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秸秆堆沤还田对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吴杉
王克勤
+4 位作者
宋娅丽
陈炳绅
温昌焘
裴益乐
代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5-160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和5 cm)、不同秸秆堆沤处理(水、水与尿素)对红壤烤烟坡耕地径流泥沙磷素流失量、土壤磷素残留量、烤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盈亏的变化特征。【结果】施用1.50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0.7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可有效降低产流产沙量(0.22%~43.26%);施用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可有效降低径流和泥沙磷素流失浓度(2.82%~66.67%、0.38%~57.53%)及流失量(最高分别降低63.89%和64.74%);秸秆还田对各土层土壤总磷(TP)残留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烤烟全磷(TP)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1.50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水与尿素堆沤均可有效增加烤烟吸收TP含量(0.60%~49.76%)和土壤磷素盈余量(0.43%~13.97%)。【结论】秸秆堆沤还田可提高和维持红壤烤烟坡耕地土壤磷素水平,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增强土壤供磷潜力,是削弱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堆沤还田
磷素盈亏
农
田
生态系统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析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土壤的保护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晓莉
张继强
+3 位作者
崔涛
李玉环
张明
朱晓琳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0期74-74,73,共2页
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主要是将动物粪便、化学调理剂以及微生物菌剂等加入秸秆中,然后再由人工堆积发酵,将其制成有机肥的一种还田技术,起能对土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土壤肥力得到培养,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是...
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主要是将动物粪便、化学调理剂以及微生物菌剂等加入秸秆中,然后再由人工堆积发酵,将其制成有机肥的一种还田技术,起能对土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土壤肥力得到培养,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是一种将废弃农作物充分利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就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堆沤还田
土壤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堆沤还田对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吴杉
王克勤
宋娅丽
陈炳绅
温昌焘
裴益乐
代立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玉溪市水利局
玉溪市红塔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5-1603,共9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03AC100001-03)
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18BB018)
+1 种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90202101)
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677047)。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和5 cm)、不同秸秆堆沤处理(水、水与尿素)对红壤烤烟坡耕地径流泥沙磷素流失量、土壤磷素残留量、烤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盈亏的变化特征。【结果】施用1.50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0.7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可有效降低产流产沙量(0.22%~43.26%);施用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可有效降低径流和泥沙磷素流失浓度(2.82%~66.67%、0.38%~57.53%)及流失量(最高分别降低63.89%和64.74%);秸秆还田对各土层土壤总磷(TP)残留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烤烟全磷(TP)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1.50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水与尿素堆沤均可有效增加烤烟吸收TP含量(0.60%~49.76%)和土壤磷素盈余量(0.43%~13.97%)。【结论】秸秆堆沤还田可提高和维持红壤烤烟坡耕地土壤磷素水平,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增强土壤供磷潜力,是削弱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秸秆堆沤还田
磷素盈亏
农
田
生态系统
烤烟
Keywords
straw retting
phosphorus balance
farmland ecosystem
flue-cured tobacco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析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土壤的保护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晓莉
张继强
崔涛
李玉环
张明
朱晓琳
机构
兴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沈阳市土肥工作站
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辽宁恒润农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0期74-74,73,共2页
文摘
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主要是将动物粪便、化学调理剂以及微生物菌剂等加入秸秆中,然后再由人工堆积发酵,将其制成有机肥的一种还田技术,起能对土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土壤肥力得到培养,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是一种将废弃农作物充分利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就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秸秆堆沤还田
土壤
农作物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秸秆堆沤还田对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影响
吴杉
王克勤
宋娅丽
陈炳绅
温昌焘
裴益乐
代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简析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土壤的保护
张晓莉
张继强
崔涛
李玉环
张明
朱晓琳
《农技服务》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