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崇高的精神 超迈的想象——浅论陕西青年作家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 |
玉春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2
|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历程 |
龙泉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1 |
0 |
|
3
|
試论构成李白詩歌积极浪漫主义的因素 |
黄海章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0 |
3
|
|
4
|
《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特征 |
吴天霖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5
|
《狂人日记》与浪漫主义 |
哈九增
|
《浙江学刊》
|
1981 |
2
|
|
6
|
苏联导演梁赞诺夫浪漫主义美学小识——以《办公室的故事》等影片为例 |
郝赫赫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再谈刘勰对浪漫主义的态度问题 |
黄海澄
姜保夫
黄广华
|
《齐鲁学刊》
|
1981 |
1
|
|
8
|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评普希金的创作道路 |
杜嘉蓁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9
|
浪漫主义的新观念——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
黄永恒
海龙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0
|
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两种对立倾向 |
曹让庭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1
|
题材·手法·体式·风格——漫论李白浪漫主义诗作的艺术特征(之一) |
治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2
|
浪漫主义诗学的两重境界 |
张仲谋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8 |
0 |
|
13
|
浪漫主义是现代文艺的主潮 |
胡家祥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4
|
略论茹柯夫斯基与俄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
张为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5
|
高尔基早期的浪漫主义创作 |
符玲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6
|
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吴志达
|
《江汉论坛》
|
1980 |
0 |
|
17
|
浪漫主义的再认识──辨证与再思 |
许德金
|
《外国语文》
|
1996 |
0 |
|
18
|
还浪漫主义以本来面目 |
龚济民
|
《齐鲁学刊》
|
1978 |
4
|
|
19
|
古典戏剧中浪漫主义初探 |
馮沅君
|
《文史哲》
|
1961 |
0 |
|
20
|
《庄子》与浪漫主义问题 |
陆永品
|
《齐鲁学刊》
|
197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