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光学厚度光谱特征改进北京地区气溶胶积聚模态比例估计
1
作者
张莹
李正强
+6 位作者
王堰
李凯涛
李东辉
张玉环
魏鹏
王玲
吕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95-2802,共8页
积聚模态比例(AMF)是细模态气溶胶光学厚度占总光学厚度的比例,是估算直接辐射强迫和评估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参数。利用2011年北京地区AERONET网站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粒子体积谱分布等微观参数,计算极值修正后的细模态Angstro...
积聚模态比例(AMF)是细模态气溶胶光学厚度占总光学厚度的比例,是估算直接辐射强迫和评估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参数。利用2011年北京地区AERONET网站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粒子体积谱分布等微观参数,计算极值修正后的细模态Angstrom指数(αf)并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光谱退卷积计算,改进AMF估算精度。AMF估算误差主要是由于αf的误差估计偏小造成的。通过统计模拟的αf极大值与极小值范围获取约束条件,建立极值修正方法。通过敏感性试验可知,极值修正可将αf约束在合理范围内,且αf和AMF对气溶胶归一化体积谱分布敏感,不同谱分布可使αf从0.662变化到2.849,AMF从0.08变化到0.84。经过极值修正后,AMF的平均误差从0.072减小到0.044,减小了38.89%,尤其在冬夏两季,误差减小明显。AMF精度的提高可直接提高细模态及人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估算精度,对人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估算、气候变化评估和环境质量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积聚模态
比例
细
模态
Angstrom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被引量:
91
2
作者
王爱平
朱彬
+2 位作者
银燕
金莲姬
张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2-861,共10页
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对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的气团轨迹进行聚类分组,得到2011年夏季到达黄山顶的主要气团输送轨迹,结合黄山顶的气溶胶数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输送轨迹与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关系.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
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对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的气团轨迹进行聚类分组,得到2011年夏季到达黄山顶的主要气团输送轨迹,结合黄山顶的气溶胶数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输送轨迹与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关系.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analysis)定性分析了不同气团背景下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潜在源区,最后结合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concentration weighted field)定量分析不同潜在源区对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积聚模态颗粒物(0.5-1μm)数浓度约占0.5-20μm颗粒物数浓度的94.9%;黄山顶6-8月大陆气团的发生频率最高,约43.4%;影响黄山光明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潜在源区主要来自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群:湖北东部、安徽中部、河南、江西境内、两广交界处、湖南南部以及浙江北部地区.而垂直方向上,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高度约2-5km的自由对流层气团对黄山顶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积聚模态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
重轨迹分析法(CWT)
潜在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北郊一次重污染事件期间PM_(2.5)理化特性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
被引量:
17
3
作者
刘兴瑞
马嫣
+2 位作者
崔芬萍
王振
王利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4-1171,共8页
为了解南京地区重度污染下PM_(2.5)污染特征及其对消光的影响,于2013年12月5日至12月15日在南京北郊进行了PM_(2.5)采样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SO_4^(2-)、NO_3^-、NH_4^+、Cl^-、Na^+、K^+、Mg^(2+)和Ca^(2+)的含量,采用扫描电迁...
为了解南京地区重度污染下PM_(2.5)污染特征及其对消光的影响,于2013年12月5日至12月15日在南京北郊进行了PM_(2.5)采样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SO_4^(2-)、NO_3^-、NH_4^+、Cl^-、Na^+、K^+、Mg^(2+)和Ca^(2+)的含量,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测量细粒子的粒径谱分布,运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PM_(2.5)中OC、EC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实时在线测量细粒子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并同步获得了痕量气体SO_2、NO_x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_(2.5)平均浓度为161.8±51.2μg·m^(-3),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_4^(2-)、NO_3^-和NH_4^+;气溶胶在532 nm处平均吸收、散射系数分别为98.00±42.91 MmPM_(2.5)、630.00±308.52 MmPM_(2.5).(NH_4)_2SO_4和OM是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气溶胶中的主要消光物质,积聚模态颗粒物体积浓度和表面积浓度与总消光系数呈较好的正相关,与能见度则呈明显的负相关.重度污染期间SOR、NOR平均值分别是轻度污染期间的1.26倍和1.81倍.除较低风速条件下污染物的物理积聚,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理化特性
消光系数
积聚模态
重度污染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
21
4
作者
刘爱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5-19,共5页
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染程度大小的影响以及扩散迁移能力等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以光化学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是目前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
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染程度大小的影响以及扩散迁移能力等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以光化学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是目前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二次颗粒物和积聚区颗粒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应成为大气环境治理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机理研究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大气颗粒物
粒径
光化学污染
积聚
区
模态
城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光学厚度光谱特征改进北京地区气溶胶积聚模态比例估计
1
作者
张莹
李正强
王堰
李凯涛
李东辉
张玉环
魏鹏
王玲
吕阳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95-280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950800
