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预热器蓄热板硫酸氢铵动态积灰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健康 王浩楠 赵伶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7,共6页
为提升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蓄热板硫酸氢铵(ABS)黏结性积灰的模拟精度,采用动网格技术和Fluent软件自定义编码(UDF)构建了可预测ABS黏结性积灰颗粒与蓄热板表面碰撞、黏附、生长及剥离的动态积灰模型,并对某600 MW机组回转式空预器的3种... 为提升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蓄热板硫酸氢铵(ABS)黏结性积灰的模拟精度,采用动网格技术和Fluent软件自定义编码(UDF)构建了可预测ABS黏结性积灰颗粒与蓄热板表面碰撞、黏附、生长及剥离的动态积灰模型,并对某600 MW机组回转式空预器的3种蓄热板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蓄热板积灰层、压力场分布和积灰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动态积灰模型可描述灰垢外形生长过程及其导致的烟道压降变化;人字形波纹和弓形波纹蓄热板的结合可有效降低冷端ABS导致的黏结性积灰量,其黏结性积灰量仅为传统DU型板的50%;ABS黏结性积灰区的积灰强度为松散性积灰区的5倍及以上。该结论对脱硝机组空预器蓄热板改造及吹灰器吹扫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 空气预热器 蓄热板 硫酸氢铵 黏结性积灰 动态积灰模型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ma加速积灰模型的燃煤锅炉吹灰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泽慧 史元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4,共7页
针对燃煤锅炉受热面吹灰操作不合理的问题,以吹灰最小费用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Gamma加速积灰模型的吹灰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在锅炉受热面的积灰状态呈连续单调递增的情况下,以一个服从指数分布的连续非负的随机变量来表示锅炉受热面积灰... 针对燃煤锅炉受热面吹灰操作不合理的问题,以吹灰最小费用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Gamma加速积灰模型的吹灰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在锅炉受热面的积灰状态呈连续单调递增的情况下,以一个服从指数分布的连续非负的随机变量来表示锅炉受热面积灰的速度,建立加速积灰模型;其次,将积灰过程近似成Gamma过程,以最小平均费用为目标,建立了锅炉受热面的吹灰优化模型。以某300 MW燃煤机组省煤器的受热面积灰状态为算例分析,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吹灰平均费用率,得到锅炉受热面最佳的吹灰次数和吹灰阈值,使得锅炉受热面吹灰的平均费用率最小,说明了所提出的吹灰最小费用率优化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费用率 Gamma过程 清洁因子 加速积灰模型 吹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面板积灰及除尘清洁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3
作者 鲍官军 张林威 +3 位作者 蔡世波 蒋建东 胥芳 贾桂红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909-913,共5页
针对光伏面板积灰、影响因素、积灰对面板转换效率的降低效应等问题,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介绍了灰尘的来源及组成,着重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光伏面板积灰形成过程及积灰引起的面板输出效率降低或... 针对光伏面板积灰、影响因素、积灰对面板转换效率的降低效应等问题,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介绍了灰尘的来源及组成,着重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光伏面板积灰形成过程及积灰引起的面板输出效率降低或太阳辐射透过率降低等研究文献,分析了面板倾角、风速风向、灰尘性质、环境湿度等主要因素对光伏面板积灰的形成和面板效率/太阳辐射透过率的影响。总结了基于灰尘性质、降尘、降雨等因素建立的积灰模型及其对面板效率的影响模型。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光伏面板清洁技术:电帘除尘和机械除尘。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积灰实验完整性、灰尘特性、积灰沉积机理、面板除尘清洁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面板 积灰模型 除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板积灰的最佳清扫周期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志明 曲宏伟 +2 位作者 王靖雯 陈德会 王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8-1742,共5页
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某20MW(p)光伏电场积灰损耗数据分析表明,光伏电场积灰损耗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增长。借用火力发电厂凝汽器清洁度管理方法,以单位时间内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分析了光伏板积灰损耗以及最佳清扫周期。实例分析表明:... 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某20MW(p)光伏电场积灰损耗数据分析表明,光伏电场积灰损耗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增长。借用火力发电厂凝汽器清洁度管理方法,以单位时间内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分析了光伏板积灰损耗以及最佳清扫周期。实例分析表明:有效发电时间内太阳辐照度均值230W/m^2,20MW光伏电场中额定功率为500kW(p)的光伏板阵列,在采用机械清扫的情况下最佳清扫周期为3.40天。与现行运行方式15天为一个清扫周期相比,该光伏发电企业每年可节约损失费用72.1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板 积灰清扫模型 最佳清扫周期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换热单管积灰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志敏 张银森 +2 位作者 汪洋 李鹏鹏 顾明言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4期265-273,共9页
椭圆形换热管作为一种强化换热元件,在抗积灰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建立了一套模拟程序,针对椭圆形换热单管的积灰特性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换热管的椭圆度、烟气流速以及飞灰颗粒粒径对飞灰沉... 椭圆形换热管作为一种强化换热元件,在抗积灰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建立了一套模拟程序,针对椭圆形换热单管的积灰特性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换热管的椭圆度、烟气流速以及飞灰颗粒粒径对飞灰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换热管的椭圆度在1~2之间变化时,5~100μm粒径的颗粒沉积率最小值大体分布在1.2~1.6之间;烟气流速在1.14~9 m/s变化时,粒径30μm以上颗粒的撞击率增大,但黏附率下降,最终沉积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颗粒的撞击率增大,但其黏附率下降,而其沉积率先增大后降低,烟气流速在3~9 m/s变化时,颗粒沉积率的峰值出现在粒径为20~30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管 离散相模型 积灰特性 沉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瞳 孙文磊 +2 位作者 李红 王宏伟 赵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6-151,共6页
为解决光伏组件表面积灰问题,依据光伏组件表面积灰数学模型以及光伏电站安装规格,设计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采用直流减速电机驱动,采用滚筒式毛刷作为清扫刷,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光伏电站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该清扫机器人的机械结... 为解决光伏组件表面积灰问题,依据光伏组件表面积灰数学模型以及光伏电站安装规格,设计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采用直流减速电机驱动,采用滚筒式毛刷作为清扫刷,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光伏电站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该清扫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电路的合理性,可实现自主清扫,对光伏组件表面无损伤,清扫覆盖率为100%,整体清洁度95%以上,提高清扫区发电量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清扫机器人 积灰模型 清扫实验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加热炉对流受热面的吹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须文波 朱继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管式加热炉对流受热面实际传热系数和理想传热系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洁净因子的计算模型,再根据蒸汽吹灰器消耗蒸汽能量损失、积灰能量损失和加热炉系统能量损失之和最小的原则,确定了最优吹灰时间间隔。由于计算公式中的参数都可以... 在管式加热炉对流受热面实际传热系数和理想传热系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洁净因子的计算模型,再根据蒸汽吹灰器消耗蒸汽能量损失、积灰能量损失和加热炉系统能量损失之和最小的原则,确定了最优吹灰时间间隔。由于计算公式中的参数都可以通过加热炉的DCS和DAS系统现场监测获取,因此,对于管式加热炉、锅炉、空气预热器等的对流受热面的优化吹灰的实现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加热炉 吹灰优化 积灰监测模型 洁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