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积极组织管理研究现状及中西方研究的差异
1
作者 何晓丽 王娜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04,共2页
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领域以积极组织学术研究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代表,以发掘员工的积极潜能,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为研究取向。本文通过对2005-2012年我国有关积极组织管理的文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积极组织管理的研究现状,并比较了中西... 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领域以积极组织学术研究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代表,以发掘员工的积极潜能,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为研究取向。本文通过对2005-2012年我国有关积极组织管理的文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积极组织管理的研究现状,并比较了中西方的研究差异。结果表明,与西方相比,中国积极组织管理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点,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组织管理 积极组织学术研究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与积极组织管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霞 陈维政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共5页
积极组织管理的目的是帮助员工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源自于员工强烈的内在动机。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组织应当满足员工的三大心理需要,同时促使员工采取自主定向归因才能使员工产生内在动机。所以积极组织管理的重点应当包括重视员工能力培... 积极组织管理的目的是帮助员工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源自于员工强烈的内在动机。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组织应当满足员工的三大心理需要,同时促使员工采取自主定向归因才能使员工产生内在动机。所以积极组织管理的重点应当包括重视员工能力培养、进行合理的工作设计、构建和谐的人际氛围、提高员工心理资本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积极组织管理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领域——积极组织行为学 被引量:36
3
作者 曾晖 赵黎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90,共7页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员工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上。其研究范畴包括信心/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等,具备积极性、独立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野下的组织健康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5,51,共4页
组织健康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课题,截至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受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从消极取向开展,存在诸多弊端。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组织健康研... 组织健康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课题,截至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受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对组织健康的研究多从消极取向开展,存在诸多弊端。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组织健康研究置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野下,提出了组织健康研究的综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健康 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组织行为学内涵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侯奕斌 凌文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4-5,7,共3页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的研究取向和视角。本文在分析传统组织行为学的消极取向的基础上,概述了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理念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积极心理能力的概念、作用及开发方法。
关键词 消极取向 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双重应激管理模式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淑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61-2068,共8页
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偏向消极应激预防与控制的传统应激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应激源对个体而言是中性的,如果个体对之进行积极评估,认为应激源可以维持或提升其幸福感,则引发的反应即是积极应激反应。组织不仅应当注重应对消极... 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为偏向消极应激预防与控制的传统应激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应激源对个体而言是中性的,如果个体对之进行积极评估,认为应激源可以维持或提升其幸福感,则引发的反应即是积极应激反应。组织不仅应当注重应对消极应激,还应当注重诱发和品味积极应激。应对消极应激与品味积极应激并重的双重应激管理模式,是组织进行应激管理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心理学 应激 积极应激 积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论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以广东省3个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淑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73-76,共4页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和创新,重点研究和开发组织系统中人们的心理优势,它对指导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为线索,从微观层面将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关于...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和创新,重点研究和开发组织系统中人们的心理优势,它对指导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为线索,从微观层面将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关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情商智力五个方面,采取积极方式贯穿其中,提高教学团队的工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双师型 教学团队 工作绩效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地方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被引量:7
8
作者 范万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5,共5页
地方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然而,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存在提供服务种类较少、人力资源不足、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及服务企业意愿不足等问题。文章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展开论述,认为高职院校应提高教... 地方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然而,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存在提供服务种类较少、人力资源不足、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及服务企业意愿不足等问题。文章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展开论述,认为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夯实社会服务基础;培育师资队伍,营造向上的社会服务环境;健全管理机制,激发社会服务动力,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地方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性人格——积极组织行为学新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浩 苗元江 蒋苏芹 《企业活力》 2010年第11期62-66,共5页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积极组织行为学产生并迅速发展。积极组织行为学主要是通过激发和运用员工的积极的优势和心理能力,以促进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员工的个人主动性这一积极力量,而作为个...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积极组织行为学产生并迅速发展。积极组织行为学主要是通过激发和运用员工的积极的优势和心理能力,以促进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员工的个人主动性这一积极力量,而作为个人主动性的重要心理驱动──主动性人格,由于对工作绩效、职业生涯成功、创业、领导力等均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积极组织行为学 个人主动性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情绪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子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58,共3页
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发个体的主体性和内在潜力,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运用中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理念过于刚性,片面重视绩效考核管理,组织文化缺乏人文关怀。以情绪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发个体的主体性和内在潜力,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运用中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理念过于刚性,片面重视绩效考核管理,组织文化缺乏人文关怀。以情绪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应坚持柔性管理理念,完善情感管理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情绪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柔性管理 情感管理 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组织行为的物流企业6S精益管理纵向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伟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基于积极组织行为理论,以某物流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选取积极领导行为,积极组织氛围和教育培训等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6S精益管理实施效果的纵向对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对6S精益管理绩效有显著正效应,... 基于积极组织行为理论,以某物流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选取积极领导行为,积极组织氛围和教育培训等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6S精益管理实施效果的纵向对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对6S精益管理绩效有显著正效应,积极领导行为、积极组织氛围和教育培训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效应。积极组织行为理论指导下的6S精益管理实施前后,积极领导行为、积极组织氛围和教育培训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对6S精益管理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要促进6S精益管理在物流企业持续推行,在企业层次需要重视积极领导行为在6S精益管理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6S精益管理持续开展的积极组织氛围,在个体层次需要加强员工6S精益管理知识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教育,并提升员工在6S精益管理工作中的组织公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精益管理 积极组织行为 物流企业 组织公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认同的扩展模型:积极认同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雪梅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2期11-16,共6页