2010CB95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2007)资助
文摘
积聚模态比例(AMF)是细模态气溶胶光学厚度占总光学厚度的比例,是估算直接辐射强迫和评估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参数。利用2011年北京地区AERONET网站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粒子体积谱分布等微观参数,计算极值修正后的细模态Angstrom指数(αf)并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光谱退卷积计算,改进AMF估算精度。AMF估算误差主要是由于αf的误差估计偏小造成的。通过统计模拟的αf极大值与极小值范围获取约束条件,建立极值修正方法。通过敏感性试验可知,极值修正可将αf约束在合理范围内,且αf和AMF对气溶胶归一化体积谱分布敏感,不同谱分布可使αf从0.662变化到2.849,AMF从0.08变化到0.84。经过极值修正后,AMF的平均误差从0.072减小到0.044,减小了38.89%,尤其在冬夏两季,误差减小明显。AMF精度的提高可直接提高细模态及人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估算精度,对人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估算、气候变化评估和环境质量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积聚模态
比例
细
模态
Angstrom指数
Keywords
Atmospheric aerosol
Accumulation-mode fraction
Fine-mode Angstrom index
分类号
TP7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被引量:
91
2
作者
王爱平
朱彬
银燕
金莲姬
张磊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2-86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962,4127514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11)
+2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KJA170003)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
文摘
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对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的气团轨迹进行聚类分组,得到2011年夏季到达黄山顶的主要气团输送轨迹,结合黄山顶的气溶胶数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输送轨迹与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关系.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analysis)定性分析了不同气团背景下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潜在源区,最后结合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concentration weighted field)定量分析不同潜在源区对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积聚模态颗粒物(0.5-1μm)数浓度约占0.5-20μm颗粒物数浓度的94.9%;黄山顶6-8月大陆气团的发生频率最高,约43.4%;影响黄山光明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潜在源区主要来自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群:湖北东部、安徽中部、河南、江西境内、两广交界处、湖南南部以及浙江北部地区.而垂直方向上,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高度约2-5km的自由对流层气团对黄山顶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
关键词
黄山
积聚模态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
重轨迹分析法(CWT)
潜在源区
Keywords
Mt. Huang
accumulation number concentration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PSCF)
concentration weighted field (CWT)
potential sources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北郊一次重污染事件期间PM_(2.5)理化特性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
被引量:
17
3
作者
刘兴瑞
马嫣
崔芬萍
王振
王利朋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4-117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7059,41275142,4103096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861)资助~~
文摘
为了解南京地区重度污染下PM_(2.5)污染特征及其对消光的影响,于2013年12月5日至12月15日在南京北郊进行了PM_(2.5)采样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SO_4^(2-)、NO_3^-、NH_4^+、Cl^-、Na^+、K^+、Mg^(2+)和Ca^(2+)的含量,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测量细粒子的粒径谱分布,运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PM_(2.5)中OC、EC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实时在线测量细粒子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并同步获得了痕量气体SO_2、NO_x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_(2.5)平均浓度为161.8±51.2μg·m^(-3),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_4^(2-)、NO_3^-和NH_4^+;气溶胶在532 nm处平均吸收、散射系数分别为98.00±42.91 MmPM_(2.5)、630.00±308.52 MmPM_(2.5).(NH_4)_2SO_4和OM是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气溶胶中的主要消光物质,积聚模态颗粒物体积浓度和表面积浓度与总消光系数呈较好的正相关,与能见度则呈明显的负相关.重度污染期间SOR、NOR平均值分别是轻度污染期间的1.26倍和1.81倍.除较低风速条件下污染物的物理积聚,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PM2.5
理化特性
消光系数
积聚模态
重度污染
南京.
Keywords
PM2.5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ccumulation mode
heavy pollution
Nanjing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
21
4
作者
刘爱明
机构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5-19,共5页
文摘
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染程度大小的影响以及扩散迁移能力等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以光化学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是目前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二次颗粒物和积聚区颗粒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应成为大气环境治理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机理研究的重点对象。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大气颗粒物
粒径
光化学污染
积聚
区
模态
城市区域
Keywords
air pollutio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article size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accumulation mode
city regio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光学厚度光谱特征改进北京地区气溶胶积聚模态比例估计
张莹
李正强
王堰
李凯涛
李东辉
张玉环
魏鹏
王玲
吕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王爱平
朱彬
银燕
金莲姬
张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京北郊一次重污染事件期间PM_(2.5)理化特性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
刘兴瑞
马嫣
崔芬萍
王振
王利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刘爱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