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补偿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与机制研究
1
作者 文敏 周永玲 +3 位作者 刘静静 蒋苛晴 刘娟 朱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819-2825,2832,共8页
背景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补偿训练是针对认知障碍的有效疗法,但当前相关研究的干预模式多以线下为主,基于移动医疗APP实施认知补偿训练的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补偿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 背景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补偿训练是针对认知障碍的有效疗法,但当前相关研究的干预模式多以线下为主,基于移动医疗APP实施认知补偿训练的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补偿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6—12月于宁夏宁安医院就诊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定期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补偿训练,干预时间为12周。采用简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测评量表(BACS)、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BACS得分和SQLS得分,并检验BACS得分在组别和SQLS得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最终对照组27例、干预组27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12周时,干预组BACS总分及数字序列、伦敦塔、言语记忆、语义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SQLS总分及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BACS得分在组别和SQLS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240,95%CI=-0.556~-0.050)。结论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认知补偿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可以通过改善总体认知功能来促进个体感知到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移动医疗app 认知补偿训练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动态需求的移动医疗APP适老化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符晗 李沁怡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92-401,432,共11页
目的以老年群体用户需求的动态特征为出发点,对移动医疗APP界面进行适老化设计研究,优化界面设计策略,帮助老年群体适应智慧养老背景下的智慧医疗模式。方法利用网络爬虫软件获取老年群体对移动医疗APP的在线评价数据,运用模糊kano模型... 目的以老年群体用户需求的动态特征为出发点,对移动医疗APP界面进行适老化设计研究,优化界面设计策略,帮助老年群体适应智慧养老背景下的智慧医疗模式。方法利用网络爬虫软件获取老年群体对移动医疗APP的在线评价数据,运用模糊kano模型对老年群体需求数据进行归纳分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需求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需求客观权重、组合赋权法确定需求组合权重,根据权重对老年群体用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从而进行移动医疗APP适老化界面的优化设计研究。结论将用户动态需求理论应用于移动医疗APP适老化界面设计,重视需求在时间、环境等多维度下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好地获取老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拓展移动医疗APP界面适老化设计思路,为移动医疗适老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动态需求 移动医疗app 适老化界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移动医疗App推进门诊预约挂号工作初探 被引量:22
3
作者 申思 李娅芳 +2 位作者 孙玮 孙学勤 刘晶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49,共2页
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应用移动医疗App推进预约挂号工作的整体情况。结合实际经验,提出App预约挂号功能在开发中应注意"一老一小"人群的使用,提高患者预约的准确性,严格遏制倒号行为,并提出可供借鉴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预约挂号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APP的HIV感染病人远程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瑞玲 王玉英 +3 位作者 郭建琳 范益平 冯忠玲 武海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病人远程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移动医疗APP小组,构建APP功能模块,选取吕梁市二级、三级医院门诊确诊的358名HIV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半年前后病人生活质...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病人远程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移动医疗APP小组,构建APP功能模块,选取吕梁市二级、三级医院门诊确诊的358名HIV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半年前后病人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HIV感染病人HIV/AIDS QOL-46、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服药依从性为92.6%。结论:移动医疗APP在HIV感染病人远程延续护理模式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HIV AIDS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0
5
作者 胡永琼 邓云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 :调查应用移动医疗同心管家App+微信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3月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回... 目的 :调查应用移动医疗同心管家App+微信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3月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对冠心病PCI治疗相关知识认知、服药依从性、焦虑、抑郁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对冠心病PCI治疗相关知识认知及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微信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内容特征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推荐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远 张磊 张敏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6期38-47,共10页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内容特征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推荐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提炼出对运营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方法。[方法/过程]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口碑营销经典理论的相关因素,构建...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内容特征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推荐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提炼出对运营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方法。[方法/过程]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口碑营销经典理论的相关因素,构建出"中心信息内容特征——自我推荐"以及"边缘信息内容特征——从众推荐"两条作用路径,并聚焦感知需求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实证研究采用"日志追踪实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来自移动医疗APP用户的288份数据,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正向影响自我推荐意愿;APP认知声誉、医生认知声誉、医院认知声誉正向影响从众推荐意愿;感知需求正向调节自我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而从众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内容特征 推荐行为 移动医疗app 作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App在社区糖尿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迪 倪翠萍 潘颖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109,共4页
从移动医疗App概述,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的智能处理和病情评估、在线互动反馈等介绍移动医疗App在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的方向,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 从移动医疗App概述,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的智能处理和病情评估、在线互动反馈等介绍移动医疗App在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的方向,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管理 移动医疗app 社区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素养视角下的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蕤 张雨萌 余佳琪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0期62-72,143,共12页
