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乌素沙漠区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郭庆彪
郭广礼
+1 位作者
陈龙浩
吕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我国西部矿区生态脆弱,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漠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某矿首采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利用球心空间拟合RTK测量技术进行了地表移动变形定期监测...
我国西部矿区生态脆弱,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漠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某矿首采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利用球心空间拟合RTK测量技术进行了地表移动变形定期监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地表移动过程是连续渐变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为58°,移动角为63°,裂缝角为79°;2地表下沉速度快,实测最大下沉速为110 mm/d,最大下沉速度系数为3.14,明显大于我国东部矿区类似深厚比条件下中厚煤层综采的下沉速度;3地表楔形裂缝发育,主要位于采区边界和工作面前方,拐角处呈现弧形状态;4地表移动分布规律基本符合概率积分法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了概率积分法模型参数。上述研究成果将为类似矿区合理留设各类保护煤柱、地表沉陷预测以及设计"三下"采煤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区
开采沉陷
移动变形规律
球心空间拟合RTK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
被引量:
9
2
作者
樊占文
郭永红
杨可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2-255,共4页
根据煤矿地下工作面回采引发开采沉陷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矿山开采沉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即综合应用岩移观测站实测数据的图解法、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变形预计的拟合验证法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参比法等,就能较科学地...
根据煤矿地下工作面回采引发开采沉陷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矿山开采沉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即综合应用岩移观测站实测数据的图解法、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变形预计的拟合验证法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参比法等,就能较科学地确定合理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与岩层移动角值,也可利用相似材料试验模拟覆岩采动的裂隙发育特征,钻孔观测工作面采动后覆岩离层发生的位置,以及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地表沉陷盆地的扩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移动变形规律
常规化研究模式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郭文兵
王金帅
李圣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0-475,共6页
为研究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结合哈拉沟矿地质采矿条件,在22407工作面上方布设合理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和变形监测,获得较为完善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资料。通过分析地表走向和倾向观测线的静、动态移动变形曲线,获...
为研究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结合哈拉沟矿地质采矿条件,在22407工作面上方布设合理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和变形监测,获得较为完善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资料。通过分析地表走向和倾向观测线的静、动态移动变形曲线,获得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相关角量参数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结果表明,在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下沉比较剧烈,地表最大下沉速度达到696 mm/d,移动变形比较集中,能够快速形成下沉盆地,地表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矿区设计"三下"采煤及合理留设各类保护煤柱、地表沉陷预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厚煤层
移动变形规律
概率积分预计参数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黄土沟壑地貌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石国牟
张丽佳
+1 位作者
胡振琪
浮耀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165,共9页
为研究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矿区湿陷型黄土沟壑地貌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对柠条塔矿黄土沟壑区N1212工作面开展系统的地表沉陷监测,分析黄土沟壑地貌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特征,确定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
为研究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矿区湿陷型黄土沟壑地貌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对柠条塔矿黄土沟壑区N1212工作面开展系统的地表沉陷监测,分析黄土沟壑地貌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特征,确定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地表移动时间和动态地表移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湿陷型黄土层高强度煤炭开采地表非连续变形破坏严重,黄土地表易受移动变形与地形条件复合影响,出现不均匀沉降,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发育剧烈,地表最大下沉量5255 mm,最大水平移动值2680 mm,最大下沉速度为187.4 mm/d,单一煤层开采最大下沉系数为0.63,斜交重复采动最大下沉系数为0.84,活跃期约55 d,期间下沉量占总下沉量97%,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74 m,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67°。上述结果验证了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时,地表下沉剧烈、活动周期短、重复采动时,地表下沉量与地质采矿因素成正比,沟谷地形高强度开采地表变形具有速度快、塌陷大、损害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地表沉陷
下沉速度
移动变形规律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同矿区采煤沉陷地表移动特征
被引量:
7
5
作者
侯志鹰
张英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大同矿区采煤沉陷的特点 ,分析了采煤沉陷的形成机理 ,并通过对观测资料和覆岩类比分析 ,确定了地表沉陷范围及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的参数 。
关键词
大同矿区
采煤沉陷
地表
移动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开采沉陷学70年研究综述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
12
6
作者
孙庆先
张勇
+1 位作者
陈清通
李宏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9,共14页
从覆岩破坏规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等方面,回顾了开采沉陷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覆岩破坏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岩体响应采动理论、关键层理论等,并总结归纳了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高度;...
