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苔藓群落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恒睿 沈秉涛 黄彩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1,共8页
针对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壤贫瘠和生态修复困难的问题,以小麦秸秆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实验,探究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先锋物种苔藓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适宜长度和施加量的秸秆混掺... 针对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壤贫瘠和生态修复困难的问题,以小麦秸秆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实验,探究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先锋物种苔藓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适宜长度和施加量的秸秆混掺更有利于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秸秆长度或者不同施加量处理间苔藓密度与盖度差异较大。秸秆长度为粉末、1、2、3 cm时,秸秆施加量为1.4%时苔藓密度最高;施加量为0.7%、1.4%、2.1%时,1 cm秸秆碎屑混掺下的苔藓密度最高。秸秆长度为粉末、2 cm、3 cm时,秸秆施加量为1.4%时苔藓盖度最高;秸秆长度为1 cm时,秸秆施加量为2.1%时苔藓盖度最高;施加量为0.7%、1.4%、2.1%时,1 cm秸秆碎屑混掺下的苔藓盖度最高,但和其余长度相差并不大。②秸秆混掺处理提高了土壤饱和持水量,而秸秆混掺处理下仅秸秆长度为1 cm长秸秆碎屑,秸秆施加量为1.4%、秸秆长度为1 cm长秸秆碎屑,秸秆施加量为2.1%处理下累积蒸发量显著高于CK。饱和持水量对苔藓生长影响不明显,但累积蒸发量与苔藓生长成正比。③秸秆混掺处理下有效磷较CK提高(+149.92 mg/kg);混掺秸秆为粉末状态时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而其他秸秆长度处理下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中速效钾较CK则多有提高,秸秆粉末、1、2、3 cm长度处理均表现为随施加量增长土壤速效钾增加的趋势。④秸秆混掺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主,其中变形菌门占据群落物种的30.15%~53.42%,处理组对比CK显著提高了物种丰富度及群落多样性,对于石漠化地区土壤修复治理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石漠化地区 苔藓群落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为载氧体的煤/秸秆化学链燃烧循环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狄海生 王翠苹 +2 位作者 张家斌 张淑娟 黄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2-906,共5页
对煤、秸秆与Fe2O3以不同质量掺混比混合后化学链燃烧过程中载氧体还原/再生的多循环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固体燃料带入的灰分对化学链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秸秆的掺入对化学链反应的改善.结果表明:载氧体Fe2O3质量掺混比的增大... 对煤、秸秆与Fe2O3以不同质量掺混比混合后化学链燃烧过程中载氧体还原/再生的多循环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固体燃料带入的灰分对化学链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秸秆的掺入对化学链反应的改善.结果表明:载氧体Fe2O3质量掺混比的增大有利于化学链反应的进行,燃烧起始反应温度降低;Fe2O3作为载氧体受灰分积累的影响较大,其可持续循环能力较差;煤中掺入秸秆改善了煤的化学链燃烧特性,提高了燃烧反应速率和载氧体的再生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掺混 化学链燃烧 Fe2O3 多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性工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的新思路
3
作者 王贺 陈二霞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线性工程施工结束后,土体结构不稳定的边坡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源地。植物措施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但在布设初期,植物的减蚀效应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总结了前人关于坡面土壤侵蚀防治的相关成果,基于秸秆和植物措施的... 线性工程施工结束后,土体结构不稳定的边坡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源地。植物措施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但在布设初期,植物的减蚀效应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总结了前人关于坡面土壤侵蚀防治的相关成果,基于秸秆和植物措施的强大减蚀作用,初步提出了一种线性工程边坡秸秆掺混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布设新思路,以弥补植物生长初期减蚀效应不足的缺陷,同时指出目前在掺混减蚀效应临界平衡点和施用标准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掺混 植物措施 边坡防护 线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