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反思及其启示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冠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刑罚目的与量刑基准关系密切,量刑时必须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积极的一般预防论在目的刑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试图从提升公民的法律信仰、发扬公众的守法精神、强化一般人的法律忠诚信念的角度正面论证一般预防的积极效果。但是,它所...
刑罚目的与量刑基准关系密切,量刑时必须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积极的一般预防论在目的刑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试图从提升公民的法律信仰、发扬公众的守法精神、强化一般人的法律忠诚信念的角度正面论证一般预防的积极效果。但是,它所提倡的量刑基准可能不利于实现预防效果,无助于提供清晰的刑罚限度,导致处罚的扩大化和严厉化。通过反思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缺陷,可以给我国刑法理论带来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的一般预防
消极
的一般预防
特别
预防
责任
量刑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教改革背景下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倡导
2
作者
安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劳教改革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内对其进行解读。劳教改革使我们意识到: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执行时的价值,一种动态的制度生发与终止的轨迹反而能反映出更加宏大、更加深刻和更加令人惊叹的时代图景。劳教改...
劳教改革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内对其进行解读。劳教改革使我们意识到: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执行时的价值,一种动态的制度生发与终止的轨迹反而能反映出更加宏大、更加深刻和更加令人惊叹的时代图景。劳教改革的法治化走向无意于震慑潜在的犯罪人,而是意在推出更加理性、精巧的社会控制。劳教改革的酝酿过程和最终停用能使国民加深对中国法治进程的理解,型塑国民的规范意识、唤醒和强化国民对法治的信赖与忠诚,从而使国家可以更加顺畅地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养
劳教改革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一般预防
被引量:
49
3
作者
周光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8,共11页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导公众的行为,确立公众对于规范的认同、尊重进而预防犯罪。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认为犯罪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刑法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的存在并最终保护法益,相应地,对刑罚的目的就不应当定位于通过威慑来阻止现实或者潜在的犯罪人和社会一般人今后不犯罪,而是要凸显规范的意义,引导公众按照行为规范行事,因而主张积极的、规范的一般预防,使犯罪论和刑罚论浑然一体、前后照应。肯定积极的一般预防论有助于准确认定中止犯、过失犯;同时,不会造成重刑化,不会无端限制个人行动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诉讼社会视野下中国刑法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
7
4
作者
姜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99-108,共10页
诉讼案件剧增,中国已提前进入诉讼社会。这在刑法领域又集中体现为犯罪率的急剧攀升,监狱人满为患。尽管造成当下犯罪率攀升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犯罪观与刑罚观的错位以及罪刑模式的失当,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有给予重新定位之必要...
诉讼案件剧增,中国已提前进入诉讼社会。这在刑法领域又集中体现为犯罪率的急剧攀升,监狱人满为患。尽管造成当下犯罪率攀升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犯罪观与刑罚观的错位以及罪刑模式的失当,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有给予重新定位之必要。其中,重视积极的一般预防、重新定位犯罪本质和强化限制性刑法解释就是诉讼社会下刑法理论的基本样态,这又带来了严格控制犯罪圈大小、强化犯罪级别划分和重视二元化犯罪模式之刑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社会
刑法谦抑
法益侵害说
积极的一般预防
二元化犯罪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反思及其启示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冠煜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基金
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A类奖学金资助(留金发[2011]3005号)
文摘
刑罚目的与量刑基准关系密切,量刑时必须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积极的一般预防论在目的刑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试图从提升公民的法律信仰、发扬公众的守法精神、强化一般人的法律忠诚信念的角度正面论证一般预防的积极效果。但是,它所提倡的量刑基准可能不利于实现预防效果,无助于提供清晰的刑罚限度,导致处罚的扩大化和严厉化。通过反思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缺陷,可以给我国刑法理论带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积极的一般预防
消极
的一般预防
特别
预防
责任
量刑基准
Keywords
positive general prevention
negative general prevention
special prevention
liability
sentencing criterion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教改革背景下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倡导
2
作者
安然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9BFX050)阶段成果
文摘
劳教改革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内对其进行解读。劳教改革使我们意识到: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执行时的价值,一种动态的制度生发与终止的轨迹反而能反映出更加宏大、更加深刻和更加令人惊叹的时代图景。劳教改革的法治化走向无意于震慑潜在的犯罪人,而是意在推出更加理性、精巧的社会控制。劳教改革的酝酿过程和最终停用能使国民加深对中国法治进程的理解,型塑国民的规范意识、唤醒和强化国民对法治的信赖与忠诚,从而使国家可以更加顺畅地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关键词
劳动教养
劳教改革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Keywords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refor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purpose of penalty
positive approach to general pre- vention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一般预防
被引量:
49
3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8,共11页
文摘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导公众的行为,确立公众对于规范的认同、尊重进而预防犯罪。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认为犯罪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刑法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的存在并最终保护法益,相应地,对刑罚的目的就不应当定位于通过威慑来阻止现实或者潜在的犯罪人和社会一般人今后不犯罪,而是要凸显规范的意义,引导公众按照行为规范行事,因而主张积极的、规范的一般预防,使犯罪论和刑罚论浑然一体、前后照应。肯定积极的一般预防论有助于准确认定中止犯、过失犯;同时,不会造成重刑化,不会无端限制个人行动自由。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Keywords
theory of conduct without value
theory of consequence without value
purpose of punishment
positive general prevention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诉讼社会视野下中国刑法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
7
4
作者
姜涛
机构
江苏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99-108,共10页
文摘
诉讼案件剧增,中国已提前进入诉讼社会。这在刑法领域又集中体现为犯罪率的急剧攀升,监狱人满为患。尽管造成当下犯罪率攀升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犯罪观与刑罚观的错位以及罪刑模式的失当,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有给予重新定位之必要。其中,重视积极的一般预防、重新定位犯罪本质和强化限制性刑法解释就是诉讼社会下刑法理论的基本样态,这又带来了严格控制犯罪圈大小、强化犯罪级别划分和重视二元化犯罪模式之刑法转型。
关键词
诉讼社会
刑法谦抑
法益侵害说
积极的一般预防
二元化犯罪模式
Keywords
litigious society
proper criminal punishment
legal interest violation
active prevention
dual criminal pattern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反思及其启示
李冠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劳教改革背景下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倡导
安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一般预防
周光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诉讼社会视野下中国刑法的现代转型
姜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