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强度估计下移动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
1
作者 甘泽楷 陈爱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5-1510,共6页
针对移动传感网络节点位置改变所致的信号因反射、折射引起的信号强度波动所导致的基于强度的距离估计偏差和定位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强度估计下移动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分析节点特征,通过无向图模型捕捉节... 针对移动传感网络节点位置改变所致的信号因反射、折射引起的信号强度波动所导致的基于强度的距离估计偏差和定位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强度估计下移动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分析节点特征,通过无向图模型捕捉节点间关联,并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评估节点能量。通过设定阈值,有效识别多径效应异常节点及其链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时间窗口方差分析筛选异常链路,采用权重链路最小误差定位技术,实现异常节点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检测异常节点的漏检次数为1次,在异常节点定位方面的性能明显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异常节点定位 深度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强度估计 权重链路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下移动传感网多目标有向路径覆盖增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美燕 蔡文郁 周丽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水下传感网中实现多个移动目标的协同追踪任是一个技术难题,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多目标有向路径覆盖增强算法。在实际的三维水下传感网中,水下传感器节点会随着水流运动而移动,被追踪的目标具有自主行动能力。假设移动... 水下传感网中实现多个移动目标的协同追踪任是一个技术难题,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多目标有向路径覆盖增强算法。在实际的三维水下传感网中,水下传感器节点会随着水流运动而移动,被追踪的目标具有自主行动能力。假设移动规律遵从Meandering Current Mobility模型,多个运动目标沿着基于概率的Random Walk移动模型轨迹运动。在论文提出的算法中,覆盖运动路径的传感器节点通过两跳邻居节点范围内的水下传感器节点协同决策来实现最大化路径覆盖,通过调整水下传感器节点自身的有向覆盖方向达到多目标轨迹路径有向覆盖率平均值最大,并使多目标轨迹路径有向覆盖率标准方差尽量小。最后论文通过MATLAB软件仿真来验证分布式覆盖增强算法的有效性,能够显著提高多个移动目标的路径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 移动传感 三维 有向覆盖 目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簇头选择的移动传感网拓扑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章韵 宋汝芸 +2 位作者 陈志 扈罗全 岳文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02-1606,共5页
针对移动传感网节点的移动性、能量有限性、动态变化性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传感网分簇拓扑控制算法NACA。NACA算法吸收最小ID算法简便的优点,将其改进,提出新概念响应率,同时考虑了能量有限、移动速度和邻居节点数目等因素。通过实例分... 针对移动传感网节点的移动性、能量有限性、动态变化性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传感网分簇拓扑控制算法NACA。NACA算法吸收最小ID算法简便的优点,将其改进,提出新概念响应率,同时考虑了能量有限、移动速度和邻居节点数目等因素。通过实例分析,将NACA算法和WCA算法、HD算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算法初次收敛快,能够使得移动传感网具有更稳定的拓扑结构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簇头 拓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F-CS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光辉 胡世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107,共13页
在野外环境部署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时,往往采用随机部署方式,导致覆盖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力(virtual force)扰动和布谷鸟搜索(CS,Cuckoo search)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VF-CS)。首先,对传感器节点进行Voronoi图划分,形... 在野外环境部署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时,往往采用随机部署方式,导致覆盖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力(virtual force)扰动和布谷鸟搜索(CS,Cuckoo search)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VF-CS)。首先,对传感器节点进行Voronoi图划分,形成独立的泰森多边形(Thiessen polygon)。其次,对泰森多边形内的节点进行虚拟力的分析,将多边形顶点和邻居节点的作用力作为布谷鸟搜索位置更新的扰动因子。最后,通过布谷鸟搜索引导节点移动实现覆盖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基于Voronoi图的覆盖优化算法相比,VF-CS算法提高了覆盖率,减少了节点平均移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虚拟力 布谷鸟搜索 覆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移动传感网中基于感知方向的数据收集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泉 贺文武 张永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
机会移动传感网中数据收集策略既要保证传输成功率、减小网络开销,也要尽量降低传感器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网络生命期。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方向感知的数据收集策略(Data Gathering based on Perceptive Direction,DGPD)。当... 机会移动传感网中数据收集策略既要保证传输成功率、减小网络开销,也要尽量降低传感器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网络生命期。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方向感知的数据收集策略(Data Gathering based on Perceptive Direction,DGPD)。当两个传感器相遇时,以距离它们最近的Sink节点为参照点,分别计算各自的感知方向。把感知方向作为一个重要参数来确定两个相遇传感器的消息转发路由,把消息转发给更有利于接近Sink节点的传感器,从而提高数据收集成功率,减少过多的消息转发。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完成数据收集,并获得较高的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移动传感 数据收集 知方向 消息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中基于本地信息的机会路由策略
