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江洋 肖青 +1 位作者 聂家昕 高亚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4-643,共10页
为提升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学校心理健康课为途径,运用自行设计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对某省孤儿学校高年级孤儿小学生予以干预。通过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小学五、六年级中各选择两个班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实验组控制... 为提升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学校心理健康课为途径,运用自行设计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对某省孤儿学校高年级孤儿小学生予以干预。通过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小学五、六年级中各选择两个班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实验设计,从群组间比较和纵向追踪两个角度检验干预效果。结果表明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提高了实验组孤儿小学生积极情感,改善了其情感平衡水平;增强了其对自我、朋友、家庭、学校的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且这种干预效果具有一定持续性。研究开发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对孤儿学校及普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孤儿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积极心理教育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彦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89,124,共5页
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由"问题"取向转向"积极心理"取向是推进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关键所在。积极心理教育主要倡导以下内容:开发潜能,促进心理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学生、教师和家长是心理成长的共同体;客观认知,... 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由"问题"取向转向"积极心理"取向是推进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关键所在。积极心理教育主要倡导以下内容:开发潜能,促进心理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学生、教师和家长是心理成长的共同体;客观认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验式教学全面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是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学校心理教育效果要以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来衡量,注重形成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功素质教育模式中的积极心理教育 被引量:4
3
作者 乔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9-191,共3页
成功素质教育是目前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心理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成功素质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宣传并完善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以及大力开展积极心理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 成功素质教育是目前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心理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成功素质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宣传并完善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以及大力开展积极心理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成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功素质教育 成功素质 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教育: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翁维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5-198,共4页
军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主阵地,重视以积极心理教育为新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积极心理教育对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积极心理教育 军校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甜 蔡雨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5,共7页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育内容、理念、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能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力与创新力。本文从两者融入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出发,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实践路径与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有效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薛香 俞暄一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29-131,共3页
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反馈等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关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路子。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8
7
作者 袁忠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88-91,共4页
高职院校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其路径是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目标基础上,以学业发展、个人与社会性发展、职业发展三大模块为内容,实施"引导→体验→点化→领悟→实践"五步骤教学法,"教学做"合一... 高职院校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其路径是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目标基础上,以学业发展、个人与社会性发展、职业发展三大模块为内容,实施"引导→体验→点化→领悟→实践"五步骤教学法,"教学做"合一,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程式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积极心理教育 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新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祥专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宏观认知教育"是以"道家思想"和"建构主义"作为为理论基础,与积极心理学相联系,广泛适用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基本观点是通过设计、呈现关于时间、空间和物种进化发展三个方面的... "宏观认知教育"是以"道家思想"和"建构主义"作为为理论基础,与积极心理学相联系,广泛适用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基本观点是通过设计、呈现关于时间、空间和物种进化发展三个方面的宏观问题,引发人们进行积极思考、想象,逐步重新构建以时间、空间、进化观念为内容的宏观认知结构,并相应地形成人们豁达、包容、大度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不拘小节、淡化人生境遇、唤醒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创造美好生活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宏观认知教育 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4
9
作者 嵇芹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9-60,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泛指儒释道三家学说及其综合体,在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越发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责任感、利他行为等品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人格教育,有利于善端、美德的培养;中...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泛指儒释道三家学说及其综合体,在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越发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责任感、利他行为等品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人格教育,有利于善端、美德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有助于主观幸福感的激发。通过太极拳、书法教学和校本教材开发,为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积累可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型心理教育的信念、目标与建构 被引量:17
10
作者 崔景贵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7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科学信念 心理状态 行为过程 心理体验 亚健康 积极心理教育 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研究——评《中华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相晋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8-258,共1页
在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既能够开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视野,探索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又能够深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诠释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与... 在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既能够开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视野,探索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又能够深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诠释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和价值。由熊韦锐编著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学》(2016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研究健康心理学的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 健康心理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融入 优质内容 专业视野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安全建设——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12
作者 刘会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5-185,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国内高端职业技术人才已无法满足国内目前各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此,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也在逐年提高,高职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大高职院校由于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国内高端职业技术人才已无法满足国内目前各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此,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也在逐年提高,高职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大高职院校由于对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加之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校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规范不科学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内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发展中急需正确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人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发展 实际发展过程 理论与实践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瑞玲 李笑梅 李连玉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6,共2页
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育人工作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洁 刘铁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年第S1期94-96,共3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近年来发展起来在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健康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它面向全体学生,其目标就是通过积极的手段,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育人工作者应该运用积...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近年来发展起来在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健康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它面向全体学生,其目标就是通过积极的手段,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育人工作者应该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增进学生主观幸福感为主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为目的,积极运用鼓励性评价;以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为旨归,创设体验情景,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积极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育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奠基幸福阳光人生——山东省济南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崔宝山 王泽潭 周秀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2-25,共4页
山东省济南中学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结合本校实际,经过几年的探索,构建了富有学校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其中,构建的充满积极氛围的学校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家校与自我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尤为突出。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幸福 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国民心态的探究、测评与引导:当代中国心理学的重要使命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新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4,共8页
根据时代发展新特点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积极国民心态研究的时代价值、时代要求、研究基础、内在机制,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论证了积极国民心态研究成为当代中国心理学一项重要使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心理学... 根据时代发展新特点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积极国民心态研究的时代价值、时代要求、研究基础、内在机制,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论证了积极国民心态研究成为当代中国心理学一项重要使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心理学角度对积极国民心态的探究、测评与引导的未来方向与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国民心态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17
作者 陆春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0-44,共5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借鉴孟万金等人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成果,参考官群等人编制的《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设计问卷对江都中专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自我认识水平不高,学生心理品质发展...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借鉴孟万金等人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成果,参考官群等人编制的《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设计问卷对江都中专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自我认识水平不高,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具有多样性且发展不平衡。教育对策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在宏观上,社会用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在中观上,学校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微观上,师生共同构建促进学习的生态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品质 现状调查 核心价值观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生态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积极心态状况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曾秀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积极心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重要心理素质。本文从心态的认知态度、情感体验、意志行为和人格特点等方面对当今大学生的心态状况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态 积极心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元至善 奠基幸福:“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余晓灵的“积极”办学之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金鑫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2003年,中国心理学界刚刚出现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第一篇文章。2008年,许多中小学校尚不知积极心理学为何理论时,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以下简称“19中”)已开始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9月,19中以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北京市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 至善 办学 眼睛 期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生命意义的关系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1 位作者 薛中华 齐晓栋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3期277-281,共5页
该研究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和生命态度剖面图(LAP)中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对258名一至三年级的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各因... 该研究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和生命态度剖面图(LAP)中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对258名一至三年级的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各因子均与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中低不同职业认同感组的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的组别效应显著;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职业效能、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三因子是生命意义的显著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教师职业认同感 生命意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自杀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