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7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21
1
作者
魏冰阳
蔺公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3,26,共3页
分析了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现状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步伐。现阶段,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视,为秸秆还...
分析了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现状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步伐。现阶段,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视,为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
田
秸秆还田机械
秸秆还田机械
化
宣传
配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秸秆还田机械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0-243,共4页
江苏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农机大省,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位居全国第4位。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的多样化,农作物秸秆日益过剩,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分析了江苏省秸秆还田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
江苏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农机大省,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位居全国第4位。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的多样化,农作物秸秆日益过剩,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分析了江苏省秸秆还田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发展战略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蕉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广东省推广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瑜才
《现代农业装备》
2005年第6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香蕉
秸秆还田机械
化技术
广东
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
农业装备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初探
4
作者
王永刚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对贵州省遵义市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发展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秸秆
机械
化
还田
现状
发展
初探
秸秆还田机械
化
机械
化现状
油菜
遵义市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5
作者
王新明
李成林
+2 位作者
黄续民
郭玉荣
刘会芹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27,共1页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机械
化技术
玉米
秸秆
机械
粉碎
还田
技术
玉米
秸秆
机械
化青贮技术
小麦
秸秆
机械
化
还田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秸秆还田机械简介
6
作者
辛学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11期23-23,共1页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由于堆放在院子里占用地方.又没有简捷的利用方法.所以有的农民朋友就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这种做法不但浪费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所以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焚烧秸秆。那么怎样提高秸秆利用率呢?秸...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由于堆放在院子里占用地方.又没有简捷的利用方法.所以有的农民朋友就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这种做法不但浪费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所以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焚烧秸秆。那么怎样提高秸秆利用率呢?秸秆还田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了。通过机械就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和还田.还能起到提高土壤肥力和保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简介
秸秆
利用率
作物
秸秆
土壤肥力
秸秆
粉碎
焚烧
堆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于辽西北低山丘陵区的秸秆还田机械应用关键技术
7
作者
于威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4期71-72,共2页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陈出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凌源市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型农田机械为主要作业平台,将已经收获完毕的农作物秸秆实施粉碎,并进一步对农田土...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陈出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凌源市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型农田机械为主要作业平台,将已经收获完毕的农作物秸秆实施粉碎,并进一步对农田土地实施深耕和对秸秆粉碎耙压。经机械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翻压进土壤里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得到了提高,土地肥力得到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机械
化技术
秸秆还田机械
低山丘陵区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技术
辽西北
农作物
秸秆
应用
秸秆
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秸秆还田机械
8
作者
周良墉
《浙江农村机电》
2004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变速灭茬旋耕机
水
田
秸秆还
田
机
江西南昌矿山
机械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9
作者
钮桂香
《浙江农村机电》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秸秆富含提高土壤肥力所需的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它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衍,促使土壤松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所以推行秸秆还田对建立生态农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秸秆还田靠人工将...
