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因特网中安全组播通信的密钥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军 廖麟 马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7-380,共4页
比较了各种确保安全组播通信的密钥管理算法和方案,针对移动环境下移动频繁、可靠性差的特点,讨论了在RingNet结构下移动因特网的组播密钥管理问题。
关键词 IP组播 密钥管理 移动因特网 RingNet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3G系统——无线移动因特网 被引量:1
2
作者 侯自强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3G系统 ,这种新3G系统立足于3G框架之内 ,使用3G的工作频率 ,采用现有的技术实现具有IMT_2000以后系统特征的宽带无线移动因特网系统。运营商可以利用其已有的固定宽带因特网资源建设发展宽带无线移动因特网 ,并且可以以... 本文提出一种新3G系统 ,这种新3G系统立足于3G框架之内 ,使用3G的工作频率 ,采用现有的技术实现具有IMT_2000以后系统特征的宽带无线移动因特网系统。运营商可以利用其已有的固定宽带因特网资源建设发展宽带无线移动因特网 ,并且可以以极低成本在其上提供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系统 无线移动 因特网 第三代移动电话 宽带无线移动因特网 移动IP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因特网中层次型QoS多径组播路由协议
3
作者 王国军 罗军 伍力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591,共6页
提出了一种移动因特网中满足QoS约束的组播路由协议QoSHMM.基于“同层成环、异层构树”的原则,该协议建立一棵特殊的QoSHMM组播环树,从而在目的节点与源节点之间形成一条具有最短时延的路径和多条满足时延受限成本较小的路径.模拟结果显... 提出了一种移动因特网中满足QoS约束的组播路由协议QoSHMM.基于“同层成环、异层构树”的原则,该协议建立一棵特殊的QoSHMM组播环树,从而在目的节点与源节点之间形成一条具有最短时延的路径和多条满足时延受限成本较小的路径.模拟结果显示,QoSHMM组播环树在平均切换延迟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性能,同时由于采用三态传输机制,该协议也具有很好的容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因特网 组播路由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因特网中单播移动性管理研究
4
作者 王国军 高中山 王宏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8-211,共4页
基于移动因特网的移动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单播移动性管理协议和算法层出不穷,目的是为了使移动节点能进行平滑切换。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单播移动性管理,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总结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移动因特网 单播移动性管理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因特网半软切换的仿真研究
5
作者 何晓英 侯清富 雷振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114,共4页
MobileIP协议中原有的硬切换算法产生的分组丢失和切换时延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半软切换算法是硬切换的改进算法。本文通过仿真比较了MobileIP协议中硬切换和半软切换对TCP和UDP流量的影响 。
关键词 移动因特网 半软切换 仿真 移动节点 硬切换 IP协议 TCP U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因特网不同流量下切换损失率研究
6
作者 张勇 何晓英 雷振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2-125,共4页
根据移动因特网中基本的硬切换和改进的半软切换算法时间流程仿真研究了 2种切换在泊松和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仿真数据表明 ,在网络负载均值相同的情况下 ,对于硬切换和半软切换 ,自相似流量的切换损失率要明显低于传统泊松流量 ... 根据移动因特网中基本的硬切换和改进的半软切换算法时间流程仿真研究了 2种切换在泊松和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仿真数据表明 ,在网络负载均值相同的情况下 ,对于硬切换和半软切换 ,自相似流量的切换损失率要明显低于传统泊松流量 ,并通过分析泊松和自相似流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尝试给出产生这一区别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因特网 流量 切换损失率 移动节点 无线接入点 硬切换 半软切换 泊松 自相似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可切实服务于运营商的移动无线因特网
7
作者 孙宝 夏凡超 孙敏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5,共5页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移动IP及其路由优化、无线局域网 (WLAN)和GPRS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新的利用移动IP来融合WLAN和GPRS的移动无线因特网的网络结构 ,详细论述了其多连接的路由过程、平滑垂直切换、AAA ,并做了简要的性能分析。
关键词 移动IP GPRS 移动无线因特网 无线局域网 A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商务支付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莹 李维 +1 位作者 邹俊伟 范春晓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7-30,共4页
本文依据自主设计的适合于移动商务环境的简单电子支付协议,提出了一种在目前网络条件下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移动商务支付网关,以解决移动商务交易过程中的电子支付问题。
关键词 移动商务 电子支付协议 电子商务 网关 移动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S,WAP和移动电子商务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兴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5-67,共3页
本文首先讨论GSM制式下的移动因特网(M -Internet)的网络结构 ,然后讨论在移动因特网上进行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M -Commerce)的网络实现(并不仅仅局限于GSM制式下的移动因特网)。
关键词 GPRS WAP 移动电子商务 GSM 移动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环境的TCP协议改进方案
