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教育实施积极差别待遇的动因、措施与正义性
1
作者 吴回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8,共4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在从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通常采用积极差别待遇的策略和手段,对弱势群体(区域、学校、学生群体)实施各种特殊的优惠措施,主要运用"帕累托改进"策略扶持弱势区域,对弱势学校给予政策倾斜,...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在从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通常采用积极差别待遇的策略和手段,对弱势群体(区域、学校、学生群体)实施各种特殊的优惠措施,主要运用"帕累托改进"策略扶持弱势区域,对弱势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对弱势群体子女给予优惠和救助。积极差别待遇通过实现事实平等和教育总体效益的提高体现其正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差别待遇 弱势群体 优惠与救助 正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一流大学积极差别待遇招生政策的“错配”之争及其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俊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7,共7页
美国一流大学面向少数族裔学生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招生政策,促进入学机会实质平等。围绕受益学生在入学后能否应对学业要求,学界进行了一场以“错配”为分歧焦点的激烈辩论。“错配”概念具有理论、组织与制度逻辑上的复杂意涵。基于自身... 美国一流大学面向少数族裔学生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招生政策,促进入学机会实质平等。围绕受益学生在入学后能否应对学业要求,学界进行了一场以“错配”为分歧焦点的激烈辩论。“错配”概念具有理论、组织与制度逻辑上的复杂意涵。基于自身对积极差别待遇招生政策理念的对峙立场,主要学者就“错配”的生成机理、影响评价与应策选择展开讨论。“错配”之争为检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机会分配中的招生倾斜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招生倾斜政策的正当性基础植根于群体而非个体受益,但大学在实施该类政策时需重视和提高受益学生入学后的学业发展能力。“错配”之争对完善我国招生专项计划的启示是,重点大学应面向受益学生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分阶段的学业支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差别待遇 招生专项计划 错配 弱势背景学生 学业支持制度 美国一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立高校少数族裔学生录取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思考——以德克萨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申素平 王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以典型公立高校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少数族裔学生录取政策的历史演进,能够深度观察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观念的发展过程。德克萨斯大学多次触发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受教育权利诉讼,在这一研究问题上具有代表性。在对历史... 以典型公立高校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少数族裔学生录取政策的历史演进,能够深度观察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观念的发展过程。德克萨斯大学多次触发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受教育权利诉讼,在这一研究问题上具有代表性。在对历史档案、学术文献、司法判决、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德克萨斯大学少数族裔学生录取政策的发展演进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在政策演进与法律推论的角度均呈现不同的脉络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在促进入学机会平等方面逐步凸显关注目的与效果、追求实质平等、重视过程导向、完善教育法治等方面的观念变迁,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录取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录取政策 积极差别待遇 教育平等 少数族裔 德克萨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国家保障两性平等参政法律制度研究
4
作者 周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104,共9页
近10年来,随着权力机构性别失衡问题政治敏感性日益提高,欧盟一些国家开始运用法律以及法律之外的制度来平衡公共政治领域的性别比例。欧盟国家参政中对性别差异进行了法律调整,保障了两性平等参政。为了实现两性平等参政,在法律制度进... 近10年来,随着权力机构性别失衡问题政治敏感性日益提高,欧盟一些国家开始运用法律以及法律之外的制度来平衡公共政治领域的性别比例。欧盟国家参政中对性别差异进行了法律调整,保障了两性平等参政。为了实现两性平等参政,在法律制度进行变革的同时,对相应的选举制度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在适用配额制时,各国的具体情况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选举制度和配额制必须紧密配合,不能分割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平等参政 积极差别待遇 性别配额制 选举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