秸秆富含提高土壤肥力所需的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它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衍,促使土壤松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所以推行秸秆还田对建立生态农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秸秆还田靠人工将秸秆铡短,经旋耕机旋耕后还田。因在农忙季节,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埋草效果差,耕作质量不理想,不够符合插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秸秆还田机械
化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10
作者
王静
陈兵
+5 位作者
王吉亮
卢勇涛
王敏
宋勇
韩焕勇
王方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4,56,共8页
设置5种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包括:卧式棉秆春季常规还田(HT1)、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HT2)、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HT3)、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粉碎全量还田(HT4)、立式常规粉碎还田(HT5,CK),对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
设置5种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包括:卧式棉秆春季常规还田(HT1)、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HT2)、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HT3)、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粉碎全量还田(HT4)、立式常规粉碎还田(HT5,CK),对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HT1出苗率最低,与其他处理(HT2~5)差异显著,HT2~4出苗率与对照(HT5)基本持平。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为143.90~6594.24 kg·hm^-2、0.6~2.1;株高在苗期和蕾期差异显著(2~6 cm);果枝台数和叶龄仅在蕾期差异显著。各处理除单铃重差异不大(4.87~5.59 g)外,单株铃数、收获株数均差异显著。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产量存在差异,其中HT1处理减产最大,为2065.8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HT2、HT3较对照增产261.90 kg·hm^-2、316.65 kg·hm^-2,HT4较对照减产265.95 kg·hm^-2。HT1~4的绒长、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指数和纺织均匀度指数大于对照0.58~1.05 mm,2.27~5.46 CN·tex-1,1.6%~2.5%,0.26%~0.46%,0.01~0.02,21~232;短纤维指数小于对照0.9%~1.33%;马克隆值有增有减。HT1、HT4处理降低了棉花效益,分别亏损了15583.5元·hm^-2、3153.75元·hm^-2,HT2、HT3增加了棉花效益,分别盈利了1334.25元·hm^-2、1684.88元·hm^-2。不同机械化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方式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杜辉
李汝莘
+3 位作者
樊桂菊
李爱芝
牟宗桂
卢桂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从农机部门和政府部门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有助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进一步大规模推广。
关键词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技术推广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机补贴对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
被引量:
4
12
作者
田琪
杜欣
+1 位作者
张恒铭
周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21-13823,共3页
采用河北省保定市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农机补贴对农户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机械化秸秆还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机械化秸秆还田成本对其是否采用影响显著,农机补贴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化秸秆...
采用河北省保定市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农机补贴对农户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机械化秸秆还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机械化秸秆还田成本对其是否采用影响显著,农机补贴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化秸秆还田才价格,推动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普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继续加大对秸秆还田的农机补贴,减轻农机主的负担;加强对农机主的技术培训和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秸秆还田理念深入人心;健全农村保障机制,降低劳动力外移给农村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补贴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
7
13
作者
吴延华
黄正来
+2 位作者
吴安昌
张长春
吴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17-5020,共4页
[目的]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建立密肥调控的最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扬麦16和水稻丰两优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施氮水平分别为:N1(180kg/hm2)、N2(225kg/hm2)、N3(270kg/hm2),基...
[目的]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建立密肥调控的最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扬麦16和水稻丰两优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施氮水平分别为:N1(180kg/hm2)、N2(225kg/hm2)、N3(270kg/hm2),基本苗分别为:M1(225万/hm2)、M2(300万/hm2)、M3(375万/hm2)。[结果]处理N1M3的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均最高,分别达15736.44kg/hm2、28076.47元/hm2、21712.35元/hm2、5.15%、13.06%和4.41。在同一密度水平下,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的变化趋势分别为:N1>N3>N2、N1>N3>N2、N1>N2>N3、N1>N2>N3、N1>N2>N3、N1>N2>N3;在同一肥力水平下,其变化趋势分别为: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结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适度降低施氮水平、提高基本苗数能稳定稻麦周年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机械
全量粉碎
还田
施氮水平
基本苗
稻麦周年生产力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边地区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对秸秆干物质失重率和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韩云哲
王亮
+3 位作者
柳洪良
徐伟豪
朴雪梅
白学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0期19-19,21,共2页
开展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试验,研究其对秸秆干物质失重率和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配合施用液体秸秆发酵剂,秸秆干物质失重率为79%,比未喷施液体秸秆发酵剂的对照高18%;水稻产量较常规栽培对照显著增产。
关键词
水稻
秸秆
机械
化全量
还田
干物质失重率
经济性状
吉林延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秸秆机械还田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姚立志
孟方方
+2 位作者
景明仪
张正海
凌树群
《农业装备技术》
2014年第1期34-35,共2页
秸秆机械还田已成为江苏省主推技术,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种植扬辐麦4号要实现500kg/667 m2以上的产量,需要集成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了给大面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总结了扬州市江都、邗江区近年来的稻秸秆机械还田条件...