6
作者 董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5-1507,1518,共4页
在考虑节点信道质量、移动方向和速率、剩余能耗等本地信息的基础上,在移动传感网中提出了基于本地信息的机会路由策略(OR-LI)。该策略采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道质量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对数-常态分布模型建立节点机会概率值;引入移... 在考虑节点信道质量、移动方向和速率、剩余能耗等本地信息的基础上,在移动传感网中提出了基于本地信息的机会路由策略(OR-LI)。该策略采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道质量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对数-常态分布模型建立节点机会概率值;引入移动速率和方向反映节点的移动性;使用节点的剩余能耗反映节点的剩余使用寿命,实现机会路由,并通过候选节点的优选序号来确定候选点的侦听转发时间以避免报文重发。与机会路由策略ExOR和OB比,新策略更适合移动传感网,具有传输有效性高、能耗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延时容忍网络 机会路由 信号接收强度指示值 移动速度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iner点的移动传感网络汇聚节点选址
7
作者 梁久祯 李军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针对目前绝大数静态汇聚节点选址策略很难应用到移动网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结构并实现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的SCSN模型,其边结构并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实现了节点个数复杂度... 针对目前绝大数静态汇聚节点选址策略很难应用到移动网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结构并实现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的SCSN模型,其边结构并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实现了节点个数复杂度由Ο(n)下降到Ο(n),同时还具有动态自适应、低复杂度、低时延等方面的优势。实验对比Steiner和其他几何中心作为汇聚节点的移动更新的偏移量,结果表明Steiner有使汇聚节点高稳定低偏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节点 移动传感网络 Steiner中心 结构意识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社区间能量均衡路由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秋田 杨文忠 +2 位作者 张振宇 石研 李双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55-1860,共6页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MWSN)中设计能效路由是一个挑战性难题。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社区间路由节点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区间能量均衡路由算法(ERAI)。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相遇可能性的转发能...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MWSN)中设计能效路由是一个挑战性难题。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社区间路由节点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区间能量均衡路由算法(ERAI)。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相遇可能性的转发能力路由度量FC。利用此度量FC和相遇节点的去向信息选择中继节点来转发消息。实验数据显示,ERAI路由算法在首个节点消亡时间上与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相比分别推迟了12.6%~15.6%和4.5%~8.3%,且节点剩余能量均方差小于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ERAI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各节点的能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社区 能量均衡 相遇概率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传感网的攻击风险监测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倪铭 张宏 李千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提出基于稳定性、安全性、簇大小选择和簇首节点合理选择的方法,从逻辑上对整个网络进行了簇的划分并选出最佳簇首节点,引入基于自回归模型的间隙性异常识别,实现了在簇首节点上执行自动检测网络流量异常和自动报警的功能。实验证明了... 提出基于稳定性、安全性、簇大小选择和簇首节点合理选择的方法,从逻辑上对整个网络进行了簇的划分并选出最佳簇首节点,引入基于自回归模型的间隙性异常识别,实现了在簇首节点上执行自动检测网络流量异常和自动报警的功能。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风险监测 移动传感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络汇聚节点动态选址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飞 梁久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3-1456,共4页
针对绝大多数汇聚节点选址策略都是基于静态传感器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和集中式的SCSN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其基于边结构设计,实现了凸壳更新的节点... 针对绝大多数汇聚节点选址策略都是基于静态传感器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和集中式的SCSN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其基于边结构设计,实现了凸壳更新的节点个数复杂度由Ο(n)下降到Ο(槡n),并结合Kalman滤波预测方法准确地预测汇聚节点的移动轨迹。最后实验对比了Steiner和其他几何中心更新的偏移量,结果表明Steiner有使汇聚节点具有高稳定低偏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节点 移动传感网络 Steiner中心 结构意识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分布式连通按需覆盖部署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凌楚 赵海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63-2469,共7页
