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残茬覆盖对土壤贮水量、地温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丽学 屈美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7,共4页
试验通过深松覆盖、浅松覆盖、玉米原垄留茬覆盖、玉米原垄留茬条带覆盖、玉米原垄留茬全覆盖与传统耕作对比,旨在得出各种耕作措施对土壤贮水量、地温的影响,并通过对大豆产量的对比分析,得出能够提高大豆产量的最佳秸秆残茬覆盖方式... 试验通过深松覆盖、浅松覆盖、玉米原垄留茬覆盖、玉米原垄留茬条带覆盖、玉米原垄留茬全覆盖与传统耕作对比,旨在得出各种耕作措施对土壤贮水量、地温的影响,并通过对大豆产量的对比分析,得出能够提高大豆产量的最佳秸秆残茬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模式对土壤贮水量影响不同,其中玉米原垄留茬全覆盖影响最大,浅松覆盖影响最小;5种秸秆残茬处理的地温均低于传统耕作,深松覆盖和浅松覆盖更接近于传统耕作。浅松覆盖和深松覆盖是有利于提高产量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水量 秸秆残茬覆盖 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钱海峰 《江西农业》 2020年第2期146-146,共1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也被称为保护性农业技术,指在地表有农作物秸秆的情况下,通过免耕或者少耕方式进行播种,然后通过轮作来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影响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推广此项技术的原因,... 保护性耕作技术也被称为保护性农业技术,指在地表有农作物秸秆的情况下,通过免耕或者少耕方式进行播种,然后通过轮作来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影响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推广此项技术的原因,提出北方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和具体应用,希望对我国农业事业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施肥 秸秆残茬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旱作农田防蚀增效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郑家明 冯良山 +6 位作者 冯晨 杨宁 蔡倩 向午燕 张哲 赵凤艳 白伟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8-42,共5页
土壤风蚀和水蚀是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能够降低土壤肥力,减少土地产出,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以辽宁省生态脆弱区防治风蚀水蚀、提高土地收益为目标,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模拟实验研究,明确了农田风蚀、水蚀... 土壤风蚀和水蚀是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能够降低土壤肥力,减少土地产出,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以辽宁省生态脆弱区防治风蚀水蚀、提高土地收益为目标,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模拟实验研究,明确了农田风蚀、水蚀发生规律,提出农田立体防蚀理念,围绕地上、地表、地下空间格局,研究了防蚀增效种植模式、地表构造、地力保育等关键技术,明确了辽宁省防蚀增效的主要途径及效果,为实现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蚀增效 间作 秸秆残茬覆盖 秋覆膜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福艳 《农业装备技术》 2015年第5期9-11,共3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问题,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1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问题,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1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残茬覆盖 传统翻耕 农业生产技术 世界农业发展 种子发芽 产业结构调整 免耕播种机 传统耕作 机械化工作 农机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玉佃 张利 《山东农机化》 2021年第4期42-43,共2页
保护性耕作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 保护性耕作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小麦免耕播种 秸秆残茬覆盖 天然资源 水土流失 少耕免耕 机械设备 技术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先行”强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
6
作者 张新忠 何萍 《现代农机》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新型耕作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对土壤的机械加工,使土壤和地表植被尽可能恢复到自然状态,抑制土地沙化,减少沙尘,恢复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节省投...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新型耕作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对土壤的机械加工,使土壤和地表植被尽可能恢复到自然状态,抑制土地沙化,减少沙尘,恢复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节省投资,培肥地力,实现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陕西省岐山 免耕播种机 机械加工 农业人口 生态环境 农机技术推广 精量播种机 秸秆残茬覆盖 耕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