秸秆机械还田已成为江苏省主推技术,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种植扬辐麦4号要实现500kg/667 m2以上的产量,需要集成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了给大面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总结了扬州市江都、邗江区近年来的稻秸秆机械还田条件下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稻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秸秆
机械
还田
扬辐麦4号
群体指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麦、稻油两熟制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龙中
《现代农机》
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秸秆机械化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其处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耕...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秸秆机械化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其处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地质量差、抗御灾害能力不强,但为维持一定产量,又不得不逐年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长此以往,即形成"化肥、农药投入增加-耕地质量下降-化肥、农药投入再增加-耕地质量再下降"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机械
化
还田
技术
土壤有机质含量
两熟制
稻麦
化肥农药
生态环境保护
农作物
秸秆
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17
作者
曹书恒
慕永红
+2 位作者
沈巧梅
张春贵
黄杰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9期15-16,共2页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寒地稻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总结出了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适宜方式、适宜量及微生物促腐菌剂施用方法、氮肥施用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机械
收获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远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18
作者
舒正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7期33-34,共2页
分析了怀远县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制约因素、作业收益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成熟应用,并获得良好收益。
关键词
玉米收获
机械
化
秸秆还田机械
化
现状
技术路线
效益成效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辛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初探
19
作者
李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236-236,239,共2页
通过对安徽省利辛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操作规程、配套技术及效益的探讨,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配套技术
安徽利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姜堰市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对策
被引量:
1
20
作者
曾志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273-274,共2页
阐述了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的积极作用,总结了其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麦秸秆机械还田工作对策,以期促进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麦
秸秆
机械
还田
作用
关键技术
工作对策
江苏姜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21
1
作者
魏冰阳
蔺公振
机构
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工程系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3,26,共3页
基金
洛阳工学院科研基金
文摘
分析了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现状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步伐。现阶段,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视,为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
田
秸秆还田机械
秸秆还田机械
化
宣传
配套服务
分类号
S233.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秸秆还田机械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燕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三江学院商学院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0-243,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BR2011072)
文摘
江苏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农机大省,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位居全国第4位。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的多样化,农作物秸秆日益过剩,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分析了江苏省秸秆还田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发展战略
江苏省
Keywords
crop residue recycling machine
development strategy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蕉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广东省推广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瑜才
机构
广东省徐闻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出处
《现代农业装备》
2005年第6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香蕉
秸秆还田机械
化技术
广东
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
农业装备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233.7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初探
4
作者
王永刚
机构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文摘
对贵州省遵义市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发展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秸秆
机械
化
还田
现状
发展
初探
秸秆还田机械
化
机械
化现状
油菜
遵义市
贵州省
Keywords
rape straw
mechanization
current situation
future
分类号
S233.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5
作者
王新明
李成林
黄续民
郭玉荣
刘会芹
机构
山东省邹平县种子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27,共1页
文摘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机械
化技术
玉米
秸秆
机械
粉碎
还田
技术
玉米
秸秆
机械
化青贮技术
小麦
秸秆
机械
化
还田
技术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秸秆还田机械简介
6
作者
辛学
机构
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11期23-23,共1页
文摘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由于堆放在院子里占用地方.又没有简捷的利用方法.所以有的农民朋友就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这种做法不但浪费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所以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焚烧秸秆。那么怎样提高秸秆利用率呢?秸秆还田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了。通过机械就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和还田.还能起到提高土壤肥力和保墒的作用.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简介
秸秆
利用率
作物
秸秆
土壤肥力
秸秆
粉碎
焚烧
堆放
分类号
S224.2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于辽西北低山丘陵区的秸秆还田机械应用关键技术
7
作者
于威
机构
凌源市凌北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站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4期71-72,共2页
