《电视技术》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移动媒介的应用研究
刘芳
李晓敏
《艺术评鉴》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移动媒介对“0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明静
《传媒论坛》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与其友谊质量的关系
雷雳
王伟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的结构及特点
王伟
雷雳
《心理研究》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生态变化
李俊潮
《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移动电视媒介的内容定位和广告经营分析
唐佳希
《中国传媒科技》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和线下社会资本的作用
孔繁昌
冯雅萌
赵改
刘诏君
王亚丹
周宗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移动社交媒介对受导师排斥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周莉
王宏霞
王兴超
雷雳
《心理研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媒介素养:识别不良短视频危害的“火眼金睛”
谢笑春
《教育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Vlog式纪录片的蒙太奇审美探索
魏颖
《中国传媒科技》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竖屏“微”影视的叙事表意美学
陈湘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数字影评中的“强制阐释”现状辨析
潘路路
黄钟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解析互联网媒体的内容运营和动漫意见广告营销新模式
彭珂珂
《数字通信世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