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积极语用观的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优优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9期78-80,共3页
在国家日益强化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无法充分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迫切需要引入积极语用观,构建一个适应个体、社会和国家多重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基于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积弊的分析,语文教育界应当结合培...
在国家日益强化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无法充分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迫切需要引入积极语用观,构建一个适应个体、社会和国家多重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基于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积弊的分析,语文教育界应当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以积极语用观为指导,通过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重构、师资建设等多维措施,来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和特殊情境所需要的基本语文思维品质,强化培育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语用观
中学语文教育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潘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该文反思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接受本位"的课程形态和培育输入型语用能力的目标错位,构建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以"思""视""听""读""说""写"&qu...
该文反思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接受本位"的课程形态和培育输入型语用能力的目标错位,构建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以"思""视""听""读""说""写""评"为能力目标的母语教育新范式,由此而研制培育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以"积极语用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标准,包括以"思"为内部语用、以"听""读""视"为输入型语用、以"说""写""评"为输出型语用的全语用能力,包括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言语主体的审美活力并以个性表现力、审美表现力和创意表现力为指向的深度语用能力。最后,提出与学科能力标准相适应的课程建议,其内容包含语用学术类和教学应用类两部分,强调确立起学术型和应用型课程兼容并蓄、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核心的语用能力本位这两大课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积极
语用
目标
观
学科能力标准
课程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积极语用观的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优优
机构
郑州西亚斯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9期78-80,共3页
基金
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性项目“汉语信息表达的预见性研究”(2021-ZZJH-46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国家日益强化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无法充分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迫切需要引入积极语用观,构建一个适应个体、社会和国家多重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基于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积弊的分析,语文教育界应当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以积极语用观为指导,通过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重构、师资建设等多维措施,来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和特殊情境所需要的基本语文思维品质,强化培育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积极语用观
中学语文教育
核心素养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潘涌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基金
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见习与实习(中学)>成果之一
文摘
该文反思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接受本位"的课程形态和培育输入型语用能力的目标错位,构建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以"思""视""听""读""说""写""评"为能力目标的母语教育新范式,由此而研制培育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以"积极语用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标准,包括以"思"为内部语用、以"听""读""视"为输入型语用、以"说""写""评"为输出型语用的全语用能力,包括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言语主体的审美活力并以个性表现力、审美表现力和创意表现力为指向的深度语用能力。最后,提出与学科能力标准相适应的课程建议,其内容包含语用学术类和教学应用类两部分,强调确立起学术型和应用型课程兼容并蓄、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核心的语用能力本位这两大课程原则。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积极
语用
目标
观
学科能力标准
课程建议
分类号
G652.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积极语用观的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李优优
《教学与管理》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潘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