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中目标覆盖所需传感器数不同且各目标之间没有形成通路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虚拟力方法实现对不同目标的按需覆盖方法。根据不同目标的覆盖需求设置对传感器节点的基于万有引力的吸引力、节点之间基于库仑力的... 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中目标覆盖所需传感器数不同且各目标之间没有形成通路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虚拟力方法实现对不同目标的按需覆盖方法。根据不同目标的覆盖需求设置对传感器节点的基于万有引力的吸引力、节点之间基于库仑力的斥力以及目标之间的引力线,节点在虚拟合力的引导下覆盖目标或连接成通路。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与已有代表性算法相比收敛时间短,节点移动公平性高达99%,且GPS误差的影响能够控制在1%以下,可实现稀疏或密集初始条件下按需覆盖的分布式快速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按需覆盖 虚拟力 引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中一种基于RSSI的机会主义路由设计 被引量:11
12
作者 霍广城 王晓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8-613,共6页
本文针对移动无线传感网提出一种结合节点移动向量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信息的机会主义路由OR-RSSI,利用Sink节点Beacon报文的RSSI信息建立并更新机会概率值,使用报文广播后所能到达的具有最... 本文针对移动无线传感网提出一种结合节点移动向量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信息的机会主义路由OR-RSSI,利用Sink节点Beacon报文的RSSI信息建立并更新机会概率值,使用报文广播后所能到达的具有最大机会概率值的最佳节点进行存储转发,完成移动无线传感网信息收集.OR-RSSI是一种良好的后择路由,不以既存路径为基础,不需额外设备支持,具有报文成功传输率高、网络有效吞吐量大以及能耗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 机会主义路由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 移动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随机分布参数系统的镇定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穆文英 崔宝同 李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针对移动传感网络带有执行器的情况,研究了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随机分布参数系统的镇定控制问题.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It^o公式,设计相应的反馈镇定控制器,得到每个传感器/执行器节点的移动轨迹,最终保证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分布参数... 针对移动传感网络带有执行器的情况,研究了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随机分布参数系统的镇定控制问题.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It^o公式,设计相应的反馈镇定控制器,得到每个传感器/执行器节点的移动轨迹,最终保证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分布参数系统是渐近稳定的.仿真结果表明:移动传感网络在增强系统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随机分布参数系统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任网络的移动传感网高效分簇路由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颖 费莉 赖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277-282,共6页
高效路由机制的设计可提高移动传感网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基于深度信任网络的移动传感网高效分簇路由机制。设计了传感器节点联系信息特征提取方法,从复杂的节点联系信息中挖掘核心特征,并依据挖掘的特征进行移动传感器节点的分簇。进而... 高效路由机制的设计可提高移动传感网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基于深度信任网络的移动传感网高效分簇路由机制。设计了传感器节点联系信息特征提取方法,从复杂的节点联系信息中挖掘核心特征,并依据挖掘的特征进行移动传感器节点的分簇。进而,综合考虑感知节点联系紧密度与能量状态,设计了高效的分簇路由机制,动态选取簇头节点进行簇内与簇间消息的路由。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分别提高平均投递率、平均投递时延、网络寿命性能14%、24%、2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消息路由 分簇 深度信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传感的桥梁自动模态参数识别
15
作者 胡卫华 袁小杰 +3 位作者 唐德徽 徐增茂 卢伟 滕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2-266,28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传感的桥梁自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移动传感单元包括一个动力车和一个刚性小拖车,动力车搭载了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以及北斗授时模块,刚性拖车搭载加速度拾振器,动力车与拖车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有效获取桥梁结构...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传感的桥梁自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移动传感单元包括一个动力车和一个刚性小拖车,动力车搭载了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以及北斗授时模块,刚性拖车搭载加速度拾振器,动力车与拖车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有效获取桥梁结构本身不同位置的振动信号。模态试验时,移动传感单元依次自动获取不同测点的结构振动信息,通过北斗授时模块实现与固定参考单元获取的振动信息相位时间同步。基于随机子空间的自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可以快速从固定参考单元与移动传感单元获取的振动信息中提取结构模态信息。该方法可以获取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结构振动信息,进而获取准确的结构振型信息。将移动传感应用于一座下承式系杆拱桥,取得了优良的模态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移动传感 相位同步 自动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空泡混沌预测机制的移动传感网高速传输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龙 孙瑞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4-1520,共7页