文摘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陈出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凌源市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型农田机械为主要作业平台,将已经收获完毕的农作物秸秆实施粉碎,并进一步对农田土地实施深耕和对秸秆粉碎耙压。经机械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翻压进土壤里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得到了提高,土地肥力得到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农业
机械
化技术
秸秆还田机械
低山丘陵区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技术
辽西北
农作物
秸秆
应用
秸秆
粉碎
分类号
S224.2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秸秆还田机械
8
作者
周良墉
机构
江苏射阳农机化推广站
出处
《浙江农村机电》
2004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械
变速灭茬旋耕机
水
田
秸秆还
田
机
江西南昌矿山
机械
研究所
分类号
S224.2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9
作者
钮桂香
机构
湖州市莫蓉乡水利农机管理站
出处
《浙江农村机电》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文摘
秸秆富含提高土壤肥力所需的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它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衍,促使土壤松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所以推行秸秆还田对建立生态农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秸秆还田靠人工将秸秆铡短,经旋耕机旋耕后还田。因在农忙季节,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埋草效果差,耕作质量不理想,不够符合插种要求。
关键词
油菜
秸秆还田机械
化
种植模式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10
作者
王静
陈兵
王吉亮
卢勇涛
王敏
宋勇
韩焕勇
王方永
机构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分院
新疆农垦科学院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4,56,共8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专项(201503136-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16AA00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17CB011)。
文摘
设置5种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包括:卧式棉秆春季常规还田(HT1)、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HT2)、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HT3)、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粉碎全量还田(HT4)、立式常规粉碎还田(HT5,CK),对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HT1出苗率最低,与其他处理(HT2~5)差异显著,HT2~4出苗率与对照(HT5)基本持平。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为143.90~6594.24 kg·hm^-2、0.6~2.1;株高在苗期和蕾期差异显著(2~6 cm);果枝台数和叶龄仅在蕾期差异显著。各处理除单铃重差异不大(4.87~5.59 g)外,单株铃数、收获株数均差异显著。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产量存在差异,其中HT1处理减产最大,为2065.8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HT2、HT3较对照增产261.90 kg·hm^-2、316.65 kg·hm^-2,HT4较对照减产265.95 kg·hm^-2。HT1~4的绒长、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指数和纺织均匀度指数大于对照0.58~1.05 mm,2.27~5.46 CN·tex-1,1.6%~2.5%,0.26%~0.46%,0.01~0.02,21~232;短纤维指数小于对照0.9%~1.33%;马克隆值有增有减。HT1、HT4处理降低了棉花效益,分别亏损了15583.5元·hm^-2、3153.75元·hm^-2,HT2、HT3增加了棉花效益,分别盈利了1334.25元·hm^-2、1684.88元·hm^-2。不同机械化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在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方式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效益
Keywords
mechanization methods of straw returning
cotton
growth
yield
quality
benefits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杜辉
李汝莘
樊桂菊
李爱芝
牟宗桂
卢桂香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山东莱阳农学院农业工程系
山东巨菱集团
泰安华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文摘
从农机部门和政府部门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有助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进一步大规模推广。
关键词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技术推广
问题
分类号
S224.2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机补贴对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
被引量:
4
12
作者
田琪
杜欣
张恒铭
周建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21-13823,共3页
基金
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启动基金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英才计划项目
文摘
采用河北省保定市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农机补贴对农户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机械化秸秆还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机械化秸秆还田成本对其是否采用影响显著,农机补贴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化秸秆还田才价格,推动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普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继续加大对秸秆还田的农机补贴,减轻农机主的负担;加强对农机主的技术培训和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秸秆还田理念深入人心;健全农村保障机制,降低劳动力外移给农村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农机补贴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PROBIT模型
Key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
Mechanized crop residue recycling
Probit model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
7
13
作者
吴延华
黄正来
吴安昌
张长春
吴红星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省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17-5020,共4页
基金
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
文摘
[目的]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建立密肥调控的最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扬麦16和水稻丰两优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施氮水平分别为:N1(180kg/hm2)、N2(225kg/hm2)、N3(270kg/hm2),基本苗分别为:M1(225万/hm2)、M2(300万/hm2)、M3(375万/hm2)。[结果]处理N1M3的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均最高,分别达15736.44kg/hm2、28076.47元/hm2、21712.35元/hm2、5.15%、13.06%和4.41。在同一密度水平下,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的变化趋势分别为:N1>N3>N2、N1>N3>N2、N1>N2>N3、N1>N2>N3、N1>N2>N3、N1>N2>N3;在同一肥力水平下,其变化趋势分别为: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结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适度降低施氮水平、提高基本苗数能稳定稻麦周年生产力。
关键词
秸秆
机械
全量粉碎
还田
施氮水平
基本苗
稻麦周年生产力
经济效益
Keywords
Crushing by machine and returning all the straw to field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
Basic seedlings
Anniversary productivity of rice and wheat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边地区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对秸秆干物质失重率和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韩云哲
