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效果分析:一个评估框架 被引量:10
1
作者 英明 魏淑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8-295,共8页
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对扩大就业、控制失业率、解决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政府治理失业的有力举措,但目前缺乏对其全面、系统的效果评估。为此,应以生存权、社会保障权和就业权为评估理念,以公平、效率... 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对扩大就业、控制失业率、解决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政府治理失业的有力举措,但目前缺乏对其全面、系统的效果评估。为此,应以生存权、社会保障权和就业权为评估理念,以公平、效率、满意度为评估标准,多维度剖析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保护性就业政策的评估内容,构建主客观评价指标,将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评估主体,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建构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效果分析的评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就业政策 政策效果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就业政策如何影响就业信心?——基于世界银行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锐 熊晓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7,159,共13页
实现"稳就业"需要增强失业者就业信心,提高失业者劳动参与率。本文构建了就业信心经济结构模型,为避免"选择性偏误",分别采用基于因子结构下选择方程与回归方程扰动项之间是否服从二变量联合正态分布假设的两种评... 实现"稳就业"需要增强失业者就业信心,提高失业者劳动参与率。本文构建了就业信心经济结构模型,为避免"选择性偏误",分别采用基于因子结构下选择方程与回归方程扰动项之间是否服从二变量联合正态分布假设的两种评估模型,对2008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2014~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培训项目与小贷项目的参与者并非完全随机决定;培训项目的参与属"正选择",但对失业者就业信心的促进效果呈负向影响;小贷项目的参与情况存在明显的"负选择",但对提高就业信心发挥正向作用。政府应优化项目的参与筛选机制与考核机制,在欠发达地区重点实施小贷项目,实现就业信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达到"稳就业"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就业信心 积极就业政策 因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就业政策中的政府选择与撇脂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锐 张甦 袁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共10页
运用世界银行调查数据,构造联立选择模型分析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参与决定机制,依此检验决定过程中的"撇脂效应"。研究发现,积极就业政策参与政府决策包括个体、宏观层面;依照政府选择过程可将积极就业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小额... 运用世界银行调查数据,构造联立选择模型分析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参与决定机制,依此检验决定过程中的"撇脂效应"。研究发现,积极就业政策参与政府决策包括个体、宏观层面;依照政府选择过程可将积极就业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受个体和宏观因素共同主导,第二类职业培训仅受宏观因素主导,第三类职业介绍、公共岗位仅受个体因素主导;宏观因素占主导的职业培训存在严重的"撇脂效应"。在积极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对政府选择行为采取适当的激励,才能缓解"撇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就业政策 政府选择 撇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影响着每一个劳动者的生活 纪念《就业促进法》颁布5周年、积极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
4
作者 孟凡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48-49,共2页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颁布5周年,积极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谈及10年来的就业经验,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强...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颁布5周年,积极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谈及10年来的就业经验,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强化政府责任相结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发展;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促进法》 积极就业政策 职业教育 教育影响 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活 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积极就业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关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晓琪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文采用福建省的失业者抽样调查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验证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对提高失业者再就业的有效性,并对这种作用进行了测量。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失业前就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是否参与过积极的就业政策项目的实施,是影... 本文采用福建省的失业者抽样调查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验证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对提高失业者再就业的有效性,并对这种作用进行了测量。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失业前就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是否参与过积极的就业政策项目的实施,是影响失业者失业持续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其中参与过积极就业政策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失业者再就业几率提高到71%,是否参与过积极就业政策项目的实施成为除文化程度外对失业者失业持续期的最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就业政策 失业持续期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 被引量:43
6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1 位作者 李长安 田永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025.61亿元。实证分析发现,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会导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同向变动0.27%,说明我国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的确对再就业工作显示出了积极作用;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将引起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反向变动1.05%,这一结果表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吸引了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加入失业保险体系,同时发挥出了一种"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就业政策 消极就业政策 就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合理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3,2,共8页
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需要恰当运用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根据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从而意欲达到的政策目标,需要充实和调整政策工具箱,以便有充分的余地和弹性在政策结果之间进行权衡取舍.首先,鉴于中国经济仍有生产要素供给和... 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需要恰当运用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根据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从而意欲达到的政策目标,需要充实和调整政策工具箱,以便有充分的余地和弹性在政策结果之间进行权衡取舍.首先,鉴于中国经济仍有生产要素供给和配置的体制潜力,目标明确的经济改革措施应该进入政策工具箱,以提高潜在增长率.其次,无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应对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旨在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的完善与改革,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第三,减税降费应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用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降低中小企业负担,而不应该作为需求侧刺激性政策来实施,这样才能使减税降费政策实现自我平衡的期望境界.最后,应该把稳定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纳入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形成积极就业政策的升级版,并依据劳动力市场信号形成政策底线和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箱 改革红利 社会政策 积极就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充分就业 建设和谐江西
8
作者 高云龙 苏小玲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2,共2页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位相适、按劳取酬,也就是充分就业。“十一五”时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平安...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位相适、按劳取酬,也就是充分就业。“十一五”时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充分就业 扩大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积极就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未来就业变化的趋势——兼论重庆“十一五”期间扩大就业及对策
9
作者 李继樊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重庆市未来5年就业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就缓解未来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提出了重庆市加快经济发展,应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重庆市 就业 变化趋势 积极就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就业和再就业人数增加
10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77%。原因一...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77%。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加。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来就业增长0.1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二是积极就业政策助推就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人数 下岗失业人员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积极就业政策 拉动作用 社会保障部 统计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农民工返乡潮与培育创业主体的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玲杰 《企业活力》 2009年第5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创业主体 农民工 培育 返乡 积极就业政策 东南沿海地区 就业压力 工业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弱势群体救助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淑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弱势群体被区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弱势群体的出现被视为是改革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 ,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也成为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应当通过实施积极... 弱势群体被区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弱势群体的出现被视为是改革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 ,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也成为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应当通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弱势群体 积极就业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
13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9-9,共1页
中国就业促进会举办实施《就业促进法》5周年、积极就业政策10周年主题报告会 8月30~31日,中国就业促进会在天津举办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5周年、积极就业政策10周年主题报告会和专题研讨活动。
关键词 就业促进法》 积极就业政策 机构 研讨活动 报告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危”与“机”
14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5-45,共1页
熊惠平在《江苏高教))2009年第2期撰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下孕育的建立和健全“三创”特色体系之重要契机。作者从亚洲金触危机谈起.认为那时的中国高职教育是“机”与“危”并存。这主要体现于在当时“两扩”政策.即扩大就业的... 熊惠平在《江苏高教))2009年第2期撰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下孕育的建立和健全“三创”特色体系之重要契机。作者从亚洲金触危机谈起.认为那时的中国高职教育是“机”与“危”并存。这主要体现于在当时“两扩”政策.即扩大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和扩大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招政策之下.高职教育规模增长之“机”与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发展 中国 全球经济危机 高等教育规模 积极就业政策 扩招政策 金触危机 就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