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菜产量形成与花后氮素积累运转比较 |
孙华
黄萌
陈培峰
张建栋
乔中英
宋英
沈明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2
|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 |
姜照伟
林文雄
李义珍
卓传营
谢华安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04 |
22
|
|
|
3
|
杂交稻高产群体的氮磷钾素积累运转 |
黄育民
李义珍
郑景生
庄占龙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
1997 |
12
|
|
|
4
|
马铃薯的钾肥积累运转特性及合理施用 |
赵雅静
李小萍
姜照伟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2011 |
0 |
|
|
5
|
闽东南小麦可移动性醣类的积累运转 |
庄占龙
陈子聪
郑景生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2 |
0 |
|
|
6
|
灌水与施磷对小麦氮素积累运转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陈雨露
康娟
王家瑞
申圆心
李玉莹
张艳菲
马耕
徐文俊
王晨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
7
|
杂交早稻光合产物的积累运转动态 |
郑景生
庄占龙
陈子聪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2 |
0 |
|
|
8
|
开花期渍水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小麦氮素积累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
李霞
李赟
李慕嵘
尹立俊
王小燕
漆栋良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
9
|
不同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分析 |
何其义
邵庆勤
何克勤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8 |
11
|
|
|
10
|
氮肥运筹对宁冬11号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
张维军
袁汉民
陈东升
王小亮
亢玲
何进尚
赵桂珍
惠建
陈荣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1
|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运转与稻米品质对播期和行距配置的响应 |
谢裕林
于雅洁
董明辉
张文地
江贻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
12
|
花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
穆心愿
夏来坤
谷利敏
张凤启
张君
丁勇
齐建双
唐保军
赵发欣
邢健伟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3
|
减源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其运转的影响 |
魏艳丽
王辉
冯毅
张玲丽
闵东红
李学军
孙道杰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
14
|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运转及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樊高琼
杨恩年
郑亭
吴中伟
王秀芳
邵庆勤
杨文钰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
15
|
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
顾俊荣
董明辉
赵步洪
陈培峰
季红娟
韩立宇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
16
|
镁对水稻糖、淀粉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
李延
秦遂初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5 |
15
|
|
|
17
|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杨永
柴雨葳
常磊
王泽义
李亚珍
马菊花
徐文杰
刘晓峰
柴娜英
黄彩霞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8
|
垄上覆膜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 |
夏清
吴慧娟
杨珍平
孙敏
高志强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4 |
1
|
|
|
19
|
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董明辉
陈培峰
顾俊荣
乔中英
黄萌
朱赟德
赵步洪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
20
|
水分处理对专用型小麦后期氮积累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王小纯
何建国
熊淑萍
姬兴杰
张娟娟
马新明
李琳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