[目的/意义]基于健康素养视角研究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健康素养水平、增强用户体验质量。[方法/过程]构建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选择Bootstrap方法进行假设检验、中介效应检... [目的/意义]基于健康素养视角研究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健康素养水平、增强用户体验质量。[方法/过程]构建移动医疗App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选择Bootstrap方法进行假设检验、中介效应检验与路径分析。[结果/结论]本文发现:1)视觉吸引力对用户体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需求满足对用户体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健康素养构面中的健康信息获取能力通过需求满足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用户体验产生正向影响;4)健康素养构面中的健康信息评价利用能力对用户体验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用户体验 移动医疗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APP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启示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雪瑞 丁永霞 王斌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3-806,共4页
介绍移动医疗APP的概念、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启示,以期为移动医疗APP在延续护理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延续护理 远程医疗 信息支持 健康教育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规制、患者初始使用意愿与移动医疗APP行业发展演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冉 侯贵生 曲薪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5,共8页
基于移动医疗APP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患者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引入政府规制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研究发现:患者初始使用意愿、政府惩罚力度及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 基于移动医疗APP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患者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引入政府规制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研究发现:患者初始使用意愿、政府惩罚力度及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大小,对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演化具有显著影响。患者初始使用意愿处于中低强度时,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概率;而患者初始使用意愿处于高强度时,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将增加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概率。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获得的不正当收益的大小影响移动医疗APP、政府及患者三方行为策略的稳定均衡的实现,移动医疗APP泄露患者隐私可以获得的不正当收益增加,抑制三方行为策略的稳定均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政府规制 患者信息 初始使用意愿 信息泄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APP国内外研究方向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廖瑶姬 高国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0-862,共3页
总结分析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分析评价、临床应用效果、系统评价和评价工具开发的4大研究方向,提出国内运用APP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较少,建议以后可专注于国内医疗APP的分析评价和国内外同类医疗APP的对比分析,自主研发适应临床实际需要的移... 总结分析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分析评价、临床应用效果、系统评价和评价工具开发的4大研究方向,提出国内运用APP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较少,建议以后可专注于国内医疗APP的分析评价和国内外同类医疗APP的对比分析,自主研发适应临床实际需要的移动医疗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程序 移动医疗app 临床试验 评价工具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APP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乙颖 郭凤仪 韩晓红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67,共5页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移动医疗APP的用户评价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探索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医生素质、隐私忧虑、感知风险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服务机制、公益活动、平台设计、信息提供、隐私...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移动医疗APP的用户评价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探索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医生素质、隐私忧虑、感知风险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服务机制、公益活动、平台设计、信息提供、隐私保护、线上线下关系等因素共同作用,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满意度产生影响。据此,提出提升移动医疗APP用户满意度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移动医疗app 扎根理论 用户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的应用终端(App)规范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姝雅 任建萍 +1 位作者 刘肖肖 李林蔚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
当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结合,使移动医疗成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明确相关政策法规,加快政府与市场合作,解决健康数据安全等问题,促进健康服务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 健康服务信息化 移动医疗app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M的智慧医疗APP用户黏性模型构建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晶 管子玉 +1 位作者 谢飞 段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2,共9页
医疗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其市场巨大,但当前医疗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接口——智慧医疗APP并没有呈现足够的市场规模,最常见的问题是智慧医疗APP应用周期短,用户黏性低。文中针对智慧医疗APP用户黏性低的痛点,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原始数据,并通过... 医疗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其市场巨大,但当前医疗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接口——智慧医疗APP并没有呈现足够的市场规模,最常见的问题是智慧医疗APP应用周期短,用户黏性低。文中针对智慧医疗APP用户黏性低的痛点,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原始数据,并通过技术接受模型(TAM)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感知风险理论(PR),分析了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感知风险)对智慧医疗APP用户黏性的影响,并提炼相关影响权值,作为未来智慧医疗类APP产品设计方向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TAM模型 TPB模型 感知风险理论(PR) 用户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健康管理APP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5
作者 岑洁 杨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95-1701,共7页
目的:评价健康管理APP对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住院的149例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4)。对照组给予放疗科... 目的:评价健康管理APP对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住院的149例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4)。对照组给予放疗科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15次和放疗30次结束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头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口干、病态感、语言问题、社交问题、咳嗽、体质量减轻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牙齿问题、张口困难、唾液黏稠、口服营养品问题、体质量增加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健康管理,可有效缓解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移动医疗app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