组织认同是近10多年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以往研究强调认同的正向作用,往往忽略过度的认同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文章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对组织认同进行概念上的扩展,将组织认同划分为四种不同状态,探讨了不同状态的消极作用,并分... 组织认同是近10多年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以往研究强调认同的正向作用,往往忽略过度的认同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文章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对组织认同进行概念上的扩展,将组织认同划分为四种不同状态,探讨了不同状态的消极作用,并分析了不同状态下个体对组织文化的共享状态及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在组织认同扩展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积极、正向组织认同的构建及其对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认同 组织文化 积极组织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健康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全球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使组织面临空前激烈的挑战和压力,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组织健康正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总结梳理了健康和组织健康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国内外对组织健康的量表开发和相关变量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组织... 全球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使组织面临空前激烈的挑战和压力,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组织健康正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总结梳理了健康和组织健康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国内外对组织健康的量表开发和相关变量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组织健康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健康 积极心理学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行为面临的挑战及组织行为研究趋势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家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102,共8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组织行为面临空前的挑战。外部环境系统出现了变化性增加、稳定性减弱和复杂性增加、确定性减弱的趋势,一方面动摇了传统组织设计重视严格分工的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全面更新了组织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组织行为面临空前的挑战。外部环境系统出现了变化性增加、稳定性减弱和复杂性增加、确定性减弱的趋势,一方面动摇了传统组织设计重视严格分工的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全面更新了组织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要求组织确立新的效益观和新的生态观。同时,组织中的人也出现了工作价值观多元化、结构差异化、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多样化的变化趋势,要求组织能够以保证工作者稳定性的方式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并将进一步改变组织的管理技术和活动过程,推动了组织从构筑明确刚性的组织边界转变为无边界管理或渗透边界管理。组织行为面临的种种挑战,对组织行为研究提出了挑战,从而引发了组织行为研究从立场到对象乃至方法的一系列转变。每一个时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继承性地发展了前一时期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也必将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历史沿革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 组织发展观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研究热点与理论前沿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致中 魏颖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36,共3页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历经百年的变迁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以往相关文献所分析的框架和基础之上,文章针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并聚焦在个人与组织匹配这一热点问题,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社会化...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历经百年的变迁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以往相关文献所分析的框架和基础之上,文章针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并聚焦在个人与组织匹配这一热点问题,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社会化和个人组织的匹配、组织公民行为等三个方面,对人与组织匹配问题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人与组织匹配 积极组织行为学 组织公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组织健康理论演进与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项国鹏 吴经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116,共8页
组织健康是组织行为学中较新的研究命题,因而学界的研究视角还比较分散。本文将现有主要研究归纳为状态和过程两种理论视角,并以战略管理的开放系统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了组织健康系统模型,该模型囊括了组织健康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并重... 组织健康是组织行为学中较新的研究命题,因而学界的研究视角还比较分散。本文将现有主要研究归纳为状态和过程两种理论视角,并以战略管理的开放系统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了组织健康系统模型,该模型囊括了组织健康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并重点阐述了组织健康基础概念的发展及状态特征、组织健康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健康 个体健康 工作压力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3
17
作者 易娟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第一目标;要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积极人格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框架下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雪琴 王丽 +5 位作者 李远珍 姚银春 姜翠凤 杨正霞 何圣红 马少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从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出发,探寻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芜湖市4所医院的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愉悦感是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直接表现,... 目的从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出发,探寻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芜湖市4所医院的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愉悦感是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直接表现,归属感是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内在感受。结论急诊科护士拥有职业幸福感,但需要采用素质拓展、团队辅导咨询等积极心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激发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 职业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健康科研院所建设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0-572,共3页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体现了健康理念的重大变化,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这种转向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回归。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健康院所的建设,创造积极的组织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体现了健康理念的重大变化,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这种转向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回归。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健康院所的建设,创造积极的组织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培育积极人格,对实现个体和组织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健康院所 积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型领导:概念、测量、形成与作用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震 宋萌 孙健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8-473,共16页
频发的道德丑闻和管理渎职现象使真实型领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基于近十年来国、内外重要理论文章和67项实证文章,本文对真实型领导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析。总体来看,研究者主要从特质/行为视角和过程视角界定真实型领导。真实... 频发的道德丑闻和管理渎职现象使真实型领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基于近十年来国、内外重要理论文章和67项实证文章,本文对真实型领导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析。总体来看,研究者主要从特质/行为视角和过程视角界定真实型领导。真实型领导的测量已有标准化工具,并在测量主体和方式上呈现多样化趋势。真实型领导受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影响,也会通过积极组织行为学、社会学习、社会认定和社会交换机制对个体、团队和组织产生积极影响。未来研究应深入讨论真实型领导的概念、结构和测量问题,对其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做进一步探索,并适时进行跨文化和本土化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型领导 真实性 领导有效性 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