10
作者 赵春芬 方旭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4-497,共4页
针对移动环境中TCP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ROMIPv4的TCP改进方案———TCP BROMIPv4.该方案利用ROMIPv4中的绑定更新消息以及新增的切换警告消息,调整发送TCP在移动节点切换过程中的操作.仿真结果表明,TCP BROMIPv4缩短... 针对移动环境中TCP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ROMIPv4的TCP改进方案———TCP BROMIPv4.该方案利用ROMIPv4中的绑定更新消息以及新增的切换警告消息,调整发送TCP在移动节点切换过程中的操作.仿真结果表明,TCP BROMIPv4缩短了移动环境下的业务中断时间,增加了发送的分组数量,从而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移动IP 切换 TCP协议 TCP-BROMIPv4 移动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组播技术实现Mobile IP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敏华 王琳 +1 位作者 张惠民 刘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6-140,共5页
详细介绍了Internet中的组播技术和MobileIP技术 ,认为它们是两种关系比较特殊的技术。提出在现有的条件下 ,可以采用组播技术来实现MobileIP功能。具体介绍了一种采用PIM -SM来实现基本的MobileIP功能、切换和路由优化的方案 。
关键词 组播技术 MobileIP 数字通信网 切换 路由优化 移动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hoc网络中多媒体会议切换机制的研究
12
作者 李明 杨雷 胡必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8-1930,1942,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dhoc网络中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移动IPv6技术和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技术,并对传统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路由算法路由进行了修改,使其可以很好地匹配系统模型。将传统...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dhoc网络中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移动IPv6技术和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技术,并对传统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路由算法路由进行了修改,使其可以很好地匹配系统模型。将传统的AODV算法和修改后的算法应用到系统模型中,对会话中移动节点在不同Adhoc网络间的切换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显示,修改后的AODV路由算法性能可以将切换时的时延抖动和分组丢失率改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因特网协议版本6 会话初始协议 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时延抖动 分组丢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运动预测与QoS协商的扇形资源弹性预约机制
13
作者 王兴伟 原常青 +1 位作者 宋波 黄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8期7-9,30,共4页
通过考虑用户移动性和QoS要求,设计了移动无线因特网中的一种扇形资源弹性预约机制,包括运动预测、资源预约和QoS协商。该机制还考虑了移动用户频繁切换的解决方法。仿真研究表明,扇形资源弹性预约机制可以有效地保证移动用户的QoS。
关键词 扇形资源预约 运动预测 QoS协商 移动无线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ecure multicast scheme in mobile Internet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国军 廖麟 +1 位作者 曹建农 CHAN Keith C.C.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6期720-725,共6页
A novel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model using a RingNet hierarchy is proposed. The RingNet hierarchy consists of 4 tiers: border router tier, access gateway tier, access proxy tier and mobile host tier. Within the hiera... A novel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model using a RingNet hierarchy is proposed. The RingNet hierarchy consists of 4 tiers: border router tier, access gateway tier, access proxy tier and mobile host tier. Within the hierarchy, the upper 2 tiers are dynamically organized into logical rings with network entities. A novel hierarchical secure access control scheme on key managem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ingNet model. Network entities within the multicast hierarchy belong to different privileged local groups. Network entities of the higher-privileged local groups have the right to derive the keys held by network entities of the lower-privileged local groups, and the reverse operation is not allowed. With the key management approach, any insertion and changing of local group key will not affect other local groups. The analyt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heme has higher security than L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 management access control related factor local group changing resid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