从覆岩破坏规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等方面,回顾了开采沉陷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覆岩破坏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岩体响应采动理论、关键层理论等,并总结归纳了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高度;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负指数函数法、概率积分法等计算方法,尤其是概率积分法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陷预计;在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方面,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建设工作,几经系统修订并实施,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开采沉陷学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括围岩介质属性、概率积分法局限性、综采(综放)“两带”高度和形态、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动态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地表观测站观测频率、相关规程对同一事项的技术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学科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建议,包括以覆岩运动全过程可视化为主要手段揭示开采沉陷的本质机理、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研究认为,只有认识到“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开采沉陷”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开采沉陷。在不断继续补充完善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有必要以新理论和新思想审视开采沉陷学,以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开采沉陷学,不断推动学科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覆岩破坏
规律
地表
移动变形规律
概率积分法
关键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乌素沙漠区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郭庆彪
郭广礼
陈龙浩
吕鑫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B13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104011)
江苏省高效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编号:SZBF2011-6-B35)
文摘
我国西部矿区生态脆弱,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毛乌素沙漠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某矿首采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利用球心空间拟合RTK测量技术进行了地表移动变形定期监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地表移动过程是连续渐变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为58°,移动角为63°,裂缝角为79°;2地表下沉速度快,实测最大下沉速为110 mm/d,最大下沉速度系数为3.14,明显大于我国东部矿区类似深厚比条件下中厚煤层综采的下沉速度;3地表楔形裂缝发育,主要位于采区边界和工作面前方,拐角处呈现弧形状态;4地表移动分布规律基本符合概率积分法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了概率积分法模型参数。上述研究成果将为类似矿区合理留设各类保护煤柱、地表沉陷预测以及设计"三下"采煤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区
开采沉陷
移动变形规律
球心空间拟合RTK测量技术
Keywords
Mu Us desert
Mining subsiden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
Space fitting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
被引量:
9
2
作者
樊占文
郭永红
杨可明
机构
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棋盘井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2-25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436)
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委托资助项目(MK-13-798)
文摘
根据煤矿地下工作面回采引发开采沉陷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矿山开采沉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即综合应用岩移观测站实测数据的图解法、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变形预计的拟合验证法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参比法等,就能较科学地确定合理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与岩层移动角值,也可利用相似材料试验模拟覆岩采动的裂隙发育特征,钻孔观测工作面采动后覆岩离层发生的位置,以及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地表沉陷盆地的扩展规律。
关键词
开采沉陷
移动变形规律
常规化研究模式
煤矿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郭文兵
王金帅
李圣军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0-4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092)
国家自然科学煤炭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261206)
文摘
为研究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结合哈拉沟矿地质采矿条件,在22407工作面上方布设合理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和变形监测,获得较为完善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资料。通过分析地表走向和倾向观测线的静、动态移动变形曲线,获得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相关角量参数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结果表明,在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下沉比较剧烈,地表最大下沉速度达到696 mm/d,移动变形比较集中,能够快速形成下沉盆地,地表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矿区设计"三下"采煤及合理留设各类保护煤柱、地表沉陷预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浅埋厚煤层
移动变形规律
概率积分预计参数
开采沉陷
Keywords
shallow depth thick seam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
probability integral prediction parameters
mining subsidence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黄土沟壑地貌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石国牟
张丽佳
胡振琪
浮耀坤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165,共9页
基金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大项目(2018SMHKJ-A-J-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1542)。
文摘
为研究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矿区湿陷型黄土沟壑地貌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对柠条塔矿黄土沟壑区N1212工作面开展系统的地表沉陷监测,分析黄土沟壑地貌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特征,确定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地表移动时间和动态地表移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湿陷型黄土层高强度煤炭开采地表非连续变形破坏严重,黄土地表易受移动变形与地形条件复合影响,出现不均匀沉降,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发育剧烈,地表最大下沉量5255 mm,最大水平移动值2680 mm,最大下沉速度为187.4 mm/d,单一煤层开采最大下沉系数为0.63,斜交重复采动最大下沉系数为0.84,活跃期约55 d,期间下沉量占总下沉量97%,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74 m,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67°。上述结果验证了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时,地表下沉剧烈、活动周期短、重复采动时,地表下沉量与地质采矿因素成正比,沟谷地形高强度开采地表变形具有速度快、塌陷大、损害重的特征。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地表沉陷
下沉速度
移动变形规律
动态变化
Keywords
loess gully area
surface subsidence
subsidence velocity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
dynamic change
分类号
TD17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同矿区采煤沉陷地表移动特征
被引量:
7
5
作者
侯志鹰
张英华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摘
针对大同矿区采煤沉陷的特点 ,分析了采煤沉陷的形成机理 ,并通过对观测资料和覆岩类比分析 ,确定了地表沉陷范围及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的参数 。
关键词
大同矿区
采煤沉陷
地表
移动变形规律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开采沉陷学70年研究综述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
12
6
作者
孙庆先
张勇
陈清通
李宏杰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9,共14页
基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19-2-ZD005)。
文摘
从覆岩破坏规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等方面,回顾了开采沉陷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覆岩破坏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岩体响应采动理论、关键层理论等,并总结归纳了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高度;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负指数函数法、概率积分法等计算方法,尤其是概率积分法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陷预计;在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方面,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建设工作,几经系统修订并实施,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开采沉陷学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括围岩介质属性、概率积分法局限性、综采(综放)“两带”高度和形态、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动态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地表观测站观测频率、相关规程对同一事项的技术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学科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建议,包括以覆岩运动全过程可视化为主要手段揭示开采沉陷的本质机理、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研究认为,只有认识到“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开采沉陷”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开采沉陷。在不断继续补充完善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有必要以新理论和新思想审视开采沉陷学,以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开采沉陷学,不断推动学科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开采沉陷
覆岩破坏
规律
地表
移动变形规律
概率积分法
关键层理论
Keywords
mining subsidence
law of overlying rock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probability integration method
key strata theory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乌素沙漠区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郭庆彪
郭广礼
陈龙浩
吕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矿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
樊占文
郭永红
杨可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郭文兵
王金帅
李圣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陕北黄土沟壑地貌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石国牟
张丽佳
胡振琪
浮耀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同矿区采煤沉陷地表移动特征
侯志鹰
张英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开采沉陷学70年研究综述及技术展望
孙庆先
张勇
陈清通
李宏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