王亮
柳洪良
徐伟豪
朴雪梅
白学峰
机构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0期19-19,21,共2页
基金
延边州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配套栽培技术推广”(2018NS13)
文摘
开展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试验,研究其对秸秆干物质失重率和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配合施用液体秸秆发酵剂,秸秆干物质失重率为79%,比未喷施液体秸秆发酵剂的对照高18%;水稻产量较常规栽培对照显著增产。
关键词
水稻
秸秆
机械
化全量
还田
干物质失重率
经济性状
吉林延边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秸秆机械还田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姚立志
孟方方
景明仪
张正海
凌树群
机构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扬州方信农资有限公司
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扬州市邗江区农业资源开发局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4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秸秆机械还田已成为江苏省主推技术,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种植扬辐麦4号要实现500kg/667 m2以上的产量,需要集成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了给大面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总结了扬州市江都、邗江区近年来的稻秸秆机械还田条件下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稻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控制指标。
关键词
稻
秸秆
机械
还田
扬辐麦4号
群体指标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麦、稻油两熟制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龙中
机构
安徽省桐城市农机校
出处
《现代农机》
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秸秆机械化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其处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地质量差、抗御灾害能力不强,但为维持一定产量,又不得不逐年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长此以往,即形成"化肥、农药投入增加-耕地质量下降-化肥、农药投入再增加-耕地质量再下降"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秸秆
机械
化
还田
技术
土壤有机质含量
两熟制
稻麦
化肥农药
生态环境保护
农作物
秸秆
生物资源
分类号
S233.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17
作者
曹书恒
慕永红
沈巧梅
张春贵
黄杰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黑龙江省新华农场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9期15-16,共2页
文摘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寒地稻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 ,总结出了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适宜方式、适宜量及微生物促腐菌剂施用方法、氮肥施用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机械
收获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寒区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远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18
作者
舒正刚
机构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万福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7期33-34,共2页
文摘
分析了怀远县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制约因素、作业收益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成熟应用,并获得良好收益。
关键词
玉米收获
机械
化
秸秆还田机械
化
现状
技术路线
效益成效
发展建议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辛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初探
19
作者
李进
机构
安徽省利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236-236,239,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安徽省利辛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操作规程、配套技术及效益的探讨,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机械
化
秸秆还
田
配套技术
安徽利辛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姜堰市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对策
被引量:
1
20
作者
曾志荣
机构
江苏省姜堰市农业委员会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273-274,共2页
文摘
阐述了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的积极作用,总结了其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麦秸秆机械还田工作对策,以期促进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麦
秸秆
机械
还田
作用
关键技术
工作对策
江苏姜堰
分类号
S224.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魏冰阳
蔺公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秸秆还田机械发展战略研究
张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香蕉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广东省推广应用的探讨
王瑜才
《现代农业装备》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菜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初探
王永刚
《农业装备技术》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王新明
李成林
黄续民
郭玉荣
刘会芹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几种秸秆还田机械简介
辛学
《农村科学实验》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适于辽西北低山丘陵区的秸秆还田机械应用关键技术
于威
《现代化农业》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型秸秆还田机械
周良墉
《浙江农村机电》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油菜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钮桂香
《浙江农村机电》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静
陈兵
王吉亮
卢勇涛
王敏
宋勇
韩焕勇
王方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杜辉
李汝莘
樊桂菊
李爱芝
牟宗桂
卢桂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农机补贴对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
田琪
杜欣
张恒铭
周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吴延华
黄正来
吴安昌
张长春
吴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延边地区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对秸秆干物质失重率和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韩云哲
王亮
柳洪良
徐伟豪
朴雪梅
白学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稻秸秆机械还田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技术
姚立志
孟方方
景明仪
张正海
凌树群
《农业装备技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稻麦、稻油两熟制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
赵龙中
《现代农机》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曹书恒
慕永红
沈巧梅
张春贵
黄杰
《现代化农业》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怀远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舒正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利辛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初探
李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姜堰市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对策
曾志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