为解决当前移动传感网高速传输算法中存在跳板节点性能不强及链路抖动频繁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空泡混沌预测机制的移动传感网高速传输算法。首先,针对传感节点处于移动状态时拓扑结构难以稳定的问题,采取三角定位方式,构建了能量-... 为解决当前移动传感网高速传输算法中存在跳板节点性能不强及链路抖动频繁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空泡混沌预测机制的移动传感网高速传输算法。首先,针对传感节点处于移动状态时拓扑结构难以稳定的问题,采取三角定位方式,构建了能量-惯性修正方法,以完成拓扑结构预测的精确化,实现了节点高速移动状态下的传输链路稳定,减缓了移动传感网的链路抖动;随后,针对移动传感网拓扑形态中存在的超空泡区域,设计角度映射方法,以改善区域内跳板节点寻址状况,从而稳定超空泡区域内链路建立的准确度,提高数据上传稳定性能。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移动传感网高速传输中常用的启发式高带宽传输(heuristic high bandwidth transmission algorithm,HHBT)算法及拓扑空洞修正传输(topological cavity modified transmission algorithm,TCMT)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上传带能力与数据传输质量,以及更低的节点平均能耗小和丢包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 输抖动 超空泡 跳板节点 角度映射方法 三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混合传感网中节点自主部署算法 被引量:35
17
作者 秦宁宁 余颖华 吴德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38-1842,共5页
针对节点感知半径不均衡的移动传感网络节点的部署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VL(Voronoi Laguerre)图分割的节点自主部署算法(Autonomous Deployment Algorithm,ADA)。ADA先对目标区域做VL图划分,将目标区域的覆盖任务在各个传感器节点之间... 针对节点感知半径不均衡的移动传感网络节点的部署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VL(Voronoi Laguerre)图分割的节点自主部署算法(Autonomous Deployment Algorithm,ADA)。ADA先对目标区域做VL图划分,将目标区域的覆盖任务在各个传感器节点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到覆盖子区间任务的节点通过构造VL受控多边形来确定下一轮候选目标位置。未分配到覆盖子区间的节点则根据自身与邻居节点感知圆及目标区域边界的几何位置关系计算所受虚拟力,最终确定下一轮目标点坐标。网络各个节点通过逐轮更新自身位置,从而提高网络覆盖。仿真结果表明,ADA算法在网络覆盖率、节点部署速度和节点分布均匀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VL(Voronoi Laguerre)图 受控多边形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感知路径选择算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友荣 陆思一 +4 位作者 刘半藤 杨海波 许森 祝云凯 卢允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为解决稀疏网络环境下移动传感节点的区域全覆盖和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移动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感知路径选择算法(MSPS)。在MSPS算法中,用数学公式表示邻居网格集合、区域覆盖率、数据传输时延、节点平均能耗等参数。采用机会路由算法进... 为解决稀疏网络环境下移动传感节点的区域全覆盖和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移动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感知路径选择算法(MSPS)。在MSPS算法中,用数学公式表示邻居网格集合、区域覆盖率、数据传输时延、节点平均能耗等参数。采用机会路由算法进行数据传输,并建立能保证全覆盖监测区域且权衡数据传输时延、数据传输率和节点平均能耗的移动路径选择优化模型。提出到目标网格的路径寻找方法、初始染色体的确定方法和染色体适应度值计算方法。最终提出修正的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获得移动传感节点的最优移动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不管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MSPS算法都能提高数据传输率,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节点丢弃的总数据量。在一定的条件下,MSPS算法比SGA、TCM_M、RAND_D和RAND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 移动 路径选择 多种群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无线传感网能量时延约束的自适应路由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凌云 孙力娟 +2 位作者 王汝传 肖甫 徐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95-2500,共6页
针对间歇性连通的移动无线传感网提出一种能量时延约束的自适应路由协议(EDCA),EDCA由初始化阶段、转发决策阶段、转发阶段和等待阶段组成,传感器节点根据目标时延实时判断是否转发副本,并选择剩余能量多的节点进行副本转发.EDCA对平均... 针对间歇性连通的移动无线传感网提出一种能量时延约束的自适应路由协议(EDCA),EDCA由初始化阶段、转发决策阶段、转发阶段和等待阶段组成,传感器节点根据目标时延实时判断是否转发副本,并选择剩余能量多的节点进行副本转发.EDCA对平均时延和网络负载具有控制力,对网络环境变化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 自适应路由 时延约束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友荣 周骏华 +2 位作者 尉理哲 任条娟 王章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70-2378,共9页
为克服陆地静态无线传感网和水下无线传感网因节点能耗分布不均衡而出现的能量空穴问题,和具有单一移动Sink节点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时延过长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Grid-based Lifetime Optimization... 为克服陆地静态无线传感网和水下无线传感网因节点能耗分布不均衡而出现的能量空穴问题,和具有单一移动Sink节点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时延过长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Grid-based Lifet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GLOA)。GLOA算法考虑多个Sink节点的移动,将监测区域分成多个大小相同的网格。根据网格潜能值确定Sink节点移动的锚点,将锚点分配给不同的Sink节点,建立路径选择优化模型并获得Sink节点的最短移动路径,采用移动收集方法或静态收集方法循环收集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与Ratio_w或TPGF算法相比,GLOA算法能延长网络生存时间,降低和均衡节点能耗。与LOA_SMSN算法相比,GLOA算法能降低数据收集时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Ratio_w,TPGF和LOA_SMSN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 网络生存时间 优化模型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